北大荒精神及其哲学维度的思考

2023-03-10 22:10柴文华成启翰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农垦北大荒农场

柴文华,成启翰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哈尔滨 150080)

北大荒指黑龙江省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以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吴桐在《北大荒,迈开英雄的步伐,前进》中形象地说:“北大荒,像一个沉睡的巨人。脚架完达山,头枕兴安岭。”[1]14

一、北大荒精神的形成

从哲学的维度来讲,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两者虽然相互缠绕,但生存是第一位的,是发展的前提。在生存当中,大自然提供的气、水、土、木、火、金等自然资源是生命存在的充分条件,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对于生命来说,饮食也是充分条件。开发北大荒的初衷就是要解决广大军民的粮食问题,早在1945年12月28日,毛泽东主席起草的给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指示中就提到过这一问题,他说:“此次我军十余万人进入东北和热河,新扩大者又达20余万人,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加上党政工作人员,估计在一年内,将达40万人以上。如此大量的脱离生产人员,专靠东北人民供给,是决不能持久的,是很危险的。因此,除集中行动负有重大作战任务的野战兵团外,一切部队和机关,必须在战斗和工作之暇从事生产。”[2]1947年起,以复转军人为主体的垦荒大军陆续奔赴北大荒,打响了垦荒的战役,如徐先国《永不放下枪》中所说:“用拿枪的手把起锄头,强迫地球交出食粮。”[1]9这是人与自然的斗争,是人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即“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的战役。如王震将军所说:“中国人民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往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党的领导下,对敌人从不畏惧,斗争坚决勇敢、机智,今天向大自然进军,也要有人定胜天、征服自然、降龙伏虎的气概。”[3]186

北大荒精神不是形成于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而是贯穿于北大荒开发和建设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出现过几次垦荒高潮,即:“1949年至1950年,垦区共创建农场19个,掀起垦区第一次开荒高潮。1956年,铁道兵1.74万人先后进入密山、虎林、宝清、饶河等地开荒面积达308.7万亩,形成垦区第二次垦荒高潮。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进军北大荒,在东部和西部平原扩建和新建一批国营农场,当年开荒达345.7万亩,形成第三次垦荒高潮。此后,每年开荒150万到200万亩,持续到60年代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垦区进入科学垦荒阶段。”[3]19-20正是在长期的北大荒开垦和建设中,形成了北大荒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精神。

二、北大荒精神的直接渊源

尽管北大荒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红军精神、井冈山精神等都有密切关联,但南泥湾精神是北大荒精神最直接的渊源,北大荒精神是对南泥湾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如王震将军所说,“要发扬南泥湾镢头刨地的精神”[3]186,也如吴桐在《我们的决心》中所提到的“我们来自祖国的东南西北,源出于伟大的人民解放军。昨天是保卫祖国的战士,今天是农垦战线的尖兵。继承着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带着359旅南泥湾开荒的革命精神。我们立下了大志:要向地球宣战,要向大自然进军”[1]17。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开发北大荒的人员构成来看,一是复转军人,其中有数以千计的身残志坚的荣誉军人、山东广饶地区挥师北上的农建二师3个团、王震将军率领的铁道兵7个师的1.74万名复转官兵、1958年从各军兵种转业的10万名官兵、1966年来自沈阳军区的上万名复转官兵和1968年组建兵团的3000名现役军人;二是青年垦荒队,其中有1955年来自京冀鲁豫等地的10多支青年志愿垦荒队、1959年来自齐鲁大地的6万名支边青年、1968年从京津沪浙等地过来的50多万城市知青,还有数以万计的各地高等院校毕业生[3]14。复转军人既是开垦北大荒的先锋,也是主力,他们所传承的正是南泥湾精神,也影响了一代代青年,从而形成了北大荒精神。众所周知,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开荒,经过3年的奋战,取得了重要成就,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正像《南泥湾》歌词所唱的那样:“当年的南泥湾,到处呀是荒山,没呀人烟”,现在的南泥湾“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是“陕北的好江南”,而三五九旅功不可没,“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此时的旅长兼政委王震将军正是后来开发北大荒的领军人物,还带去了不少三五九旅的老战士,包括当年的四位营长:李桂莲、刘海、黄振荣、肖天平。王震将军在南泥湾时,也被编入生产小组,经常战斗在开荒第一线,他和其他部队领导们“不是指手画脚,而是动手动脚”,被评为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劳动英雄。三五九旅在开发南泥湾的过程中,传承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带到了北大荒,构成北大荒精神的直接渊源。

三、北大荒精神的主要内涵

北大荒精神的主要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

(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中华民族精神之一,是红色精神的构成要素,也是北大荒精神的核心。

北大荒的艰苦主要来自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方面的艰辛。坐落在兴凯湖畔“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文中有“亘古荒原,渺无人烟,荆棘丛生,走兽之栖。俄族欲垦,未能立锥;倭人觊觎,终成梦幻。唯共产党之雄略,锐意而拓之”的字句,反映了垦荒之初自然环境的恶劣。古书记载,北大荒乃蛮荒之地,荆棘丛生,沼泽遍布,风雪肆虐,野兽成群,人迹罕至。如碑文中所提到的,这里的自然环境虽然恶劣,但也蕴含了丰富的资源,外来侵略者试图对它进行开发,但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终以失败告终。一位作家曾这样写道:“这里是寒冷的世界。呼气为霜,滴水成冰。赤手则指僵,裸头则耳断。每逢‘大烟炮’过后,时见雏鹰跌落于林下,孤狼陈尸于河谷。古泉咽涩,大江断流。没有顽强生命力的灵物,怎敢在此生息繁衍?”[3]16《北大荒歌》中写道:“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苇草青,苇草黄,生者死,死者烂,肥土壤,为下代作食粮。何物空中飞?蚊虫苍蝇,蠛蠓牛虻。何物水边爬?四脚蛇,蛤士蟆,肉蚂蟥。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与狼。烂草污泥真乐土,毒虫猛兽美家乡。谁来酣睡似榻前,须见一日之短长。大烟儿泡,谁敢当?天低昂,雪飞扬,风颠狂,无昼夜,迷八方。雉不能飞,狍不能走,熊不出洞,野无虎狼。酣战玉龙披甲苦,图南鹏鸟振翼忙。天地末日情何异,冰河时代味再尝。一年四季冬最长。”[4]

垦荒之初,队员们的生活比较艰苦。没有伙房,露天打灶;没有水井,就用泡子水过滤做饭;没有蔬菜,就挖野菜吃。出征归来,脸和脖子上都被蚊子咬得胖出一圈。常吃的主副食是玉米面、高粱米、白菜粉条汤、盐水煮黄豆等,几乎吃不到肉。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次大米饭或饺子等。很多农场坐落在深山老林中,不通车、不通电、不通邮。

在艰苦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下,垦荒队员们没有退缩,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顽强拼搏、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周光磊《北大荒之歌》写道:“荒凉的山坡上没有房子,我们亲自用手把它盖上……没有地方睡,我们就用条子编成床,铺上乌拉草,就像钢丝床一样。我们新建的村庄,过去是老狼出没的地方……我们不但要向草原索取食粮,还要战胜这些凶恶的野狼。”[1]11曾庆延《垦荒者的小草房》写道:“四根柱,一根梁,野草盖顶泥糊墙;一扇门,两扇窗,盖起一座小草房……决心扎根北大荒……荒原变成米粮仓。”[1]59

他们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雪花汤就饭。走着创业路,不怕万重难。来自海军的肖山的诗云:“昨日海上显身手,今日立志事农桑。任何艰苦都不怕,要使黑土放金光,说什么穷山僻壤,说什么满目荒凉。如果是已经繁华的都市,我来这里有什么用场?战士的双臂粗壮,战士的意志如钢。拿出当年倒海的干劲,打开这无穷的宝藏。”[1]12北大荒是“穷山僻壤”“满目荒凉”,但战士们的意志如钢铁,不怕任何艰苦,立志要打开“无穷的宝藏”“使黑土放金光”。王德凤《要叫江南赶密山》写道:“垦荒大军几十万,红旗插上完达山。苦干三年变粮食,要叫江南赶密山。”[1]85几十万的垦荒大军立志苦干实干,誓把塞北变江南。有一些诗歌反映了北大荒人起早贪黑、抢抓时间、艰苦奋战的场景。曾在三五九旅做过战士的诗人郭小川被称作劳动战士诗人,他创作的《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中有:“请听:战斗和幸福、革命和青春——在这里的生活乐谱中,永远是一样的强音!请看:欢乐和劳动、收获和耕耘——在这里的历史图案中,永远是一样的富丽花纹!请听:燕语和风声、松涛和雷阵——在这里的生活歌曲中,永远是一样地悦耳感人!请看:寒流和春雨、雪地和花荫——在这里的历史画卷中,永远是一样地醒目动心!”[5]14这里不仅表现了北大荒人“战斗”“革命”“劳动”“耕耘”的一面,也表现了北大荒人“幸福”“青春”“欢乐”“收获”的一面,北大荒人真实的生活画卷是两方面的融合,就像“燕语和声”“松涛和雷阵”“寒流和春雨”“雪地和花荫”既对立又和谐一样。有学者评价道:郭小川的诗歌“有一定的人生深度和宇宙意识,没有忘记在诗中‘写出自己的全部哲学’。”[6]郭小川《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和《林区三唱》“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书写人们开辟北大荒的场面,写那里的人事物景,风格独特,是郭小川诗创作中的佼佼代表,更给北大荒场域的诗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诗歌如烈火般赤诚,如冰雪般纯美,真实反映了60年代开辟和建设北大荒时人们的冲天干劲和顽强精神”[7]。《青年们,向荒地进军》和《青年垦荒队队歌》是当年年轻的垦荒队员们最喜爱的歌曲,“告别了母亲,背起行装/踏上征程,远离故乡/穿过那无边的荒野/越过那重重山岗/高举起垦荒的旗帜/奔向遥远的边疆/勇敢地向困难进军/战胜那风雹冰霜/在那荒凉的土地上/将要起伏着金色麦浪/让那丰收的粮食/早日流进祖国的谷仓/在那辽阔的土地上/我们要建立起美好家乡/用我们的辛勤的双手/建设祖国富饶的边疆”[3]18,“亿吨粮,千顿汗,百吨泪,十吨歌”,生动地反映出北大荒开发建设的艰辛画卷[3]16。

(二)勇于开拓

生物人类学认为,人的体质在许多方面天生不如某些动物,没有牛的力气大、没有马的速度快、没有鹰的视力好、没有狗的嗅觉灵敏,等等,但人之所以能在生物当中出类拔萃,关键在于人具有开拓创造的本领,如梁漱溟所说,“人类是富有创造性的”[8],“人生的目的就是创造”[9],“人生的意义在创造”[10]。

王震将军1986年2月在为《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一书所作的序言中写道:“我国的农垦事业一开始就是开拓创新的事业,创业者披荆斩棘,按照国家需要,在白纸上划出最新、最美的图画。现在,新疆可以生长长绒棉,海南岛可以种植橡胶种,黑龙江的沼泽地里可以长出小麦、大豆。但在50年代,这却是前无古人的,是一种新的开拓,需要勇气,需要毅力。农垦的开拓精神,不仅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而且表现在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上。”[3]21这段话充分肯定了北大荒精神中的开拓创新不仅体现在拓荒事业上,更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上。

生产力的发展靠的是科技的进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11]53,并且有“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11]400或“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的说法[11]708。周恩来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2]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前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第一次提出:“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3]北大荒开发伊始,通北机械化农场就设立了试验室。1949年,查哈阳农场繁育的“查哈一号”,创造亩产467公斤的高产纪录。1950年经反复试验,用机械化收割水稻获得成功。1958年创办了八一农垦大学,为垦区培养了大量科技和管理人才。1978年,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仅在省国营农场总局科学大会上就获得优秀科技成果奖92项。改革开放之后,富于开拓精神的北大荒人在三江平原综合治理、大豆技术开发研究、谷物干燥和能源研究、水稻育种和高产栽培等项目上进行了开发性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3]20。北大荒的科技人员以超凡的勇气、顽强的毅力、卓越的胆识战斗在农垦的第一线,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不断开拓。在有北大荒奶牛之父称号的张源培遗留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真正的生活,就是开拓。有坚强的事业心,人生才显得充实,精神才有寄托,困难才得以克服,顶峰才可能攀登。”[3]20-21正是这种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研发,推动了农垦事业的不断发展。

北大荒人的开拓精神还体现在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上。从全国来看,1966年之前大部分国营农场长期处于亏损状态。1978年9月,中央把“农工商联合企业”的政策放手让国营农场试行;1979年又将“财务包干”的政策给予了农垦部门;20世纪80年代初,又支持国营农场实行联产承包、兴办家庭农场。以上三大改革政策救活了国营农场。1979年当年盈利0.9 亿元,以后连年盈利。“三大改革使农垦系统较顺利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赶上了时代的步伐。”[14]

从1978年开始,北大荒人告别了“大锅饭”“铁饭碗”,开始兴办“四到户,两自理”(“四到户”:承包、核算、盈亏、风险到户。“两自理”:生产费、生活费自理)的家庭农场,之前的国家正式职工转变为家庭农场主。从1984年到1996年,垦区先后兴办20多万个家庭农场。1998年,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作为国家大型企业集团正式组建。2002年,104个农牧场和4家厂矿企业内部政企分开。从2004年开始,北大荒开始了撤队建区的改革,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体制机制的改革为北大荒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如今,北大荒人正迈开改革前行的脚步,在兴办家庭农场的基础上探索规模经营的新道路。同时,北大荒的事业也迈开了世界化的步伐,垦区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主要农畜产品出口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农区现代化”“农场城镇化”,是北大荒人的新发展目标。鉴于早期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垦区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的新思路,通过各种措施,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发展和保护的协调。

(三)甘于奉献

从哲学的维度看,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当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统一的时候,个体利益服从群体利益是相对容易的事情,但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也会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利益服从群体利益会使个体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这需要个人作出选择。

甘于奉献的前提是顾全大局。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的话语中就是“公私之辩”,儒家所高举的旗帜是“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等,这与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一定的联系。北大荒人具有“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集中地表现为‘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整体的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模范行为”[3]21。

垦荒之初,大批复转军人、城市青年、地方干部、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当时还十分荒凉的北大荒,就是响应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体现出一种大公无私的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精神。

1960年,北大荒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农场的粮食已不能自给。但为了完成上交国家商品粮的任务,农场人守着一堆堆粮食,自己却用野菜、豆秸、树皮充饥,全垦区职工的口粮标准最低时降到了每人每月14.5斤,家属11斤。由于饥饿和过量食用代食品,造成极度营养不良。在当时北大荒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粮库保管员,日夜看守着山一样的粮食,却不曾拿过一粒放进嘴里。终因长期食不果腹,饿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3]22。这些都体现出北大荒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甘于奉献精神。

甘于奉献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指为了正义和真理,为了群体利益而奉献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在中国历史上,不少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的兴亡、大众的利益而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等。孔子有“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有“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之说,主张为了道义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吕氏春秋·士节》曰:“士之为人……遗生行义,视死如归”;司马迁《报任安书》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诸葛亮《后出师表》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过零丁洋》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都表达了同样的价值取向。

无数的北大荒人秉持着甘于奉献的精神,把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农垦事业,把荒凉的北大荒变成了美丽的北大仓。在他们当中,有老红军、老八路、复转军人、城市知青、科技工作者,还有各行各业的女劳模。

北大荒精神的代表人物有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奠基人王震将军,他数千次深入黑龙江省,规划北大荒开发,指挥北大荒建设,慰问北大荒人民,是北大荒精神的缔造者。“铁狮”师长匡汉球1959年调任八五二农场副场长,八五二就是以“铁二狮”番号命名的。他曾对转业的同志说过:“这里是荒凉,可是北京在一万年前也是这样荒凉呀!为什么那里繁华了呢?是人干出来的,这就是劳动创造世界。”[3]104他热爱农垦事业,和复转官兵一起为北大荒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身残志坚的黄振荣在战斗中两次负伤,是二等乙级伤残军人。在冬季的踏荒中,他的脚指甲被冻掉9个仍然坚持工作。他率领7000多名官兵,开荒71万多亩,扩建了八五三、八五五农场。在任八五二农场场长期间,为农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陵墓矗立在完达山一片白桦林里,上面镌刻着王震将军书写的“黄振荣同志之墓”。第一个铁道兵农场的卓越功臣余友清,1954年奉王震将军之命,创建了八五〇农场,并任场长,这是转业官兵组成的第一个铁道兵农场。1960年,《中国青年》杂志刊载余友清的报道和朱德委员长的亲笔题词:“青年同志们:学习红军老战士的不断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3]113农垦战线的老红军刘海,19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他参加了南泥湾的开荒,被评为三五九旅的劳动模范,1958年随部队转业到了萝北。他按照王震将军提出的“五边方针”(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和干部职工一起开荒、播种、修路、伐木、盖房子。他生活简朴,与群众同甘共苦。电影《老兵新传》中的人物原型周亚光曾经是八路军,1947年他来到通北,和几位同志一起创建了通北农场。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但他们坚信,江山是闯出来的、干出来的,任何艰难困苦都要克服。他们在简陋的房屋里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冬和衣而睡,后来买了一些羊羔抱着睡,小羊羔成了“活暖气”。伤残军人的杰出代表迟子祥参加过解放战争,他身负五处重伤,是三等甲级伤残军人。1949年,他与两百多名伤残军人一起来到了伊拉哈荣军农场,他边学边干,参与农机具的修理,保证了播种时农机具的正常使用。1954年,迟子祥被评为省特等劳模,1959年出席了全国烈属残疾军人、复员退伍军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第一批国营农场的创建者刘岑1947年任松江省第一农场的副场长、场长,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农垦生涯,后来曾在庆阳农场、宁安机械农场、友谊农场工作过。他身患癌症,临终前还惦念着农垦科学院的建设和十万只火鸡的发展规划,把全部心血献给了农垦事业。第一个国营农场的主要创建者李在人1947年按照省长冯仲云的指示,筹建机械化国营农场,同年成立了“松江省营第一农场”,李在人任场长。“松江省营第一农场”1949年更名为宁安农场。有一段时间他调任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农机处处长,后来放弃安逸的城市生活重回第一线,任七星农场场长,为农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北大荒的创业者王正林1959年任友谊农场副场长兼农业总技师,和群众一起开荒种地,从不知过节假日是什么滋味。王正林在其他岗位上也是忘我工作,虽身患重病,依然坚持战斗在农垦第一线。他逝世后,垦区干部职工集资建了一座“王正林同志纪念碑”,并为他出版了《北大荒人王正林》的纪念文集。作为北大荒开拓者的一面旗帜的杨华是垦荒队的发起人之一,他带领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挺进萝北荒原,把青春年华和全部精力贡献给了北大荒的事业。“拓荒牛”李万宝说过:“搞农业生产要有真本领,要练就一双‘铁脚板’,把所有能长庄稼的地方都踩个遍。”[3]169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走遍了三江平原,当了15年场长,四次开荒建点,包括集贤农场(现双鸭山农场)、七星农场、勤得利农场、洪河农场,是多场开荒夺粮战役的排头兵,被称作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土专家。

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的拖拉机手王世成1947年学习开拖拉机,1948年在平阳农场开始开荒。他认为,既然机械是人造出来的,那么人就有能力改造它。王世成和队友一起,改装外国机械设备,使其发挥更高的效率,曾创造亩耗油仅0.9公斤火油的纪录。在1950年召开的全国首届工农兵劳动模范和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上,他两次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其他国家领导人还在他的笔记本上亲笔签名。受到过周恩来总理接见的全国劳模郝焕文1954年来到友谊农场参加建设,他带领的82号车组连年被评为先进机车组。1963年他总结出一套先进经验,使机车组成为全国农机战线的一面旗帜。创造拖拉机31年无大修纪录的张守常1959年来到二龙山,一心扑在拖拉机的使用和保养上,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经费,被评为省劳模,被洛阳拖拉机厂授予荣誉职工称号。北大荒的奶牛专家张源培曾任完达山畜牧场的党委书记兼场长,1963年点燃了北大荒奶牛业的燎原之火,1966年5月,第一批“完达山牌”全脂甜奶粉问世,开创了北大荒经济发展的一个“制高点”。张源培还有自己的“牛道主义”哲学:“对医生要求实行人道主义,对畜医则要求实行‘牛道主义’。养牛首先要爱牛,一条牛就是一个加工厂,它吃的草和粮食要转化成奶和肉,它排泄的粪便又能促进粮食生存。”[3]1361982年,王震将军在中国奶牛协会成立大会上,提议向北大荒的奶牛专家张源培表示深切的怀念。寒地水稻专家徐一戎有《寒地水稻品种资源》《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寒地水稻早育稀植“三化”栽培》等研究成果,并且使亩产由最初的150公斤提升到最高700公斤,创造了自古以来高寒地区水稻生产的奇迹,被誉为“北大荒寒地水稻之父”。北大荒植物病理学家刘惕若长期研究小麦赤霉病的治理,成果有《黑龙江小麦赤霉病流行规律与预测方法研究》,“经实验推广表明,运用这一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准确率达100%……科学有效地指导了垦区大面积航空喷药防治,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3]153。北大荒的“铁人”徐永海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却是革新能手,他一心扑在北大荒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研制上,终获成功,这是他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工作的结果,临终前,他还惦记着收割机的进一步改造。北大荒电子专家桂体仁是雷达部队的技术骨干,1958年随十万大军转业到了北大荒,长期从事与电子相关的科研工作,其成果多次获奖,为北大荒农业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北疆杏王”白琳努力钻研果树抗寒育种,培育出不同熟期的龙垦杏系列新品种。1964年,其担任五九七农场园艺队的队长,三年后把一个小果园发展成6000亩地的大果园。现在五九七农场的果园已经发展成两万亩,大家认为这与白琳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是第三版壹元人民币上图案的原型,1948年进拖拉机培训班,1950年成立了梁军拖拉机队。1950年她代表女队出席了工农兵劳模大会,受到过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人民日报》发表了“女子拖拉机队”的汇报和决心书,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她自己的感言是,男同志能做的事情,我们也一定能做好。知青的好榜样蒋美华在1970年1月的一次火灾中,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和其他同志的生命安全,用双手擎住了烧塌的棚楞子,像一个铁人,在烈火中巍然屹立。国家的财产保住了,后面的同志安全了,她却被烧成了重伤,那时她才21岁。把北大荒精神带到北京的女劳模董延兰毕业于哈尔滨王岗机械化学校,参与过艰苦的垦荒工作,曾任农垦二一六机械厂厂长。她常说,北大荒是我的根。退休后她搬迁到北京通州区的一个小区,用北大荒精神治理小区,受到了高度评价。掏粪女工张汝碧是一个四川女孩,她19岁来到宝泉岭,先在菜园工作,后来组织安排她做掏粪工。她服从组织安排,做了一辈子掏粪工,以个人一身脏换来万人洁,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黑龙江省特等劳模。

北大荒现代农业的开拓者赵清景在1978年主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全面装备了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建立了农业现代化的窗口。“亚洲第一农民”肖亚农1995年创办了北兴农场第一大家庭农场,承担了队里的80%土地的代耕业务。1997年,他出资40万元购买了荷兰大马力拖拉机,在春雪很大的情况下,仅用10天就把1.9万亩耕地耕了一遍。之后,他又开始了多种经营,为改制后的北大荒建设作出了贡献。大山的儿子孙俊福1976年被分配到林场当了一名林业工人,其工作就是造林,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但又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作。仅1979年到1983年间,他完成了350多亩的造林面积,植树约10万棵,成活率在90%以上,被称为“植树状元”。

结 语

一代代北大荒人在开发和建设北大荒的过程中形成了北大荒精神,这些精神来源于中华民族精神、红军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北大荒人以自己的信念、青春、热血、生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巨大动力。北大荒精神中所蕴含的人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等哲学内涵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农垦北大荒农场
农场假期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农场
从北京到北大荒
北大荒:新航母,再出发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一号农场
丰收的农场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