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

2023-03-10 06:12王媛
今日财富 2023年5期
关键词:国际化货币一带

王媛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战略,其进程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发展在促进多边贸易、提升贸易数额、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平台与窗口。本文从货币功能、历史时期与贸易交流等角度全面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并基于发展风险、监管体系、货币惯性与发展需求等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我国重视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全面推进,相关金融设施的建设、政策法规的完善与发展战略的制定,在极大程度上确保了人民币在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中仍能稳步发展、直面机遇并斩获成就。而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又迎来了全新机遇。如何厘清该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与影响因素,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解决提出行之有效的应用策略,就成为了金融工作者所普遍关注的课题。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前景

(一)货币功能:结算职能逐渐体现

“一带一路”战略自从施行以来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在沿线地区的贸易合作活动,同时拓宽了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使得我国参与的贸易活动在全球金融市场中逐渐掌握主导地位,以我国为中心的贸易网络逐渐构建,以我国为核心的经济体系逐渐形成,这样的发展格局具有极高的实际意义。一方面,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发展程度与经济体量均属于前排的国家,我国在合作中充分发挥了表率作用,通过技术援助与资金支持等方式援助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有效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同时避免了因国际汇率波动而可能出现的亏损风险;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相关建设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的融资需求,在帮助我国进一步扩大金融债券发行体量的同时吸引外国增加人民币的外汇储备,潜移默化深化了人民币的储备职能,通过构筑新生态,拓展新打法,进而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寻得了新支持。

(二)历史时期:后疫情时代的影响

2019年末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近幾年的全球经济走势;因疫情出现、发展及蔓延等原因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供需关系混乱与生产原材料价格激增等问题导致经济全球化趋势严重滞后,全球的经济活动也正式进入后疫情时代。因资本市场、贸易市场与金融市场频繁受到冲击,全球经济整体发展态势疲惫,整体市场环境衰颓,短期内无法恢复至前疫情时期的形势。基于这种环境,中国则依靠自身科学正确的防控措施与全面强大的动员能力确保了经济的稳定正增长。中国自身作为2020年唯一的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以“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的项目合作为抓手,积极投身于合作国家的经济发展工作与社会稳定工作,通过科技、基建、医疗与卫生等项目为沿线国家的发展与恢复提供了极大支持,在这种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强了对中国的信心,也增强了对人民币的信任。

(三)贸易交流:双赢互利中求发展

战略的施行需要政策的交互沟通作为基础,“一带一路”战略自从提出以来便受到沿线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各国均以积极沟通、友好协商为基础,本着求同存异的思想努力寻求不同发展环境与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理念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最终于政策、基建、科技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喜人的共识,并达成了诸多具有建设性价值的合作成果。我国摒弃单边主义与孤立主义,着手施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架设,一方面,在“一带一路”战略施行的过程中,我国在重视经济合作与贸易发展的同时,也着眼于文化习俗的交流与宗教隔阂的破除,通过文化交流、矛盾调解与派遣留学生等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中沿线各国通过进行贸易协议的签订,有效拓宽了经济合作的领域,简化了贸易活动的具体流程,降低了贸易活动的整体成本,也摧毁了因历史原因出现的贸易壁垒,通过整体风向一致的政策,优化了贸易活动的流通度,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存问题

(一)沿线国家投资发展风险较高

“一带一路”战略的沿线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多存在综合发展程度较低、风险抵抗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为我国在该地区的贸易活动提供了一定环境的同时,也为投资活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首先,因历史遗留问题大量沿线国家存在国内政治格局动荡、社会稳定性低、宗教民族矛盾激烈、恐怖主义盛行的问题,而在“一带一路”中达成共识的项目大多存在项目周期较长、涉及资金庞大、项目建设复杂等特点,不够稳定的政治格局使得当地货币面值不稳定,统治集团的更迭更可能会导致违约情况的出现,这使得沿线国家的投资发展风险较高且难以管控,对国内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潜在隐患;其次,因综合发展程度较低,沿线国家的基础金融设施建设落后,金融相关政策法规建设缺失,这使得相关贸易活动缺乏明确的准入门槛和合理的管控措施,人民币的流入与流出变得较为困难,难以发挥其结算职能,继而难以扩大影响力;最后,人民币因缺乏兑换机构,当地人民对其价值认识不明确,应用意愿低,也不愿主动参与到以人民币为主题的投资与融资活动中,这进一步阻碍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二)在岸市场体系相关建设缺失

在岸市场相较于离岸市场,其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一方面,在岸市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着人民币的整体信誉,是对于人民币支付能力的最好背书;另一方面,完善的在岸市场体系建设能强化国内外投资者参与投资融资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而现阶段我国在岸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1.结算程序复杂,在岸市场开放程度较低。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便是接轨国际,而现阶段国外企业不愿接受将人民币作为大宗商品交易货币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的结算程序复杂,使得贸易流程繁琐、贸易成本较高;同时,因我国主要关注离岸市场的发展,在岸市场的开放程度较低,国外资本认定入驻成本与入驻收益难以匹配。

2.监管效能低微,金融风险抵抗能力较差。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建设相较于其他货币国际化国家仍处于初级阶段。可以说,监管体系的建设程度与货币的可靠程度成正比,金融监管活动的效能低微直接导致应用该货币开展的贸易活动风险抵抗能力差,无法根据市场环境变动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3.激励机制缺失,难以调动投资者积极性。针对科学与约束机制的设计仍存在一定不足,对内难以活化内部金融环境,促进资金的流动流通;对外则无法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难以吸引其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三)强势货币惯性负面影响明显

旧有强势货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国际贸易活动的计价与结算货币选择具有较强的惯性。在“一带一路”战略开展的过程中我国虽积极与沿线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并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应用,但大量沿线国家在进行贸易计价与结算时仍选择使用美元、欧元等货币。这一方面是因为强势货币所属的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的强势地位,限制了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的综合地位与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部分国家的单边主义与孤立主义使得一些对强势货币具有依赖性的国家对人民币具有排他性,强势货币的惯性负面影响极为明显。

(四)沿线国家发展需求难以适应

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贸易活动与经济合作的过程中,相关项目的推进建设与沿线国家的实际发展需求是否适应,是一个亟须关注的重要问题。此类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往往相对落后,在进行项目合作时若无法根据具体环境与实际条件控制项目的实际需求,往往会导致项目合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

“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各国较为动荡混乱的政治环境成因是多样的,既有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矛盾,也有因民族宗教相异导致的冲突,因此而导致的地区发展落后、经济建设缺失进一步体现了“一带一路”战略平等、合作、包容观念的实际价值。为确保“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推进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我国应重视“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环境的控制。通过强化交流、重视沟通等手段引导周边各国树立平等、互利、包容的发展观。一带一路不仅在物理上联通沿线各国,更应促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民族尊重,基于利益的合作难以长久,而基于理解的合作却历久弥新,通过进一步发挥我国在文化交流与矛盾调解方面的主导作用,全面深化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构建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

(二)推动在岸市场体系的健全

在岸市场的建设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指南针、压舱石与定心盘。只有进一步强化在岸市场体系的全面建设,健全金融监管控制体系,完善投资制约机制,才能营造科学、稳定而可靠的货币流通基本盘。为健全在岸市场的体系建设,应全面构建金融监管控制体系。金融监管控制体系的建设主要目的是为避免潜在金融风险对参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企业造成恶性影响。金融监管控制主要包括风险评估与风险预警两个部分,其中风险评估活动应基于企业运营信息与贸易活动信息在项目开始前开展,而风险预警则应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确保在潜在金融风险袭来时能提前提出警示并提供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保护我国企业的投资活动。

(三)强化离岸、在岸市场协同建设

在岸市场的体系健全与离岸市场的逐步建设是基于“一带一路”战略打出的组合拳,其核心目的在于推动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流通。通过拓宽资金从离岸市场回流至在岸市场的投资渠道,能进一步强化我国监管控制机制对金融风险的预警与预防作用,从而借助在岸市场体系的健全推动离岸市场的完善与发展。一方面,人民币的国际化离不开外国资本的投资,在完善在岸市场体系健全的基础上,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势在必行,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先决条件,也是深化人民币影响力的最佳途径,开放的市场环境在吸引投资融资的同时也能刺激部分建设资源的销售生产活动,促进我国部分产业的全面转型;另一方面,在岸市场必须保证与离岸市场的高度联系,确保人民币这一货币能够在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间构成稳定、科学、牢靠的流入流出体系,确保以各项法规政策为基础的体系建设对以人民币为计价结算单位的贸易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良性影响,进而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四)发掘沿线国家的建设需求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是一个过程化、周期化的长期战略。因此在进行相关战略部署与政策设计时应循序渐进,按照周边—亚洲—世界的顺序逐步推进,而“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人民币迈向国际化进程的第一步。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强化人民币的影响力,建立以我国为核心的货币应用环境,应采取以下两点策略:一是强化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为根本的基础金融设施的建设工作,并进一步拓宽货币互换协议,使沿线国家在贸易活动中具有应用人民币开展跨境交易的基本条件;二是在沿线基础设施建设较为缺失的国家开展援建活动,通过互通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一带一路”战略对当地的影响,巨量基础建设活动在吸引投资需求的同时也将货币计价与结算权把控在我国手中,通过将人民币设定为投资规定货币,同时对资金薄弱的沿线国家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能有效深化人民币对该地区的影响力,增加地区内双边贸易活动中人民币的使用频率,进而借助发掘沿线国家的建设需求养成使用人民币的慣性。

结语:

金融环境的发展往往与国际局势的发展相适应,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是一个过程化、周期化的长期战略。当前世界恰逢百年难遇之大变局,面对个别国家的单边孤立政策与后疫情时代的全新挑战,我国应直面风险与机遇,通过稳定外部环境、完善监管体系、拓宽市场建设与强化多边贸易等手段,把稳舵盘、扬起风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竞争力与生命力,进而为其登上国际金融舞台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保定市房屋交易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国际化货币一带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古代的货币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古代的货币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