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
患有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等疾病的患者,补钙是十分重要的治疗环节。然而在市面上某些补钙产品的说明书上标明“肾结石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那么,补钙是否会增加结石病的风险呢?
1.胆结石的形成机制
胆结石即胆石症,指胆道系统内出现结石,按化学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系结石、胆红素系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三类,其形成与胆汁淤积、胆道感染及胆固醇代谢失调等因素有关。胆结石的成因复杂、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以胆固醇系结石为例,其形成机制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升高、胆汁酸含量下降等多种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除了长期高热量和深加工碳水饮食习惯外,患者自身的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也增加胆结石的风险。
2.补钙剂对胆结石的影响
钙的摄入与胆石症的发生呈负相关。钙离子可通过阻止肠道回流胆汁的重吸收而改變胆汁成分,使胆石形成的可能性降低。有学者认为,低钙、低能量饮食是妇女胆石症的危险因素。因此,胆结石患者可以适量补钙。
胆结石患者宜选择鱼、蛋、奶等优质蛋白食物,保证每日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并减少膳食中动物脂肪的含量。
1.肾结石的形成机制
肾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结石疾病。根据结石的成分主要分为五大类,即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盐结石、磷酸铵镁结石和胱氨酸结石。草酸钙结石占全部肾结石的75%~90%。食物中的草酸被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与钙离子形成草酸钙结晶被肾小管滤过,最终在肾盂形成结石。
肾结石的形成与长期的饮食习惯有关。长期食用如苋菜、菠菜、茶叶等富含草酸的食物,容易引发草酸钙肾结石。长期食用动物内脏、海鲜等富含嘌呤的食物可能导致血尿酸升高,进一步引起尿酸盐肾结石的形成。
2.补钙剂对肾结石影响
1996年中国全国第一届钙剂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饮食中摄入的大量钙与肠道中的草酸结合形成草酸钙结晶,随粪便排出体外;若饮食中含钙量不足时,肠道内多余的草酸盐吸收到血液内最后到达肾脏,在肾内形成草酸钙结晶,导致肾结石,因此肾结石病人不应限制钙的摄入。
1997年,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增加膳食中钙含量可以降低肾结石的风险,而使用每日服用少于100毫克的补钙剂有可能使肾结石的风险提高,每日服用大于500毫克的补钙剂则可以降低肾结石风险。2012年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表明,无论是从膳食或是补钙剂中增加钙的摄入量,都可以通过降低钙吸收率以降低尿钙含量,减少肾结石的发生。
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50岁以上的成年人每日钙摄入量为1000毫克,换算成牛奶(含钙量约为100毫克/100毫升),每日需要饮用1000毫升(约4盒)。2017年一项研究显示,中国50岁以上城市居民每日膳食钙摄入量约为407.9毫克,仅为推荐摄入量的40%。美国中部心脏研究所在骨骼和心血管健康的营养策略中建议,钙的最好的来源是食物,而非补钙剂。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钙补充剂患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
在我们日常食物中,鲜牛奶和乳制品是最好的膳食钙来源。每100克牛奶含钙104毫克,每100克干酪含钙量高达799毫克。其次是大豆和豆制品。每100克大豆含钙量为191毫克,每100克豆腐含钙量为164毫克。此外,绿叶菜也可以成为良好的膳食钙来源。每100克荠菜含钙量为294毫克,每100克小白菜含钙量为159毫克。但在食用绿叶菜补钙时,应注意减少高草酸蔬菜摄入(如菠菜、苋菜等)。
总之,合理摄入钙不仅不会增加结石风险,反而可以降低或预防钙结石的形成。同时,增加钙摄入量应以优化饮食结构为主,适当增加鲜奶、乳制品的摄入,不能过分依赖补剂,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