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庄广萍 滕亚莉
【关键字】WHO血液安全行动框架; 献血安全管理;献血不良反应;检验不合格发生率 ;采血异常发生率;献血者满意度
血液输注作为临床治疗手段,在治愈疾病,挽救生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医疗卫生技术飞速发展,但是,输血仍是许多患者生存的唯一选择[1]。输血治疗在挽救生命、促进健康的同时也可能因为血液被污染给患者带来新的感染[2]。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决议(WHA28.72)提出血液安全,一直受到全世界关注。2020年2月,WHO发布了《促进安全、有效和质量保证的血液制品普遍可及的行动框架(2020-2023)》[3](以下简称行动框架),认为全球血液安全存在6个主要挑战,并提出了采供血应当努力达成的6项战略目标。该行动框架指出:安全有效有质量保证的血液制品供应不足,是目前在重要挑战。提出建立具有合理管控、国家标准和质量评估项目的国家框架[4]。基于该行动框架,连云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对献血点进行安全管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汇报如下。
本研究资料来自连云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2021年3月—2022年2月的各献血点的数据;其中2021年3—8月各献血点工作人员及献血者为对照组,2021年9月—2022年2月各献血点工作人员及献血者为试验组。对照组献血者15 359人,男性8 869人,女性6 490人,平均年龄(38.92±10.68)岁。试验组献血者17 243人,男性9 999人,女性7 244人,平均年龄(37.75±10.25)岁。试验组A型血5 158例,B型血5 138例,O型血5 122例,AB型1 825例;200 mL献血量413例,300 mL献血量6 352例,400 mL献血量10 478例。对照组A型血4 610例,B型血4 576例,O型血4 552例,AB型1 621例;200 mL献血量362例,300 mL献血量5 766例,400 mL献血量9 231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献血者性别、年龄、血型、献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献血人员年龄范围为18~60岁,符合国家《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5],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血站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22-07-01)。
1.2.1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
对照组按照采血站现有措施进行管理包括献血前身份核实、献血注意事项告知,初筛检验核查、采血时感染控制,献血者护理等。
1.2.2 试验组进行安全管理。
1.2.2.1 献血者安全管理工作 ( 1)进行身份核对,必须看到带有照片和身份证号码的证件,如身份证、驾驶证、社保卡等。(2)征询身体健康情况,治疗,休息与运动;近24 h是否饮酒;既往献血次数、献血类型、献血时反应等。(3)采血时请献血者参与身份确认,确保零错误。(4)采血后,确认血袋、标本管条码标签正确。
1.2.2.2 仪器安全管理 ( 1)每日进行仪器安全性能检测,每年统一由站内安排仪器强检1次。(2)生化仪开机后进行质控检查,试纸条与芯片编码一致。(3)采血仪用标准砝码进行校验,准备两台采血仪互为备用;同时备用天平。(4)每天开机后检查热合机性能,测试热合导管热合面整齐完整,挤压导管无渗漏。(5)血液冷藏箱温度在2~6℃,温控仪报警上限6℃,下限2℃。(6)检查离心机转子是否紧固在电机轴上,转速设置3 500 r/min,温度25℃,时间10 min。
1.2.2.3 物料安全管理 ( 1)初筛用硫酸铜溶液工作温度夏季为(24±2)℃,冬季(16±2)℃。(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treponema pallidum,HBsAg/TP)联合试纸条、丙氨酸转氨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试纸条即取即用即弃。(3)血型定型试剂2℃ ~8℃冷藏保存,使用前取出在室温下平衡10 min以上。(4)一次性血袋储存于避光凉暗处,相对湿度80%,使用前需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5)真空采血管干燥保存,温度4℃ ~ 25℃,抗凝剂分离胶等内容物无异常。
1.2.2.4 工作人员安全管理 ( 1)献血点工作人员资质符合要求,持证上岗。(2)严格落实献血者身份,执行征询条款。(3)初筛人员按要求足量采集血液,检测献血者血比重、HBsAg/TP、ALT、血型。HBsAg/TP检验加样后及时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所有采集血液均避免有气泡,以防检测错误。(4)对献血者进行编号,献血登记表、HBsAg/Tp记录卡、ALT仪器记录、血型卡编号一致。(5)采血前,确认献血者本人、身份证件、献血登记表信息一致,各项检查结果符合要求,记录完整。(6)采血进针前,设定采血秤采血量,将血袋置于采血秤上,扣皮归零,按无菌要求进行采血。采血过程中,观察血液流速,与献血者沟通,缓解紧张情绪。拔针前,确认采血量,左手中指阻断按压穿刺血管上端血流,右手持针柄迅速拔出,以三指法按压穿刺点10 min。(7)正确粘贴血袋条码标签,贴签连续,牢固、平整、无错签、无漏签。
1.2.2.5 感染安全管理 ( 1)每日工作前后进行场所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月由质控科对紫外线灯消毒效果进行监测。(2)工作场所以5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动态空气消毒机工作时间启用。(3)掌握手卫生时机,献血者进入后,离开前手消度各1次;体检、初筛人员接触献血者前后手消毒;采血人员用物准备前后、进针前、采血完毕后快速手消至少4次。(4)所有医用垃圾均放置双层黄色医用垃圾袋中,鹅颈结打包;损伤性锐器放入防渗漏利器盒中,日清日结,专人运送。
1.2.2.6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每个采血点均配置笔记本电脑及打印机,局域网采供血穿越数据库。系统模块涵盖信息录入,信息检索,文本打印,信息查询,信息汇总,信息传递。献血者在手机微信端输入个人信息以及征询信息,工作人员录入体检、血液初筛结果。系统具有自动提示功能,依据输入献血者姓名,身份证号码及预先输入已列入江苏省献血网络名单的献血者进行检索。工作人员每日进行数据更新,同步省际献血信息。采血后,通过扫码录入采血信息,在手机端激活电子献血证。
1.3.1 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献血不良反应是部分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出现的穿刺部位局部出血、疼痛、过敏或者全身性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等献血相关的病理生理反应。以中国输血协会团体标准《血液安全监测指南》(T/CSBT001-2019)[6]作为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标准。
1.3.2 采血异常发生情况
采血异常是采集过程中停止且无法使用原设备或耗材继续采集至目标血液量[7]。研究者收集对照组发生异常中止的原因,基于“WHO血液安全行动框架”制定采血安全预防和处置措施,在观察组中实施,记录采血异常发生的情况。
1.3.3 检验不合格发生率
在献血前血液筛查项目中主要进行献血者血比重、HBsAg/TP、ALT、血型5个项目的快速初筛[8]。血滴悬浮在硫酸铜溶液上部,15 s时不下沉,表明血比重不合格;HBsAg/TP阳性以及ALT>45 U/L者判定为初筛不合格。
1.3.4 献血者满意度调查
采用站内自制满意度测评量表进行数据统计,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恶心发生率2‰,对照组恶心发生率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7,P<0.001);试验组面色苍白发生率3‰,对照组面色苍白发生率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5,P<0.001);试验组出冷汗发生率3‰,对照组出冷汗发生率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1,P<0.001),见表1。
表1 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例(‰)]
试验组ALT>45 U/L发生率3‰,对照组ALT>45 U/L发生率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0,P<0.001);试验组HBsAg阳性检出率1‰,对照组HBsAg阳性检出率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9,P<0.001);试验组TP阳性检出率1‰,对照组TP阳性检出率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5,P<0.001),见表2。
试验组采血异常发生率3‰,对照组采血异常发生率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0,P<0.001),见表2。
表2 站内血液检测不合格及采血异常情况[例(‰)]
试验组人员献血过程中满意人数较多,满意16 708人,不满意536人。对照组满意12 594人,不满意2 765人。试验组满意度96.89%,高于对照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980.373,P<0.001)。
血液是较为宝贵的医用资源,在很多临床急重症的治疗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9],现阶段国家卫生健康部门非常重视该方面的工作,对血站血液采集量、保存情况等均有严格的规范要求[10]。在我国各地血站是负责血液采集的重要单位,做好血站质量安全是提高其血液采集质量的关键[11]。基于“血液安全行动框架”建立采集点内容具体,执行有力有效的措施,有利于提高血液采集工作质量。
有研究指出,为保证供血安全,应加强血站质控,实现对血液质量的控制,从而提升临床供血的安全性[12]。管理的主要内容在于针对血站开展全周期、全维度管理,规范采集、安全运输等等。本站基于“血液安全行动框架”制定六大方面安全管理内容,包括献血者安全管理、仪器安全管理、物料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感染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6个方面,条理清晰,有利于工作人员落实,同时有利于调动献血者以及工作人员主动参与安全管理。
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13-15],包括献血者年龄、性别、饥饿、睡眠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本站献血点安全管理鼓励献血者参与安全管理,把献血者和工作人员由服务和被服务的对立关系统一为献血安全共同管理者,针对不同原因可能造成的献血不良反应提前应对,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研究试验组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晕厥等不良反应以及采血异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在开展无偿献血前,需要对献血者进行血比重、HBsAg/TP、ALT、血型5个项目的快速初筛。有研究显示ALT、HBsAg、抗-TP不合格率分别为1.05%、0.60%、0.24%,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2.03%[16]。这与当前的筛查操作手段仍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关。基于“血液安全行动框架”的安全管理,从献血者征询、初筛、采血前确认保证检验结果可靠,有效降低血液检验不合格发生率。本研究显示,试验组ALT>45 U/L发生率3‰,HBsAg、TP阳性检验发生率均为1‰,明显低于对照组。
基于“血液安全行动框架”的安全管理的6个方面,为献血者提供了全方位、全流程的舒适体验感。整洁的环境、良好的态度、热情的服务,周到的行为、精湛严谨的技术能够使献血者以最佳的状态献血[17-18]。本研究献血满意度96.99%,明显高于对照组,献血点的安全管理能够让献血者安心、舒心、放心。
本研究显示,献血不良反应试验组晕厥发生率0.5‰,对照组晕厥发生率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1,P=0.12)。对于该类献血不良反应,将从多方面研究其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本站基于“血液安全行动框架”的安全管理的6个方面,增强了献血者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帮助献血点工作人员全面、系统的开展工作,有效献血不良反应以及血液检测不合格发生率,提高了献血者满意度,本研究结果还为《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血站质量管理规范》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借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