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
近几年,受到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高龄孕产妇人数逐渐上升,其主要指35岁以上的孕产妇。因高龄孕产妇的年龄普遍偏高,其生育功能会不断衰退,这不仅提高了妊娠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另外还容易引起难产及胎儿畸形等情况,极大威胁了母婴的身体健康[1]。因高龄孕产妇的坐骨、髂骨等组织已经出现固化现象,且胎盘摄取营养能力也会发生退化,所以及时掌握其临床特点,对于指导高龄孕产妇安全度过围生期,改善其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2]。一般来说,适龄产妇的机体功能、血液学指标等方面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极少发生早产、产后出血等情况[3]。所以医师应注意总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建立科学的观念,详细掌握高龄与适龄产妇的具体状态,选择血液学指标评估其个体化差异,从而指导医师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研究回顾性总结莱州市妇幼保健院108例高龄孕产妇与108例适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高龄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检验指标,并分析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以期指导临床下一步工作。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总结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08例高龄孕产妇 (观察组)与108例适龄孕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年龄36~46岁,平均(40.26±0.74)岁;初产妇34 例,经产妇74 例;产次0~3次,平均(1.67±0.24)次。对照组年龄23~33岁,平均(28.37±0.70)岁;初产妇38 例,经产妇70 例;产次0~3次,平均(1.61±0.22)次。纳入标准:(1)精神、意识正常者。(2)产前检查依从性良好者。(3)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无异常者。(4)依从性理想者。排除标准:(1)孕前,存在高血压等基础症状者。(2)恶性肿瘤者。(3)并发其他感染疾病者。(4)伴有风湿、免疫功能障碍等症状者。(5)伴遗传病史者。(6)其他妊娠合并症者。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研究对象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实施。
(1)检验方法:两组均于早晨空腹采集5 mL静脉血,将血液放入含有抗凝剂EDTA-K2的试管中备用,3 000 r/min离心后,分离得到血清,并放置于-75 ℃下储存待检。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厂家:罗氏公司;型号:COBAS800) 进行检测,同时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范。(2)治疗方法:对于妊娠晚期存在流产征象的病例,医师应告知患者保证睡眠质量、提高营养摄入量,同时给予间断吸氧、保胎等常规干预。并行静脉滴注利托君干预,同时行阿托西班干预。
(1)评估两组凝血功能:主要包括D-二聚体(D-dimer,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以及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2)评估两组血脂水平: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等;当TC水平处于3.0~5.2 mmol/L时处于正常浓度;当TG水平<1.7 mmol/L时处于正常浓度;当LDL-C水平<3.12 mmol/L时处于正常浓度;当HDL-C水平>1.04 mmol/L时处于正常浓度[4]。(3)评估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主要包括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BV)、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4)妊娠并发症:主要包括妊娠糖尿病、妊高征、前置胎盘以及羊水过少等。(5)母婴结局:如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巨大儿、早产以及新生儿窒息等。
采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妊娠36周及产后72 h,观察组D-D、PT以及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指标结果(±s)
表1 两组凝血指标结果(±s)
组别 D-D(mg/L) PT(s) TT(s)妊娠36周 产后72 h 妊娠36周 产后72 h 妊娠36周 产后72 h观察组(n=108) 0.23±0.03 0.26±0.02 13.58±1.07 15.42±1.22 13.87±1.55 16.44±1.47对照组(n=108) 0.12±0.01 0.15±0.02 10.63±1.09 11.51±1.24 10.97±1.54 11.48±1.49 t值 36.149 40.417 20.071 23.359 13.793 24.627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妊娠期间与产后72 h,观察组TG、HDL-C等血脂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TC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续)
表2 两组血脂指标结果(mmol/L,±s)
表2 两组血脂指标结果(mmol/L,±s)
组别 TC TG妊娠36周 产后72 h 妊娠36周 产后72 h观察组(n=108) 5.24±0.47 6.58±0.41 3.01±0.37 2.91±0.47对照组(n=108) 5.18±0.46 6.60±0.43 4.11±0.53 4.47±0.50 t值 0.948 0.349 17.686 23.625 P值 0.344 0.727 <0.001 <0.001
妊娠36周与产后72 h,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s)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s)
组别 BV(mPa·s) PV(mPa·s)妊娠36周 产后72 h 妊娠36周 产后72 h观察组(n=108) 10.31±0.74 9.42±0.63 1.80±0.32 1.86±0.36对照组(n=108) 7.16±0.55 7.04±0.38 1.52±0.18 1.50±0.19 t值 35.505 33.618 7.925 9.191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观察组出现3例妊高征、4例前置胎盘、2例妊娠糖尿病、3例羊水过少,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出现1例妊高征,发生率为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9,P<0.05)。
观察组3例胎儿窘迫、2例产后出血、1例巨大儿、2例早产、4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9,P<0.05)。
受到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我国高龄孕产妇数目不断上升,若干预不当,则可能会危及母婴的身体健康。高龄孕产妇极易受到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引发多种妇产科多见的症状。与适龄孕产妇对比,高龄孕产妇的生理指标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所以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比较高。根据目前流行病学资料报道,高龄孕产妇是导致早产、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发人群[5],所以积极关注该群体的病情特点,对于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保护母体的生命健康意义重大。高龄孕产妇的早期不良妊娠表现不具有典型性,较难引起患者的重视,医师选择常规方式检测往往较难发现病灶,一旦无法确诊疾病,则会造成病情的漏诊与误诊,此时血清因子检测疾病性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血液学指标是评估各类疾病的重要指标,其主要包括凝血功能、血常规以及血脂等多个项目检测,能够针对病理变化的差异而形成相应敏感反应,且该方法具有花费低、周期短等特点,在各级医院应用广泛,有利于指导医师实施下一步治疗[6]。一般来说,血液学指标可动态监测高龄孕产妇的生理指标,且可评估病情预后质量[7]。所以积极监测血液学指标意义重大。
表3(续)
虽然B超等方式是评估妇产科疾病的首选方案,可有效监测胎儿发育状态,但该方式较难及时发现孕产妇生理指标的变化,从而造成病情的延误,甚至导致病情的恶化,不利于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8]。通过进行血液学检验,可为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从而使患者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干预治疗,确保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9-10]。本研究发现,(1)观察组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龄孕产妇体内存在高凝倾向,尤其在分娩期间,机体会产生大量因子,并造成凝血障碍,甚至引发大出血,极大影响了孕产妇的身体健康。笔者认为,在产前和产中,临床应做好高龄孕产妇凝血功能的监测,尽量降低静脉血栓等症状出现的风险。(2)除TC指标外,观察组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龄孕产妇的机体功能会不断衰退,从而提高了妊娠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笔者认为应提高对孕产妇妊娠期间的管理力度,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因高龄孕产妇的体内往往会存在血管功能障碍等现象,所以分娩过程中极易发生外周血管痉挛,从而引发胎盘早剥、早产儿等情况,所以医师应关注妊娠并发症,积极进行孕期宣教,并做好相应干预手段[11]。血液学检验不仅提高监测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12],便于医师及时干预,另外还防止了过度治疗干预,大大缓解了患者的身心压力及家庭负担[13]。选择血液学检验,能够指导医师熟悉病情进展状态,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改善病情[14]。此外,在对患者问诊时,医师应及时进行相关检验工作,并通过测定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这不仅有利于减小疾病误诊率,另外还提高了整体治疗水平,充分体现了检验工作的价值[15]。
前置胎盘、妊高征等症状在高龄孕产妇群体中较为多见,同时也是危及母婴安全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高龄孕产妇群体的子宫功能会不断衰退,进而造成结缔组织变多,宫缩乏力,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16]。本研究发现,(1)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妊高征以及前置胎盘等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以及早产等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高龄孕产妇群体的年龄偏高,所以血管舒缩能力变差,从而极易造成胎盘早剥而引发不良后果。所以医师对于高龄孕产妇群体,应做好妊娠期并发症的宣教工作,进而降低妊娠期间并发症出现的风险。目前,血常规是评估妊娠期间多种症状的重要指标,随着胎儿的不断发育,高龄孕产妇会伴有血容量上升等情况,从而使机体造血能力发生较大的变化,进而使血液中部分因子水平发生改变[17-18]。本研究发现,妊娠36周与产后72 h,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产后72 h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有所上升,且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近几年,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影响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因素也不断会仍发现。甲状腺症状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会极大干扰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当高龄孕产妇发生甲亢或者甲减等情况时,这会导致免疫功能失衡,提高了不良妊娠结局出现的概率。所以对于高龄孕产妇来说,积极在妊娠过程中关注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相应合理调整。
与适龄孕产妇比较,因高龄孕产妇产道等组织的弹性减低,再加上骨盆关节韧带变硬,所以分娩时极易出现难产而危及母婴的健康。此外,高龄孕产妇还往往会带来其他问题:(1)婴儿出现先天缺陷的风险高。分析国内临床数据发现,不大于30岁孕产妇群体,婴儿先天缺陷出现率为5.93%;大于30岁孕产妇群体,则发生率为7.71%;若为高龄孕产妇群体,则发生率会更高[6]。(2)产程显著延长,提高了婴儿死亡率。对于高龄孕产妇病例来说,医师应提前与其介绍具体情况和可能发生的风险,使其做好心理准备,若出现异常,以便及时终止妊娠,降低稽留流产发生率。此外,本研究仍伴有一定不足,如样本数目少等,这在后续研究中应进行完善改进。选择血清因子进行检测,能够指导医师熟悉病情进展状态,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改善保胎率;此外,在治疗期间,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尽量降低运动训练,注意休息以及保暖,加快病情的快速康复。(2)做好产前检查,除了影像手段诊断外,还应定期机芯血液检查,从而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3)保证营养的均衡。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临床制定高龄孕产妇围生期血液学指标的正常范围,并评估妊娠结局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对于高龄孕产妇来说,其体内凝血功能与健康孕产妇差异不大,但是其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发现显著改变,这不仅提高了妊娠期不良事件出现的风险,同时也使母婴结局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临床应做好高龄孕产妇 血脂等指标的定期监测,这有利于医师及时发现妊娠并发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