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樾
(苏交科集团(甘肃)交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道路中的诸多细节设计会对交通安全起到决定性的影响,部分城市的交通事故与工作设计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国家道路设计方法中,需要明确影响工作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探索优化这些因素的措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升道路细节设计的层次。
许多的交通安全事故都是发生在道路的交叉路口,从可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道路的设计和交通事故发生的相互关系,不难发现,在道路的线性、路面及路基等因素对于驾驶员的实际的架势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可以保证安全的行车并为其提供可靠的基础条件,例如良好的视野、良好的行车舒适程度等等。相反的,在设计上有缺陷的道路,例如线性的设计不合理、路面的抗滑性能力比较差及桥隧净空不合理等等,往往会导致驾驶员在驾驶体验上和驾驶行为上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道路的路面、线性等等都是提供给驾驶员外部信息的主要因素,如果道路设计反馈的信息不全面,且不符合驾驶员的判断力,和驾驶员预期的行车体验不相符合,会导致驾驶员没有足够的判断阈值处理,进而引发相关的意外事故。
交通安全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结合调查研究发现,造成交通事故的一项主要因素是道路设计。在道路设计中,路面平整坚固、线行良好、建筑设计与交叉口渠化设计科学合理,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行车视距,驾驶员在安全舒适的道路交通环境中驾驶车辆能够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道路线行设计未达标准,路面缺乏足够的抗滑性,建筑构造不规范,都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因此在道路设计中要考虑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为驾驶员提供充足的行车视距以及有效信息,并分析驾驶员的心理,在紧急情况中为驾驶员提供充足的反应时间,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在道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有着诸多类型,本文主要围绕视距设计、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平面交叉设计对交通安全产生的影响展开探讨。
在道路设计中,视距设计是一项重要的设计因素,通常情况下行车视距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平面视距与纵断面视距。良好的视距设计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除此之外,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良好的视距设计能够为驾驶员提供充足的反应时间,使驾驶员做出正确的判断。在道路设计中,常使用停车视距设计、超车视距设计与会车视距设计三种视距设计,超车视距一般设计最长。由于不同车辆与驾驶员的高度与身高存在着差别,因此道路视距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道路的平面线行设计涉及道路位置、路基类型以及工程量等多个方面,在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中,要考虑水平面与必然地形的协调,建设中尽量避免破坏生态系统,减少填挖施工,降低成本。平面线形设计指标弱势不均衡,则会对驾驶员造成错误的信心引导,驾驶员在控制车速时与线型不一致,在行驶至现行突变节点时,无法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反应,进而酿成交通事故。因此在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中,要考虑驾驶员的视觉习惯及心理变化,避免由于平面设计不合理,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纵断面线形设计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道路的纵断面线形与视距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会直接地影响汽车动力性能的发挥。一般情况下,在长、大纵坡路段中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是长、大纵坡会影响载重汽车的正常行驶,当车辆在上坡路段行驶中,长时间使用低速挡,会迅速地提升汽车的水箱温度,当道路前方的载重汽车影响后方汽车的正常行驶时,后方汽车经常会采取超车行为,这是引发交通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在下坡行驶时刹车过热会降低汽车的刹车性能,甚至导致汽车刹车失灵,进而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在道路纵断面线行设计中,根据道路设计规定进行设计,避免由于纵断面线行设计不规范或是存在缺陷,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通常在道路网的节点中进行平面交叉设计,也是道路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在道路平面交叉设计中,可能由于缺乏渠化设计致使驾驶员无法找到正确的行驶轨迹,同时也会错误地判断其他车辆的行驶轨迹,进而导致车辆抢道行驶或是驾驶员在选择道路前进时出现犹豫,这不仅会影响交叉空间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会导致该路段频繁地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除此之外,道路规划交叉口是交通的枢纽,车辆会在此面临不同方向交通流的冲突,车辆若是行驶至节点处无法很好地控制速度,为了减少车辆与人行横道的冲突,那么就会导致车辆与行人之间发生正面或侧面的碰撞。
针对道路视距设计的改进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视距设计要基于国家的道路设计规范规定,针对具有干线功能的二级道路,要设计满足要求的超车路段。对于双车道道路的超车视距设计要结合实际情况。其次,视距设计要满足车辆在超速行驶状态下对于行车视距的要求。除此之外,在人工构造物与边坡设计中要进行反复的测量与计算,避免人工构造物对驾驶者与行人的视线造成干扰。最后若是视距设计未达到要求,就要在道路上设立相应的交通标志,或是在相应路段中进行分道设计,并强制要求减速等。
图1 道路视距
首先直线段长度不能过长,一般情况下,曲线半径选择比最小半径大的半径,保证前后线型具有协调性。其次从地形好的地段驶入到地形差的地段时,要控制突变,采用平滑过渡的曲线技术指标。最后保证平面线形设计与当地地形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在保证道路安全避免连续曲线设计干扰驾驶人员正常行驶的同时,考虑设计的经济性,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
图2 道路平面线型设计
纵断面线形设计要基于相关规范,若是在连续上坡或连续下坡路段中,要按照平均纵坡进行控制。在连续上坡路段中设计爬坡车道,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在设计纵坡坡度时,尽量避免极限值,若是必须要使用极限值,需要在此之前降低车速,为驾驶员提供坡段长度提示并设立警告标识,设置紧急停车带并加宽路肩,避免由于车辆控制不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图3 纵断面线型设计
首先减少车流的冲突点,缩小冲突区域,采取渠化设计分散或隔离冲突区。其次,平面交叉设计要满足视距要求,清除在通视三角区阻碍通视的物体。若是设计方案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则要在主要视距较差与次要的主要车道中心线5~7 m处构成一个通视三角区,避免出现阻碍物体。最后在交叉平面设计中要采用辅助措施,例如警告标识与交通信号灯等,让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并自觉遵守。
图4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道路安全的设施是保证车辆在行车安全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提醒驾驶员前方的实际路况。道路交通的安全设施一般可以分为A、B、C、D四个等级。根据不同道路等级和实际功能上的要求,需要设置不同安全等级的设施。在实际的道路安全设施的设计中,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的设计护栏的高度和刚度,以保证在车辆失去控制的时候能够起到必要的保护作用,避免发生和对向车道的车辆相碰撞的现象;(2)交通安全标志上的文字要足够的清楚,尤其是在保证驾驶员在本路段最高行车速度的基础上也能够看清楚标识上的相关信息;(3)在一些比较特殊的路段和事故比较多发的路段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4)在一些主干道和支路的交叉路口要设置主要道路的引导标志和停车的标志,具体的设置要以本路段的实际交通标志为基准;(5)隧道区域要进行必要的照明设计和慢行设计。这是由于车辆突然的进入或者驶离隧道,在光线的强度上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会影响到驾驶员的视力情况,所以,隧道口位置也是交通事故比较多发的位置。正是因为这样,在这一区域的实际设计中,隧道内外的线性要尽量的保证一致,且在隧道的出口和入口位置都要设置必要的减速标志,以有效防止车辆突然间的驶离隧道导致驾驶员视线不清,从而引发交通事故的现象。
综上所述,道路安全的影响因素有着非常多的类型,在设计不同地区的道路时,不仅要考虑道路基本功能,同时也要结合多种因素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在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的同时,考虑道路设计的经济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采取科学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提升道路设计的安全度与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