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雨 吴敏桦 郭旭霞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1)
2021 年,教育部发布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通过在全国31个省份和地区的1258所学校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初中生体质健康上升率最为明显,大学生体质则整体下滑[1]。目前,我国大学生身体发育状态良好,但是身体机能明显下降。军事训练作为高等院校的特殊教育形式,不仅对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也能对大学生的身体机能进行有效的改善[2]。在身体素质方面,军训能够改善身体成分,降低体脂百分比,促使呼吸系统、心血管机能和身体机能水平得到提高[3];在心理素质方面,军训能够使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情绪得到改善,这些变化为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4]。为了响应国家发布的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关注未来国家科技人才的综合培养,该研究通过测量广西大学2021级新生军训前后脊柱活动度的变化,探寻军训对脊柱功能是否具有影响,为促进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军训效果提供帮助。
该文以军训对非体育专业本科生脊柱活动度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广西大学非体育专业大一本科生为实验对象。
1.2.1 测试方法
使用SpineScan 电子脊柱测量仪中的躯干倾斜角,脊柱后凸,脊柱侧向弯曲与前屈后伸,水平旋转,身体平衡对2021级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军训前以及军训后脊柱活动度的测量。为了减小误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科学性,在正式实验之前先进行了预实验,对同一名学生使用仪器中的多种测量方法进行重复测量,选取相同的测量数据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在整个正式的实验流程中,保证测量者从始至终是一个人对所有的测量对象进行测试。
1.2.2 测试项目及评价方法
(1)测试项目
使用SpineScan 脊柱测量仪,测量受试者的躯干倾斜角,脊柱后凸角度,脊柱侧向弯曲、前屈后伸、水平旋转度等项目。
(2)评价方法
躯干倾斜角:正常情况下应小于7°,当大于等于7°时需要受试者进行进一步的医疗评估,辅助X 光片脊柱Cobb角以得出最终结论。
脊柱后凸:正常角度范围在20°~40°之间,>40°受试者为驼背,<20°为平背,通常受试者为平背时,会有脊柱侧弯的可能。
脊柱活动度:脊柱活动度下降是脊柱疾病的表现。正常情况下,颈椎活动度前屈/后仰大于45°,侧向弯曲大于45°,水平旋转60°~80°;胸椎活动度前屈大于45°,后仰小于30°,侧向弯曲大于30°,水平旋转40°~45°;腰椎前屈大于50°,后仰大于20°,侧向弯曲大于20°,旋转30°。
1.2.3 结果统计
该实验数据采用Excel汇总整理并分类,使用SPSS统计法中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 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1.1 躯干倾斜角
与军训前进行对比,军训后男女的躯干倾斜角均呈现显著性减少的现象,其中男性减少15.3%,(P<0.05);女性减少24.5%(P<0.05),如表1所示。
表1 男女军训前后躯干倾斜角变化指标
2.1.2 脊柱后凸
与军训前进行对比,军训后男性的脊柱后凸角度减小12.6%(P<0.05),女性脊柱后凸角度减少至14.5%(P<0.05),男女均出现显著性减小,如表2所示。
表2 男女军训前后脊柱后凸变化指标
2.1.3 颈椎活动度
与军训前进行对比,军训后男女颈椎活动度均出现显著性增加,男性的颈椎左侧弯曲度增加7.9%(P<0.05),右侧弯曲度增加8.6%(P<0.05),颈椎左旋与右旋角度分别增加6.4%(P<0.05)与6.9%(P<0.05)。颈椎前屈与后伸角度分别增加10.3% 和14.3%(P<0.05)。女性的颈椎左侧弯曲度增加8.1%(P<0.05),右侧弯曲度增加8.4%(P<0.05),颈椎左右旋转与前屈后伸角度分别增加2.8%(P>0.05)、12.5%(P<0.05)、7.8%(P<0.05)、8.00%(P<0.05)。虽然女性在颈椎左旋中活动程度有所增加,但是无显著性变化(P>0.05),如表3、表4所示。
表3 男生军训前后颈椎活动度变化指标
表4 女生军训前后颈椎活动度变化指标
2.1.4 胸椎活动度
与军训前后对比,男性和女性的胸椎活动度在军训后均出现显著性增加。男性的胸椎侧弯度左右分别增加6.1%、8.5%(P<0.05),胸椎旋转度左右分别增加11.9%、9.7%(P<0.05),前屈后伸角度分别增加18.7%、16.9%(P<0.05)。女性的胸椎侧弯度左右分别增加为10.3%、10.6%(P<0.05),胸椎旋转度左右分别增加11.2%、3.4%(P>0.05),胸椎前屈度增加为8.5%,胸椎后伸度减少5.5%(P<0.05)。男性的胸椎左侧弯曲角度与女性的胸椎后伸角度虽然都有增加,但无显著性变化(P<0.05),如表5、表6所示。
表5 男生军训前后胸椎活动度变化指标
表6 女生军训前后胸椎活动度变化指标
2.1.5 腰椎活动度
与军训前相比,军训后男女的腰椎侧弯、旋转、前屈以及后伸角度均显著性增加。男性腰椎侧弯度左右分别增加9.6%、8.5%(P<0.05),腰椎旋转度左右分别增加22.0%、17.2%(P<0.05),前屈后伸角度分别增加8.1%、25.8%(P<0.05);女性腰椎侧弯度左右分别增加13.4%、22.6%(P<0.05),腰椎旋转度左右分别增加11.3%、6.9%(P<0.05),前屈后伸角度分别增加9.0%、2.3%(P>0.05)。其中,女性的腰椎后伸度虽然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变化(P>0.05),如表7、表8所示。
表7 男生军训前后腰椎活动度变化指标
表8 女生军训前后腰椎活动度变化指标
2.2.1 躯干倾斜角变化分析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不良的身体姿态问题,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容易使肩颈周围肌肉得不到放松,继而影响脊柱功能[5]。而军训后出现躯干倾斜角变化的原因可能如下:广西大学的军训主要组成部分有列阵正步走与军体拳匕首操展示,而站军姿贯穿始终,站军姿时两腿并拢,挺颈,挺胸,两肩平行,身体呈直线微微前倾,双臂自然下垂,手指微微并拢并紧贴裤缝。当身体处于直立时,脊柱周围的肌肉,如竖脊肌、多裂肌能够得到刺激被矫正,经过一段时间的军训,形成的肌肉记忆在军训结束后还会对身体姿态产生一定的影响[6]。因此,军训后的男女躯干倾斜角都呈现出减小的变化,对大学生的身体姿态起到改善作用。
2.2.2 脊柱后凸变化分析
脊柱后凸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驼背。驼背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学生由于长时间的伏案写作以及坐立姿势不正,容易导致背部肌肉韧带退变,椎间盘与脊柱产生病理改变,在脊柱生理负重的多种作用下形成驼背[7]。虽然受试对象无驼背、平背等问题,但2 周军训的军姿站立以及齐步走、正步走等科目的练习,对其进行运动干预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进行军姿站立时,脊柱中的竖脊肌两侧同时收缩,大大提高了脊柱的稳定性,减小了脊柱后凸的角度,达到了纠正不良姿态的目的[8]。从数据结果来看,军训后的脊柱后凸情况要优于军训前,说明军姿站立对脊柱后凸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2.3 颈椎活动度变化分析
颈椎位于脊柱上端,连接躯干与头部,具有支撑头部的作用,颈椎相比于其他骨骼而言,其活动度较大,可以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旋、左右旋转,颈椎的活动度下降会导致脊柱变直,生理弯曲消失,周围肌肉出现僵硬酸胀疼痛的现象,同时伴随着头晕等并发症的出现。从测量结果(表3、表4)来看,受试对象在军训前,颈椎活动度都在正常范围内,但绝大多数的受试对象都有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此以往,颈椎活动度下降是必然发生的。
2.2.4 胸椎活动度变化分析
胸椎上方连接颈椎,下方连接腰椎,肩胛骨与肌肉在其附近。胸椎灵活性较差,过度使用手机,长期伏案容易导致胸椎曲度增大,当胸椎难以承受时身体会用腰椎和颈椎代替承受负荷,久之则出现腰酸、背痛、头晕的现象[9]。军训中的军体拳以及匕首操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其中某些动作如击腰锁喉、弹裆顶肘、上步斜刺、转身厚刺等动作具有提高胸椎活动度的作用,通过反复练习能够达到恢复胸椎活动度的目的。经过数据比对,军训前受试对象的胸椎活动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军训后胸椎活动度比军训前略有提升,但无显著性变化。原因可能是军体拳与匕首操的动作以及练习强度对胸椎的刺激不够深入。
2.2.5 腰椎活动度变化分析
由于大学生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群体下肢功能下降。骨盆长期代替下肢完成支撑作用,导致腰椎活动度下降,腰椎周围的骶棘肌,腰大肌得不到锻炼。40名受试对象中参与运动项目个人类的占比多于团体类,虽然40名受试对象都参与了运动项目,但是参与锻炼的时间以及锻炼的姿势不当,对腰椎活动度的改善也可能微乎其微。原因可能在于军训中的匕首操以及军体拳作为军训结束的会演,教官对军训学生对动作要求较高,以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够规范地做出动作。军体拳及匕首操中含有下肢运动的动作,如弓步冲拳、踹膝侧刺、上步砸肘等动作,能够对下肢肌肉进行刺激锻炼,同时学生从宿舍走到军训所在队伍的距离相对固定,因此活动量也有所提升。但女生的腰椎活动度变化不明显,原因可能是个别动作对腰椎活动度的改善不大。
综上所述,2周的军训使大学生身体灵活度得到提升,脊柱生理曲线得到恢复,但由于军训时间较短,部分活动度提高较不明显。在未来的军训中可以适当加入针对性的练习,以保护大学生的脊柱健康。
军训对大学生脊柱活动度具有影响,通过2 周的站军姿、正步走、军体拳等军事训练科目的练习,大学生的脊柱问题得到了改善,站军姿使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得到适当恢复。实验证明,坚持积极的运动方式和正确的站姿与坐姿,是改良躯干倾斜、颈椎与腰椎问题的有效方式。当前,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频率与时间方面,还需要作出努力,确保每日能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