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产业现代化*

2023-03-10 23:08钞小静
人文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数字

◎ 钞小静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式产业现代化要求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绿色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由单点演进转向集成迭代,数据要素与传统要素实现了更加深度的融合,这有助于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组织方式的变革,有助于增强产业技术关联与网络协同并提升产业链韧性,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污染治理效率,从而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带来叠加倍增的赋能效应。因此,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加强数字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产业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着力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构成。(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3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形态的重要组成。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2022年第2期发表的《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中强调,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2)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求是》2022年第2期。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关注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有助于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思想中关于数字经济与现代化产业体系间关系的认识,也可以为抢占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提供政策参考。

一、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式产业现代化面临的形势变化

现代化是欠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向世界先进水平不断演进的过程,(3)韩保江、李志斌:《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挑战与路径》,《管理世界》2022年第4期。一个国家处理本土因素以及外部因素的方式决定着现代化的速度与路径。(4)刘守英:《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经济学动态》2021年第7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体现出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体现出由我国特殊国情和社会主义目标所决定的特性。产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在生产力层面的重要支撑,(5)刘伟:《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发展、改革、开放的有机统一》,《经济研究》2017年第11期。推进产业现代化需要在符合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走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新道路。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决定着中国式产业现代化路径的本土因素以及外部因素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从外部因素来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冠疫情持续、地缘政治冲突叠加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经济陷入低迷。2022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6.0%下降至2022年的3.2%和2023年的2.7%。(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应对生活成本危机》,https://www.imf.org/zh/Publications/WEO/Issues/2022/10/11/world-economic-outlook-october-2022。如果不包括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最严重阶段,那么这将是2001年以来最为疲弱的增长表现。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也都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作为引领经济复苏、产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量,已经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

从内部因素来看,当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社会生产力水平基础稳固,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5.88%,我国经济增长率为8.1%,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世界500强中我国上榜企业数量达145家,居全球第一,营业额占全部500强企业的30.6%,(7)《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2209/t20220930_1888880.html。在这一阶段,我国已经由追赶型现代化逐步转向赶超型现代化。(8)洪银兴:《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维度》,《管理世界》2022年第4期。而与此同时,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6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2、3版。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虽然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却凭借数量庞大的消费者规模和长尾市场形成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就实现了数字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的跨越式发展,并且在发展速度、辐射范围和影响程度等方面也获得显著提升。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典型经济体的渐进式发展相比,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特征,这种特征能够对产业发展路径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并由此塑造出我国产业体系的新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二、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产业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居于基础核心地位,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决定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产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1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2、3版。

1.中国式产业现代化要求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每一轮现代化浪潮都是由科技革命所推动的。19世纪下半叶正是由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科技创新的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只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在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占据历史主动,才能抓住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2021年,我国R&D经费投入高达279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已经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为1817.0亿元,占R&D经费比重为6.5%,(12)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http://www.gov.cn/shuju/2022-08/31/content_5707547.htm。也达到历史新高,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1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3、3、4版。科学技术革命是驱动产业现代化进程的内生因素与根本动力,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支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注入强劲动能。

2.中国式产业现代化要求建设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推进现代化建设。(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3、3、4版。一方面,我国的产业体系门类齐全,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随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应用,融合化、集群化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基于分类定位、优势互补的原则,系统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体系的整体效能,不断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另一方面,逆全球化思潮、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让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问题,从而出现产业链供应链的本土化、区域化趋势。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增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的背景下,我国要把发展的战略基点掌握在自己手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3.中国式产业现代化要求建设绿色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3、3、4版。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构建绿色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的产业体系仍然具有明显的高碳特征,2021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52.4亿吨标准煤,(16)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202/t20220228_1827971.html。2022年前三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了2.5%。(17)胡汉舟:《能源保供有力有效 消费结构继续改善》,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xxgk/jd/sjjd2020/202210/t20221024_1889599.html。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体系绿色化、低碳化低碳发展。

三、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要素与传统要素实现了更加深度的融合,数字技术也由单点演进转向集成迭代,在产业体系中呈现出几何级的渗透扩散作用,与此同时,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可以进一步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带来叠加倍增的反馈效应,从而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18)钞小静、王宸威:《数据要素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视角的经验证据》,《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

1.数字经济与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式产业现代化是由产业结构工业主导、各产业内部低端主导转型到服务业主导且各产业内部中高端主导的过程。(19)高培勇、杜创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经济研究》2019年第4期。科技创新有助于打破原有产业发展路径的低端锁定,产生新的产业活动并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是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动力支撑。数字经济与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的作用渠道在于:一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拓宽人的认知边界、形成学习增强效应,由此可以更快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并推动产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高达97.7万件,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比重为35.2%,(20)国家知识产权局:《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年均增长38.5%》,光明网,https://economy.gmw.cn/2022-07/12/content_35878813.htm。这为巩固我国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撑。二是数字经济能够拓展网络空间功能和创新资源配置的空间范围,这会使得企业、政府、大学、个人开发者等多元创新主体形成网络化、协同化、生态化的创新组织方式,从而推动整个产业体系的创新变革,并弱化产业之间的边界、催生出跨界融合的新产业、新模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21)张昕蔚:《数字经济条件下的创新模式演化研究》,《经济学家》2019年第7期。

2.数字经济与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系统观念出发,推进各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从各产业间的关系来看,数字经济能够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带来万物互联、高效互通,这有助于增强各产业内部以及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与网络协同,形成“激励联盟”,并且促使不同地理空间的产业基于优势互补原则形成高效的虚拟网络空间分工,大幅减少协作生产过程中的耗散和摩擦,促进产业融合发展。(22)钞小静、薛志欣:《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当代财经》2022年第1期。与此同时,产业间关联性的增强,还会通过资源、业务以及市场的重新整合,进一步延伸出新产业与新链条,拓展现有产业体系的空间范围。从产业链韧性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降低链条上各企业间的交易成本,打破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产业链横向与纵向各环节的有效连接与协同,显著提高了产业链应对内外部风险时的抵御及恢复能力。此外,由于数字经济本身能够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这可以使得产业基础能力增强,产业链条在应对冲击时“断链”的风险显著降低。

3.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数字经济会带来数字技术在产业体系的集成扩散和数据要素的几何渗透,从而对现代产业体系的绿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具体体现为:第一,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对清洁技术的使用产生正向激励,有助于形成更加清洁、更加低碳的生产方式,从而有效减少污染排放,促进产业体系的绿色发展。(23)盛丹、卜文超:《机器人使用与中国企业的污染排放》,《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第9期;綦建红、张志彤:《机器人应用与出口产品范围调整:效率与质量能否兼得》,《世界经济》2022年第9期。第二,数字技术的扩散应用可以推动产业体系实现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升级并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管理效率,而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的结合能够实现要素的虚拟网络空间集聚与溢出,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及运营成本,从而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推动产业体系实现绿色发展。(24)A.K.Agrawal, J.McHale, A.Oettl, “Finding Needles in Haystack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ecombinant Growth,” NBER Working Papers, no.24541, 2018; G.Huang, L.Y.He, X.Lin, “Robot Adoption and Energy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ial Firms,” Energy Economics, vol.107, 2022, p.105837.第三,数字技术的融合使用不仅能够实现更加有效的排污监管、提高污染治理效率,而且可以优化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交易效率,从而推动产业体系的绿色发展。在我国产业体系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分别下降了28%和16%,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6%。2012—2021年,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推行工业绿色设计,累计培育近200家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制定644项节能与绿色发展行业标准;通过推进化工、机械、纺织等重点行业的数字化改造,采用2000余种先进智能清洁技术、装备和产品,使得企业能耗、水耗降低到行业平均水平的60%左右。(25)《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三成》,人民网,http://jx.people.com.cn/n2/2022/0727/c186330-40055307.html。

四、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基于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以及我国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以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在于:

1.加强数字核心技术攻关

作为通用目的技术,数字技术的原创性、引领性迭代革新是数字经济实现全局创新的基础支撑,是实现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关键动能。当前,我国在高端芯片、类脑计算、量子信息等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亟须提高,只有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才能把发展数字经济的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此,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加强科技资源统筹配置,面向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人机交互等重点领域,前瞻布局一批数字科技基础研究项目,推动数字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建设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科技协同创新体、新型研发机构等市场化运作的新型协同式创新平台,推动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政府等多元创新主体尽快联结形成多种创新集群,由此实现数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性创新。

2.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2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3版。数字经济是由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活动不断融合所形成的新型经济形态,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扩散能够对实体经济的研发、生产、物流等环节实现全方位的改造升级,并不断衍生出更多类别的产业活动,拓展实体经济的范围。因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进一步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创造性特征拓宽研发人员知识边界与技能结构,提高研发设计成功率,通过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规模化集成应用,实现生产运营数字化,通过构建数字营销网络,实现用户服务数字化,从而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有效带动实体产业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加速发展。

3.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由5G网络、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融合以及叠加迭代所形成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因此,中国式产业现代化需要适度超前开展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投资,使其与数字产业集群形成“以建促用”的发展效应,从而赋能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一是要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绿色低碳的综合性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提高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在产业体系中的覆盖水平。二是要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推进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以“智能+”为产业智能化发展赋能。三是基于产业发展需求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答数字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