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哲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安 710000)
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培育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关系到国家未来和民族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健康社会心态的核心要义进行了精详解读,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重视并且回应由思政教育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大学生心态培育问题,对整个社会心态的发展与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反作用。有关于意识形态的历史、定义、地位、构成要素等方面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培育路径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指导。除此之外,马克思认为身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历史场域下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3]。这一客观存在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培育路径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将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研究置于从事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人”这一前提条件之下,能够帮助思政教育者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主体性、社会性和现实性,以及由于个体实践不同所导致的合乎现实的差异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心态是人民群众在物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两者都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由社会存在直接决定。共同的现实生活是社会心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并行不悖趋势的物质基础。从二者的内在统一性来看,被称为“主心骨”的集体社会心态部分是其所处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包括社会成员对社会的整体认识、对重大事件表现出的社会情绪、参与社会实践时表现出的行为倾向,都深受其影响。从二者的形成过程来看,它们既是社会实践的自发生产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建构过程,其发展指的是为我国社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4]。因此,理性平和社会心态能够引导人民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地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促进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走向和生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理论中重塑客观的社会认知和理性的行为倾向,在实践中消解个体的价值混乱与心态失衡,进而推动大学生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根本性转变。
在儒学文化的经典要籍中,“理”更通“礼”[5]。先贤往往用礼制思想中的“礼”来诠释“理性”,如孔子的礼乐思想、荀子的重礼思想等都强调通过“礼”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希望在日常交往中既“随心所欲”但又不越过尺度,例如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荀子的“礼者,人道之极也”、朱熹的“让者,礼之实也”等。“平和”是合乎“礼”的外在情绪表达,即表现情绪时要举止要合乎礼制。儒家文化主张“以礼(理)节情”,表达情绪不能超过“礼”的范围,超过范围就要重新调整,用节制的方法阻止欲望、情感、行为的放纵无度。 “理性”与“平和”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理性在前,平和在后,情理结合,以理节情,平和的心态内蕴理性的特质。费孝通将“感情定向”定义为一个人感情发展的方向,并认为这个方向深受文化的规约[6]。“理性平和”作为独特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发展方向,为大学生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培育提供了源头活水和精神沃土。
面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社会生存大环境逐渐呈现出快节奏、高压力的特点,如何在以“两个大局”为社会背景下维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和稳定的心理秩序,这就对大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出现迷茫、焦虑等问题是正常的心理困扰现象,伴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成熟,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增加,这些心理困扰问题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自我适应来达到自我解决。多数情况下的心理困扰不需要采取外部心理干预,但由于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与生理健康相比,心理健康具有隐匿性而不容易被察觉的特点,就会导致多重心理困扰出现累计并发的现象。缺乏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无法及时、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或心理健康资源,心理困扰就可能转化为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当负面情绪、负向心态长期呈现增长态势时,就会阻碍大学生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培育。
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交往中,朋辈群体是常见的非正式结构单位,是基于群体成员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产物。每个朋辈群体都有自身独特的群体文化,在这个群体中,成员之间交流频繁、关系亲密,他们的认知、心理和行为也必然受到群体文化的暗示和影响。通过群体成员在互动交流中的不断磨合,形成的包括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在内的群体文化得到了群体成员普遍认可,也使得群体文化对其成员具有明显的规范性。这种规范性能够凸显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边界,但群体文化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当群体文化与高校教育方向是一致时,二者就会彼此强化,产生协同效应,如果二者方向相悖,就可能导致群体成员无所适从,甚至产生思想上的迷茫和价值观的混乱,阻碍培育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进程。大学生志愿者团体是高校中典型的、以朋辈为基础的社团组织,群体成员秉持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以一种“潜教育”的方式引导群体成员见贤思齐,使道德与行为水平保持一致,达到社会心态培育的目标。与之相反的是有些大学生朋辈群体的群体文化是消极负面的,比如在过度用网的大学生朋辈群体中,形成了追逐刺激与享乐的群体文化,在无形中就会抵消高校在培育理性平和社会心态方面所做的努力。
强调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培育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关键一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单纯地把学生看做知识层面的接受者和领会者,更要注重个性特征层面上的认同感和价值诉求。目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自身角色定位模糊,依旧强调教师在具体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育内容并参与教育活动,这种教育关系忽视了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个性差异,严重削弱了学习的主动性,也极易造成师生间的不平等,导致社会心态培育方法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在日常交流中也同样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筑牢坚实的情感基础,在师生关系间只有秉持平等的原则,教育者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需求,而不是直接采用“我说你听”“我组织你参加”等种种缺少人文关怀的教育方法,这种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的现实需要得不到满足,进而出现“精神真空”和“价值真空”的心理现象,为涵养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提供心灵助力。
当下,高校内部用以维护心理健康的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开放使用的心理健康资源也在不断丰富。大学生群体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与朋友、家人倾诉、宣泄依旧是他们的首要选择,这种方式针对短暂的心理困扰是有效的,但如果解决不及时不彻底,就需要更为正式的学校心理服务介入。比如:当前的高校普遍开设有大学生心灵窗口、心理辅导室和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以及部分高校有开通专业的心理咨询热线,图书馆内也或多或少地提供有关于心理健康的书籍。通常情况下,正确、及时地利用这些资源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获得深刻领悟。但目前大学生缺乏主动选择利用心理资源的意识,面对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的问题时,只有一小部分大学生会主动选择专业的心理干预。缺少对心理健康资源的正确了解,忽视健康心态的重要性,以及羞于表达的特点,通常是大学生拒绝利用现有心理健康资源的关键所在。事实上,近几年通过政策的支持与高校的努力,心理健康资源经历了大量的开发与整合,逐渐向着精细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脱离了以往的医学模式,转而向教育与服务模式靠拢。当大学生无法通过自我纾解和他人帮助走出心理困境时,就应当主动选择更为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和心理健康从业人员,为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培育提供心理健康基础。
大学生朋辈榜样教育总是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发挥育人作用,与新时代大学生心态培育的方法特征相符合。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在选立朋辈榜样时除了强调先进性和引领性之外,也开始逐步看重朋辈榜样的多样性和生活性,并通过民主选择平台提高了大学生群体在选立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朋辈榜样选立标准不断完善,但朋辈榜样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要想真正发挥朋辈榜样教育的引领作用,让大学生群体深受感染,高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例如通过组织观看朋辈榜样事迹的相关视频,开展以朋辈榜样为主题的宣讲活动等,来号召学生向朋辈榜样看齐。上述教育方法在前期可以较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但为了弥补后期发力疲软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来拉近朋辈榜样与学生群体之间的距离,加强二者间的沟通与联系,最大程度地发挥朋辈榜样生活化的优势,例如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邀请师哥师姐或优秀毕业校友来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以“过来人”的优势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当下面临的现实困难,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此外,作为党组织中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党员身兼双重身份,天然有着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使命,高校及党支部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使之成为大学生群体政治上的表率、学习上的楷模、生活上的模范。
经过高校的不懈努力,教育过程中由“主导与主体”模糊不清所带来的问题已逐步被理清,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也日渐被唤醒,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回归就意味着高校应遵循主体性发展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时改进社会心态培育方法,从而避免出现大学生主体性虚化的现象。加强答疑解惑是落实主体性坚守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心态培育的过程中,大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类迷惑,教师要打破身份的限制,营造自由平等的交流氛围,鼓励学生敞开心扉、提出问题,并利用合理有效的教学语言帮助他们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来探索真相、解开心结。针对不能即时解答的问题,教师应该在随后的教学中或私下的谈话中解释清楚,既能够了解社会心态的培育的现状,又能够达到思想与认知上的拨云见日。其次,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大学生行为特点来完善奖惩制度,以奖励优秀表现、惩罚不良行为的方式,强化积极的行为倾向,弱化消极的行为倾向,形成人人争奖避惩的学风,实现消极行为倾向向积极行为倾向的转化,提升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整体水平。落实培育方法主体性坚守的同时也要牢固树立教师的主导地位,例如在一些密切联系实际的活动或环节中,应该由教师掌握实际话语权,以便于更好地掌握社会心态培育的全过程,对不合时宜的培育方法做出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