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雪芳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 泉州 362000)
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总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指导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教育方针正式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丰富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实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在内涵上新的飞跃。2021年4月出台新修订的《教育法》,再次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师范类高职院校主要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专科学校三种。其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学前教育师资为主,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培养专科层次小学及学前教育师资。其培养对象的学历都是专科层次。根据现代高等职业结束教育网中公布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统计,32个省级数据检索列表中,师范类高职院校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山西省,共有8所;其次是河北省和辽宁省,都是6所;江苏省、江西省、湖南省和贵州省都是5所;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海省、海南省、陕西省等7地没有师范类高职院校。
根据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公布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1 425所高职高专院校,其中师范类高职院校共有83所,占比为5.8 %。师范类高职院校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有51所、占61.44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31所,占37.34 %。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为例,目前,全国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有23所是在“十三五”期间新设立的,还有20余所是从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不难看出,我国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高职办学时间并不长。
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是支撑教育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动力。师范类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别于其他普通职业院校,其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民教师的重任,“两代师表”是师范类高职院校特有的办学属性和文化特征,“师”与“范”是师范类高职院校始终坚持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方面,随着出生率逐年下降,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出生率分别是:8.52 ‰、 7.52 ‰、6.77 ‰,可见社会对学前师资、小学师资的需求也将不断下降。另一方面,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也申请创办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是教育类新设最多的专业,这也导致师范类高职院校在生源、发展等多个方面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此外,随着师范教育朝着多元开放办学的方向发展,以及广大群众对高质量教育、高水平师资的需求,基础教育的师资大学化、高学历化趋势日益加重,师范类高职院校培养的专科学历的学前师资、小学师资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特别是新出台的《教师法》颁布实施后,专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已逐渐难以生存,专科学历的小学教育毕业生将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 这也加重了师范类高职院校未来招生的困难。
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空前,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支队伍,师范类高职院校面临招生受到严重挤压的困境,拓宽发展思路、突破发展困境是必然的选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积极贯彻党中央“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决策,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显得尤为重要,也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师范类高职院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能够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师范类高职院校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服务当地学前教育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地方国民经济发展培育大量优质的幼教人才和基础教育师资,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二是师范类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性指引。对照党的教育方针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提升师范类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从目前的83所师范类高职院校来看,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从中职院校升格转型为高职院校。师范类院校升格转型的基础就是党和国家对人才迫切需要的具体体现,是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正确引领下的必然选择。三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师范类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使命。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方针提出来的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力军则是新时代的教师。国家在师范教育领域要求更加严格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师范类高职院校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在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情怀、教育智慧养成教育,把促进师范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发展新师范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使命所然。
师范类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别于其他普通职业院校,其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民教师的重任,“两代师表”是其特有的办学属性和文化特征。因此,师范类高职院校如何更完善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蕴含着政治属性。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决定了我国的教育的总的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师范类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师资的重要力量,更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党业融合”赋能师范类高职院校更高质量的前进和发展。
1.坚定办学方向。师范类高职院校要从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个方面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个办学最大优势,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范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入脑入心、联系实际、指导工作。
2.推动“党业融合”。师范类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深入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业务工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有机融合,将党的建设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引领,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
3.完善内部治理。师范类高职院校要以学校章程作为立章建制的核心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深化内部治理改革,以校院二级管理为驱动,以制度体系长效机制建设为主线,不断健全现代大学治理结构。
4.提升文化自信。师范类高职院校最突出、最有别于普通高职院校的特点就是具有“两代师表”的独特文化。因此,师范类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挖掘这一独特文化的特色和内涵,厚植师德涵养,铸好“两代师表”的牌子,规范提升行为文化,健全完善制度文化,规划建设物质文化,持续打造环境文化,大力提升学校文化育人水平,让“两代师表”精神风貌焕发生机。
新时代国家的建设步伐愈加迅速,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目的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即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五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劳。特别是在师范类高职院校中,一定要把“德育”放在至关重要、事关全局的重要地位。
1.学校层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中要充分体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育并举”的培养模式,加强美育和劳动教育环节的设置,实现“五育并举”综合性教育功能。还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努力破除“五唯”的顽固观念,大力推进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改革,让教育评价真正为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守课堂、讲座和校园网络等教育主阵地,严密防患和严厉打击清除各种错误思潮、分裂主义、非法宗教等向校园渗透,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和管理权。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德治、智治、体治、美治、劳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努力为区域教育培养合格的“四有”好老师。
2.教师层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职业的特殊,除了要具备崇高职业理想以外,还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把好师德观,不断加强学习,提升教育育人水平,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扎实勤恳的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3.学生层面。要保证良好品德的基础上,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地求知问学,还要加强体育锻炼,用强健体魄为高质量的学习保驾护航,要多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加强美育教育,培养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的能力,要注重拓宽劳动的视野,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从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来看,要与生产劳动结合、要与社会实践结合。师范类高职院校在日常的办学实践中要把握时代脉搏,把握社会发展要求,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理清思路,提高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学校培养的供给的适配度。
1.从教学内容出发,积极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深入推进教学创新。师范类高职院校要开展职业导向的课程改革,持续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构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构建适应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求的质量评价体系。还要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积极探索分层分类培养、“三教”改革、“1+X”证书制度、创新创业培养等培养方式改革。
2.从市场需求出发,主动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以需求培养供给。师范类高职院校要以“百校走千企”专项行动为重要契机,健全学校领导联系走访用人单位制度,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走访企业,了解当下企业的运营模式和人才需求,合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实习、见习工作。
3.从多维参与出发,坚持三方协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师范类高职院校要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多元评价体系,融入职业资格标准、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精神和教师工作规范,提高学生素质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