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齐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必须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充分挖掘各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元素贯穿于医学课程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从而培养更多的医学专业人才。
课程思政并不是思政课程简单语序上的调整,而是针对思政教育理念的创新发展。思政课程是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学活动总称,而课程思政则没有指定专门科目或教育活动,而是立足于思政教育主体内容视角,在其他各门课程教学活动中,充分渗透思政教育,是对教育教学理念的一种更新与调整。利用课程作为载体,在开展课程过程中,结合思政元素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针对医学院校而言,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意在强调深度挖掘医学专业课程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和功能充分融入到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建立有机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人文素质教育着重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要培养医学生人文主义情怀,帮助学生理解珍爱生命、以人为本医学敬业精神,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创新意识和求真的态度。立足于新时代背景,重点突出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能保证医学生成长为操作能力强、服务能力高、临床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优秀的人才。课程思政与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相通性,其本质都是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教学根本任务,二者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立足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格局,深度挖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元素,有助于优化调整思政教育资源,打造坚实的思政教育一体化课程,从根本上实现立体育人目标。
现阶段,在医学院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虽然丰富了了人文素质教育相关内容,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未能有效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和内涵,整体教学设计更强调专业课程主导,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辐射方面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导致人文素养教育效果不佳。并且在课程设置方面,课时总量无法满足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的具体需求。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良莠不齐的文化充斥网络。而学校内达多数学生为“00后”,这些学生正是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特别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冲击与影响,产生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甚至有部分医学生认为,学医主要是找一份收入较高的工作,缺乏最基本的仁爱之心。另外,医学生基本是理科生,本身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较少,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专业课的繁重限制了人文知识学习的时间,所以造成医学生“先天不足”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1]。
专业课程教师自身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是保证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根本。但是,部分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有部分教师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是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进而弱化了专业课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但是负责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多是文史或思政专业,医学背景和医学知识不强,难以有效激发医学生共鸣,导致“两张皮”现象。
医学教育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需要以人文教育为指导。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医学人才,应立足德才兼备,正确看待医学职业。针对高校而言,不仅要注重日常培养医学生专业素养与能力,同时也要重视促使医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进而更好地使医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求,从根本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亟需的医学专业人才。
“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自古以来就强调医者的仁爱之心,伴随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医学领域呈现出跨越式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更优秀的治疗机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少数医德失范行为以及非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严重影响了外界对医生的评价,也让社会开始对医生人文素质产生了质疑。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部分医生已经失去了治病救人“天使”的称号。究其原因,都是医学生教育环节没有做好人文素质培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严重的非人性化医学问题[2]。因此,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使医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水平具有非常现实的必要性。
医学生未来职责和使命应该立足于“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而想要实现上述使命和责任,必须确保医学生具备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德,能够有耐心、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正地为患者提供良好救治服务。所以,医学教育必须以培养医学生素质和能力为基础,帮助医学生成长为具备较强人文知识、较高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要鼓励医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人文社科知识,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教师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而增强教师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政课教师是为学生埋下真善美的心灵种子、引导学生扣好第一颗人生纽扣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性格特点。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学生成长规律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坚持以价值观塑造、以思想引领为教学目标,积极转变传统育人理念,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成铸魂育人的教学任务,提升自身人文教育能力。在教学活动各环节,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统一多样性与统一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契合关系,强调因材施教教育教学理念,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坚持启发性与灌输性的统一,利用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树立“互联网+”的教学理念,打造网上网下联通教学机制,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医学专业知识包含了许多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有机融合。因此,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讲解,还需要注重融合思政教育功能,挖掘医学课固有的人文宝藏。在开展医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积极渗透医学特色和内涵文化,力争事半功倍教学效果的实现。比如:向学生讲解医学发展史时,可以融入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人文理念,利用中华民族优秀医学成果提高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也可利用宣誓仪式、捐献仪式、默哀仪式和授帽仪式等活动,开展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关爱生命、守护生命、敬重生命的行动自觉和思想自觉,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时代担当感。
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必须要抓住高校学习阶段的关键期,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推动建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促使医学生明确培养人文教育的教育目标,不断优化调整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并以培养目标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考评体系中纳入人文教育元素。在设置相关课程方面,可以开设自然科学类、哲学社会科学类、人文艺术类等相关通识课程,鼓励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补充相关课程内容方面,除了要保证基本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外,还需要适当增加与医学具有一定关联性的职业道德课程以及相关法律课程。在选择授课形式方面,必须立足于课程思政视角,做好顶层设计,结合采取多种形式的必修课、实践课、选修课互相组合的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4]。
“协同”是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或资源,经过协调配合,针对同一目标展开作业的过程与能力,强调组合优于个体,即“1+1>2”的效果。增强人文素养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点,要求不同学科之间能够以网状的关联进行配合。用不同学科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助于从根本上促使医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应该积极建立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加强协调统一效果,使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同时,还需要结合课程思政视角的具体要求,强调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与功能,打造协同育人新格局,打破学科各自为战的局面,建立专业课、思政课、基础课共同发力的教学体系,促使落实人文素养教育。
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充分发挥思政课教育主渠道作用,利用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主干课程的显性作用,帮助学生学好知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涵,传播中国好故事、中国好声音,培养学生建立民族精神、感悟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救死扶伤医者情怀、形成职业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积极打造思政第二课堂,通过科研活动、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利用学生日常管理载体,寻找恰当切入人文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真正实现人文教育深入学生群体的教育目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