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洁
(湖北开放大学 , 武汉 430000)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指出,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1]。2019 年,教育部印发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指出,通过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培育和建设,教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开展教学、培训和评价的能力全面提升,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模式全面实施,辐射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加强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2]。
高职院校“双高计划”的实施需要创新团队强有力的支撑,为了有效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要求,依据专业群的建群逻辑组建创新团队,不仅能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还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3]。高职院校在创建高水平院校时,都非常重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只有团队建设好了,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才能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才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目标才能落实。
教师的全方位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需要在师德师风、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和实践,促进自身不断的进步。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教师专业发展受限的局面,通过团队中不同专业的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和信息共享、有效实现跨专业的融合,例如电子商务与物流专业群的组建一般会包括电子商务专业、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群里的不同专业的老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多维度发展,从而提升专业群师资队伍的整体竞争实力。这个过程中,教师个体的价值不仅仅得到了实现,同时通过协作性工作,把教师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一体化发展。
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与教师的团队表现挂钩,可以深化三教改革,引领高职教学模式创新。创新团队的成员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产业发展趋势,确定好专业群共享课程、拓展课程和各专业核心课程,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创新团队的每个成员分工明确,并建立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合作机制。不断探索学校与合作企业、学校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使得创新团队各方面的实力和规模在机制的实施和落实过程中不断上升。
高水平的专业群建设需要创新团队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做出亮点。在“四个相统一”“三全育人”的引领下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合,实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虽然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但仍存在创新团队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完全理清的问题,仍有少数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不够、忽视道德素质修养的提升,在工作中经常是被动地接受任务,而不是积极去认领工作。针对专业群教师师德师风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不能激发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管理还没有完全实施动态管理,没有充分考虑不同专业老师的个性化特点,一般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不能充分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热情。专业群团队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在核心专业的引领下如何对接产业链和岗位群,把专业群中各专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带动整个专业群的良性循环发展。然而,一些高职专业群团队管理更侧重量化指标的应用,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多维的评价方案和团队协作方面的隐性指标,导致团队中被动接受任务和积极认领任务的成员无法进行动态调整和激励。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关键领域,不断地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激发教师科技创新活力,使得教师的紧迫感、责任感倍增。但总体上在科技创新的项目布局、学校与地方、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够,不太重视社会服务工作。学校也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及与企业对接的专门管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部门。教师应该为社会提供哪些服务,如何服务、对服务的成果怎样考核等等这些问题时常困扰着教师[4]。而且往往大多数高职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来学校工作,缺乏企业一线实践经验。导致学校能够提供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过程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争取使团队中的每个人有理想信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成为学生“引路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成立团队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构建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不断增强团队成员立德树人的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做到无私奉献。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组织团队成员开展线上线下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和研修活动。把师德师风作为团队成员评价的第一标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课程思政”贯穿在人才培养的体系里,挖掘行业企业先进人物事迹,在教学中渗透专业精神、工匠精神、职业精神[5]。把思政素材和元素融入到每个项目的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同时,通过表彰团队成员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弘扬师德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可以挖掘世界五百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共建具有专业特色的产业学院,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采用“1+1”模式、“1+N”模式 、“1+1+N”模式和“N+ N”模式中的一种。可以是一个专业群与一家企业组建、一个专业群与多家企业组建、一个专业群与一个协会和多家企业组建或者一个专业群与一家龙头企业和多家企业组建、多个学院和多个企业形成产业学院联盟。例如电子商务与物流专业群与顺丰集团合作,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与比亚迪合作等,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创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共同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也可通过参加核心专业的职业教育集团的方式,组建合作共同体,与集团企业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发展[6]。完善专任教师定期开展企业实践和职业技能培训、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等制度,为专任教师实践技能提升提供制度保障[7]。同时创新团队积极引进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作为产业导师,到职业院校从事实践教学。积极探索产业导师特聘计划及产业导师双向流动的机制。发挥政府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协同发展的团队建设模式。解决好企业技术能手到学校兼职任教的渠道障碍,争取实现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一方面学校专任教师到企业做兼职培训师,给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另一方面企业技术能手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把行业标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到专业的课程体系。把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推广到学校,形成校企双方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专业群创新团队中一般由老中青教师构成,往往会出现结构比例不合理的情况,亟待需要建立团队保障体系,不断调整教师年龄结构,争取达到国家高水平创新团队人员比例要求。出台各种保障机制,例如资源分配办法、教师管理办法、社会服务办法、绩效评价办法等[8]。资源分配办法意在根据团队建设目标来合理配置资源,针对目标细分任务,通过任务来分配资源,将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作为专业群成员收入分配的重要标准;教师管理办法重点强调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争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社会服务办法意在加强团队中专任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创新意识;绩效评价办法意在激励团队中不同专业背景和擅长领域的教师,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考评教师,全面提升团队建设质量。
专业群创新团队在专业群带头人的引领下,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平等、分工协作的文化氛围,增强团队合力。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打破原来每个专业各自分散,独自发展的教学方式,打造创新团队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共同参与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尤其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对接。专业群以社会对核心岗位人才需求为导向,面向产业链各生产经营环节的职业岗位,培养市场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对接专业群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发展和不断更新的技术,探讨思考重构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打破以往条块分割的现状,改变以专业为单元来设置课程体系的方式,由成员共同研讨确定专业群平台共享课程、平台拓展课程和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针对平台共享课程,在课程内容和结构上进行重构,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由于同一知识点或技能,在不同专业的的教学目标中会有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以团队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分享学习心得体会和自己独立思考的问题,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模块内容可以由团队不同的教师来授课,实现全方位育人。既兼顾每位教师的个人特长和专业研究方向,又形成了团队凝聚力。
“三教”改革是职业院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改革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多举措来落实。推出骨干教师访学研修计划,青年教师企业实践计划、1+X证书制度教师培训计划、课程实施能力提升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等,切实提升专业群创新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鼓励团队教师跟校企合作单位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共同开发能够代表行业先进技术、先进工艺的活页式教材和立体化数字教材。教材的内容是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设定,再细化为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整合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相互独立,但又存在相互的关联性。模块化内容能够快速适应行业企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更新。根据需要可以灵活地进行增减,然而教材的整体结构不会影响。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网络资源和各种社会教学资源,积极推进数字化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共享、互动、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例如由于疫情的影响,考虑到有部分学生不能及时返校,可以开展同步化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模式,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同时对接企业工作流程,以课堂革命为抓手,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不同课程中的实施应用,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