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纳入综合医院的应用策略与实践探讨

2023-03-08 01:50:50刘力平王倩如代雨晴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专科科室护士

刘力平,王倩如,代雨晴

(1.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肺病一部,北京 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妇科,北京 10002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护理学院,北京 100114)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中医护理还处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时期[1]。中医护理主要由中医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技术组成。相较于中医常规护理,中医护理技术针对性较强,更突出中医特色,如穴位按摩、耳穴贴压、中药敷贴、艾灸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方便,材料简单,起效快,费用低廉,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低[2],因此受到患者的青睐。鉴于此,中医护理技术在疾病预防、慢病治疗和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优势也日益凸显[3]。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专科医院中医科、综合医院、中医医疗机构需积极开展中医特色与辨证施护护理[4],极大推动了中医护理技术发展。目前中医护理技术在综合医院的临床运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面临发展危机。本文将分析综合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影响因素的同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助力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

1 综合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必要性

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 年6 月10 日《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要求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全部设置中医临床科室,设立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有条件的设立中医病区和中医综合治疗区,设置中医二级学科或专业组,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推动中西医协同有关工作[5]。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中也明确强调,要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加强中医科室护理人员培训,提高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护理能力水平,提供中医药特色护理和健康指导[6]。

无论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疾病治疗角度出发,中医护理作为我国护理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在综合医院开展推广尤为重要。考虑到患者对大部分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不足[7],所以加大中医适宜技术的宣讲力度,可以促进其在综合医院的应用与推广。

2 综合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影响因素

2.1 中医护理专业基础差,人才匮乏

目前高水平的中医护理师资力量缺乏[8],无法保证输出足够的中医护理人才。综合医院的大多数护士受教于西医院校,缺乏系统的中医理论学习,中医理论知识薄弱,技能掌握不扎实,导致开展适宜中医护理技术科室不均衡,优秀人才匮乏。

2.2 医护分工不明确

受长期医护分工不明确的影响,中医技术操作人员范畴并未明确。对于部分中医技术,护理人员是否有资质操作尚存在异议。且存在中医师西化现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过少,导致护士无法开展技术操作[2]。

2.3 法律依据欠缺,技术收费不合理

中医护理的开展,缺乏相关中医护理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约束。《护士条例》《中医药条例》都未对中医护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如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基本从业资格、执业范围及相应的权利、义务等[2],这些都是间接制约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护理体系所涉及的护理工作没有法律依据[9]。而且,中医护理技术收费不合理的现象一直存在,“低耗高效”忽视了人力、信息等其他成本的分析[10],未体现出中医护理的劳动价值,从而影响护士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积极性[11]。

3 综合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实施策略

3.1 中医护理技术的培训策略

综合医院成立中医护理专科委员会,由护理部、医务处领导,中医护理专家和中医专家等参与。中医科护士长担任组长,科室报送1~2 名中医联络护士,参加中医护理的相关培训,组建中医护理小组微信群。中医科组建科室中医团队,由中医科医生和护士组成。具体要求每个科室开展2个以上项目,从简单、无创项目入手,循序渐进。

每年制订中医护理小组工作计划,按照流程开展工作(见图1)。年终对全年计划执行工作进行总结,梳理并查找问题。在此基础上制订下一年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并解决临床问题。每月需组织1 次中医护理查房和业务学习,讨论中医四诊、治则治法、中医护理方案以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不断强化中医思维,激励护士学习热情。通过护理查房,探讨辨证施护,提升护理水平[12]。以医护团队合作会诊的方式为协作科室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以骨干护士临床跟诊的方式为协作科室培养中医护士。

图1 中医护理小组工作流程

3.1.1 培训框架——基于“知信行”理论开展

中医护理技术培训以“知信行”模式为理论框架,围绕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 个环节,逐步对中医科护士和中医小组护士进行教育,提高护士中医知识储备和中医护理技术技能[13]。鼓励护士自学教材及视频课件,参考中医护理学相关书籍资料,利用微信平台为中医护理小组人员发送图文并茂的中医药知识。

要求临床护理人员能够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收集与疾病相关信息,加强中医护理意识,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症状变化实施中医护理,以助缓解病情。在此基础上,还需加强相关技术的实施和培训,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技术,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14]。还可以借鉴现代护理学人才培养的经验,重视中医护士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中医护理学的高层次发展[15]。

3.1.2 培训做到多模式教学、目标化学习、分层次进行

中医护理培训是以实际工作的中医基本知识与技能相互结合呈现“西学中”专项培训。培训方法以全院培训和科室培训相结合,邀请院内中医专科主任进行多模式教学方式授课,主要包括集中授课、模拟演示、实操训练、小组讨论、参观交流、临床实践等。培训可通过网络培训、专场培训、远程培训、“老带新”,为患者提供免费护理技术应用体验等方式开展。

根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大纲》[16],以及以往关于临床护士中医护理培训需求的研究表明,培训内容主要围绕三部分开展:中医护理的理论知识、技术以及中医临床病证护理。为增强理论知识的培训效果,课程以模块形式呈现,根据每个模块对应的培训内容,制订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可采用录播课形式。实践操作先在模拟患者身上进行练习,提高操作熟练度和精准度后,在护士间交流练习体会。在完成全部培训模块学习后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可采取圆桌推演、PBL 情景模拟等形式,在中医辨证基础上完成中医护理方案制订,由中医医师和专科护士进行考核。

此外,不同层级和学历背景的护士也应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选派不同层次的护理骨干进行脱产或半脱产培训,参加中医护理培训班,去省内或省外知名的中医院进修学习[8]。在职学历培训中医专业或中医护理专业的高等学历在职继续教育,包括网络教育等。同时,也需在中医科室之间进行轮转和学习,以提高整体中医护理能力和综合素养。

3.1.3 培训反馈——中医护理能力绩效考核机制

考核评估是培训质量检验的关键,根据学习目标进行定期考核,可以帮助护理管理者更清楚地了解培训人员学习情况,也为后期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依据[8]。护理绩效考核是一种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方法[17]。因此,应将中医护理技术纳入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建立量化考核方案和激励机制[18]。

3.2 发展专科护士,开设中医护理门诊

自2009年张广清等[19]提出中医专科护士的概念后,中医专科护士的培养开始逐步发展。2020年,中华护理学会在全国多家医院开设中医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培养更多专业技术精湛、灵活应用中医护理特色技术、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的中医护理专科护士。随着中医专科护士队伍不断壮大,发展和培养中医专科护士是未来趋势[20]。

近年来,为缓解住院压力、解决患者长期护理需求,部分医院开设了中医护理门诊[21]。这体现了对中医护理技术优势的肯定和对中医专科护士人才的需求。我国至今还处于初步摸索中医专科护理培养模式的阶段。全国尚未建立统一的中医专科护士培养标准体系和资格认证,笔者期望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研究为中医护理发展[22]提供依据,促进学科全面发展。

3.3 完善法律制度,加强价格管理

政府可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另外,笔者建议开展中医护理项目工时测算、技术难度系数、风险评定等的研究,促进建立中医护理服务项目合理收费标准。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在综合医院的应用,需要健全护理人员保障制度,并完善护理工作机制。同时,应该重视中西医治疗与护理的双重作用,让二者平衡发展[23]。

猜你喜欢
专科科室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