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2023-03-08 13:25:18王雯心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华英语教学传统

王雯心

(河南开放大学 科技外事处, 河南 郑州 450046)

教育部于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英语教学中加大融入力度、拓宽融入路径,帮助高职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利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道德品质培养、行为习惯养成以及思想意识塑造等,在经过数千年发展与沉淀之后,各方面均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且系统的体系,对中国人产生了重要影响[2]。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并使其与高职教育进行更全面的渗透和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根本目标,培养高质量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坚定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之举

“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精神标识,也是文化自信之“根”。树立文化自信是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前提。将中华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学生通过比较中西文化,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强劲生命力和时代价值,进一步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

(三)是培养中国文化传播使者的有益之策

跨文化交流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交流,是交际双方文化的吸纳与传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充实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储备,提高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非常重要[3]。高职英语课程在进行语言知识教学期间也应当将自身的教学目标进行更深层次的延伸与扩展,积极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形成认同感,深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鼓励学生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好讲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四)是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必由之径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对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再挖掘,是对英语教学方式的再创新,是课程思政大环境下高职英语思政教育系统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需要积极承担起课程思政的教育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中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内容,可以为高职英语教学素材的选取提供新视角,为语言知识教学注入新活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资源有待丰富和完善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从教材的角度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英语教材一般注重对西方文化的展示,并以此向学生传播英语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占比重较少;二是高职英语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均存在一定欠缺[4],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外国文化习俗而忽视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教学资源的角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资源不足,尚未形成体系。

(二)教师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部分英语教师将文化教学等同于传播西方文化知识,没有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此外,部分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不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够了解,加之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无法向学生正确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造成从教师到学生集体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形成集体性的文化丢失,进而导致学生无法通过大学英语课堂这一渠道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评价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足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教学的继续和深化,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下高职英语的考核仍以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为主。然而在日常教学考核中,无论是形成性考核还是终结性考核,均未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纳入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考核评价中的缺失,既不利于教师及时诊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路径

(一)多渠道共育,构建丰富的课堂学习资源

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深度挖掘英语教材中蕴藏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丰富教学素材。教师通过对高职院校英语教材中所包含的与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相关的事物,诸如价值观、习俗、节日、仪式、建筑、手工艺品、饮食以及语言等进行梳理、总结、延伸、拓展,为英语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融合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目光置于教材中包含的每一个具体单元,并分别以各个单元的主题、新词汇、人物对话、课文以及延伸阅读等多项内容作为出发点,将其中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挖掘。此外,英语教师还可以对每一个单元中包含的西方文化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延伸出与西方文化相关或者是相对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点。另一方面,在信息化大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也应更加注重信息化平台的利用,建设“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库”。将包含诸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特色美食以及传统小故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英双语微课、讲义、视频等形式纳入资源库中。学生通过观看资源库中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学习内容,既能够提升英语语言技能,同时还能够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升其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的能力。

(二)优化教材编写,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在教材编写中,应根据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将中国文化有关内容编写进英语教材中。例如,在其中添加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技术工艺进行评价或介绍的内容,或者是在介绍外国经典著作时加入中国优秀文学名著的介绍。另外,在编写教材过程中,结合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培育尊重工匠、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培育精益求精、臻于完美的工匠品格的理念融入教材编写中。例如在教材中加入鲁班、李冰父子、张衡、祖冲之等令后人传颂的能工巧匠的故事,传递“工匠精神”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基本内涵。

(三)丰富活动形式,打造课外学习新阵地

1.线下课外活动

高职院校可通过积极开展丰富的线下课外文化活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范围传播。首先,可以开展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文说”“文化词汇大比拼”等竞赛类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能被有效激发,进而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可结合传统文化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英语类传统文化情景剧、话剧表演等趣味性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活动中实现英语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趣味生动、丰富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的英语能力切实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并对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这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5]。

2.线上课外活动

除线下课外活动之外,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自主学习平台。年轻的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更加倾向于将自己的想法使用新媒体平台表达出来。基于这一背景,高职院校若想使英语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拍摄一些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短小精悍、内容生动、主题明确的英文短视频,并发布在一些头部短视频平台,例如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以及微博等,这既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快速传播,又能将其覆盖到较大范围,大幅提升文化影响力。

(四)强化教师“内功”,提升教师教学综合素养

英语教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直接实施者,对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首先,英语教师应牢固树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意识。牢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责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语言知识讲授与价值观引导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于每一堂课的授课中。其次,英语教师要加强自身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夯实中国文化素养。教师自身的中国文化知识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教学的前提条件。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参加相关的研修和培训,积极主动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最后,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教学和科研能力,持续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途径。融入并不是简单地相加,只有通过不懈的付出和实践才能实现“1+1>2”的融合和升华。打铁还需自身硬,而只有不断吸收前沿的教育教学方法、关注最新科研成果,才能够让自己时刻保持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姿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五)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感知文化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实现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关键在于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要坚决杜绝“形式化”“贴标签”,帮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教学中可采用启发式、情境式、任务式、对比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6]。例如,在向学生传授与西方母亲节相关的教学内容时,可首先让学生思考母亲节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念,并将《弟子规》中的孝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关于孝文化的知识。这既可以使学生有效掌握西方文化,还能使其更加深入地领悟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教学策略一方面能够实现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优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更加深刻地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充分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当学生需要用英语表述一些中国特有的事物时,他们所使用的表达技巧、语法、英语词汇以及规范等就能够更加准确。

(六)创新教学评价方式,稳固中华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评价方面,一是要在形成性考核方面下功夫。英语教师也可以在形成性考核部分加入传统文化能力考核模块,通过学生在课外活动,如在英语类传统文化情景剧、文化词汇大比拼中的参与度及表现,以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打分或评级,在英语课程学习的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要在终结性考试上寻求突破。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占比,在考核内容上适当增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通过考试等方式,引导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此外,创新考核形式,通过在终结性考试中增加口试模块的形式,鼓励学生开口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七)做好全域谋划,保障传统文化融入有序推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应切实扮演好“统筹者”和“监督者”角色。首先,学校应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例如以校内宣传栏、文化墙为宣传媒介,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辅以对应的英文,并定期更新内容,让学生能够随时接触到相关文化知识,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也可以在学校图书馆内开辟中华传统文化专题图书角,购置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中英双语图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其次,学校应加大督导力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课程改革做实做细。例如组织教学督导专员定期参加英语教师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或通过听课、学生问卷测评等手段及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四、结语

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的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必须兼顾课堂学习资源的构建和教材编写,以丰富的课外活动拓展学习渠道,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综合素养,坚持教学形式创新和教学评价方式改革,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切实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中华英语教学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