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
(河南开放大学 教务处, 河南 郑州 450046)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注重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同年,教育部发布文件,指出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各类课程、各个环节中挖掘和充实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2]。
新时代下国家部署课程思政总体战略,对创新创业类课程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创新创业类课程要和思政教育融会贯通,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时代担当、敢闯会创的创新型人才,一方面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3],另一方面,也是丰富立德树人内在要求的必然选择。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在国家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建设的系列课程,旨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开展创业实践,为学生的就业及职业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涵盖主流价值观等多方面育人要素。在“三全”育人新格局下,将思政元素与创新创业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开展创新创业类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推动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4]。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实践等方面未达到深度融合,课程思政带来的促进和指引作用不突出。通过挖掘创新创业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一方面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有效衔接,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具有社会责任的家国情怀,不断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敢闯敢创、坚持不懈的科学家精神;另一方面还能提升教师一体化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完善课程与教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职业院校中的创新创业类课程由于开设时间较短,没有足够的专职教师。目前授课教师主要由创新创业学院的部分教师、辅导员和行政部门兼职教师担任。一些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大赛,实践经验丰富,但对于课程设置、教学等方面经验尚不足;一些教师专业课、思政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基础知识扎实,但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实践较少、缺乏系统性培训。教师思政育人意识和创新教学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制约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的效果。
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关键要素。当下仍有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中缺乏明晰目标,方向和定位不准,导致实际教学中存在“口号化”“标签化”“动员式”倾向,出现了“简单拼接内容”“手段与目标脱节”等现实性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大都选择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虽然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建立创新创业学院,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研工作、团队培养、课程思政系统建设上还存在一定缺漏,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的热情较高,但主动参与度较低,更有一些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课程的关系认识不清,育人效果不明显。
“双创”课程因其促进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参与社会工作的特殊属性,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其思政教育目标容易被忽略,即出现“双创”课程中对思政教育认识偏差及不足的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以创业培训的视角开展教学,内容偏商业化,存在重创业教育实践流程,轻创新思维、创业精神、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的现象,对课程中所包含的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科学家精神等思政元素视而不见、挖掘不深。
从教学方面展开,以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构建为起点,探索创业与思政“双体系”教学设计,通过分析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对应专业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和基础知识,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引入合适的或者制作相关的思政教学资源,基于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逐步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技能同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育人导向。
遵循现代课程与教学设计论的观点,突出系统性设计,分析创新创业教学内容,挖掘潜在的思政元素,找到“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切入点,每个单元凸显一个思政教育主题,融入教学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确保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将“育能”与“育人”相结合,使创新创业课程变成培养青年人创新创业素养、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主阵地。
1.教学内容的引领性和导向性
教师通过“双体系”教学设计,在课程定位上,围绕创新创业精神引领主线,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创意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培育创造意识,形成具有社会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创业价值观,达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目标。
2.育人目标的整合性与一致性
鉴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完成教学前端分析后,设计教学任务要贯穿始终,要细化课堂教学环节,以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思政育人主线,为课程教学提供指引,从而在框架内避免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时出现盲目性、碎片化、“贴标签”、“两张皮”等现象,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
3.思政素材的连贯性和递进性
在组织模块化教学任务的同时,每节课的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整合也需要遵照连贯和递进性的原则,提高思政元素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创设思创融合的真实情景,使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价值塑造内嵌于课堂教学中,有效防止教学环节中出现“贴标签”“两张皮”的情况,真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对课程思政目标认识偏差,导致“局部”而非“全面”
根据文献整理发现,目前一部分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对于推进课程思政缺乏足够认识[5],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知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挖掘商业机会、分析商业风险的思辨思维和信息素养,却缺失思政育人的顶层设计,忽略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修养等方面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和育人实践。
2.课程思政应用能力欠缺,导致“浅层”而非“深入”
部分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课程思政实践培训,认为思政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或者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思政元素选择这类内容即可,把课程思政上成“思政课中的理论教育”或“时政教育”,影响了育人目标的达成。教师不仅要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思政融入场景,更要“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训练创新思维”模块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古人的农业智慧融入其中,在“组建创业团队”模块可以挖掘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标专业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构,确定教学重点,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业观,能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知识、能力、素养三维教学目标见表1,该目标的设计旨在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升核心素养,实现思创、专创、科创和赛创融合,全面提升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
表1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6]这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从而确定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三维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级分层细化,从创新团队、创业资源、创业机会挖掘、创新产品设计、开发商业模式等方面实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方向选取对应思政素材,提炼育人元素,从国家层面,分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大国工匠精神;社会层面,分为法治意识、底线思维、和谐意识和公平意识;个人层面,分为诚实劳动、热爱奉献、自立自强、团队合作和爱岗敬业。
在教授创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学习能力,训练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养,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通过在创业情境中,完成识别创业机会、评估创业想法、整合创业资源、创新商业模式、撰写商业计划书等来加深学生对国情、民情的认知[7],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创业知识开拓创新的能力,培养崇高的创业情感,增强服务社会意识。在巩固学生创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创新创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与产业发展对接,与社会需求融合,进而坚定道路自信。
教学实施阶段,依托三维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运用、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开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确保教学有效性,基于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面向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选择项目化教学模式,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示范教学法,整合教学内容、思政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设计意图(以“第三章 创业机会的来源”内容为例,见表2),突出教学关键环节,结合丰富的案例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实现“做中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实现全方位育人。
表2 “第三章 创业机会的来源”部分教学环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8],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评价采用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方式。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定位为面向各专业开展的公共课课程,针对学生个体、团体,通过“智慧课堂”“职教云”等线上学习平台,实现全过程的考核评价多元化。根据教学内容划分权重、设计评价要素、确定评价主体,制定切实可行的过程考核方案与成绩量表作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加入核心素养的考量,开展组间互评、教师评、专家评等活动,构建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互统一的评价体系(见表3),动态捕捉教与学的效果。
表3 全过程多元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三全育人”新格局下课程思政是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体现新时代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思政教育的现实需要,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教学与思政双线设计,通过重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提出融合思政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实现人才培养中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渗透式引导,把握思政教育价值,深化课程育人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