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玲
(兰州文理学院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当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1]。因此,外语学科应紧抓新文科建设[2]契机,发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优势,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3],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外语学科融合发展的必备要素,也是外语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校外语教师应自觉地将国际传播理念融入外语教学,提升国际传播教学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将大学生视为潜在的国际传播者,培养他们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能力”[4]。甘肃既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传承丝路文明和推动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通道。调查了解甘肃高校外语教师国际传播教学能力的现状,对培养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和甘肃故事,传播丝路文化的“外语+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能力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的行为特征。教学能力既影响教学与人才培养,也关乎教师自身发展。新文科背景下,外语教师应发挥国际传播教学的独特优势,培养和提升自身国际传播教学能力。
本研究结合教学能力的定义、特征和传播活动的基本要素,即传播者、讯息、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5],从情感态度、传播学理论知识、国际传播教学实践等三方面,建构外语教师国际传播教学能力内涵。
本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系列讲话和新文科建设为叙事背景,聚焦甘肃高校外语教师,调查分析这一群体的国际传播教学能力现状和发展需求。研究框架包括国际传播教学能力内涵、外部保障和能力发展三个模块,分为五个维度,分别为:主观认识,指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专业知识,指外语教师对国际传播理论与知识的学习和内化;外语教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教学实践现状;外部保障;外语教师国际传播教学能力发展面临的困难、期望和建议。此外,研究者还设计了5个开放式访谈问题,对3位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教学能力较为突出的外语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
本研究依据研究框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半结构性访谈相结合的混合式研究方法。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和国际传播教学能力相关问题,其中封闭式问题21个,包括单项或多项选择题;开放式问题1个。通过问卷星累计收集有效问卷134份。
调查对象为在甘肃7座城市高职或本科院校任职的外语教师,男女比例为1:3.6(男性29人,女性105人);年龄主要介于31-50岁之间(79.85%);讲师和副教授职称占比最高,分别为41.79%和47.76%;65.67%的教师具有15年以上教龄;教师学历以硕士为主(86.57%);绝大部分教师教授英语(94.78%),个别教授法语、俄语、日语和阿拉伯语等语种;47.02%的教师同时教授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只教授公共外语或专业外语的教师人数无显著差异(29.1%和23.88%);绝大部分教师(82.84%)的教学对象层次为本科。
总体而言,调查对象分布均衡,较好地覆盖了甘肃省内各高校多语种外语教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问卷数据采用SPSSAU分析,具体包括百分比、响应率、普及率和分类汇总等统计方法,访谈内容进行文字转录和主题分析。
(一)外语教师对国际传播教学的主观认识和态度
问卷首先调查外语教师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教学的主观认识和态度,结果显示,外语教师认为文化教学应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对此持有包容、开放的教学态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是包括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世界优秀文化“引进来”的双向国际传播活动。同时,绝大部分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已具有一定的国际传播意识和理念,能够落实思政育人,认可在外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培养学生“认识中国、理解世界”的重要作用。
问卷第二部分调查外语教师对国际传播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语教师普遍认可多元传播主体在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中发挥的作用。
从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看出,甘肃高校外语教师对国际传播所涉及的传播主体、受众和传播内容等要素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但也需要进一步系统化学习国际传播相关理论,将其融合到外语教学实践中。
问卷第三部分从教学能力、教学工具和技术层面考察、分析甘肃外语教师国际传播教学实践现状。
问题8考察外语教师对国际传播教学能力的自我认知与判断。在自我评价中,仅有个别教师(12.69%)能够做到“非常自然、得心应手,与教学内容高度融合”,半数以上(54.48%)教师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能较好地融合中国故事,并与教学内容契合”,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31.34%)认为“融合度一般,与教学内容契合度不是很高”,极个别“完全没有融合,只完成教材规定的内容”(1.49%)。
三系杂交种皖芝10号参加2013年安徽省芝麻新品种区试,产量为1 498.50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芝4号增产2.04%,2014年通过安徽省鉴定。2015—2016年全国(江淮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 261.65 kg/hm2,比豫芝4号(CK)增产2.54%;含油量为58.18%,蛋白质含量20.97%;茎点枯和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5.07和0.85。该品种具有优质、高油、高产、多抗、综合性状优于全国对照品种豫芝4号等特点,适合制油、食品保健。
总体而言,外语教师迫切需要提升在外语教学中融合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教学能力,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均反映出目前外语教师对中国文化对外话语表述等教学资源的选取途经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特点;教学资源着眼于新文科视角,体现课程思政要求。但是,体现国际传播的外语教材和课程资源库建设的进度与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教学的迫切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外部环境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和提升的重要保障。由于本研究的对象为甘肃高校外语教师,因此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教学应突显地域特色和校本特色,既讲好中国故事,也讲好甘肃故事。但是调查显示,28.36%的教师表示不了解,40.3%的教师认为没有校本特色,仅有31.34%的教师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具有校本特色,主要聚焦在“丝路(敦煌)文化、黄河文化、非遗文化、中医药及旅游、传媒”等方面。
制度保障方面,调查对象对“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落实对课程思政的要求” 这一项的认可度最高,普及率达73.13%,这体现出外语教师能从国际传播视角出发,充分发挥外语类课程“隐形思政”的功能,牢固树立学生的四个自信,坚定学生在国际传播中的中国立场,帮助学生在国际话语场讲好真实的中国故事,成为有态度的国际传播者[4]。然而,教师对其他一些制度保障的了解程度较低,依次为“开展跨学科和跨专业教学实践与研究”(35.82%)、“开展以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为特色的教学资源建设”(35.82%),以及“开展以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为特色的学科竞赛”(29.85%)。因此,甘肃各高校应完善保障制度、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外语教师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教学中获得更全面的教学支持。
调查显示,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面临多重困难,“不能用外语准确表达特定术语”和“对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成为最主要的困难,普及率分别达64.93%和59.7% 。50.75%的受访者认为“教学内容繁重,难以融入”;其它困难还包括“缺乏国际传播策略与知识”(47.01%),“信息获取不够及时(41.04%)”,“缺乏实践经历,感受不深(40.3%)”, “缺乏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2.09%)以及“其它”(0.75%)。
调查外语教师对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教学能力的期望,普及率统计可以看出教师对各项提升措施期望值均较高,特别是对“提升中国文化素养与知识储备” 以及“提升中国文化外语表达能力”有着最高的期望,均为71.64%;其它还包括“加强国际传播专业知识学习与储备”(68.66%),“增加参与式、体验式培训机会”(65.67%),“提升国际传播教学能力”(59.7%)以及“加强跨学科和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53.73%)。
不难看出教师普遍希望加强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同时他们也希望获得更多培训机会,开展项目式和实践型教学活动,提高国际传播教学能力。
首先,研究表明甘肃高校外语教师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层面普遍认可外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元性,特别是对文化教学持有高度认同感和包容、开放的教学态度。他们认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应只是介绍异国文化,而应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世界优秀文化“引进来”的双向传播活动。此外,教师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形成普遍共识。在新时代和新文科理念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既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大学外语教师所担负的新任务与新使命。
其次,新文科和国际传播背景下,外语教师已经意识到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扩充知识储备的必要性。问卷和访谈反映出: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时,对中国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特定术语的外语表达仍然存在欠缺,成为教学中的主要困难。同时,调查也显示,外语教师认同高校也是国际传播的重要主体之一。当前,外语教师的国际传播教学主要体现在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教学层面,因此在“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中需要考虑不同传播对象,即受众的感受,采用不同的传播策略。尽管绝大部分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国际传播意识与理念,对国际传播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系统和全面,与外语教学在新文科和国际传播语境下应发挥的作用还有一定距离。当然,所有教师对了解和学习其他学科知识都持有正面肯定态度。
与此同时,在国际传播教学实践层面,外语教师对应具备的国际传播教学能力普遍表示认可,但自我评价却反映出一些问题和困难。新手教师和教龄较长的教师对国际传播教学能力自我评价较低,更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外语教学中融合国际传播教学的能力。教师对母语文化知识与表达能力,以及国际传播技巧与策略不够重视,还没有从新文科和国际传播的视角看待外语教学。此外,教学资源呈碎片化、分散化状态,教师的教学反思与研究意识不高,对制度保障认识模糊等问题也是制约外语教师国际传播教学能力提升的因素。
首先,提升外语教师国际传播教学能力,不仅需要掌握外语语言文化知识,更需要树立文化自信,储备广博的中国文化知识及对应正确、权威的外译表达,在跨文化交流中积极传播中国声音和讲好中国故事。此外,外语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全面、系统地梳理国际传播构成要素与传播特征,提升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教学的融合能力,将外语教学视为对外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方法、设计和评价中体现国际传播的内在要求,从而做到“了解中国,沟通世界”。同时,外语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各项语言服务实践,积累国际传播实战经验。
其次,对外语学科国际传播的教学研究也应得到重视。通过教学研究,提升外语教师对新文科、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教学关系的认识与梳理,从而达到“以研促教,教研结合”。外语教师应将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际、文化翻译、话语分析等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地将中国话语传播到世界。
与此同时,外语教师应借助各院校新文科建设的契机,结合院校特色,主动对接其他学科教师,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国际传播教研共同体,开发体现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中国文化外语权威话语表达体系。
此外,高校对外语教师国际传播教学能力提升应给与更多重视,将其作为外语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全体外语教师国际传播技巧与策略的系统化培训,制定国际传播教学能力反馈与评价机制。甘肃各高校应借助国家新文科发展契机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战略,结合地方优势和校本特色,建设别具一格,真实、立体和全面展示国家和甘肃发展的外语国际传播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
新文科理念为外语教师和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野与空间。消除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象,搭建中国声音在国际舞台的传播渠道,是时代赋予外语教师新的使命与任务。高校外语教师自身既是培养潜在国际传播人才的主力军,也是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的传播者。提升外语教师的国际传播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甘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省份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了解甘肃高校外语教师“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教学能力的现状和困难,能够为甘肃和我国其他省份高校外语教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