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康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03-08 09:00刘小凤朱葛勤
人人健康 2023年2期
关键词:医养慢性病康复

刘小凤 朱葛勤

(江苏省钟山干部疗养院康疗科 江苏南京 210014)

据相关研究表明,慢性病是导致我国人群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慢性病可能伴随患者终生,其特点为病程长、病发率高、致残率高等,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对其日常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加强管理,为其提供专业且健康的康复护理环境[1]。以往,常使用延续性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此使得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够享受到与住院期间相同的持续性护理照顾[2]。但我国延续性护理发展较晚,无法对患者的全方位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医养康一体化护理是临床中一种比较新型的护理模式,将医疗-养老-康复有机结合,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患者接受专业护理干预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休闲、娱乐、心理咨询等,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目的[3]。本文则主要以72 例慢性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医养康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其干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21 年1 月~2021 年12 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72 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将入组患者根据抽签结果不同,分为对照组36 例(蓝色签,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与观察组36 例(红色签,采用医养康一体化护理)。

对照组男性20 例,女性16 例;年龄72~100 岁,平均(90.24±5.61)岁。

观察组男性19 例,女性17 例;年龄84~98 岁,平均(90.19±5.64)岁。

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 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比性良好。本次研究已经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与其家属均为自愿参加,在了解研究内容后,签署相关同意书。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确诊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2)慢性病病程>1 年者;(3)年龄>60 岁者;(4)自愿参加者。

排除标准:(1)无自主行为能力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者;(4)拒不配合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性护理。患者出院当天,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告知患者疾病监测、药物服用等正确方式,将用药不良反应等相关注意事项绘制为表格,给予患者相关健康宣教。对患者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康复档案;每周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话时间为10 分钟,随访内容包括用药、疾病监测、复诊等。

观察组行医养康一体化护理。(1)建立医养康一体化护理小组,包括2 名全科医师,1 名营养师,1 名康复科医师,2 名老年护理专员,1 名心理咨询师,及12 名相关护理人员。小组成员均需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患者出院前,小组成员需开展讨论,以患者病例资料、康复情况、依从性等方面为患者进行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制定。(2)医养康病房建立。病房需设立在社区与医院附近,由医院与社区进行相关工作协调,可将其中5 个病房作为医养康病房,均为双人间,同时可入住患者10 例。社区内应设有书法室、画室、理疗室、康复室等,以此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复健等相关护理干预。(3)医疗诊疗与护理。护理人员首先需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对为其建立个体化医疗档案,每日更新病例记录。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每日可通过广播形式提醒患者服药、运动;每日运动时间20~30 分钟。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查房等方式了解患者用药及运动情况,并结合患者实际状况进行护理方案调整,密切关注患者体征。若存在异常,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以免延误病情。(4)养生、养老、保健服务。社区内设有游艺室,患者可进行唱歌、绘画、写书法、打台球等活动。每天9 点钟组织患者进餐、用药;10 点钟看书看报等安静活动;11 点半午餐;13 点钟午睡;15 点钟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太极、瑜伽等活动;17 点半晚餐,并引导患者进行冥想训练。保健活动方面需以患者自身心肺指标最大负荷量为基础,执行为40%~60%。后期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安排有氧训练,避免出现运动过度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并及时针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引导患者保持积极健康心态。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通过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级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定。SCL-90 量表共90 条目,使用5 级评分法,任何一项或一因子得分高于2 分,可记录为异常。SCSQ 量表共20 条目,每项0-3 分,正常积极应对总分为(1.78±0.52)分,消极应对总分为(1.59±0.66)分。

(2)自护能力。分别于护理前及护理6 个月后,使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其自护能力进行评估。其中包括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4 方面,使用5 级评分,总分0-172 分。患者自护能力与得分为正比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相关数据需进行统计学分析,软件使用SPSS23.0。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以P=0.05 为标准,如存在P<0.05,表明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SCL-90、SCSQ 评分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 个月后,两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SCL-90评分及SCSQ 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SCSQ 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CL-90、SCSQ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CL-90、SCSQ 评分对比(,分)

SCSQ 评分积极应对得分 消极应对得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6 163.04±36.21 120.24±22.13 20.76±3.54 28.04±2.79 13.15±2.58 8.59±3.27对照组 36 165.03±35.12 146.28±20.96 20.15±2.08 25.16±3.19 13.53±2.82 10.46±2.47 t-0.237 5.126 0.891 4.077 0.597 2.738 P-0.814 <0.001 0.376 <0.001 0.553 0.008 SCL-90组别 例数

2.2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ESCA 各指标评分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6 个月后,两组患者个指标评分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ESCA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ESCA 评分对比(,分)

护理技能 自护责任感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概念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6 20.37±3.46 34.52±5.19 14.27±2.61 23.64±4.24 25.52±3.17 40.46±4.23 14.28±2.04 28.61±3.76对照组 36 20.27±3.43 31.28±5.02 14.09±2.20 21.56±3.58 25.34±3.11 37.26±4.05 14.09±2.08 26.56±2.58 t-0.123 2.692 0.316 2.249 0.243 3.279 0.391 2.697 P-0.902 0.009 0.753 0.028 0.809 0.002 0.697 0.009组别 例数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慢性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此类疾病患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病情进行控制,但由于患者本身自护能力并不理想,依从性较低,且出院后无法得到专业护理,故需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干预,以提高延续性护理质量与效果[4]。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医疗-养老-康复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方式具有较高可行性,能够为患者营造轻松、健康的康复环境,对于促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该护理方式以心理训练为基础,不断对患者进行鼓励等正向干预,引导其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面对疾病[5-6]。其中,冥想训练不仅可以使患者的专注能力提升,实现对肌肉的渐进性放松,缓解其紧张状态,而且能够通过呼吸的调整使得心理情绪得到改善[7]。故本次研究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均较对照组患者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身体虚弱、自护能力差、内心孤独等是其主要特点,因而对护理有较高需求,出院后也需要较为专业的护理措施进行指导干预[8]。医养康一体化护理模式需要依赖机构、社区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康复等多方面护理干预,使得患者在出院后也能够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护理得到有效延续,护理质量得到保证,提高患者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医养康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以使得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并有效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促进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医养慢性病康复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医养当兴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