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及路径
——以天津市为例

2023-03-08 22:59张思月陈金梅
河南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旅智慧科技

张思月 陈金梅 孙 静

(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天津 300171)

0 引言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在“双循环”战略格局中能够起到“润滑剂”和“补缺口”的作用。在国内大循环中,科技力量促进文旅产业链加速循环,文旅内循环的加速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内循环提质、升级、增效[1]。在外循环中,我国实体经济贸易一直占据主要地位,而价值观和内容出海则长期不足。未来,科技赋能将助推文化出海,使其与实体贸易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填补外循环中的文旅缺口。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大提升了文旅产业的服务品质,现代科技已经成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1 天津市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

1.1 “十四五”规划为文旅产业发展明确了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四五”规划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高度,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明确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强调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现代文旅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1.2 新形势对天津科技文旅融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文旅产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正处于新一轮爆发性增长和产业变革的前夜。随着5G商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基建”的布局和完善,新一轮的技术爆发将加速向文旅产业渗透[1]。此外,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融通将进一步整合文旅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助推文旅产业变革。天津需要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挖掘本地文旅资源,以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为着力点,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支撑,加强文旅产业建设,扩大优质产品供给,为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的国际传播贡献天津力量。

1.3 科技赋能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

2021年1 月,天津市出台《天津市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随着新技术革命成果不断运用于文旅产业,驱动产业时代性变革,科技赋能将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从供给端来看,在大数据和数字化的驱动下,文旅产业的供给侧不断推进智能化改造和供应链革新,支持数字文旅产业链创新,创新目的地消费场景,提升数字文旅产业有效供给水平。从需求端来看,通过科技赋能,能够以成本可控、操作可行的方式高效便捷地解决需求痛点,拓展消费者的体验方式和质量,满足新时代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进一步刺激文旅行业的市场需求,扩大消费[2]。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也称为智慧旅游,相关学者的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是侧重于高新技术与旅游的结合。Briciu等[3]认为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旅游部门的技术化和近年来智能城市模式的传播是两个相互关联的进程。Templin等[4]着眼于运用低成本无人机构建历史文化建筑的3D建模,拟应用于智慧文旅应用产品中。王颖[5]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和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技术创新在虚拟主题公园的应用。二是侧重于数字技术与文化的结合。欧盟委员会1987年批准建立了“欧盟委员会文化路线”项目,目的在于展示欧洲不同的国家如何跨越时空为保护欧洲共同文化遗产做出贡献,目前这些文化路线已成为文化旅游的支柱之一[6]。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认为数字技术在推动文化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同时也会改变人文学科的知识、教学以及规划和设计[7]。

国内学者主要从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围绕融合发展机理研究,赵东喜[8]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角度阐述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成果和产品的商业化全过程产生的驱动作用。围绕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于斌[9]聚焦文旅产业链供给端,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为内在驱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为手段,培育数字化文旅融合创新产品;聚焦文旅产业链需求端,重构文化旅游管理、服务、营销、体验等的智慧化应用所形成的新业态。围绕支持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胡优玄[10]提出推进数字权益的立法,解决数据要素的产权制度、标准规范、交易平台、治理机制等问题,建立数字文旅产业多方联动的协同发展机制,支撑科技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协同和创新发展。

3 国外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北美地区,美国是最早提出智慧旅游概念的国家之一。早在2006年,美国波科诺山脉度假区就将射频识别技术运用于接待行业[11],近年来,为更好地迎合游客自助游的需求,“游客自助导航”已经在北美地区广泛应用。在智慧酒店建设方面,北美地区完善细节服务、优化管理流程、降低管理运营成本[12]。IBM公司提出“智慧酒店”的解决方案为住客提供最全面的住宿体验。在品牌打造方面,美国打造以IP为核心的数字创意与沉浸式产业和智慧文旅产业,确立在全球智慧文旅的竞争优势。

欧盟在智慧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更为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推广,并致力于打造一体化市场[12]。其主要国家从2009年就开始建立覆盖全欧的旅游交通无线通信网络,实现智能化的旅游交通导航、信息发布、安全提醒、应急管理等功能。英国、法国、德国开发的智慧导游手机APP程序为游客提供线路规划、游览解说、原景重现、动画模拟、影片播放等服务[11]。一体化市场方面,欧盟成员国之间也将在旅游方面逐步开放一些关键领域的跨界电子政府服务[12]。

亚太地区,以韩国、日本为代表,注重“以人为本”的特性,利用科技增进游客体验。韩国首尔自2021年7月开始为旅游者提供可以查看市内各地区实时拥挤度的“首尔观光安全指数”服务。日本旅游观光巴士广泛使用GPS,并开发设计“风景导航”系统,根据旅游车的实时位置自动显示附近景点的动态视频[12]。此外,日本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政策倾向建立“知识流通迅速的社会”,鼓励加快高速网络建设,推动电子商务更加便利化,建立数字化政府,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7]。

4 国内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4.1 景区建设得到加强,有效提升游客体验

早在2010年国内就提出了“智慧旅游”这一创新概念,2014年,国家旅游局将中国旅游主题确定为“智慧旅游年”,标志着我国智慧旅游时代正式到来。2015年,国家旅游局印发《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智慧旅游建设的任务,全面建立游客信息服务体系和智慧旅游管理体系等方面。在各大旅游企业和景区,“网上预订”“智能导览”“数据监测”均已成为智慧旅游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效提升了游客体验。特别是在线旅行预订业务,发展极为迅猛,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至2019年6月,国内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4.18亿,较2018年底增长了814万,已占网民整体的48.9%[13]。

4.2 催化文旅产业新业态

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的加快,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颠覆了原有文旅产业的服务内容、营销方式、消费体验等各个方面,催生出众多新业态、新模式[13]。科技型的文旅公司通过直播、短视频、线上教学、远程会议、国际频道、原片修复等新技术,推动疫情下远程的居家办公、居家教学广泛实现。2020年11月,文旅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和文化旅游融合带来新一轮政策利好。

4.3 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疫情推动旅游产业上下游链条的智慧化程度明显提高,从智慧出行、公共场所在线化管理、疫情防控通行,到餐饮酒店景区等场景下的“无接触”服务产品,旅游产业上下游链条智慧化水平得到整体提升[13]。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提升了旅游产业综合服务能力。例如,稻城亚丁风景区开发的智能景区系统,开发出景区监控、车流量监控、景区广播、应急呼叫、电子游览、新媒体营销等功能,实现科学决策和智能化运营协同。此外,“新基建”也将成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升级发展的强力支撑。例如,伪满皇宫博物馆推出了VR展厅、文物全息展示平台,给游客带来了更高品质的观赏体验。

5 研究述评

研究方面,涉及文化内容和数字技术的研究较多,针对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形成系统性的研究和规模化的实践的探讨较少,特别是针对具体省市、区域的发展实际,开展系统化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还不广泛。实践方面,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文化旅游领域多方位的应用,文旅企业不断创造出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为政府、景区、游客等各类主体提供全链条的智慧文旅服务,在应用场景创新带动下,新型基础设施支撑的智慧文旅产业架构不断拓展和完善,推动了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立足形势变化,天津有必要抢抓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机遇,推动科技、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天津文化资源开发、景区品牌建设,激发相关企业科技创新需求,促进文化旅游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天津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6 天津市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思考

作为中国近代百年的缩影,天津市拥有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厚基础。具备一定的政策环境,《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天津市促进旅游业发展两年行动计划(2019—2020年)》《天津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天津市“十四五”时期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天津市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先后发布,奠定了产业发展和融合的政策保障。产业及文化基础深厚,围绕智能科技、文化创意、工程设计、旅游、传媒等领域,拥有科大讯飞、铁路设计集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一批核心企业,具备意式风情区、五大道、古文化街、盘山等风景区、国家海洋博物馆等博物馆、天津文化中心等地标性建筑和景点。文旅大数据平台成功上线,集实现实时监测、科学引导、智慧分析、智慧服务为一体,为天津市旅游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数字+文旅”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打造了盘山智慧旅游系统、庆王府数字技术手段等智慧景区,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天津市博物馆公共服务平台等智慧服务,天津图书馆数字体验区等智慧体验等多元化智慧化应用场景。智慧化营销宣传方式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云旅游”“云商艺”等线上游览、非遗展览等新模式,通过新媒体催生出的“直播带货”等,开拓文创产品推广新渠道。

然而,天津在科技与文旅产业进一步融合发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具有天津特色的核心IP未形成,科技融合度不够、创新水平不高,规模式产业优势尚未形成,产业融合缺乏整体规划,专业化文旅科技人才缺乏等。下一步,天津可从品牌建设、能力提升、政策协同、人才引育等方面协同发力,立足天津IP,提升科技赋能水平,培育新业态、构建新场景、打造新格局。

6.1 提升文旅产业品牌价值,打造天津智慧文旅产业链

从文化内核、科技赋能两方面入手优化文旅产品供给体系,系统打造集“内容开发—科技赋能—品牌传播”于一体的智慧文旅产业链。

一是深挖以天津特色文化元素为核心的内在驱动力。围绕天津市“一带、三区、九组团”的空间规划布局,充分利用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古文化街、海河文化旅游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北塘古镇历史文化街区、航母特色旅游名片等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深化“近代中国看天津”核心品牌,深挖天津城市文化基础:漕运海运陆运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发祥、外来建筑文化的引入、京剧大码头、北方曲艺之乡、歌唱家摇篮、中国话剧艺术发祥地等。围绕天津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聚焦城市景观、桥梁设计、工业设计等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内涵丰富、具备独特性差异化的IP。

二是强化各类应用场景的智慧化创新,强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聚焦文化场馆,推进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文旅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化发展,挖掘民间文化资源,支持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益德成闻药等开发数字化新产品,做强传统文化品牌;聚焦景区、文创街区、科技文化聚集区,推进五大道、古文化街、蓟州石头村、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核心区等数字化建设;聚焦旅游文化类展会,推进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天津国际设计周的智能化内容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力;聚焦线上文化服务,建设完善天津演艺网等线上文化服务平台,建成天津文化资源数据库、文化产业云平台。

6.2 提升文旅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智慧化转型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文化装备技术水平,加强智能化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体验、公共文化服务等专用装备研制。围绕五大道、古文化街等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地标性景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全景线上旅游新模式;引导全息投影、体感交互等技术与历史建筑结合,打造还原历史的沉浸式线下游览。

扶持文旅领域创新型企业,培育科技文旅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动科技文旅类企业进入“雏鹰—瞪羚—领军”科技型企业接续发展梯队,形成骨干企业牵头、高校院所及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依托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发挥技术转移机构作用,打造供需对接、成果融资等科技成果市场化流动平台。

着眼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引才育才机制,推动实施文旅科技人才扶持计划,打造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支持高校增设科技文旅相关联学科,支持国内外高校与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园区联合建设文旅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推进产学研用主体联合开展技能培训,面向市场培养高层次技能化人才。

6.3 打造“点—线—面—域”全域智慧文旅空间布局,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围绕政策协同,强化文旅、科技、经济等部门协同,叠加政策、互通信息、引导合作,鼓励科技与文旅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相关专业行业协会,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编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加强培育支持,征集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解决方案,择优给予资金扶持。

立足公众需求,整合文旅产业资源,促进智慧文化景区联动,探索构建“科技+景区+文化”的主题游线路;推动文化旅游与天津市“1+3+4”产业相融合,围绕智能制造、智慧港口、生态农业等,开拓科技文旅融合新业态,通过科技支撑延伸文旅产业链;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完善京津冀文化产业合作会商机制,建立京津冀智慧文旅行业联盟、产业园区等。

坚持集群化特色化发展,打造科技文旅融合的产业园区。依托丰厚的海河文化积淀,积极推动文化展演,打造天津文旅产业的核心区。立足中新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园,加快动漫、设计类产业发展。结合中心城区多元文化结合的优势,盘活老旧厂房,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围绕区县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

6.4 面向多主体,培育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新业态

面向消费者的创新文旅体验和消费服务的智慧化,促进文化旅游资源与多元化、个性化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创新文旅产品业态,实现线上线下精准无缝服务,推动浅表式观光旅游进入深度的文化体验游,提供具有独特IP、丰富文化内涵的文旅产品和服务,激发体验消费新动能。

面向企业的文旅服务和产品的智慧化,提升科技文旅企业的主体地位,通过打造开放创新的平台,推进智慧移动出行、智慧住宿、智慧景区、智慧文博等全方位智能服务,让更加多元的企业参与到智慧文旅生态建设中来。推动展馆+景区上直播,以“云游”带动“云购”,探索新冠肺炎疫情下新型基础设施支撑的虚拟旅游与数字营销融合发展的新商业模式。

面向政府和行业管理的智慧化,推动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实现政府的科学决策和管理。通过景区动态监测、人流引导、安全预警,实时收集游客、商户、景区、交通等数据要素,研究分析游客的偏好和需求,对各方面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施全程综合管控,提升管理、服务和决策的水平,优化市场秩序,推动智慧公共服务建设。

猜你喜欢
文旅智慧科技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