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特效制作中虚拟影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3-03-07 23:17:27王平
大观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王平

摘 要:通过分析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特效之间的关系,探讨虚拟影像技术在影视特效制作中的实际应用,并结合近些年国产优秀电影,阐述国产影视特效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对行业的影响,以期推动影视特效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影视特效;数字媒体艺术;虚拟影像技术

影视特效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生成的特殊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游戏等多媒体领域。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其创作手法与影视特效紧密相关。虚拟影像技术是数字媒体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影视特效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一、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特效概述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数字媒体艺术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其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开拓了新的艺术创作领域。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始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初步应用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契机。这一阶段主要是对计算机图形学的探索和研究,为数字媒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数字艺术家们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创作,探索数字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成熟阶段为21世纪以后。在这个阶段,数字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艺术家们的创作形式和思路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数字媒体艺术逐渐成熟,其与影视特效的融合也变得越来越紧密[1]。

(二)影视特效的定义与分类

影视特效是利用特殊摄影技巧和计算机技术创造出的一种超越现实、增强现实感的影视表现形式,可以极大地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观众获得更加深刻的视听体验。影视特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场景特效。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出虚拟场景、背景、道具等,使拍摄现场不需要实际存在的景物或道具就能完成所需的拍摄。例如《阿凡达》中的外星场景、《流浪地球》中的宇宙空间场景等。

二是角色特效。利用计算机技术创造出虚拟角色或动物,使其与真实的人物或动物相结合,以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例如《复仇者联盟》中的超级英雄角色、《狮子王》中的虚拟狮子等。

三是后期特效。在影片拍摄完成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画面进行后期处理,以达到更加完美的视听效果。例如画面修整、颜色调整、音效增强等。

四是特殊效果。利用特殊摄影技巧和计算机技术创造出一些超越现实、增强现实感的特效镜头。例如《泰坦尼克号》中海水倒灌的镜头、《盗梦空间》中陀螺旋转的镜头等。

(三)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特效的关系

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特效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两个领域。数字媒体艺术为影视特效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现手段,使影视特效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影视特效则为数字媒体艺术提供了应用场景和市场,使数字媒体艺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影视特效的制作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场景设计、角色建模、动画制作到后期特效处理等环节,都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的支持。同时,影视特效也对数字媒体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创造出更加逼真、震撼的视觉效果,数字艺术家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数字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法,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影视特效行业的发展为数字媒体艺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这个领域[2]。

二、虚拟影像技术在影视特效制作中的应用

(一)虚拟影像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虚拟影像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建模、渲染、光照和纹理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建模是对虚拟元素的形状、结构等进行描述的过程,渲染是通过计算机算法模拟光线在物体上反射、散射等的过程,光照和纹理则是对虚拟元素表面光色、质地等方面的设定。虚拟影像技术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高度逼真。通过高精度的建模和渲染技术,虚拟影像可以产生高度逼真的视觉效果,使观众身临其境。

二是交互性强。通过虚拟影像技术与观众进行互动,使观众参与其中,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3]。

三是制作周期短。虚拟影像技术可以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特殊摄影技巧,快速地完成场景搭建、角色制作等过程,缩短了制作周期。

(二)虚拟影像技术在影视特效制作中的实现方法

虚拟影像技术的实现包括前期策划、建模与渲染、虚拟拍摄和后期合成等步骤。在前期策划阶段,根据剧本和导演要求,对需要使用虚拟影像技术的场景、角色等进行策划和构思;在建模与渲染阶段,使用3D建模软件如Maya、3D MAX等对场景、角色等进行建模,并通过渲染引擎如V-Ray等对模型进行渲染,以创造出真实的光影和色彩效果;在虚拟拍摄阶段,使用特殊摄影技巧和设备,如绿幕、蓝幕等,将虚拟元素与真实场景进行完美的融合,并通过摄影机定位跟踪技术实现虚拟元素与真实世界坐标和透视的同步;在后期合成阶段,将虚拟元素与真实影像进行后期合成,并通过特效软件如NUKE、Fusion等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调整,以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4]。

(三)虚拟影像技术在影视特效制作中的应用案例

1.场景方面

以《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为例,其中的宇宙空间、地球内部等场景都是通过虚拟影像技术完成的。这些场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增强了电影的沉浸感和真实感。为了制作这些高度逼真的场景,制作团隊利用了大量的3D建模技术和渲染技术。首先,根据剧本和导演的要求,制作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策划工作,对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的场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策划和构思;其次,利用3D建模软件如Maya、3D MAX等建立这些场景的三维模型,注重对细节的把握,力求每一个细节都与真实场景相符合;最后,为了使场景看起来更加真实,制作团队还利用了渲染引擎如V-Ray等对模型进行渲染,模拟光线在物体上的反射、散射等效果。

除了3D建模和渲染技术,制作团队还采用了特殊的摄影技巧和设备以实现虚拟场景与真实场景的完美融合。《流浪地球》中的很多场景都使用了绿幕或蓝幕等背景替换技术。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虚拟场景可以与真实场景进行无缝融合,使观众无法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场景哪些是虚拟的场景,增强了虚拟场景的真实感,同时也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2.角色方面

通过运用特殊的摄影技巧和计算机技术,《流浪地球》中的角色实现了高度逼真的效果。这些角色具有生动的表情和动作,同时也具有真实的皮肤和毛发等细节,增强了角色的表现力和真实感,同时也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为了使角色看起来更加逼真,制作团队采用了特殊的化妆技术和道具制作技术。例如,角色的皮肤看起来非常真实,这得益于化妆师的高超技巧和先进的化妆材料。再如,角色的服装和道具非常逼真,这得益于道具制作师的精湛技艺和先进的道具制作技术。

先进的动作捕捉技术和面部捕捉技术使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更加逼真。通过这些技术,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被准确地捕捉并映射到虚拟角色上。这些技术不仅使角色的动作更加自然流畅,而且使角色的表情更加生动真实。

三、国产影视特效技术的飞速发展

(一)国产爱国主义系列电影的背景与概况

近些年,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影视特效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优秀的国产电影如《流浪地球》《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等,在特效制作和技术运用上均展现了较高的水准。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电影,其特效制作集中在场景和科幻元素的呈现上。电影中的地球、宇宙场景以及太空站等,都通过精细的特效制作还原了小说中的景象。同时,电影中的引力弹射等科幻元素,也通过特效技术得以完美呈现。

《長津湖》是一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其特效制作主要体现在战争场面的表现上。电影中的爆炸、枪战、飞机空袭等场景,都通过特效技术得以真实再现。同时,电影中对冰雪、森林等自然环境的呈现,也达到了逼真的效果。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其特效制作主要体现在历史事件再现和情感表达。通过特效技术,电影还原了诸多历史事件,如天安门升旗等,同时也通过情感化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这些电影不仅体现了中国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还体现了国内影视特效技术的日益成熟。这些电影在特效制作上的精彩表现,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还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信心和期待。同时,这些电影所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深深感染了观众,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

(二)爱国主义系列电影对国产影视特效行业的影响

1.引领国产影视特效技术的发展方向

近些年,优秀的国产爱国主义电影对国产影视特效技术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流浪地球》中的科幻元素对特效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推动了国内特效公司对科幻元素的研发和应用。《长津湖》中的战争场面需要通过特效技术来创造真实、震撼的视觉效果,使特效公司增强对战争场面的模拟和呈现。《我和我的祖国》则需要通过特效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和氛围,推动特效公司在历史场景还原方面的技术进步。

2.促进国产影视特效行业的创新与进步

在特效方面,爱国主义电影促进了国产影视特效行业的创新与进步。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特效公司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和工具,推动了国内特效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同时,这些电影也促进了国内特效行业在制作流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和改进,提高了制作效率和质量。

3.提升国产影视特效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爱国主义电影在国际上赢得认可和赞誉,国内影视特效行业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开始关注我国的影视特效制作,为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这些电影也促进了国内特效公司和国际特效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国内特效技术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4.促进影视特效人才的培养

随着爱国主义电影的成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影视特效产生了兴趣和热情,许多学校开设了影视特效专业,培养了更多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毕业后会加入国内的影视特效制作团队,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5.提高影视创作者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和应用水平

爱国主义电影还促进影视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更加重视科技的应用。随着电影中高科技元素的运用,影视创作者意识到科技对电影制作的重要性。未来的电影不仅需要有好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还需要有先进的科技表现手法,以呈现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

6.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认识

爱国主义电影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认识。通过在特效制作上的精彩表现,观众可以在电影中看到逼真的场景、感受紧张刺激的氛围以及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这些电影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娱乐体验和享受,而且传达了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这种影响不局限于电影本身,还延伸到了观众的生活中,对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5]。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特效的相互关系,探讨了虚拟影像技术在影视特效中的实际应用,以期为影视特效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结合近些年爱国主义系列电影阐述了国产影视特效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对行业的影响。尽管数字媒体艺术创作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相信未来这一领域将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苏璐璐,余露.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新思考[J].大观,2023(3):112-114.

[2]王亚东,王俣.互动性叙事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培养和应用[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2(6):105-108.

[3]陈哲,徐峰.数字媒体的艺术创作嬗变及理论转型: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J].传媒,2022(23):99.

[4]王志强.数字媒体技术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以互动影像装置作品《大过年》为例[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2(4):23-26.

[5]关夷君,邵长顺.浅析数字媒体技术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22(8):144-147.

作者单位:

黑龙江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艺术
VR与AR技术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影响
科技传播(2016年23期)2017-03-01 12:51:27
浅谈传统水墨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7:35:03
数字媒体艺术与少儿美术教学概述
数字媒体艺术在金华古建筑保护中的运用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20:59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潜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16:16:28
新媒体时代CDIO理念下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35:35
数字媒体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试论数字媒体艺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潜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1:14
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