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工具。语言符号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媒介,也是建构意义的符号。不同文化的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异同、冲突与融合,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文化语言符号模因分析,着眼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与共性,以及对这些差异与共性如何影响人们的沟通、理解进行研究和探索,对于增进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提高我们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素养大有助益。
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8 年出版的沈福伟教授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一书,从历史的角度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中西文化的交往和对话,对中西文化由初步接触到互相交融冲撞的过程,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并对19 世纪以来中西文化的丰富与互动进行了挖掘和解析。《中西文化交流史》一书为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文化语言符号模因分析提供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展示了中西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该书涵盖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包括宗教、科学、艺术、文学、教育、政治、经济等。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种类和数量是非常丰富和多变的,它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功能,有时相互借鉴和融合,有时相互竞争和排斥。这启示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要简单地将文化归纳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类型,而要注意文化的动态性和多维性,以及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历史性和语境性。
二是揭示了中西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传播和演化规律。该书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分析了中西文化语言符号模因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是如何传播和演化的,以及其中的影响因素和结果。中西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传播和演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心理认知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传播渠道、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同時,中西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传播和演化,也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复制或移植,而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经过不同的解读和重构,产生不同的变异和创新,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组合。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要忽视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传播条件和传播效应,而要注意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传播策略和传播技巧,以及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演化趋势和结果,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有效传播和有益演化。
三是提供了中西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跨文化评价和批判。该书在介绍和分析中西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传播和演化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跨文化的评价和批判,从中可以看到,中西文化语言符号模因的跨文化评价和批判,是一个双向的、相互的、动态的过程,它不仅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态度,也影响了不同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关系。
综上,《中西文化交流史》一书为中西文化语言符号模因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刻的文化见解,也为开展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跨文化交流的著作,它展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全貌和文化内涵,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现实问题和前景,值得阅读和深入研究。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姜堰实验学校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