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逻辑

2023-03-07 23:30张丽丽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

张丽丽

(1.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吉林 长春 130022;2.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早在1955年,毛泽东同志就在《严重的教训》一文的按语中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1]449这一重要论断。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百余年进程是基于历史、理论、实践、价值等维度自成逻辑、日趋完善的。在新时代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下,以史为鉴、守正创新,回顾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行进轨迹,客观把握建党百余年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逻辑,对于增强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完备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现实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进程

围绕中心、把握大局,在百余年的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并持续深化人民民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演进过程进行系统梳理。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脉络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脉络可沿时间轴划分为“产生与萌芽”“形成与迈进”“发展与成熟”“调整与完善”“拨乱与创新”五个历史阶段。

1.“产生与萌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俄国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影响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他们普及政治宣传,孕育出早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雏形。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召开,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前者明确指出在党内设立“宣传委员”[2]2,后者强调确立“宣传”的重要作用,[2]4-5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

2.“形成与迈进”。1927年8月,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的洪流中蓬勃开展。“大革命”失败后,党内主要领导人和党员同志们反思教训、总结经验,从正反两方面确立无产阶级领导革命建设的思想路线,推动实现了“赣南四整”和“三湾改编”。1929 年12 月,《古田会议决议》提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3]743,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军队中正式形成,自此大步迈进制度化、体系化与规范化的新阶段。

3.“发展与成熟”。1939年5月起,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广泛动员全国进行抗日战争的实践过程中继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为了更好地宣传抗战思想,做出加强军队宣传教育的工作决定,并针对各级宣传任务、建设的具体开展,提出了15项决议。1944年5月,东北民联政治部主任谭政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这份报告在人民军队中率先阐释、回应了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中的若干重要问题,明确了抗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方针和政治路线。1945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召开扩大会议,强调对宣传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集中部署。至此,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日趋成熟。

4.“调整与完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进一步开始了党在执政条件下领导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时期,形成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框架与初步体系。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持续向前推进。通过面向高等学校(院)、党校与农村群众、干部,提出普遍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心开始向社会主义建设转移。1961年起,针对人民公社、国营企业等集体经济组织,党中央进一步补充、修订和提出一系列纲领、条例、制度,逐渐形成针对社会各个阶层系统的、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各条战线的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完善。

5.“拨乱与创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入“拨乱反正”的新时期。以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开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启了建设新征程。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系列科学理论指导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逐渐明确、方法不断创新、理论日益丰富、渠道日趋多元,呈现出一片活力景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固本培元、守正创新,通过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集中性宣传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思想理念,进一步把握时代脉搏,回应现实诉求,用思想政治工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这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系统谋划,聚焦切实解决问题,“谁来做”“怎么做”成为破题的关键,有利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共识,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特征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围绕着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阶段性任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了“急流勇进,脱颖而出”“险象环生,夹缝求存”“打破秩序,迎接新生”“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把握大势,谋求复兴”的层层递进。

1.“急流勇进,脱颖而出”。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社会阶层的有识之士都为救亡图存进行艰难的探索,却皆因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和先进政党领导而接连失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伟大历史时期。作为一支崭新的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究竟是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中急流勇进、脱颖而出,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并最终领导中国人民走上革命道路的呢?实践证明,党在这一时期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外有侵略、内有混战的动荡年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承担了宣传马克思主义进步思想、启蒙民众的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打破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局限,向民众宣传了作为广大工人阶级利益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存在之可能性、合理性、先进性与必然性。

2.“险象环生,夹缝求存”。在北伐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中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事关生死存亡的重大考验。面对“四一二”反革命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凭借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显著优势,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革命道路,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在这一险象环生的特殊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完成了四项任务:一是加强党内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二是纠正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继续深入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三是奋起抗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行径,在舆论宣传和思想建设上占领高地;四是动员群众,鼓舞人心,组织革命,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同反动派做浴血斗争。正是在一系列的苦难与危机锻造中,我们党开始了深化政治独立、思想建党的艰巨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初步发挥了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为日后持续丰富思想武装、协调行动奠定了基础。

3.“打破秩序,迎接新生”。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在摸索经验中走上独立武装领导革命的道路。然而,革命还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要革新政体、夺取政权,创造新世界。正如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4]1439在这个迎接新生的特殊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肩负了重要使命。一方面,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提出发动群众斗争的思想主张,检讨、纠正“左”倾主义错误,辩证地吸纳土地改革时期的历史教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则提出凝聚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建立广泛联合的统一思想战线。另一方面,围绕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党在“一化三改”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中积极巩固新生政权、团结带领群众,扫清思想误区,进一步总结出汇集全党共识的正确思想主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风尚,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

4.“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这一特殊建设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着力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一是解放思想,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方针;二是围绕着“改革开放”的总任务,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载体、方法、方式,契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科教文体等各项事业,显著提升广大群众“两个文明建设”的参与自觉;四是提倡弘扬科学精神、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等先进思想,在人民群众中间开展以榜样人物和先进模范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有效凝聚起各党派、阶层、民族的思想共识。围绕这些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坚持理论创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在解放思想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把握大势,谋求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新的历史变革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科学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奋斗目标,“大变局”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提出了“培养公民道德、弘扬爱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思想理论,凸显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不同会议上,从不同侧面阐释了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需要秉持的立场和原则,丰富和发展了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的具体执行明确了导向。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的提出,充分显示出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定位: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转化为党治国理政的优势条件。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成机理

(一)围绕中心工作和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关于思想与行动的关系,马克思有过很精妙的论述:“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不见诸行动的思想,只不过是人的影子;不受思想指导和推崇的行动,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体。”[5]618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行动都要受到思想的引导与调配,反过来,行动实践就是将思想理论付诸于实际运用的过程。

因此,分析把握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形成机理,可以得出这样一种逻辑: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思想,作为观念与思维层面的精神存在,构成了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伟大实践的精神指南。若想这类指南稳定存在、持久作用,就不仅要保证自身的客观性、真理性,更要将其运用、贯彻到现实的路线、方针、政策当中,这样才能使先进理念既作为客观的思维产物活跃在思想战线,又能作为现实的行动指南指导革命运动。所以,这便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着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中提出不同的理论。

(二)把握深入群众的本质特征

党的发展历程体现着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党将“做人的工作”落实到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了初心,坚持了使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而是密切了解群众、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党在百余年思想政治工作中创造出了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标语口号:“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打土豪、分田地”“三反五反”“走合作化道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公平正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口号深刻反映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议题设置、内容选择、效果评估的首位,从而跳出将人民群众单纯视为对象性存在的思想束缚,把广大人民的诉求和心愿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议程。同样,人民群众也正因这种回应现实、剖析本质、解决问题等扎实有效的工作方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最直接的受益者、最有效的宣传者、最坚定的支持者。

(三)建构先进的指导理念与体系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根据中国不同时期的国情,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第二,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思想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略及大政方针;第三,社会主义百余年建设中形成的与共产主义目标相一致、人民群众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各种先进精神;第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四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相关的精神积淀。

以丰富的理论作指导,中国共产党在建构先进理念与体系过程中,至少开辟出两条优势路径:一是党内思想政治培训体系;二是党外人民群众教育体系。党内思想政治培训是一种制度性的内部工作体系,“向内发力”体现了党的思想在自身的运用与提升。它主要通过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制度化、周期性、结构式的政治轮训,在全党自上而下融会贯通地形成政治合力。人民群众教育体系则是一种延展式的外部工作体系,“向外用力”体现了党的思想主张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互动过程。它既表现在大众化的口号标语等宣传方式,又主要体现在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为主阵地,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全育人等形式发挥教育功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围绕着上述五个方面的先进理念,党内培训促成组织凝聚,统合内生动力;群众教育则启发民智民意,渗透思想真理。前者是针对政党自身的发展提升,后者则是满足社会整体的进步设计。通过这两种不同取向的工作路径,党在百余年思想政治工作中广泛结合思想力量、政治力量与社会力量,形成了“党群合力”,针对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构建具有启发性的先进理念,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四重逻辑”

(一)历史逻辑:坚持以党的建设为根基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成史。如果说重视并擅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一种品质能力,那么,百余年来的实践演进已经将这种品质渗透到党的血液和肌体,再也不能剥离。历史已经证明,百余年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每个阶段的探索和发展,都是党自身建设日臻完善的结果。什么阶段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得好,党的各项建设就发展得好;什么时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不顺利、不到位,党的各项建设就必然曲折、坎坷。因此,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党自身的建设相伴相生,这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思想政治工作历程的一个基本历史逻辑。

思想的旨归在于指导实践。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产生与萌芽、形成与迈进、发展与成熟、调整与完善、拨乱与创新等不同时代背景变幻中,服务于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建设。结合前述分析,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党的各时期中心任务安排,立足历史条件、顺应时代要求,机动灵活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起到了动员群众、教育党员、鼓舞士气等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直面时代主题的变化,及时解决人们在思想觉悟、精神意志、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困惑和难题。进入新时代,“把握大势,谋求复兴”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紧扣“实现高质量发展,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战略目标,准确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规律,逐渐形成具有明确政治性、思想性、先进性、目的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百余年历史的思想工作与政治实践中,时刻体现与党的建设一脉相承的本质联系。

(二)理论逻辑: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理论指导实践,只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理论才能指引现实行动。在百余年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现实的行动,构建了严密完善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思想政治工作历程的一个基本理论逻辑。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要与人民的利益相统一,这是党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品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够在百余年历程中充满活力、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在革命与建设中形成了一套旗帜鲜明、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同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性”相结合,坚持与历史虚无主义等“反马”“非马”思潮作持续斗争;另一方面是将马克思主义具体化,逐渐建构涵盖无产阶级领导权、革命道路、思想路线等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丛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经产生萌芽、形成迈进、发展成熟、调整完善、拨乱创新等发展历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始终秉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开放创新的特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行科学解读和系统阐释,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既有针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与党性修养”理论,又有针对高校师生及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既有针对人民解放军的“军队组织纪律”理论,又有针对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既有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性扬弃,又有针对新时期“爱国主义”“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创新性的传承,体系与制度之间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三)实践逻辑:坚持以问题导向为主线

问题是时代的反应,循着上述对党思想政治工作历史脉络与发展轨迹的梳理,我们能够发现,每一历史时期实则都有不同的时代问题,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历久弥新,就在于其工作实践紧紧围绕时代设问进行深入探索与科学回应,针对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具有强烈针对性与现实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实践逻辑。

理论创新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始,纵深梳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程轨迹,之所以会出现从形成发展到完善创新的变化,往往就是由于一个新思想问题的出现不断代替旧的、老的思想问题。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就是一个围绕思想问题不断展开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至今,一直坚持着“问题导向”的实践逻辑,在革命、改革与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破解事关人民群众利益、党的执政地位等重大现实问题,而后将探寻规律与历史经验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形成新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因此才能在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来都是历史而具体的,无论是“传播马克思主义”还是“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每一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重心都根植于所处时代具体问题的深厚土壤,在呼应时代变迁的基础之上,检视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不断优化和完善其价值体系。回顾各个历史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留下的足迹,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党坚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关切和回应各个时期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和最紧急的问题。民主革命时期围绕国家解放与民族独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围绕政权巩固和社会生产,改革开放时期围绕经济建设与和平发展,新时代围绕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等,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年代、不同发展时期,有条不紊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与经济建设。因此,紧随时代变化、探索解答时代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拓宽路径、创新方法、发掘内涵、深化体系的实践逻辑和现实动力。

(四)价值逻辑:坚持以人民立场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立场为理论逻辑起点,以百余年的民本实践生动书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逐渐形成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思想政治工作历程的一个基本价值逻辑。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是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核心主题。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培养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革命建设者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毛泽东指出,要想实现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6]138。改革开放时期,为推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设,邓小平提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国人民的小康”等立场鲜明的经典话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等,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才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真正主体。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紧扣“本质是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要义,坚持人民利益,纵深审视不同历史时期、横贯多元发展需求,准确把握着不同时代人民群众思想认识的多元化特征,一以贯之地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体现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管人、管事、管思想”的核心特征。事实证明,围绕人民立场,时刻依靠群众,坚持以人民性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思想政治建设的不竭动力。

总而言之,在建党百余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构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系统形成以党的建设为根基的历史逻辑、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理论逻辑、以问题导向为主线的实践逻辑和以人民立场为中心的价值逻辑。通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确立了根本领导,保证方向性;遵循客观规律,强调科学性、强化问题意识,提升实效性;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性;不断在百余年跃迁中扩宽新视野,开创新局面,为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筑牢了思想根基。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