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
牡丹花谱中的品第秩序与礼仪建构
郭兰茜 (1-1)
姚崇妻郑嬿墓志考略
杜鹃花 (1-7)
洛学思想萌芽的文本分析
赵壮道 (2-1)
洛阳知县龚崧林陵墓立碑活动考论
胡培显 (2-6)
龙门石窟八作司洞伎乐雕刻研究
吴 璇 (3-1)
洛阳公交站牌中的河洛文化意象
邬红梅, 雷雨婷, 刘淑钰 (3-6)
龙门石窟敬善寺区域水害治理探讨
李心坚 (4-1)
打造洛阳“客家祖源地”品牌研究
刘清扬 (4-5)
洛阳新见《宋故安定席处士墓志铭》考论
刘祥辉 (5-1)
河洛文化的“区域文化协同育人”研究
李安婕 (5-5)
洛阳市嵩县“大铜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赵 君 (6-1)
洛阳出土东汉“东井灭火”陶井栏考略——兼谈中国古代的“防火”“灭火”观念
蔡奉哲, 刘余力 (6-5)
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究
“五个必由之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密码
韩洪涛, 程嘉亭 (1-12)
习近平关于生态社会治理重要论述的四维探赜
刘伟杰, 李海霞 (1-16)
新时代习近平劳动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王越芬, 王译晨 (2-11)
共同富裕价值理念建设中革命文化的演进逻辑
玉菊浪, 金俊铭 (2-16)
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握的原则
张思军, 甘豪琴 (3-10)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历史演变、时代价值和现实担当
黄雪霞, 卢红飚 (3-15)
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历史脉络与宝贵经验
吴长清, 陆歆茹 (4-9)
习近平关于文艺时代化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
吴爱邦 (4-15)
习近平书信涵养新时代新征程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侯丙孬, 李仕芳, 朱宇强 (5-9)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三重逻辑
蔚佳霖 (5-14)
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
杨 清, 李雨桐 (6-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共同富裕的三重意蕴探赜
李智信 (6-16)
政史研究
高校党委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路径探析
陈 岩 (1-22)
初期宋学与韩愈思想
宋宇轩 (1-2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根据地纪念活动研究
刘静瑶 (1-31)
杨匏安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1927)
王 迪 (1-37)
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教育的历史沿革及经验
陈竞博, 赵 丽 (2-22)
陆陇其《三鱼堂四书集注大全》经学思想考述
李慧兰 (2-28)
《皇明经世文编》编纂论考
孙 涵 (2-33)
中央苏区时期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王小元, 卢宣伊, 孙佳星 (3-20)
延安时期党的章程建设及其当代启示
张 腾, 张炜达 (3-2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二七”纪念研究(1941—1947)——以《解放日报》为考察中心
卢 鹏, 俞祖华 (3-32)
19世纪中期中国最大木质风帆战船“耆英”号研究
刘鸿亮, 李 丹, 李 淼 (4-21)
民国时期开封市饮水问题及对策研究(1927—1937)
沈书馨 (4-27)
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发展观的扬弃——以《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为中心
李 玟 (4-32)
1944年中国共产党战略选择与豫西抗日根据地创建研究
牛建立, 关淑平 (5-19)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妇女》的妇女宣传动员研究
李 琼, 凌富亚, 陈清婵 (5-24)
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的妇女动员工作与成效
曾 浩 (5-29)
论历史自信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张文琦, 刘德军 (5-3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解放”的话语运用
程莎莎 (6-22)
周锡瑞陕甘革命研究述评
骆家昕 (6-27)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超越
蒋琬欣 (6-32)
经管论丛
居民冰雪项目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AM-TPB模型的实证分析
胡亚敏, 杨 力, 齐 豪 (1-42)
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金融化程度调节作用
范晓阳, 周思佳 (1-48)
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王 艳 (1-54)
文旅融合视域下洛阳文化IP构建研究
李沐纯, 李 璨, 蔡 琪 (1-58)
基于AD-RF模型的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陈为民, 刘述权, 龙小凡, 高大良 (2-38)
基于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优化路径探析
金香爱, 贾梓欣 (2-43)
洛阳市韧性城市规划建设路径思考与探索
张恺璐, 徐春雨 (2-48)
河南省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
王海潮 (2-54)
电子商务推动企业市场营销的变革趋势与应对策略
胡靖哲 (2-59)
1982—2021年我国旅游休闲街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程金龙, 方梦蝶 (3-37)
欠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五治”融合视角
梁格申, 李 磊 (3-42)
加计扣除、归类变更与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比重实证研究
王 前, 姚钰杰 (3-46)
基于DEMATEL-ISM的河南省大学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吴琴琴, 王凤科 (3-53)
新零售背景下河南省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涂雨婷 (3-57)
塑料污染治理对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绿色效率的门槛效应
韩灵梅, 刘姗姗 (4-37)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兰世惠 (4-42)
洛阳市劳动就业问题研究
李喜荣 (4-47)
人口结构变动下的住房需求与调控——基于洛阳“七普”数据的实证分析
王莹莹 (4-51)
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研究
赵晟未 (4-56)
论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路径
江亚琦, 魏世梅 (5-39)
洛阳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高师洁 (5-44)
产融结合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郭文心 (5-48)
乡村振兴视域下“城归”群体的补位路径探析
赵 林 (5-53)
县域农产品直播电商生态系统的内涵、构成与功能研究
肖开红, 赵国妤, 刘 勇 (6-37)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社区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研究
张 伟, 刘 瑞 (6-43)
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ogit-ISM模型的实证分析
徐天舒, 温 宁 (6-48)
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研究
杨 頔 (6-53)
国有科技型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策略研究——以L公司为例
廖立国, 尤 莉 (6-57)
艺文采英
论延安文艺的人民性
刘 鑫, 张 楠 (1-63)
宗璞《我生平所最值得回味的事》考释
唐艳群, 金 星 (1-66)
高适、李白、杜甫、李邕“济南之会”考辨
刘明川, 董 灏 (1-71)
论《桃花扇》中的“文章梁柱”柳敬亭
张伊丹 (1-77)
“80后”中文学子的“青春之歌”——评梁晓声《中文桃李》
刘双喜, 马 季 (2-62)
论李佩甫小说的意象叙事
郝 璐 (2-67)
论王小妮诗歌中的“水果”意象
郭俐君 (2-72)
俄汉情感评价词汇的词典标注对比研究
孙 源 (2-76)
论鲁迅小说《伤逝》图像与文本的互动关系——以裘沙、王伟君黑白插图为例
张鑫鑫, 卢 军 (3-62)
王粲“在曹、刘间别构一体”辨析
赵晨岚 (3-67)
《临洞庭》《登岳阳楼》阐释变迁及其诗学意义
雷正娟 (3-73)
论金宇澄《繁花》器物记忆书写
刘静怡 (3-78)
论电影《小丑》中底层群体的生存困境与暴力狂欢
徐红妍 (4-61)
理雅各《易经》与《诗经》译本中“易象”与“兴象”的翻译对比研究
韩 笑 (4-66)
论清代浙西词派王初桐词作的多元艺术风格
赵远震 (4-72)
论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应物兄》中的女性形象
郑梦娴, 张景兰 (4-77)
当代生态小说中的“老者”形象研究
温 泉, 詹晓迪 (5-57)
朝鲜社会对太康才女谢道韫的接受研究
邓美玲, 苑英奕 (5-62)
隐蔽战线的英雄画卷——探析庞贝的小说《乌江引》
刘泉灵, 张高杰 (5-67)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王昌龄贬谪时期的诗歌创作研究
张雅洁 (5-72)
史鉴与创新:中华传统法文化价值综论
王东阳 (5-78)
威尔斯《隐身人》中格里芬人格异化的精神分析
张 伟, 胡明珠 (6-61)
南海《更路薄》文化传播研究
姜伊昌 (6-66)
论非虚构文学“梁庄三部曲”的乡土叙事
龙昭君 (6-72)
明清以来国画技法发展及特色刍议
底薇薇 (6-78)
学苑杂谈
全媒体时代冰雪项目英汉平行语料库开发与应用研究
杜思民, 彭永靖 (1-82)
新形势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原因与对策研究
田洪伟 (1-88)
应用型高校教师课程力提升探析
潘姝馨 (1-92)
习近平文艺思想指导下的高校音乐专业建设
崔一鸣 (2-82)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研究
李晓东, 付智睿 (2-85)
虚开发票罪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张九允 (2-91)
应用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戴建广, 高 敏 (3-83)
《产品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式教学研究
魏迎涛 (3-88)
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益关系论——兼议私密信息与敏感个人信息交叉说的合理性
王惟信 (3-92)
对建材史书编纂若干问题的研究
缪 沾, 秦 琦, 焦子朝 (4-82)
高校“智慧党建”的遵循原则和创新路径
于燕枝, 余久华 (4-88)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外语教学路径探析
崔琦超, 郭建伟 (4-93)
财会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司吉梅 (5-83)
新闻传播学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冯 婷, 陈 兵 (5-88)
论高空抛物罪保护法益的认定
骆晓俊 (5-9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模式构建研究
张柏柯 (6-82)
“PBL+云平台”智慧教学模式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应用
张梦华 (6-86)
论我国《民法典》的除外条款
付智睿, 李晓东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