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玮
(北京工业大学 文法学部,北京 100022)
大学英语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文化性的课程,也是大学生步入校园之后的必修课程之一。近年来,为了强化语言的工具功能,各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材除了一部分是原版引进的以外,大多是由英美专家和学者主持编写的。在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中,如何将思政教育注入大学英语课程,把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材有机融为一体,是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中都面临的崭新课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跨文化交际英语——阅读教程》是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使用的一套教材,这套以跨文化元素为特点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中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知识。但由于编者大多是来自欧美国家的学者,囿于世界观和思维模式的差异,教材中包含的课程思政内容明显匮乏。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国情怀”等内容融入其中,以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
《跨文化交际英语——阅读教程》是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与麦克米伦教育倾力打造的一本教材。该教材将大学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并融跨文化交际元素于通用英语教学体系中。选材注重对世界不同文化的对比,以充分唤醒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
该教材在选材上突出“跨文化”特点,除了一些介绍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的选篇之外,还增加了与中国文化和中西文化交流相关的选篇。如围绕“音乐”单元主题,既有介绍欧洲音乐之都维也纳历史与文化的文章,也有讲述中国钢琴家郎朗奋斗历程的文章;在涉及“中西文化交流”这一主题时,既有有“中西文化使者”之称的林语堂的文章,也有大众并不熟悉的中国科技史专家、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的文章。此外,还有阐述中西文化桥梁——丝绸之路的文章。这套教材致力于突出“跨文化”这一特点,旨在将传授文化知识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融入阅读技能的培养中,涵盖的主题非常广泛,并且与时俱进地选择了一些能引发当代大学生共鸣的话题。
《跨文化交际英语——阅读教程》这套教材以“跨文化”为主要特点,选取的主题和内容非常丰富。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西方普世价值论中的“自由、民主、平等”是有本质区别的[1]。“既然教学素材本身不可能价值中立,科学建设其中的思政内容将产生重要作用。”[2]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肯定教材中中西方文化传递出的美好和善良这些人性共有的品质,更要增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分辨两种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在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要想实现思政育人,《跨文化交际英语——阅读教程》(以下简称《跨文化——阅读》)的教学素材尚有不足,仍需拓展思政深度。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筛选—增补”3个步骤挖掘与拓展现有教学素材中的思政内容[2]。
《跨文化——阅读》教材涵盖的主题有知识产权、网络信息、转基因食品、激光、网恋以及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和身份识别等。这些主题涉及社会现象、健康问题、科技医疗和历史文化等话题,但直接提及中国文化的只有《跨文化——阅读》第三册第十五单元的《七大误解》一课。课文通过一位历史学家和一位美国游客的对话,反驳了一些对丝绸之路的误解,同时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以及它在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中曾经的重要地位,并阐述了它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看,所有的主题都包含着思政内容,都是有价值取向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握和运用这些主题。以第八单元《Feeding or Poisoning the World?(福兮祸兮)》为例,转基因食品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世界性话题,不同价值观和处于不同国家与地域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看法。在讲解转基因食品对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利弊时可将袁隆平等人对解决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巨大贡献等内容加入课堂教学环节。
“语言(语篇、话语)反映现实,构建现实(过去、现在和将来)。因不同的发话人和受话人、不同的交际目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交际方式等因素,话语就会表达不同的意义,也会直接表达或隐含一定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话语分析者的不同价值观、判断力就会对同一话语做出不同的解释。”[3]教师在特定的语境中,面对多层次的学生需求,要选择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教学素材,既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跨文化——阅读》第三册第十四单元《Lasers:Light Swords》为例,这篇文章介绍了激光在多种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讨论了使用激光手术时的利与弊。教师在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思考科学技术在医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未来投身于祖国的科技事业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针对《跨文化——阅读》教材的特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语篇主题,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能够引发他们更深层次思考的素材。如第三册第七单元《Making Money:An Ordinary Millionaire》一课,通过两位百万富翁迥异的工作态度、金钱观和生活观来探讨什么是财富,以及如何积累财富,以此告诉人们金钱买不到健康和幸福。这些观念是中西方文化所公认的,但文中并没有涉及“有钱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问题。因此,在讲授这个单元之前,教师可推荐学生观看有关中国企业家曹德旺的英文纪录片《美国工厂》和记录短片《Tech Billionaires:Mark Zuckerberg》,并布置问题:两位企业家分别是如何积累财富的?从他们的经历中可以体现出中美企业家的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曹德旺的创业经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哪些优良传统?通过思考帮助学生了解名人的奋斗历程,思考中国的“共同富裕”与西方金钱观的根本差异。
面对出生于“Z时代”的大学生,如何在跨文化——阅读课堂教学中“春风化雨”地融入思政内容,是教师们面对的一个全新挑战。教师需要从提升自身能力和改进教学手段两方面在跨文化——阅读课堂中实践思政教学。
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虽然能够“及时反映世界科技新进展,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但教材中鲜有能直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因此,英语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素材,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切实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4]。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从过去的以语言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向以知识和能力教学为基础、全过程融入思政教育转变。教师的授课关注点不再仅停留于语言应用本身,更要着力探索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但要体验语言和文化的魅力,还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课程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内容,不仅需要教师熟谙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还要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内容,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专业素养,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根据“零零后”大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性格特点,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可利用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增加与教材相关的新闻和时事等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小组讨论或者自我展示环节增加课程思政内容。如《跨文化——阅读》第三册第五单元《Youth,Beauty and Health》探讨了一个青年人普遍关注的话题:美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健康是无价之宝?在课堂小组讨论阶段,教师将课前学生们收集的一些年轻人采取不健康方法试图获得“美”的视频和图片与一些充满活力的健康形象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健康的意义以及美与健康的关系。这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积极面对未来的社会竞争。再如《跨文化——阅读》第三册第十三单元《Online Romance》中讲述了一段网络时代的爱情。教师在课上针对“网恋”这个世界性话题组织小组讨论之后,可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话题相关的自学任务。如让学生寻找一些中国歌颂爱情的诗词或文章,并思考古今中外世人所赞颂的美好爱情的共同之处,要求学生用中华民族秉持的爱情观念分析网恋这一现象,并写出一篇200个左右单词的作文。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课本内容相互融和,是大学英语课程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有效手段。
综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大学英语教材是实现大学英语“立德树人”目标的依托。在充分发挥《跨文化交际英语——阅读教程》教材“跨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教师要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对教材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目标增补相应的思政素材。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实现大学英语课堂的全面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