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综合评估在改善老年共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中的作用

2023-03-06 10:08王晓鹏叶书熙邱银冰蓝玉清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1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5期
关键词:共病病患者情绪

王晓鹏,叶书熙,邱银冰,蓝玉清(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老年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3种以上慢性疾病,临床又将其称之为老年共病,且该病临床诊疗复杂,病情迁延难愈,患者需长期反复住院接受治疗,饱受疾病折磨,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1]。有相关研究[2]表明,老年共病患者为焦虑抑郁高危人群,而常规的临床诊疗常注重对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往往忽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而不良情绪不仅增加老年共病患者治疗难度,且会降低治疗效果及遵医依从性,影响疾病控制,降低生活质量。老年综合评估(CGA)能够全面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及功能状态,可从患者的疾病、认知、自理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诊断,以及时发现潜在或存在的机体功能缺陷,进一步明确治疗目标,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及治疗,更好地帮助老年患者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3-4]。基于此,本研究将进一步分析CGA在改善老年共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0例老年共病患者中有焦虑抑郁倾向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0)和观察组(n=200)。纳入条件:①被临床明确诊断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共病;②入院均通过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估伴有焦虑及抑郁倾向者;③具有一定认知及沟通能力,可配合研究;④患者及其家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①伴有严重心、脑、肾等器质性病变者;②伴有老年痴呆及精神疾病者;③入院无家人或家属照顾者;④未完成研究,中途退出者。对照组男114例,女86例;年龄60-78岁,平均(68.25±2.25)岁;病程1-9年,平均(4.13±0.85)年。观察组男106例,女94例;年龄60-79岁,平均(69.02±2.31)岁;病程1-10年,平均(4.23±0.9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对症治疗,如降血糖、降血压、调血脂等,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安全情况,同时给予必要的抗焦虑抑郁治疗,可服用艾司西酞普兰(规格:10g),初始剂量为5mg/d,后期根据患者反映情况适当调整剂量,6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CGA治疗,具体如下:①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能力状况,总分100分,0-24分为完全依赖,25-49分为重度依赖,50-74分为中度依赖,75-100分为轻度依赖。②采用Snellen视力表及音叉评估患者视力及听力状况。③采用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POMA)评估患者跌倒风险,总分28分,≤24分则存在跌倒风险。④采用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总分30分,<27分为则伴有认知功能障碍,27-30分则为正常。⑤采用简易营养状态评估法(MNASF)评估患者营养状况,<7分为营养不良,8-11分为可能营养不良,≥12分为营养状况良好。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情绪,SAS分界值50分,SDS分界值53分,得分超过临界值则表示伴有焦虑抑郁情绪。最终根据患者上述各项评估结果,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功能状态、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并制定具体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对症治疗、非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优化社会支持、康复训练等。并在干预过程中及时监测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6个月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①焦虑抑郁状况: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评估,其中HAMA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记0-4分,评分越高则焦虑越严重,<7分无焦虑,7-13分可能有焦虑,14-20分肯定有焦虑,21-28分明显焦虑,≥29分严重焦虑;HAMD共17个项目,大部分项目采用5级评分,记0-4分,部分采用3级评分,记0-2分,<7分无意义,17-24分中度抑郁,>24分严重抑郁。②生活质量: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估[6],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4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③临床疗效评价:减分率≥75%为治愈,50%≤减分率<75%为显效,25%≤减分率<50%为有效,减分率<25%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ɑ=0.05。

2 结果

2.1 焦虑抑郁状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HAMA、HAMD评分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n=200) HAMA HAMD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6.58±4.85 19.85±3.57a 23.45±3.49 17.85±2.76a观察组 26.64±4.91 15.74±2.76a 22.98±3.42 14.85±2.13a t 0.123 12.881 1.360 12.169 P 0.902 0.000 0.175 0.000

2.2 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两组心理、躯体、情绪、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QLQ-C30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QLQ-C30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n=200)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情绪功能 社会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5.25±5.46 41.25±6.89a 42.35±6.48 50.68±7.64a 31.28±5.21 40.43±6.73a33.58±4.86 39.95±5.48a观察组 35.38±5.52 49.85±7.28a 42.29±6.51 57.48±8.34a 31.31±5.23 48.25±7.46a33.42±4.81 45.76±6.27a t 0.237 12.134 0.092 8.503 0.058 11.007 0.331 9.867 P 0.813 0.000 0.926 0.000 0.954 0.000 0.741 0.000

2.3 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老年共病定义为一位老年人同时有两种及以上老年病、慢性病,而共病之间可以是密切相关关系,也可以是互不关联的平行关系[7]。老年人为共病主要群体,主要以躯体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躯体疾病共存这两种方式体现,如糖尿病、高血压-抑郁,高血压-冠心病。与单一疾病相比,共病患者治疗难度较大,且住院率及病死率也明显提高。因此临床应及时关注老年共病患者治疗问题[8-9]。以往临床多关注患者疾病的本身,未对患者综合情况进行全面的诊断及评估,并且常忽略情绪对患者疾病治疗的影响,而负面情绪若未得到及时改善,则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不利于共病的有效治疗。

CGA作为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正确掌握和合理应用技术与方法,对老年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10]。CGA是一种多维度跨学科诊断过程,以明确患者在认知、日常生活及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全面的干预方案,为老年人做出更加客观的病情及健康状况综合评价[11-12]。本研究将CGA应用于老年共病患者中,结果发现,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理、躯体、情绪、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说明CGA跨多学科、多维度的诊断可为老年共病患者制定全面系统的治疗计划,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为:CGA对入院的老年共病患者进行认知、营养、心理、听力、跌倒风险等多方面的评估及诊断,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及判断,并及时制定全面系统的干预及治疗方法,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并通过实施药物对症治疗、非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一系列方案,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综合健康状况,减少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3]。

综上所述,CGA可为老年共病患者提供早期、更精准化的干预及治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共病病患者情绪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