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靖
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随着5G时代到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每年较大幅度增长的态势,年龄介于18~28岁之间的受害人所占比例高达54%。目前大学生防电信诈骗意识相对薄弱,电信诈骗手段的隐蔽化、作案科技化及多样化增加了高校学生防范难度,诈骗手段不断更新为高校学生带来新一轮挑战。众多事例表明,面对电信诈骗,防范意识的提高及规避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对于大学生尤为重要。
电信诈骗主要是指不法分子们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途径,设置虚假信息陷阱,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目前,高校电信诈骗典型类型及案例有:中奖或返利类,例如“2022年6月,某大学临床专业学生收到中奖信息,对方称提现需建立虚拟账户,学生在引导下转账三次,共计被骗12197元”;兼职刷单类,例如“2021年10月,大学生李某报案称,其在网上接到刷单任务,在网站购买指定产品,向对方提供银行卡转账后发现被骗,但未向公安机关报案。从某度寻找网络警察,对方称需缴纳保证金,李向对方转账后被拉黑,共计被骗3万余元”;冒充类,例如“2021年10月,山西某学院刘某某在D网购平台出售鞋子,由于买方称其无店铺保障导致微信被冻结,其扫码进入假冒D网购平台客服的页面,客服以开通‘拍拍商品交易协议’激活商铺诚信保障资格为由,诱导其转账3000元”;杀猪盘交友投资贷款类诈骗,例如“2020年4月,山西某大学甄某某在Blued交友软件与网友建立恋爱关系,经过1月余交流,该网友诱导甄某某在金融软件进行小额投资,甄某某投入共计2000余元后意识到被骗,停止投资”。
网络发展与大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网络安全隐患。高校学生被电信网络诈骗的原因主要有: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思想比较单纯且对陌生人信任度高;大学生具有较长的网络使用时长,各类社交软件使用频率高;相比实体店购物,大学生更偏向于网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高校课堂教育也从传统的线下授课转变为线下线上双模式授课,大学生是网络工具使用的较大群体,他们使用网络来学习知识、上报数据、交流信息等。但是大学生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相对薄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近年来校园电信诈骗方式不断更新,变得更具有针对性[1],欺骗性也更强。“互联网+”环境下,各种通信软件和金融软件层出不穷,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更加隐蔽,大学生更加难以分辨真假。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提供的生活费和闲暇时间的勤工助学费用,一旦被诈骗,经济损失较大,精神负担加重,大学生产生自责感和悔恨感,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心理障碍或者产生轻生的想法。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打击措施主要体现在宣传教育方面,形式主要为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安全教育培训以及日常案例警示等。通过这些宣传教育,学生仅仅被动接受防诈教育,没有主动参与到防诈教育活动中,教育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深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使用、电信网络诈骗认知研究,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对培养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应当建立学生个人信息保护教育机制,使学生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从源头减少不法分子“精准”诈骗的信息来源。同时,通过防范电信诈骗专题宣讲会、开设防范电信诈骗相关课程、个人信息保护教育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课堂形式也从传统的灌输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和讨论,通过对典型电信诈骗案例讨论,生动地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教育。让学生从内心自觉接受和认同,逐步提升防骗反诈意识,再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对网络世界的虚假与真实具备基本的辨别能力,但电信诈骗团伙往往根据大学生的涉世未深、经验不足以及爱探索冒险的特点,设下圈套,利用大学生存在的侥幸心理及“高薪”“中奖”等诱骗大学生落入陷阱。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特点,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不贪图小利、不盲从,具备应有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院可开展相关团日活动或主题班会,在朋辈间营造榜样,树立相互帮助的良好风气,使学生在良性环境中学习和成长[2]。
高校应当整合各个部门,建立完善的电信诈骗防范应急体系,在日常管理中提高大学生电信诈骗风险防范意识,并在学生遭遇电信诈骗时及时处理和反馈,避免更多学生受害。为构建完善、立体的高校防诈骗应急机制,高校还应与当地公安机关、网信部门和网络技术监督部门,共同搭建电信网络诈骗预警系统,完善预警机制和体系。
同时,各部门信息、资源要高度共享,一旦出现可疑资金或者可疑短信,马上联系学工部、后勤部等单位,并同步联络学生本人。由学工部保障大学生注册并开启国家反诈中心和金钟罩APP,实时监测学生网络使用中的诈骗风险。一旦有异常出现,当地公安机关及高校保卫处能够及时收到反馈,同时学生手机APP也会收到防范电信诈骗提醒;由后勤部保卫处及时联系学生确保已知晓当前网络诈骗风险,并及时阻止诈骗犯罪分子得逞;保卫处需要及时汇总近期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及相关案例,为教务处网络安全教育提供最新信息;由高校保卫处、学工部、后勤部、教务部等各部门联合,做好事前预防以及事后宣传教育;由高校联合公安部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形成以校园网络诈骗的预防、处理和事后重建为内容的宣传教育体系;最后,高校对大学生的防范电信诈骗教育以及教师员工的宣传教育要做到“入脑”“入心”,防止流于形式,过眼即忘。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隐性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及处理事情的能力具有深刻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关系和氛围融洽,尊重、平等、开放的教育模式,能够使大学生与父母处于良性关系,在遇到风险或挫折时能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鼓励。相较于家庭教育,高校教育是一种显性教育,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是课堂上的引导及灌输。经过家庭教育及高校教育的正确引导后,学生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经验及较高的辨别能力。可以说学生的智商提高主要靠学校的教育,而学生的情商提高需要社会的经验和历练。二者结合教育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大学生的网络诈骗防控需要将家庭、学校的教育结合,缺一不可。建立“家庭—学校”防控诈骗网络,既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内部应建立五级联动防范电信诈骗队伍,构建“宿舍—班级—年级—二级学院—职能部门”五级防范诈骗体系[3]。宿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地方,舍友间朝夕相处,有异常时往往能第一时间发现,反馈至学院,及时防范不法分子。班级—年级朋辈体系,除了能够及时响应防诈系统,将朋辈间的支持和信任作为纽带,也能使学生互相扶持、互为榜样。面临不法分子的利益引诱或威逼胁迫,树立正确价值观且有稳定情感支撑的大学生有冷静思考的能力和不为利诱的品质。
近年来,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方式的不断升级,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受到了威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通过线上线下双途径向大学生普法,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目前学校网络安全教育主要为线下开展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内容上也存在不足,如资源欠缺、教育形式单一、频次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大学生接受网络安全教育程度不足,且容易随时间快速淡忘,起不到应有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上下联动的方法主要针对网络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应当根据“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诈骗的新形势,线上教育可将有效维护网络安全的方法传递给学生,线下教育实质指理论联系实践,将网络诈骗现状、网络诈骗新类型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调查显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线上教育内容为反诈知识、相关案例及受骗后的正确处理流程,教育形式可选择防诈情景剧、防诈宣传视频以及防诈骗知识竞赛等。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安全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根据“互联网+”新形势,除了新型网络诈骗手段,相关的贷款、利息等金融知识也是大学生愿意学习的,可避免不法分子利用学生知识漏洞进行诈骗,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高校及家庭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身心关注,辅导员、教师和心理老师不仅要关注未受骗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倾向,更要重点关注受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以防其因心理危机处理不当而产生的二次伤害,及时有效做好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大学生在受骗后如果产生难以自愈的心理变化,朋友家人的鼓励和安慰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学校辅导员及老师的帮助关心也不可或缺。受骗学生大多数能主动找心理中心老师进行咨询,如果有需要还会寻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但仍有小部分学生选择默默忍受,独自承担。往往这类学生需要被重点关注,观察其是否因自责等陷入精神不济,长期如此容易发展为心理问题。
高校还应建立心理危机处理机制,构建“心理联络员—心理委员—辅导员—二级学院—心理中心”五级联动体系,保障通道快速反应。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第一时间启动危机处理机制,由心理联络员或心理委员及时发现并汇报辅导员,保证辅导员第一时间与相关学生取得联系并研判情况紧急程度,及时上报院级领导后,与心理中心取得联系,安排专业老师介入,如有必要转诊相关医院。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推进国际执法合作,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当前高校教育必须重视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的人才培养与顶层设计,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学校、家庭和社会层面必须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网络安全素养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切实保护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履行网络安全义务,成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校园建设的坚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