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丰訸 牟柏翰 侯明佳 李剑映
(1.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4025)(2.烟台业达城发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1)
国家领导人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曾提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对于山东省而言,如果带动大学生毕业留鲁就业、切实提高大学生留鲁工作质量,是同样无比渴求的工作实效。同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系千万家庭幸福,关系财富创造、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
政府与社会为大学生留鲁就业创业创造优秀条件,但是由于随着社会压力逐年递增,大学生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生活的懈怠也时刻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从而导致一定数量大学生回家待发展、就业未落实、留鲁无贡献的现象发生,并未从实解决省委、省政府所需人才发展问题。留鲁就业的大学生在工作后离职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未形成稳定的就业局面。
高校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原则,在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为学生保驾护航,深得学生信赖,学生个人情况也被教师所熟知;同时,高校教师作为外界社会与学校之间的媒介,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有所联系,为学生把关信息,为社会推荐人才,在就业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可以研究好高校教师对毕业生的职能作用并充分加以运用,相信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毕业生留鲁就业率,杜绝短期离职现象的发生。
自2017年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就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和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创新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服务保障,使得我省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历年大学毕业生留鲁率逐年上升。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年均保持在60万人以上,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的7.5%左右,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其中,留鲁毕业生比例保持在8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因受大环境影响,虽然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去年水平,但是总体保持平稳。截至7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留鲁率达到82.56%,明显高于前三年水平。
但是,在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其自身的就业价值取向对其就业情况及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政府与社会已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优厚的就业福利与积极的服务质效,再继续深抓政府与社会很难取得突破,而高校教师方面并未起到足够的就业职能作用,仅限于和企业联系与提供就业岗位,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因此,发挥高校教师的职能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做好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留鲁就业有正确的看法,为其留鲁就业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心理支持,避免对其就业选择产生影响,同时为更多的岗位提供人力资源,实现大学生在鲁的顺利发展,落实人才发展政策,切实促进山东省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负责人通常为学校的一线辅导员和班主任,其中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时间较久,经验丰富,理论素养扎实,与学生干部等关系较为紧密,尤其学院就业工作负责老师对在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职能有着深刻的理解,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过程中的摸索探究,在学生就业方面取得并拥有显著成效和丰富经验。毕业班班主任含有专业资深教师,具有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积累和就业资料来源;同时经过四年相处,班主任深受学生们的信赖;作为专业领域资深人才,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挂职等途径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和去向,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就业指导工作负责人通常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培训,获得创新创业讲师、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等资格资质,同时每位老师都兼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基础等课程授课教师,可以时刻对毕业生就业研究状况进行反思和调整,充分认识历年就业形式,从而为毕业生来鲁留鲁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建立就业咨询工作站,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对学生价值观、择业观的引领作用,以咨询解答代替固定安排,调动学生留鲁就业的积极性;与本地企业进行联系,以工作站为中转,建立企业——工作站——学生流动机制。
以高校教师联系本省招聘单位的优秀毕业生,通过校友返校报告、带队实习等,以观察学生是否更中意有校友的企业。
在考研、考公形势日趋高涨的形势下,一些企业进行协议更改,保障考研、考公毕业生的相应权益。调查相关企业相比于同类型企业的招聘结果,以确定是否建议来招聘的本地企业实施相应做法。
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师的责任担当。作为高校教师,要精于传道、授业、解惑。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和转折期,高校教师要抓好“拔节孕穗期”的关键发力点,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把握好方向,坚持不懈传播正能量,占据理想和道德制高点,发挥好示范引领学生的作用,在精于传道、乐于授业、勤于解惑的过程中挑起培育正确价值观的重担。
国家领导人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道:“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也更进一步告诉我们,青年的奋勇争先必须要有正确价值观的引领。高校教师要着眼当下,放眼未来,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相结合,与就业发展相结合,与实现民族复兴而奋勇争先相结合。
学校资源开发和拓展属于一个持续更新的过程,高校教师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基本都是以学校平台或者资源为依托的,就目前而言,一所学校积极向上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学校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高校教师作为高校良性发展的第一推动群体,做到充分运用学校资源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读懂弄清学校关于运用学校资源的文件和政策,使运用学校已有资源达到最大程度。
其次是开发自身,高校教师本身也是学校的资源,对自身资源的开发是高校教师运用学校资源的重要步骤,尤其是管理者,要具有“人力资本”的概念,重视高校内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校内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师的幸福感,帮助老师将自身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使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符合实际学校发展目标。
最后高校教师比学生更早、更全面、更直接接触到学校资源,所以更应该最早将学校已有资源与自身资源相结合,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去解决问题,并在合理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将有效的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学生,充分利用好“两微一端”,搭建起讲解、利用、分配、反馈的校内资源优势渠道,形成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的良好氛围。
高校教师的就业职能不仅体现在学校内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同样对往届毕业生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唐纳德生涯发展理论的重要现实实践,在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将学生送到就业岗位上只是浅显的第一步,要促成由“职业”向“生涯”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更为强调对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掘。同时对于毕业生的追踪关注,也是改进对在校生毕业就业工作方式方法的经验积累。
第一,往届毕业生具有帮助与指导的必要性。毕业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在面对社会或工作问题时往往会感到困惑甚至茫然无措,同时,由于周围的同事和领导大多与其交流的是工作方面的问题,且刚步入社会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还较弱,所以常有一些思想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纠正,这势必影响他们以后的工作。
第二,往届毕业生具有帮助和指导的可能性。在教师方面,经过在校期间与学生长期的接触,对每位学生的能力、性格和工作态度等比较了解,而且教师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所以对学生刚走向社会时产生的困惑或想法能给予正确的指导。在学生方面,指导毕业生留鲁就业代表距离较近,无论通过网络还是现实走访,联系起来十分方便,所以在学生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时,可及时通过咨询老师得以获得帮助。同时,教师在与单位的领导和前辈同事的职能方面有些相近,刚毕业的学生更信任和了解自己的教师,更容易从教师这边获取领导和前辈同事的思路想法。
针对往届毕业生的后续关联和支持,学校或学院可建立毕业后学生联系平台,使教师成为帮助与指导学生的组织上的保证。教师在指导方法上要注意自身角色和职能转变,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学生,由于其社会角色的转变,应当采用朋友式访谈,耐心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在对待不同的学生时要注意不同的策略:如对待考取重点院校研究生、考编或进入大型企业的优秀毕业生,不仅需要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还要让学生保持戒骄戒躁的心态和对抗挫折的勇气;对待考取普通院校研究生或进入普通单位的毕业生学生,应当肯定他们的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且指出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激励他们进一步前进;对于未有工作着落的毕业生,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关怀,不得进行强硬督促就业。
作为高校教师,对已毕业的往届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往往容易被教师和学校忽视,但通过给往届毕业生进行帮助和指导,不仅能使学生快速汲取经验,还可通过信息反馈提高教师自身的指导能力,并对就业市场与形势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高校派教师到企业挂职。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决策和运营,了解到当下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从而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使得学生所接受的知识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
高校派学生到企业实习。现阶段高校在大学生毕业前,一般会将其派到企业实习。一方面,大学生到企业实习,能够更早地进入社会,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这个阶段恰好可以作为一个过渡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提早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可以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地与工作相匹配。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学校向企业不断输送大学生进行实习,企业也不定期地进入高校宣传企业文化和行业前景,使得双方在无形中紧密结合,达成合作共赢的局面。一方面,大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在不断了解企业的过程。通过企业有针对性的培养,实习的大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就达到企业对于该岗位的胜任要求。相对于未有该企业实习经验的应聘者,实习的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应聘优势。
另一方面,企业进高校宣传企业文化和企业前景,使得高校大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企业、对企业有认同感。从而在大学生择业时,更有倾向性地选择该企业。校企合作的方式,既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解决了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问题,从而实现共赢。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毕业生留鲁来鲁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一名毕业生的前途和命运,更关系到全省引才工程和高质量发展。做好高校教师对大学毕业生留鲁就业的职能研究,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合适的人生发展道路,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资源,还可以形成高校教师就业引导工作的理论体系,为下一届、其他院校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也可为校企产学研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