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萍
(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1801)
会计信息化建设就是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以信息化支撑会计职能拓展,以数字化为突破口,建设财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使会计数据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在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就充分阐述了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会计信息化建设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非一日之功。时不我待,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打破传统会计核算模式,打造数字、高效、安全的现代化会计管理模式,实现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助推单位各项业务工作有序开展,保障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有着一定的差别。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事业单位更多的是承担社会责任和政府职能。因此,在会计工作方面,工作的原则虽然是一样的,但是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除了能够提升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效率,更主要的是能够提升政府工作效率,进而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形象,为政府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实际情况看,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事业单位所承担的业务,虽然与行政单位不同,但是所从事的具体事情,依然是政府职能的范畴。事业单位各项事务的有序开展,能够提升政府的威信力,让政府能够更好地实施项目,特别是一些关系到民生的项目。作为具体实施项目的保障,会计岗位在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建设,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来使得会计工作更加高效,能够及时公开资金的使用信息,保证资金使用的透明性。这样的信息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政府的智能履行,让全民参与到政府事务的管理中来,进一步实现民众监督手段。
会计工作是一项程序复杂,需要处理很多信息的工作。因此,在信息管理和处理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特别信息化技术的完善,使得会计工作在处理一些数据信息的环节变得更加容易。因此,从会计工作角度分析,完善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会计工作效率,让会计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促进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科学高效运行。
资金管理是财务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重要保障。会计从事的工作,其中一部分就是财务的管理与核算。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涉及政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因此对于资金的管理要求更加严格。会计所管理的每笔资金,都应该合理准确,这样才能提升政府的威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够确保资金管理的科学性,从而保障政府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流动。
会计信息化是指会计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对会计信息、会计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分析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管理效率和效能的提升。与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和内容有所不同,会计信息化强调会计人员侧重信息技术应用来解决会计操作、会计分析工作,为会计报表制作者、使用者提供更为有效地实现会计数据处理和分析,从而为组织内部运作管理提供更为精准、可靠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化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普遍性、集成性及实时性。首先,会计人员以现代会计管理理论为基础将会计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等融合在信息化管理工具当中,对会计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进而形成完整的会计核算工作体系,这体现了会计信息化工作具有普遍性;其次,会计信息化建设将核算单位的职能、业务、财务、后勤保障等核心工作通过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进行有效融合,将会计工作与组织运行进行流程再造,使财务会计人员实时可以掌握单位整体的会计信息变化,确保内部财务会计数据的高效共享与准确传输,加强会计信息处理效率和能力;最后,会计数据经过信息化系统的集成管理和传输具有动态化、实时化的特点,在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人均效能的同时,促使财务会计人员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深度、复杂的会计操作,从而促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要坚持预算会计、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核算要求,在新会计制度下确保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单位财务信息、预算信息、绩效信息实际情况,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能力和业财融合,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日常会计核算操作行为及管理基础。预算会计要遵循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要遵循权责发生制,按照预算会计、财务会计的核算细则要求编制本单位的双财务报告,从预算执行及财务管理视角分别审视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质量和整体效益,便于管理者更全面地了解组织发展态势。
当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很多部门完成了合并与重组,更加体现政府的效率和部门的科学安排,为下一步实现国家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使得事业单位更加高效,更符合我国未来的发展建设。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随着改革深入,信息化建设程度在不断加强。但是,随着技术不断改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岗位信息化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信息化管理是政府事业单位开展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会计信息化管理不但涉及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的制作,而且还必须与业务部门数据实现信息互动,更多反映了企业管理会计的分析决策功能,是会计智能化技术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在政府事业单位中的不少领导干部和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并不清晰、重视程度不足,以为会计信息化管理就是财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管理就是单纯地利用财务软件开展会计核算,能够减少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升了财务从业者的工作效率,却忽视了会计信息化具有的财会分析、预警功能以及财务管理、决策等功能,也因此限制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大多隶属于综合办公室,工作成绩并不被领导所了解重视。有些领导将财务与业务的关系割裂开来,认为会计工作就是日常操作性的报账、记账等单一工作,而没有看到会计信息对于单位决策和业务监督的重要作用,以至于忽视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造成财务信息数据相对滞后,数据分析缺乏及时可靠性,制约了单位业务的执行效率,甚至影响了单位履职尽责;有些单位领导对会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优势理解不足,且认为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在于服务社会,不像企业以追求盈利为目的不断追求更高效率,于是对于会计信息化建设没有迫切需求,推动上也相对消极,只满足于眼前的现状;还有些单位的领导、会计人员在认识上没有正确把握会计信息化,直接将其等同于会计电算化,认为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够了,不用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单位也能够正常运转,没有必要再浪费资源去实现会计信息化。不了解、不理解会计信息化,导致单位对其重要性也认识不足,从而制约了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晚,所制定的针对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也相对落后,这种情况使得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受到限制。
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财务人员往往根据以往的经验,出现轻视核算、重视结果的现状,也没有相关的制度进行约束。虽然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各单位对会计信息化工作没有统一标准化的制度,对于管理规范、流程、责任范围等无章可循。财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信息与其他环节没有有效的衔接,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仅要考虑财务会计人员对数据的分析,而且要兼顾信息技术功能的开发和运用,站在相同的高度去制定统一的标准,才能保障会计信息化工作顺利的开展。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通过会计信息化建设,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但是网络的应用环境,容易让财务数据遭受网络病毒的侵害和黑客的攻击,虽然很多操作系统和财务软件都有权限管理,但是财务人员有限,很多业务会同时由一人负责,密码公开化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没有有效的监督与内部控制,会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发生问题后,因为权责不分,各个部门推诿扯皮现象经常发生。
会计人才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与推广需要既要有丰富的财会知识和业务能力,又要精通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专业素质复合型人才。然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与会计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相比,还有差距。复合型会计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大道上的阻碍。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机构设置、编制限制等原因,造成财会人员配备不足,甚至有许多非会计专业的人员从事财务工作,而单位会计从业人员自身或技术单一或呈现老龄化趋势,在面对信息化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时会存在畏难情绪,不愿意去学习,单位方面又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不够注重,这使得会计从业人员专业化素质普遍不强。有的会计人员对相关财务软件掌握不熟练,而有的会计人员能熟练掌握财务软件操作流程却难以胜任网络系统维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只能从事一般日常工作,因此难以提高财会业务工作的整体效率,导致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疲于应付;另一方面,单位具备专业财会知识的会计人员往往缺乏信息化知识的储备,而掌握信息化技术的计算机人员又不懂得会计方面的知识,真正掌握两者的复合型人才很少。而社会上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往往因为薪资待遇、职业规划等原因更倾向于选择进入外企、国企、大型民企、上市公司,而不愿就职于行政事业单位,这种现实情况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引才之路走得愈发艰难。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行政事业单位长远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正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大对信息化相关知识和优秀案例的宣传力度,号召全员参与学习,相互交流研究,使单位人员真正认识和理解信息化,尤其是要让单位领导、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了解信息化全面推广,业财一体化形成之后能为单位带来效益的优势性,让单位领导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高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动作用。
其次,将会计信息化知识与技术的学习成果列入个人评优评先的考核范围,激励会计人员主动学习掌握信息化技术,并将会计工作与日常业务充分结合。同时,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也要逐步推进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加大对信息化工作推广过程中优秀员工的奖励,鼓励全员参与,营造良好氛围,从整体出发,提高单位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会计信息化推动了会计工作创新发展,但如果不以制度管控它,将会滋生诸多风险隐患,因此建立、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刻不容缓。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学习借鉴其他行业或企业成型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结合单位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本单位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分别设置岗位职责权限、计算机操作规范流程、计算机设备管理章程、系统维护管理以及档案管理制度等,同时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整合财务相关软件信息资源,做好业务财务衔接,固化制度与操作流程,形成一个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
其次,进一步完善单位内控制度,加强管理,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工作职责细化到人,信息化会计人员按各自岗位权限开展工作并保管好自己的信息化系统账号和密钥,逐级审核授权,做到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与监督。
最后,单位还应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管理制度执行得好给予奖励,而不按制度执行则并有惩罚,以此确保信息化制度的落实。
良好的办公条件和安全的网络环境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尤为重要。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制定专门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预算,争取得到主管单位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支持,购置先进计算机软硬件,逐步淘汰更新老旧设备;有条件的单位应加快国产涉密设备替代,确保信息安全;资金不足的单位可以考虑以融资的方式采购设备,与供应商协议先使用再分期还款。其次,选择专业软件公司开发适合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化软件系统,做好个性化功能设置,打造数据共享平台,定期优化升级,强化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安全传输,同时注意系统日常维护,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有一批复合型的会计人才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把握会计人才的“引”和“培”,双管齐下打造复合型会计人才队伍,保障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人才供给。
一方面,单位需要改变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提高薪资报酬,给予一定的人才补贴补助,引进知识、专业、能力优秀的会计人才,可以尝试与高校合作引进高校专业会计人才,或者采用聘用方式向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聘请专业会计人才,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引发“鲢鱼效应”推动本单位财务工作变革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单位现有的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除了要有财会、法律、税收类专业知识的培训,还需要加入会计信息化技术的相关培训,可以围绕会计信息化系统设置实操课程,通过网络授课、交流学习等方式,让会计人员能熟练掌握并运用信息化系统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以点带面,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提升整个财会队伍的素质。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增强重视会计信息化的意识,转变观念,整合资源,互联互通。了解单位财务会计的现实状况,合理制定预算,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层层学习,全面推广,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规划,保障会计信息化工作可以在单位顺利开展。其次,财务会计人员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摆脱传统记账模式的局限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政治站位,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学习,积极协调、相互配合,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原始单据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只有做好财务会计基础性工作,通过信息化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分类、整理,通过分析数据,把财务数据精细化,由事后控制转变为事前预测,使会计信息化建设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可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系统更加完善。业务量大而复杂的单位,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快速收集单位内部和外部的数据,经过录入信息系统后,为单位决策者提供更为准确和实时的数据。会计人员摆脱了传统的记账模式,通过单位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相结合,会计信息化成为一座连接单位和外界的桥梁,可以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和会计数据,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促进单位的发展。
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会计原始数据的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货币资金方面的舞弊现象,简化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报销流程,尽可能实现无纸化办公,而且还能增强单位内部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强化会计信息的利用率,节约资源,让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并及时准确地为单位的领导层提供多方位的财务数据信息。
会计信息化建设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行政事业单位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建立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优化软硬件配套设施,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促进单位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