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研究

2023-03-06 03:41张晓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2期
关键词:实体商业银行金融

张晓

(吉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滨江支行,吉林 吉林 132011)

我国对金融产业发展十分重视,同时,为避免出现金融产业过度发展而导致经济质量下滑,明确说明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是金融产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商业银行自身应将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有效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发展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把控工作要点,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加强对资金链条的风险防控能力,不断优化金融产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

一、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现状

(一)服务意识薄弱

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是当前经济体系下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基础环节,想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既要不断提升实体经济的整体价值空间,也要充分利用金融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地位,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银行是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载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活跃度不断增强,很多商业银行的应力指标与风险指标不断增多,虽然这些指标的设置初衷建立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但过多的指标内容也让商业银行拥有更多实施监管套利以及逃避监管的空间。

此外,现代商业银行多为多元化结构,而银行自身的管理工作却没有及时跟进,多数商业银行依旧采用前后台管理不同步的作业模式,这就导致业务创新与客户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客户在获取服务过程中的感受与银行形象没有形成对称。

现如今,盈利已经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的唯一目标,自身服务意识已十分淡薄。经济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迎来全新机遇,银行可投资项目不断增多,多元化诱惑也在不断增强,如果商业银行继续将盈利放在首要位置,不断规避风险监管工作,那么将很容易形成严重的风险累积问题。

(二)脱实向虚现象普遍存在,资源错配更为严重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当前经济体系下两大重要经济模式,只有实现两者的平衡发展,才能不断提高资源层面的优化配置水平,实现资源最大限度开发与利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金融产业内部开始向利益方向转移,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等对传统金融的冲击更为明显,继而导致金融产业普遍出现脱实向虚的负面现象。此外,实体经济获取资金的渠道十分单一,而银行信贷服务实体经济又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入环节不断增加,实体经济获取融资的成本不断放大,金融风险也在这一背景下快速抬升。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个人房贷金额在全年新增贷款中的占比已超过40%,资源错配现象愈发严重。此外,我国金融经济习题下也存在较为严重货币金融问题,这对金融产业服务实体经济过程形成进一步冲击,价值资金空转套利的诱惑下,很多企业并没有利用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去发展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问题不断加重。

(三)资金难以流入实体经济

近些年,互联网金融已逐步成为金融产业的主流形式,而商业银行为提高自身的产业地位,放大自身的盈利空间,其表外业务规模迅速扩张,业务范围无限制放大,业务层次更为深化。但是,表外业务的迅速发展在给商业银行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让商业银行自身面临的金融风险更为多变。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改革工作不断加快,商业银行也随之加大表外业务的创新力度,业务种类更为繁多,交易内容程序复杂,交易双方关联程度更高,一旦发生金融风险,也很容易出现十分严重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供给侧改革工作无法实现初始设想与目标。此外,很多商业银行规避市场监管,将大量资金推送至表外业务,而一旦市场经济环境出现波动,商业银行自身将面临极为严重的负债问题,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也同样造成监管工作难以顺利开展,领域发展速度过快,资金吸收速度过快,资金空转现象愈发普遍,最终造成资金难以流入到实体经济。

(四)文化合规问题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为提高经济体系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正在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很多产业被淘汰出局,这就导致部分商业银行原本就存在的不良贷款问题被进一步放大,而这对于风险监管工作而言十分不利。改革工作势在必行,落后产业被淘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商业银行应及时转变自身的经营理念,树立“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的基本原则”,在确保金融产业有序化健康发展的同时,强化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正面刺激作用。

但是,分析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际,很多银行依旧存在有章不循、业务漏洞不断增多的现象,甚至部分员工对于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严重不足,规章制度流于形式,银行资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已降至冰点,而这也同样助长不良贷款问题,实体经济发展受到巨大干扰。

二、提升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服务实体经济思维

面向实体经济提供服务是我国金融改革工作的核心任务,其要点在于引导商业银行资金回归本源,最大限度减少脱实向虚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不断强化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与服务能力。因此,商业银行应精准定位自身的社会决策,正确看待自身发展过程存在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问题,正确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以身作则,不断强化自身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意识,在发挥金融市场主观地位的同时,也要提高对利润诱惑的抵抗力。

此外,相关部门也要针对多元化经济背景下的监管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明确各项决策服务目标得以精准定位,确保各项处罚措施得以严格执行,进而让商业银行资金不断流向实体经济,建立长远发展思维,带来实体经济快速健康成长。

(二)促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

深化供给侧改革工作的重点在于实体经济发展体系的调整,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层面,优化实体经济构成。金融产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容怀疑,因此,为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和谐共存,主管单位应不断加快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进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质量。现阶段,我国经济供需失衡现象十分明显,而相关部门为消除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的毒瘤与隐患,更是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新常态下的核心任务。

在此条件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产业的主要载体,在不断提高自身利润空间的同时,也要全面思考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通过配置稀缺资源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效能。当前,我国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之间依旧存在较大的隔阂,实体经济利润被分割,对此,商业银行也遵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总体方针,合理实施业务创新工作,加强业务风险分析以及业务类别管理,避免出现业务乱象,始终坚持银行业务与实体经济产业之间的联动关系。例如,商业银行可建立金融产于实体经济的利润跟踪资本定价机制、利润共享机制以及风险共担机制,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反哺能力。

此外,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促使商业银行合理调配稀缺资源,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项目之中,重点投资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产业,进而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更为有利的金融环境,以资金角度消除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不良现象。

(三)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体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实体经济质量与国家经济体系健康性息息相关,因此,优化供给体系质量成为当前改革工作的主攻方向,而这一策略的有效推进,也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对于现代经济而言,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要保证商业银行与经济体系之间的正向反馈,就必须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让商业银行为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原动力。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盈利为目标,很多银行存在较为严重的金融风险,脱实向虚现象十分普遍,大量资金涌入到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进而导致实体经济产业难以获取到足够的资金流,实体经济发展受到巨大阻碍。

为解决这一难题,相关部门可加大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并鼓励其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层面,必要时可建立产业同盟,利用资源与信息共享等方式,精准完成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定位。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优化与改良,需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畴进行调整,一方面加快实体金融产品创新工作,一方面加快引入其他服务动力源,在稳定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提下,不同调整资源配比,提高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用。

(四)促进金融科技领域的快速创新

新时期,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发展创新提出全新挑战,且其过程也为金融体系成长创造更多机遇,合理运用金融科技,不仅可以全面提升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也将为商业银行自身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新的保障。

金融科技不是金融与科技的简单结合,而是在金融领域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在技术领域融合金融建设思想,因此,金融科技的影响不仅在于策略层面,也在于影响范围与思想层面,并蕴藏于业务与创新过程中。金融科技影响下,商业银行需要同步思考创新与业务之间的关联,创新是否服务于业务,业务是否可推动创新,业务与创新是否对实体经济起到良好的刺激效用。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利用金融科技实施业务创新时,应正视金融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正视业务与创新之间的影响,既要保证实体经济与互联网技术的科学结合,也要让互联网技术成为带动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手段。

金融科技在商业银行中的运用,不是简单跳过传统银行模式,而是在融入互联网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体系以及服务方式进行调整,让虚拟化金融服务可生效于实体经济层面。

此外,商业银行亦可利用金融科技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用大数据等新型手段策略,精准完成实体经济需求与发展现状。现如今,多数商业银行对于金融科技的理解尚不透彻,很多内容依旧处于试错与探索阶段。

因此,商业银行应注重与专业金融机构的合作,深入分析产品与业务发展的新思路,对于业务模式与产品进行优化改良,进而形成更为稳健的金融经济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力,必要时商业银行可借鉴金融科技公司的现有成果与创新产品,不断推进金融科技在商业银行服务过程中的服务深度。

同时,相关部门也要为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层面的发展建立对应的鼓励政策机制,刺激商业银行不断开发更多的优质服务。

(五)注重合规经营文化的塑造

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需求,适应供给侧改革工作的具体要求,商业银行也在不断推进转型工作,其业务经营发展环境更是发生重大转变。对此,商业银行应加大合规经营文化的塑造,面向实体经济服务,立足自身发展需求以及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构建更为先进的经营文化氛围。

商业银行风险防控工作也要建立在合规经营文化的基础之上,慎重审查控制风险机制,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发展在需求与供给层面的良好互动及协调,积极推进设计创新,在经营战略层面加快体系建设,让业务结构模式更具金融服务特色、更符合风险防控需求。此外,商业银行也要加大保险存款制度的推进,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好封顶设计工作,从而让风险防控体系变得更为牢固。

三、以多家A股上市银行为例——商业银行做法解析

(一)贷款投资重点行业

早在2017年我国就已开始对商业银行在投资与业务类别层面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调研,其中,25家上市银行的营业收入在半年时间内就已达到两万亿人民币,盈利增长速度十分稳定,而众多商业银行也在针对传统业务中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全面分析,资金总体呈现脱虚向实的发展势头,贷款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商业银行发放金额以及贷款的投向更为倾向实体经济,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效放大。

(二)跟进“一带一路”等战略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量不断增长,行业内部更是建立起扶持基金等多重举措。此外,我国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与健康性,针对各地区经济特色,提出一系列经济建设战略,其中以“一带一路”最具代表性,而各大银行也在这一战略基础上,成立专业的工作小组与业务创新团队,多元化产业基金得以快速成长。这些代表性的商业银行服务,其对区域实体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如中信银行首创的“一带一路”基金,北京银行为刺激区域经济建设而提出的5000亿授信服务等等。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在实体经济层面的投入不断扩大,各地区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都得到有效促进,这对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十分有利。

(三)精准扶贫,优化产业体系

近些年,我国扶贫攻坚工作不断加快,而商业银行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做出更多贡献,更多以面向贫困人口为目标的商业银行业务已向更广泛区域展开,小微客户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精准扶贫工作得到有力支持。

此外,以定点扶贫为核心方向的扶贫基金也在不断延伸,基金总额快速增长,这对于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各类扶贫项目的发展潜力也得到充分保证。

同时,商业银行在优化产业体系过程中,也在创新精准扶贫模式,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庄园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快速加深,这对于我国实施精准扶贫工作起到良好的保障效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向实体经济服务层面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行业工作者应不断加大服务分析力度,正确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合理控制多元化业务发展,加大资源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深入分析金融风险防控策略,从而不断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猜你喜欢
实体商业银行金融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