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劳动教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23-03-06 03:16杨春凤高建斌
教师博览 2023年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学生

杨春凤 高建斌 赵 静

(1.江西省教育评估监测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25;2.井冈山大学,江西吉安 343009;3.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广东广州 510440)

《教育部2019 年工作要点》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情况考核、评估和督导。”2020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劳动教育再度成为热词。《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使之全面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需要把握好关于劳动教育的“知”与“行”。

一、国内的研究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在《教师百科辞典》中,劳动教育被界定为:向受教育者传播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劳动成果的感情。而在《辞海》中,劳动教育的词条解释是: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不断加深,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认识。张绣琴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劳动活动,培养人们正确的劳动态度、非凡的劳动意识,丰富劳动情感以及锻炼劳动能力,并且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适应未来变化、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个体。

从劳动教育所依托的载体来看,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起点,时刻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不断引导学生追求幸福,思考生活的积极意义。康钊认为,劳动教育可以从劳动的内容、目的和依托的载体几方面进行界定。劳动的内容包括社会公益劳动、生活服务劳动和生产技术劳动等任何脑力和体力劳动。劳动教育是指通过特定的劳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劳动情感及道德素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

可以看出,学者们普遍认为劳动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在教育过程中联系日常生活,不断探寻生命的价值,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劳动教育的观念和内涵理解越来越深入,研究方向逐步转变为探寻全方位的劳动素养,探索社会的发展和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密切联系时代的发展趋势,以生命价值作为依托,与实际生活相融合,使劳动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

李志辉等人认为,劳动教育的内涵是指受教育者通过劳动活动习得劳动知识并养成热爱劳动的思想,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艾兴等人也认为劳动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勤劳的品德。尹者金制定了劳动教育的内涵,认为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劳动知识的学习来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从而培养其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锻炼其勤俭自强的坚定意志。张磊等人从劳动和教育两方面分别阐述了劳动教育的内涵,认为劳动教育是结合了生产劳动和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二)劳动教育开展的现状

有一些学者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较弱。赵荣辉认为,造成家庭劳动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原因是父母在意识上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这主要是传统应试教育造成的,一些父母简简单单地认为劳动教育就是进行单纯的体力劳动,并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吕忠堂对一些农村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农村小学的学生普遍缺乏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家长对学生的劳动素质培养也普遍缺位,造成学生不热爱劳动。对于上述情况,研究人员开展了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编写了劳动教育的教材,同时还制定了劳动教育的各项实施方案,组织学生在劳动教育基地进行严格的培训,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为后续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赵惠锁以各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劳动技能测试等形式评价了劳动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通过不断的探索确认了劳动的教育目标、劳动教育的功能,也制定了劳动教育大纲,探索出基于当前实际形势的学校劳动教育基本途径、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并且在学生层面上,提高了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开拓了以勤工俭学为代表的劳动教育的社会效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司图南调查了天津市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发现一些学校没有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开设劳动课,并且一些开设劳动课的学校其课程设置也相对比较单一,一半以上的家长没有为学生树立劳动意识的概念,同时社会的服务性劳动也普遍缺失。黄燕经过调查以后指出,尽管大部分的家长意识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家庭中很少让孩子直接参与家务劳动。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普遍较弱,社会劳动体验少,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动机制缺失严重。

刘向兵认为在家庭劳动教育过程中家长经常溺爱儿童,从而使得儿童的劳动意识在长期的环境熏染下十分淡漠。胡睿也指出,学生的家务劳动质和量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一些家庭常常有劳无教。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和智力教育有明显的偏差,多数家长认为智力发展是教育的中心,更有一些家长片面地理解对子女的爱,在家务劳动上大包大揽,不让儿童参与其中,很少有家长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使儿童受到科学的教育。常蓉指出,家庭劳动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家庭方面的教育态度和心态产生偏差,同时由于一些父母的价值观本身就存在明显的错误。邹俊指出,家庭劳动教育的效率十分低下,并且在教育方法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家长对儿童的劳动反应积极程度不足。王连照指出,学校劳动教育方式的合理性不足,造成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内容存在明显的脱节,很多学校的劳动课程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傅小芳指出,劳动教育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从事劳动教育的专业教师,使受教育者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没有示范性劳动。眭定忠认为,劳动教育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学校劳动形式单一、家庭方面劳动机会缺失及幼儿自身劳动观念存在明显的偏差。

张荣钢组织学校寻找到原生态学种体验基地,使学生在该基地一周加强劳动锻炼和相关的教育,一方面加强了安全措施,使学生受到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熏陶;另一方面动员了家长的支持,并将活动过程中的各项学分纳入考评体系中,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赵方总结了某地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相关经验,认为该地区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一方面结合了当地的特色;另一方面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德国和日本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合作,探索出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马峻峰阐述了某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三个路径:第一是结合区位优势,传承几代人的劳模精神,与某博物馆共同设计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体验;第二是劳动教育与职业体验相挂钩,使学生能够在劳动过程中体验不同的职业;第三是更新劳动技术的相关课程,同时积极地开展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做到了实践与理论共同创新。

综观当前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劳动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模糊不清,在实施过程中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也有一些家长对劳动教育因袭错误观点,在劳动过程中越俎代庖地大包大揽等。

(三)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关于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沈有禄从劳动教育观念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上存在明显的缺陷,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劳动会影响学习,更有一些教师错误地将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对此,王耿升也认同。他认为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没有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造成很多学生对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产生了忽视甚至鄙视的心理,并且劳动课程也只谈技术不谈劳动。王耿升认为,轻视劳动的错误思想自古以来就存在,造成儿童没有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一些教师将劳动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弱化了劳动的教育价值,儿童在这种环境下不能深入地理解劳动的价值。

黄南婷从劳动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劳动是被动地完成,在劳动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投入丰富的情感,也没有形成奉献和服务的意识。张熙认为,目前的劳动教育仅仅是让学生完成基本的劳动任务,例如,让学生去打扫卫生,并没有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

(四)关于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研究

关于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陈林认为,要深化职业技能教育和劳动教育,主要应遵循如下流程:首先,要针对中小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其次,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可持续培养学生的课程内容;再次,要与实践相结合,丰富教育内容;最后,要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出具有劳动教育背景的专业化教师。顾建军认为,要建立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相对应的启蒙课程体系,同时联合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几方面共同开展。徐海娇则认为,职业院校都应该积极地参与到中小学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中,充分发挥院校的实践基地优势,同时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加强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朱雅也认为,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两者之间要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

二、国外的研究

随着西方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文化知识与技术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并希望借助教育来提高他们的整体技能水平和素质内涵。因此在各国教育界,有关劳动教育理论的研究日益增多,而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无疑为中国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多以某个教育家或某个国家的劳动教育思想为主。

(一)国外对劳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国外对劳动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素质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定义上。例如,Hertenstein 认为创造物质财富才是劳动的根本目的,将劳动和智力教育相结合,可以通过劳动来提高学生的智力;而将劳动和美育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道德、身体和美学方面实现统一。除此之外,他还认为劳动教育应该包括体力和脑力两种,两者之间相结合,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Wallerstein 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将劳动教育引入,并且一些国家的宪法也规定了劳动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Nissen B 认为,古巴教育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的个人发展空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劳动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劳动教育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建立在实践层面。John通过对比“二战”以后作为殖民地的中国香港和独立国家新加坡,发现两者之间的劳动教育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别。新加坡拥有一个结构相对比较紧凑且比较发达的劳动教育体系,并且国家和工会运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而香港政府在协调工人劳动教育方面,并没有发挥巨大的作用,大部分的劳动教育都是由工会自发组织的,或者由一些非政府的宗教组织提供的。中国香港没有对新加坡提倡的工会运动给予足够的重视。

Worthen 在研究过程中更加注重劳动教育中的学习和工作,其目的是缩小美国教育理论、劳动和实践活动之间的巨大差距。同时,研究人员认为大学为劳动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场所。Scherbel 则认为劳动教育缺乏目的和方向,并且工会和工人在过去所进行的劳动教育相对比较狭窄,仅仅为领导人员提供领导所需要的各项技能,而并没有对普通工人和社会变革及时代的需求给予足够的重视。研究人员认为劳动教育必须满足社会和个人的组织目标,还要增加对他人权利的关注。

(三)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南美国家强调劳工运动和工会要回归民主,劳动教育的新方向旨在通过促进工人参与到劳工组织中来使得劳工运动民主化。Mark认为,巴西劳动教育有如下发展方向:工人和工会结合、建立起以劳动学校为特色的机构,并将该机构纳入民主社会主义的项目中。

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则通过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成立了劳动教育协会,实施联合劳工管理方案。随着东南亚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工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劳动教育的繁荣发展。

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教育,古巴的劳动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亲自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劳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古巴的宪法也明确规定,教育的基础是学习与生活、劳动与生产的密切联系。

Ronald等总结了国外的先进劳动教育经验对我国劳动教育建设的启示,认为国外的劳动教育偏向于技术方面,教育的内容相对更加丰富且层次感较强,能够面向高、中、低等不同需求的学生。研究人员认为,我国应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将劳动教育和立德树人紧密结合,尊重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及政府之间的多方合作,不断完善课程和评价体系。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国内的劳动教育研究主要涵盖劳动教育的内涵、意义、目的、作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等方面,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工运动等社会化的劳动教育中。但这些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和全面。例如,一些学者仅仅提到了基础教育中的劳动观念淡薄和劳动实践缺位等,并没有对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一些学者对学校是否开设相关课程进行了调查,但并没有深入地研究具体的落实情况。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仅仅提到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要通过多方联动实现,但对如何联动,以及如何评价联动机制的实际效果,并没有展开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