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治理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价值、问题与进路

2023-03-05 20:19胡海容
关键词:思政课个体思政

胡海容

(西北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一、高校思政课的价值:风险治理机制

风险是指行为主体在未来遭遇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是指向未来的、可能的、不确定的。所以,损失性和不确定性是风险的两个基本属性。为了减少或消除损失,人们创造出一系列的组织、制度和机制对风险进行治理。根据恩格斯的观点,“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之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1]可见,国家这种政治组织和制度的产生就是为了防范或治理“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这一重大社会风险。现代社会的法治体系的创制和运行,也都是源于各种社会风险治理的需要。比如交通法规针对的是交通事故风险;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法规针对的是公民健康风险等。同理,包括高校思政课在内,现代教育也是一种风险治理机制安排,具有消减风险的价值。

风险根源于非认同行为。在社会系统中,无论是自然界的异变还是人的行为,某种行为是否具有损害性,不仅与自身的某种客观损失性后果有关,更取决于社会系统中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如果利益相关者预期某种行为可能给自己带来收益,或者至少不会带来损失,那么,他们一般不会反对这种行为,甚至积极主动地配合这种行为,矛盾和冲突就不会出现,至少不会加剧。反之,如果这种行为被预期具有损害性,就得不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同,因为“对那些与自己不同并有能力伤害自己的人,人们自然地抱有不信任,并把他们视为威胁。” 矛盾和冲突因此产生或加剧。可见,能带来风险的不是全部行为,而是那些得不到利益相关者认同的行为,即“非认同行为”。[2]既然风险根源于非认同行为,那么,风险治理的思路就是增进社会主体之间的相互认同,消减非认同行为,进而消减风险。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基础性组织和制度,教育的基本功能和价值是促进个体与社会双向认同,并因此也成为风险治理的基础性机制。一方面,教育可以促进个体社会化。教育根据社会的人才培养标准,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的人,从而实现和增进社会对个体的认同。反之,一旦某一个体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就很难得到社会认同,将面临社会排斥的风险:被排斥在主流社会或正规劳动力市场之外,沦为边缘或底层群体,在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缺乏基本社会保障,从而遭遇更高水平的失业、贫困、疾病等风险。另一方面,教育可以促进社会个体化。教育借助各种途径向个体宣讲、灌输社会的观念、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促使个体认同这些观念、制度和运行机制,并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和行动习惯。反之,一旦个体不认同社会的这些观念、制度和运行机制,将引发背德、违法等社会越轨行为,甚至衍生反社会行为,使社会遭遇安全或稳定风险。总之,教育通过促进个体与社会双向认同,能够消减非认同行为,进而消减风险,是风险治理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机制。

教育能够促进个体与社会双向认同,是风险治理的基础性机制。这一价值在高校思政课上得到更集中地体现。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4]可见,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使大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认同社会主义,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总体目标,从而有效消减实现这一总体目标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二是促使大学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有效消减被社会排斥的风险,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二、风险治理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无论是从教育的基本价值还是从高校思政课的目标和任务设计来看,高校思政课都应该具备强大的促进社会与个体双向认同的价值,能够有效消减风险,是风险治理的基础性机制。由于安全是社会和个体的基本需要,风险则是安全的对立面,是对社会和个体安全的威胁。所以,上好思政课,学好思政课,是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需要。那么,如何上好学好高校思政课呢?从风险治理角度来看,应该总结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好这些问题。

(一)整体与个体的张力问题。教育的基本价值是实现和增进社会与个体双向认同。具体到高校思政课,“社会”和“个体”都有其具体指向,“社会”指的主要是党和国家;“个体”指的主要是大学生个体。在现有体制下,党和国家是中国社会整体利益的集中代表。所以,高校思政课促进个体对社会的认同,就是要实现和增进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可、支持和拥护,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可、支持和拥护,从而有效消减年轻一代针对党和国家、针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非认同行为,有效消减社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包括党的执政风险、国家安全风险、社会安全风险,实现社会安全、稳定和有序。从现有的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设计来看,遵循的都是整体逻辑,包括整体的视角与方法。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采用的都是整体主义方法论,关注的主要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思想道德与法治》倡导的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德等,关注的也是党和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与需要,更遑论法治的国家定位了。所以,从风险治理角度来看,高校思政课主要侧重增进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侧重于社会整体风险的治理。

不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是有其特殊性的。一是教学对象即大学生的特殊性。相较于中小学生,大学生更成熟理性,具有更大的风险认知和应对能力。他们不仅能更清醒地意识到风险,更清晰地分辨社会整体风险和个体风险,还能在应对方面就社会整体风险和个体风险威胁的主次和轻重缓急排出优先序。二是大学教育阶段的特殊性。相较于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专业性,以及由此形成的职业性和就业导向性。在就业市场化条件下,大学教育的专业性、职业性和就业导向性内在蕴涵着失业风险。失业风险直接威胁大学生个体未来的生存和安全。所以,在国家和社会总体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在安宁祥和的大学校园内,相较于社会整体风险,个体风险(如失业风险)是距离大学生更近、更紧迫、更直接、更需要关注和消减的风险。高校思政课侧重于社会整体风险治理,大学生更关注个体风险,由此形成了高校思政课在实践中的第一个问题——整体与个体的张力问题。

(二)模糊性与确定性的矛盾问题。风险是行为主体未来遭遇损失的可能性。这种损失是否真会发生?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发生?损失的程度、范围有多大?这些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所以,不确定性是风险的基本属性。风险治理的精髓就是“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具体而言,就是借助各种清晰明确的符号、知识、技术、设施、制度、组织等机制,把各种不确定性清楚地标示出来,清晰地显现出来,使其确定化,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消减风险。如气象预报越精确、越及时,气象灾害风险损失发生概率越小;交通路况信息与标识越准确、越及时,交通事故风险发生的概率越低。总之,任何一种风险治理机制自身的确定性越高越好。然而,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和大学生双向认同,进而消减社会整体风险和大学生个体风险的一种机制安排,高校思政课具有模糊性或不确定性特征。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是社会公德,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也意味着在指导具体问题、个体问题解决时具有模糊性。在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条件下,大学生失业风险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个人的就业能力、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其中,个人就业能力主要与大学生个人的道德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岗位绩效和人际关系等因素相关。显然,这些因素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关系是模糊的。以道德素养为例,大学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岗位绩效、人际关系与其道德素养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德高者未必技强绩优;技强绩优者也未必德高。实际上,对大学生而言,无论是毕业求职还是职位晋升,往往都是素养和能力的全方位竞争。道德素养高的,在竞争中可能束手束脚而容易失败;道德素养低的,可能不择手段而容易成功。至于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关系则更加模糊。总之,高校思政课在促进社会认同、消减社会整体风险的价值是确定的,但在促进社会对个体认同、消减大学生个体风险方面的价值则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三)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冲突问题。马克思主义在反思阶级社会罪恶的基础上,力图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经营社会化、社会治理民主化等一整套社会组织和制度安排,消减无产阶级遭受剥削、压迫、失业、贫困、动乱、战争等一切风险,构建一个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正在引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大学生是中国年轻一代的骨干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要关心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高校思政课不仅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向大学生传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大学生认同共产主义理想、认同社会主义、认同“中国梦”。所以,高校思政课的任务、内容和目标不可避免地具有理想性。

然而,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推进,原有的一些理论被证明存在历史局限性,需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发展、完善。另一方面,风险具有普遍性,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原有的风险消除了,新的风险又在孕育。比如,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确实富起来了,但先富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动后富。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还扩大了。绝对贫困虽然已经消除,相对贫困的风险已然显现。又如,高校思政课在加强,干部在职教育培训也在加强,大多数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确实得到了提高。但是,通过教育培训,一些党员干部对抗组织监督、反侦查监察的能力也提高了,腐败行为更隐蔽了,新型腐败行为出现了,新的腐败风险又产生了。所以,及时更新,不断发展,这是高校思政课必须面对的现实性之一。

高校思政课的现实性之二,是其价值和功能的有限性。教育的本质是社会化。但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其社会化要求是不同的。基础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儿童,国家、社会和家庭期望他们能够掌握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国家、社会和家庭三大教育主体的利益诉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为了顺利升学,最大限度消减升学风险,避免孩子被国家和社会过早排斥,家长和社会一般都积极配合学校,积极维护学校、教师、教材和考试的权威,要求孩子们服从学校和教师的安排。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情况大不相同。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职业性和就业导向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具有显著的个性化倾向。大学生同步接受高校、社会和家庭三种教育形态的影响,但高校、社会和家庭的利益诉求往往并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比如,高校思政课鼓励国家认同,高校主要根据国家发展需要设置学科、专业,招收学生,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家长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要求孩子根据就业意向与收入预期选择学校、专业、就业地域和用人单位。又如,高校思政课鼓励学生明德崇法,但在社会中,“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和“潜规则”等依然存在。大学毕业生如果执着于道德和法律,可能遭遇职场风险;如果游走于规则之间,可能更容易升职加薪。

三、风险治理视域下优化高校思政课的进路

从微观来看,教育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或教育资源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从宏观来看,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价值的发挥受到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思政课更是如此。所以,在风险治理视域下,优化高校思政课的进路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一)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是教师,还是学者。作为教师,他们要服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需要,增进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消减社会整体风险。作为学者,他们应该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发现、研究、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此,需要不断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与政治不可分割。高校思政课教师代表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肩负着增进大学生对党和国家认同的责任,必须有坚定鲜明的政治立场——为人民服务,为国育才。同时,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所以,思政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整体利益与大学生个体利益的一致性,兼顾社会整体需要和大学生个体需要,促进整体和个体之间双向认同,在消减社会整体风险的同时,也提高大学生个体风险消减能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升学、就业,由此提高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认同,实现优化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是科学研究素质。高校思政课的一些问题,如整体与个体的张力、模糊性与确定性的矛盾、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冲突等。这些问题需要思政课教师去发现、研究和解决。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不能满足于当一个“教书匠”和“传声筒”,而应该做一个学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

如何缓解整体与个体的张力?需要教师去研究风险及其治理,研究社会整体风险与个体风险之间的关系及协调二者关系的思路与方法。由于大学生关心就业,关注失业风险的治理,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以失业风险治理为主题,指导学生阅读、调研和讨论,引导他们去发现这样一个真理:覆巢之下无完卵,消减个体风险的根本在于消减社会整体风险。社会动荡是就业的最大风险源,个体失业风险的治本之策是保持社会整体稳定,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如何协调模糊性与确定性之间的矛盾?这本质上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什么样的理论?联系怎样的实际?如何联系?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教师去调查和研究。在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问到这样的问题:思政课学得好,能帮我找到好工作吗?思政课比专业课重要吗?这实际上是把思政课与专业课对立起来的观点。如何纠正这些错误观点?需要去研究就业能力问题。就业能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硬实力,即专业知识和技能;软实力,即就业态度、道德水平、法治素养等。在硬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软实力起决定性作用,即“态度决定一切”。思政课是提高学生就业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所以,上述问题实际上暴露了大学生就业可能面临的一个重大风险——片面追求硬实力,忽视软实力培养。鉴于此,思政课教师可以从这一风险出发,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思政课的内在动力,优化思政课教育教学。

如何缓解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冲突?一句话,与时俱进。任何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有其历史局限性,都需要与时俱进,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发展、扬弃。怎样做到与时俱进?需要思政课教师持续不断地研究探索。以共富理论为例,作为一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邓小平同志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了一生。推己及人,他期待着先富起来的人也能无私奉献,自觉自愿地带动落后地区和贫困人口共同富裕。然而实际上,一方面,多数人是理性的,倾向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公共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市场机制也不是万能的,也会失灵。单纯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只会拉大贫富差距。要实现共富,必须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宏观调控和社会政策,如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共事业、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措施,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思政课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勤于学习、乐于研究,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思政课教学实际,不断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

(二)增进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大学生是思政课的学习主体。优化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当然需要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大学生理性、成熟,对某一事物是否认同以及认同度的高低,往往与其利益预期密切相关。因此,要增进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首先要使大学生明确思政课的现实性,即学习思政课能够增加收益、减少风险。思政课是针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道德和法治教育。而意识形态、道德和法治都属于制度范畴,是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根据新制度主义的观点,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为合作创造条件,减少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激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性活动……因而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5]制度创新可以降低交易费用,解决制度的不均衡问题,并减少未来不确定性因素,最终促进经济增长。[6]简而言之,对大学生而言,学好思政课能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减少风险。其次,要使大学生明白思政课实质上兼顾了整体与个体需要。思政课鼓励大学生奉献社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如何正确理解这种诉求?一是正确理解“如何到”和“如何去”。1997年以前,大学生是计划就业,一定程度上存在违背大学生意愿、专业不对口等就业风险问题。1997年以后,一方面就业市场化,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充分尊重大学生意愿;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由此,违背大学生意愿、专业不对口、毕业即失业等风险被降到最低。二是正确理解“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国家最需要什么?最需要 “国泰民安”,最需要老百姓“安居乐业”、劳动者“爱岗敬业”。当代中国是一台庞大而精密的“机器”,由千百个行业、亿万个岗位构成。要维持这台“机器”运转高效、稳定、有序,这千百个行业、亿万个岗位缺一不可,都是“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所以,“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对农民来说,是田间地头;对医生来说,是诊室、手术室;对宇航员来说,是飞船、空间站;对教师来说,是学校、讲台;对官员来说,是群众中间、基层一线。所以,对大学生而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正确理解应该是“爱岗敬业”、“安居乐业”,在任何岗位上都有所奉献、有所成就。奉献是个体对社会整体的认同和付出,成就是社会整体对个体的认可和褒奖。

(三)与时俱进,推进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使之更具时代性和现实性。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都是对过去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与总结。这些理论成果因其高度的抽象性,一方面具有长久生命力,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指引方向;另一方面,因其远大,未必能为大学生面临的个体问题,如失业风险消减提供具体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所以,优化思政课,增进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应该与时俱进,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性,增加贴近大学生现实需要的内容。

首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最贴近当代中国国情实际的、最能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最能应对当代中国各种风险考验的理论成果,因而也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应对各种风险的行动指南。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各级党和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7]

其次,提高道德和法治教育的现实性。高等教育具有显著的职业性和就业导向性。高校道德和法治教育也应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性和就业导向性。专业不同,职业和岗位不同,职业道德要求和岗位职责也不相同。所以,高校思政课应该根据大学生专业、职业和就业导向差异、就业市场与工作岗位需求差异等现实问题,一方面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比如师范专业的《师范生道德修养》、医学专业的《医学生道德修养》、行政管理专业的《行政伦理》等。另一面,强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法治教育。在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条件下,各种就业风险,如失业、劳动纠纷、创业失败等,不仅难以避免,而且普遍存在,已经成为社会常态。为了消减这些风险,国家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治体系。这一套法治体系与大学生见习、实习、就业、创业紧密相关,直接影响高校和大学生的权益,乃至社会的安全稳定。所以,无论从消减社会整体风险需要出发,还是从消减大学生个体风险需要出发,都应该提高道德和法治教育的现实性,强化职业道德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治教育。

(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造就风清气正的综合教育环境。思政课是高校教育的一部分,高校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学校教育又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组成的综合教育环境的一部分。所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和功能是有限的,这是高校思政课必须面对的现实性之一。优化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应该强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则是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构成的综合系统。因此,优化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不能单靠高校,单靠教师,应该有更宏大的视野,把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优化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造就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首先,持续推进党的治理,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一切的力量。党员领导干部则是关键的少数。[8]党员领导干部在数量上是少数,但在作用和社会影响上则是巨大的。他们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道路和进度,而且还是社会公众人物,是不少大学生的职业向往。所以,党员领导干部不仅应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而且应该是社会主义道德和法治模范。反之,如果党员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道德沦丧,违法乱纪,必将陷高校思政课于尴尬境地。鉴于此,应该持续推进党的治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以正风肃纪、严惩腐败为有力抓手,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9]

其次,积极推动政府治理,打造廉洁、勤政、高效政府。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是代表党和国家直接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国家机构。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素质、作风和服务效能是影响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对社会整体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开始主动融入社会,与各级政府频繁交往。主要包括:⑴进校前的户籍迁移手续;⑵入校后的见习实习活动;⑶寒暑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⑷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举报、报警、维权、志愿活动等;⑸毕业、就业期间的政府就业服务、创业服务、失业服务以及相关政策优惠活动、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服务等。从心理学上看,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在大学生融入社会的起始阶段,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工作作风和服务效能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包括党、国家和政府在内的整体社会的认同。所以,为了增进大学生对社会整体认同,消减社会整体风险,应该积极推动政府治理,打造廉洁、勤政、高效政府。

再次,积极推进大学治理,树立优良校风。优良校风是影响大学生对社会整体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二。在当代中国大学校园里,相比于教师,包括思政课教师,院系党委、学校行政部门和教辅人员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联系更紧密、更频繁、更具现实性。主要表现在:(1)学籍登记管理;(2)各种评奖评优;(3)选课、排课;(4)保研、保博;(5)事假、病假、节假安排;(6)食宿管理;(7)纪律管理;(8)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活动管理;(9)贫困帮扶;(10)创新创业项目管理;(11)就业、创业服务。所以,院系党委、学校行政部门、教辅人员的职业素养、工作作风和服务效能,对增进大学生对社会整体认同、消减社会整体风险至关重要。因此,应该积极推进大学治理,树立优良校风。

最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他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尤其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10]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大学生整体社会认同起源于家庭认同和社区认同。所以,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的培育和建设对增进大学生社会整体认同、消减社会整体风险非常重要。统帅文明乡风的是社会公众人物,是社区精英;传承良好家风的是父母、是家长;引领淳朴民风的是党风、是政风。所以,要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11]

猜你喜欢
思政课个体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