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邓红,李湉湉,王静文
(湖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总结凝练出的一个标识性概念。自我革命作为党的百年奋斗十大历史经验之一,是破除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勇于自我革命摆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位置 ,坚持“刀刃向内”,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维护自身肌体健康。通过对人民网“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进行检索,自2015年5月5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自我革命”概念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自我革命,自我革命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这些深刻论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关键性问题,揭示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核心要义,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供了逻辑理据,为中国共产党破解历史周期率提供了实践遵循。
革命是一个内涵丰富且易受误解的词语。在中国古代,革命的本义是指改朝换代。古人认为,天子受之于天命,故朝代更迭即为“革命”。在西方,“革命”(revolution)一词,本源之义是指天体周而复始的时空运动。然而,自世界进入近代以来,西方的“革命”话语逐渐发生深刻变化,常被引申用来描述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或社会变革现象。在经典马克思主义范畴中,“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革命”即社会革命,既包括上层建筑领域中政权更替的政治革命和思想范式转换的文化革命,也包括那些经济基础与生产力的重大变化,涵盖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各领域的一切积极变革;狭义上的“革命”即政治革命,是指围绕政权而展开的暴力革命,主要表现为“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1]。从严格意义上说,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的一种具体形式,二者不可等同。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共性,它们都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主体“革”客体的“命”。与之不同的是,自我革命是主体把自身作为革命的客体与对象,通过辩证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扬弃这种积极的改变,从而实现自我变革和自我提升的过程。
自我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与话语体系的原创性贡献,创造性地运用于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概念的凝练经历了一个从萌生到确立的逐步完善过程。最早使用“自我革命”这一提法,是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2]。他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应当具有勇于自我革命、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3],突出中国共产党“四自”能力的建设。由此,自我革命的适用语境开始从全面深化改革转向加强党的建设。随后,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4]的科学论断,并将之列为党的五大建设目标之一。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把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要求全党“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5]。这一重要论述把自我革命的内涵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升到精神层面。这样,自我革命有了特定的适用语境,即专门指向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那么,应如何理解党的自我革命?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自我革命是一种清醒的理论认知,也是真抓实干的实践行动,更是一种坚定的精神自觉。因此,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深度研究党的自我革命的核心要义:一是从理论层面,自我革命改变和深化了党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固有认知。在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下,本无“自我革命”一说,但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6]的“两个伟大革命”论,将“自我革命”这一创新性党建概念联结于“社会革命”并将之进行理论化,解决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内在阻隔问题,将革命话语体系置于政党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强化了自我革命在政党建设中的重要性,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贡献。二是从实践层面,自我革命的关键是增强“四自能力”建设。自我净化需要时刻检视存在的问题,将党内的杂质进行过滤,对毒素和毒瘤说不,通过自我反省,自觉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心灵上的污垢;自我完善就是要修复肌体、健全机制、丰富功能,锻造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自我革新就是要与时俱进、自我超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走在时代发展前列;自我提高就是要有新本领、有新境界,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强化责任担当,以实干精神砥砺初心使命。高度重视管党治党,坚守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落实自我革命的现实要求,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在自我革命的实践中不断成长壮大。三是从精神层面,自我革命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精神支撑。坚持勇于自我革命,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推进伟大事业进而实现伟大梦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自动生成的,不是靠喊出来的,也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绝不能寄希望于一劳永逸的做法,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要久久为功。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自我革命为其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自我革命不是简单的自我否定,它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强调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破立并举,以破促立,重在预防和解决问题。其重大意义有三:一是有助于保持警觉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长期执政的地位和卓越的历史功绩,容易侵蚀党的革命性,容易进入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自我革命就在于唤醒党的自我警觉,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不能松懈和膨胀,要保持一定的警觉性,努力锤炼主动作为、勇于自我超越的良好品质。二是有助于增强主动性。常言道:“革别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难。”党内有问题不可怕,怕就怕不愿不敢直面问题、不想不去解决问题。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影响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层出不穷,旧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不断出现。因此,要主动走出“舒适区”,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党自身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长期积累下去只会越来越多,到真正被动的局面已经为时已晚。三是有助于探寻规律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有其自身规律,对我们这样一个老党大党来说,从严治党更有其自身规律。”[7]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规律性认识,要分析规律、把握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据规律行事。新时代把全面从严治党视作一场伟大自我革命,就是基于探索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考虑的,是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明智之举。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逻辑考量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都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中通过持久的革命性锻造,在自我革新中逐渐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以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特质的理论逻辑。彻底的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独有的政治特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真正的、现实的革命党的内在规定性。[8]也就是说,作为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视为最终奋斗目标的革命党,回顾党的历史,梳理和把握党自我革命的演进逻辑,发现党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总是自觉进行自我革命,以应对各种风险考验。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赖以立身的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而言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革命可以在推翻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统治阶级的同时,还可以将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身上存在的不良因素一并消除,有利于推翻重建的社会健康运行和发展。彻底的革命性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优点,那就是自己批评自己,并靠自我批评壮大起来。列宁提出,“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9]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政党,不仅要勇于承认错误,还要深刻分析错误成因进而改正错误。因此,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汲取成功经验与惨痛教训的历史逻辑。百余年波澜壮阔的党史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领导社会革命,而且善于推进自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始终坚持同“左”倾、右倾错误作斗争,多次在革命的紧急关头挽救党和人民军队于危难之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先后开展一系列加强自身建设的政治斗争,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如何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坚持从严管党治党,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从新的实际出发,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魄力推进自我革命,百年大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中国共产党正是坚持和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才能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效,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历史上曾经无比强大的苏共,自赫鲁晓夫主政时期始,由于始终不愿正视党内积重难返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敢去开展彻底的自我革命,结果导致党内滋生出一个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截然对立的特权官僚阶层。他们从内部悄悄发动政变,革了苏共的命,留下的惨痛教训令人扼腕。
第三,应对党内外严峻风险挑战的现实逻辑。古人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内忧外患中孕育而生,在艰难困苦中发展而成,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壮大的伟大马克思主义政党,其伟大之处就在于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敢于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当前,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党内外“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10],党的执政环境更复杂、执政任务更艰巨、自身建设更迫切,就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姑且不论党外的风险挑战,仅就党内的突出问题就足以引起注意和防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性成就,有效发挥出了党的政治引领和保障作用,大大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但是党现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其主要表现于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四大危险”:一是精神懈怠,容易引发理想信念丧失或缺失,导致无法保持对党内外风险挑战的警觉性,不愿进行自我革命;二是能力不足,容易使党的自我革命难以深入推进;三是脱离群众,容易使党丧失自我革命的力量源泉;四是消极腐败,容易严重侵蚀党的健康肌体和执政根基。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和将来先进,过去辉煌不表示现在和未来辉煌。因此,党越是长期执政、越是靠近宏伟目标,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自我革命。
第四,恪守人民至上政治立场的价值逻辑。任何政党都以一定阶级为基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及其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和革命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都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和象征,一直秉持着只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原则,始终站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一边,不存在为自身谋利益的情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评判标准,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经久不衰的百年大党,深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支持的原因。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11],共产党人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自我革命的一切都是为更好地服务人民。
第五,破解历史周期率重大考题的政治逻辑。历史周期率是当年毛泽东与黄炎培在“窑洞对”中对古今中外历史上政权更迭、治乱兴衰的高度理论总结。一个政权,最怕的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时至今日,党变得越来越强大,党的事业越来越兴旺,但历史周期率这一重大考题有没有得到完全解决?70多年前,毛泽东在著名的“窑洞对”中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民主监督是解决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监督,能更好加强党的建设、赢得人民拥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清醒和坚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从而跳出历史周期率。若干年后,经过不懈努力,党又找到了第二个答案,即自我革命。自我革命和民主监督虽然是不同时期给出的两个不同答案,但是二者并不是割裂、分离的,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要发挥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的合力作用。其中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的实践检验出来的正确政治道路,是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的优势所在,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在风险挑战中转危为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是历经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而形成的政党。在新时代,积极探索勇于自我革命的实践遵循,有助于党确保自身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回答好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及青春活力、如何实现长期执政这一时代考卷,推进党的各项事业持续性发展。
第一,明确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目标要求。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目标指向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首要目标,即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的本质属性,也是贯穿党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的一条红线。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作斗争,确保党变化发展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二是关键目标,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一切的,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来之不易,不是与时俱来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而且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和勇于自我革命的魄力,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长期战略,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三是根本目标,即践行党的初心与使命。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自我革命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提供强大支撑,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能够矢志不渝地坚守初心使命,就在于自我革命有助于党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自身,从而使党不断发展壮大,用实际行动砥砺初心和使命。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目标,绝不仅指向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领导,它还指向党的伟大事业。党越是走得远,越是执政时间长,越是取得的成就辉煌,就越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和走过的路,越要扎实推进自我革命,矢志不渝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第二,强化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问题意识。政党自知是一种政党组织的优秀品质,其基本要义是政党既对自己的存在价值和优势有充分的自信,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缺陷有全面的省察。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毛泽东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12]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正视问题的自知之明,那就失去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失去了做好一切工作的思想前提。实际上问题总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就是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实现进步的,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国内改革进入攻坚区、深水区,面临一系列躲不过、绕不过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并沉着应对,才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如果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没有自我革命的勇气,不能做到发现、正视并解决各种问题,改革就难以深入推进,发展就难以打开新的空间。讳疾忌医、掩耳盗铃,是自我革命的天敌。这就要求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实把解决问题贯穿于自我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时刻保持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清醒和坚定,同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作斗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勇于自我革命,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我革命能力的良性循环,从而走向成功,赢得胜利。
第三,激发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动力。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50多人的小党逐渐发展壮大成今天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险境中屹立不倒,在各种危险的情况中都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究其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初心、坚守使命,为践行初心和使命不懈努力。与社会革命一样,党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动力同样来自初心和使命。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各种诱惑陷阱不少,特别是在执政业绩光环的照耀下很容易得意忘形,丢失初心使命,逐渐陷入精神动力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了“盛世危言”,告诫指出:“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失去了革命精神,逐渐进入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敢斗争、贪图享乐的状态”[13],强调要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激发自我革命的精神动力,时刻保持自我革命的昂扬状态,迎接各种风险和挑战。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昭示着党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力拼搏,在自我革命的正确道路上行稳致远。
第四,完善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制度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度建设提高管党治党质量,发挥制度扬优势、补短板的作用,发挥党的核心作用,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在推进党自我革命的过程中,固然需要激发主体的内生精神动力,但更需要予以其外在的规范约束压力。这是因为,制度建构是一种稳定的、受尊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完善规范、健全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14],强调把制度变成管党治党的利器,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制度,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当前,基于对党内存在突出矛盾和严重问题的慎重考虑,要重在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学习和遵守党章制度,完善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以及推动制度落实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聚焦突出问题补齐短板,与时俱进制定和修订党内法规制度,促进党内法规规范化、完整化,增强党内法规的权威性和可行性,逐渐完善组织体制类、工作协调类、自身建设类法规制度,提高法规制定质量,确保制定出台的法规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三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常态长效的党内监督合力,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第五, 营造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优良氛围。党的自我革命是一个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的系统工程,其有效推进不仅要有具体可行的硬措施,而且要有扶正祛邪的软环境。这个软环境,换言之就是优良的政治文化氛围。文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能够起到示范引领、规范行为的持久影响力。党内政治文化彰显党的性质、宗旨,蕴含着党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科学性、党性、时代性的统一,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党自我革命的优良氛围。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为党的优良传统,新时代要继续坚持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找素材、汲取养分,倡导和弘扬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积极正向、朝气蓬勃的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严明政治纪律和规矩,凝聚政治文化与纪律作风建设的合力,自觉抵御不良思想和风气的侵袭,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充分彰显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性,以优良的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证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充分发挥党内政治文化的功能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的引领示范作用,要求他们能够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从严要求自己,带头解决自身的问题,约束行为习惯,使其敢担当、善作为,主动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营造一个个良好的“小环境”。一个个“关键少数”用一个个过硬的“小环境”构筑风清气正的“大环境”,为自我革命提供良好氛围,涵养良好政治生态,确保自我革命实现可持续、常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