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杂志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传播

2023-03-05 13:30:43王子瑶
关键词:文艺中学生杂志

王子瑶

(湖北大学 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在特定群体中的传播,有助于其深化和发展。民国时期的中学生群体,受到新文学的洗礼,养成了爱读现代小说的习惯,萌生了创作现代小说的欲望,而其自身存在的现代小说理论素养的缺乏,产生了学习现代小说理论知识的需求和空间。1930年创刊的《中学生》杂志(1)《中学生》杂志于1930年1月创刊,于1949年9月终刊(后与《进步青年》杂志合并)。其办刊历史几经变更:1930年创刊时为月刊,一年出10期(暑假休刊两个月);在1937年第76期出完后,受到上海“八一三”抗战影响,中止出刊两年,于1939年5月5日在桂林复刊,并由月刊改为战时半月刊,从第一期开始计算;从1941年8月15日的第49期起,又从半月刊改回为月刊,一年出满12期;从1946年1月开始,期数改称为总数第171期(将战前和战时所出的数目合并计算);最后一期为1949年9月,出到总数第215期。参见刘增人等纂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89页;调孚:《〈中学生〉二百期回顾》,《中学生》1948年第200期。,在近20年办刊的历史中,为中学生群体提供了学习现代小说理论知识的平台。在现代学生与期刊媒介之间,围绕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形成的传播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现象。

一、中学生:新兴的知识群体和小说理论的新生受众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小学”、“大学”之名古已有之,而“中学”之名则是在清末时,仿西方三级学制移植而来。“直到1902年壬寅学制——《钦定中学堂章程》公布,中国才出现了‘中学’的名与实”(2)马俊江:《中学生与现代中国的文学运动》,《文学评论》2013年第4期。。与我们当代中学指称是“普通中学”的概念所不同的是,民国时期的“中学”内涵宽泛,应理解为“中等教育”,因此本文所指的“中学生”应理解为“中等学校学生”的简称。在1922年11月《学校系统改革案》公布后,民国学制推行新制,而在新式教育体系之下,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概念十分庞杂。从壬戌学制系统(3)在壬戌学制的系统中,中等教育按类别分为三类学校:普通中学(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师范学校(又分为高中级别的师范和初中级别的乡村师范、简易师范、简易乡村师范)、职业学校(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家政等专科)。参见罗执廷:《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新文学接受研究》,广州:花城出版社,2019年,第2页。的中等教育类别来看,民国时期的“中学生”在年龄上实际已经包括了青年在内,这些青年学生并不是懵懂无知未经世事的低学段学生,而是有思想、有活力、有追求的现代青年,是新兴的知识群体。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青年学生很早就已出场。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就曾提到1922年到1925年间“青年的文学团体和小型的文艺定期刊蓬勃滋生”(4)茅盾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导言”,第5页。的时代情景,这一活动的主体就是“青年学生以及职业界的青年知识分子”(5)茅盾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第8页。。以中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为时限,茅盾对这些新兴群体的出现和参与评价说:“他们在那狂猛的文学大活动的洪水中已经练得一付好身手,他们的出现使得新文学史上第一个‘十年’的后半期顿然有声有色!”(6)茅盾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第8页。进入1930年代,这一新兴的知识群体更是承载了中国文坛的希望,文艺出版界将振兴中国文艺的未来寄托在他们身上:“所谓振兴中国的文艺,是不是单靠那些既成的作家呢?那是不能的,甚至我们觉得那最大的责任,还应该在新进作家的身上。”(7)编者:《创刊的话》,《中学生文艺月刊》1934年创刊号。在此背景下,1930年前后的出版界,出现了一批以青年学生为特定读者群的综合性刊物,如《中国学生》(1929年1月创刊,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中学生》(1930年1月创刊,开明书店出版)、《现代学生》(1930年10月创刊,大东书局出版)、《中学生文艺》(1930年到1934年为年刊,1935年改名为《中学生文艺季刊》,由年刊改为季刊继续发行,开明书店出版)、《新学生》(1931年1月创刊,光华书局出版)、《少年时代》(1931年1月创刊,神州国光出版)、《青年界》(1931年3月创刊,北新书局出版)、《中学生文艺月刊》(1934年3月创刊,上海中学生书局出版)等。这些刊物的出现,既表明了社会对于新生知识群体的关注,同时更是希望通过刊物的媒介作用,为之提供一些切实的指导,培养其技能,促进其发展。如同《中学生》杂志的发刊词所说:

合数十万年龄悬殊趋向各异的男女青年于含混的“中学生”一名词之下,而除学校本身以外,未闻有人从旁关心于其近况与前途,一任其彷徨于纷叉的歧路,饥渴于寥廓的荒原,这不可谓非国内的一件怪事和憾事了。

我们是有感于此而奋起的。愿借本志对全国数十万的中学生诸君,有所贡献。本志的使命是:替中学生诸君补校课的不足;供多方的趣味与知识;指导前途;解答疑问;且作便利的发表机关。(8)编者:《发刊词》,《中学生》1930年创刊号。

现代小说受到当时中学生群体的普遍喜爱。对于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来说,现代小说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慰藉,而且还具有认识社会、认识现实的重要功能,因此激起了他们创作现代小说的欲望和冲动:“我们深切地感觉到现在正有许多年青的中学生,在机械地做着日常的功课之外,常常喜欢舞文弄墨地抒写一些文章。”(9)编者:《创刊的话》。但是,中学生创作现代小说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其一,是当时的主流文艺界并没有给予青年学生的文艺创作行为以及文艺作品以充分的关注和重视,“自来的文艺刊物,要不是给专门的学者便是给大学生看的,从不能充作中学生的‘食粮’;更遑论发表中学生的作品了”(10)编者:《创刊的话》。。其二,是中学生现代小说理论素养的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生对现代小说理论的不重视,以及学校教育的落后。“一般青年所看的差不多都是创作或翻译底小说诗歌之类,而理论书籍很少阅读,尤其是关于‘怎样写作’的书籍阅读得更少”(11)编辑部:《编辑后记》,《文艺创作讲座》第1卷,上海:光华书局,1931年,第1页。。中学生现代小说理论知识的缺乏,创作实践平台的空缺,使得他们的现代小说创作存在诸多的问题。郑振铎曾谈到他在编辑文学刊物时,发现文学青年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它们的缺点,大都是同一的:文字实在太幼稚了;结构实在太松懈了;题材方面也是千篇一律的陈腐,无聊。他们最喜欢用今日已成了滥调的文句与题材。总结一句话,那些作品是没有生命的,没有内容的,没有情绪的。”(12)郑振铎:《致文学青年(三)》,《中学生》1931年第15号。《中学生》杂志的编辑也有类似的看法:“许多不能入选的文字,题材大多是很抽象的,如‘雨天’‘月夜’‘夏景’‘秋风’之类,描写也未脱陈词滥调的圈套;这也许是多作命题的课艺的影响,但写作时没有经过深刻的观察,不能选择具体的题材,确是一种普遍的缺点。有的作品选材很好,但作者信笔写来,结构不求紧密,叙写不知简练,结果在表现方面便大为减色。”(13)《卷头语》,《中学生文艺季刊》1935年第1卷第1期。从这两位来自“一线”的主编评价中,可见中学生一方面需要提升小说理论的素质,多获取现代小说理论的知识,以提高他们阅读小说的水平;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一个平台,培养写作现代小说的兴趣和能力,交流提升写作技巧。

二、《中学生》杂志:小说理论传播的媒介机关

陈平原在描述清末民初文学生态时曾指出,“这是一个以刊物为中心的文学时代”(14)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80页。。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发展进程中,现代期刊是重要的媒介机关,它们敏锐地嗅到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需求与方向,构建起期刊、读者、作者三者联系交流的平台。《中学生》杂志就是一本以中学生群体为特定传播对象的综合性刊物,它以传播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媒介机关为己任,围绕中学生的成长需求,构建起一个学习、交流和实践的生态环境。

面对中学生学习现代小说理论的实际需求,《中学生》杂志在近20年的办刊实践中,组织了强大的撰稿者阵容,容纳了大量的现代小说理论内容。为《中学生》杂志撰稿的作者,大概有四种来源:商务编译所同人兼立达学会会员、商务编译所同人、立达学会会员以及开明著作人(15)参见均正:《〈中学生〉是怎样创刊的》,《中学生》1948年第200期。。这些撰稿人对于现代小说都有各自精深的研究,虽然所谈论的有关现代小说理论的内容各不相同,观点也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都以《中学生》杂志为平台,真诚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于小说的认识,输送小说理论知识。面对中学生群体,他们态度平实,不尚抽象的论理,以一种通俗直白的方式或介绍小说作品、或传递小说观念、或分享小说创作的经验技巧。这些文章给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现代小说理论知识,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有些文章在《中学生》杂志上刊载后,又出版单行本或收入文集。如茅盾所撰6篇介绍西洋文学作品的评论后结集出版了单行本《世界文学名著讲话》(1936,开明书店),李广田撰写的几篇理论文章后收入其文艺论集《文艺书简》(1949,开明书店)中,继续扩大其影响。

《中学生》杂志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传播不是单线的灌输,而是通过编辑行为构建了编辑与读者、撰稿者与读者多边互动的对话交流关系。在编辑和读者的互动交流中,通过投稿,中学生群体将自己对于文艺的渴望和疑难传达给《中学生》杂志的编辑:

本志答问栏收到的问题中,关涉文学的非常多。现在略举数条如下:

怎样去练习文艺上的技术?

研究文学,有几种有关联应修的基础学科?

我想以文学为终身之业,你们看行么?

别的事情什么都不想干,惟有文学是我的爱好品,我愿与它作永久的伴侣,请指示达到此目的的方法。

在高中毕业了,今后想从事文学,即以为生,希望听听你们对于这个拟议的意见。(16)《编辑后记》,《中学生》1931年第15号。

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中学生》杂志通过组织文艺特辑、笔谈会、通讯问答栏目等形式回应了这些问题。以文艺特辑为例,在《中学生》杂志的办刊历史中,一共组织过三次“文艺特辑”,分别是1931年第15号的“致文学青年”、1935年第56号的“文艺特辑”以及1937年第71号的“青年与文艺特辑”。杂志社邀请文坛上知名的作家、学者,就读者所关注的问题“对文学青年说一番话”。从实际情况来看,所请的撰稿人以小说家以及小说理论家居多,所谈论的问题则以中学生读者最关注的问题为中心,目的在于“解决平时所怀关涉文学的好些疑问”(17)《编辑后记》,《中学生》1931年第15号。,指导“对于文艺的认识、作品的鉴赏以至写作技巧的锻炼”(18)《编辑后记》,《中学生》1935年第56号。,给予“从事写作的诸君一点帮助”(19)《编辑后记》,《中学生》1937年第71号。。可见,读者想要学习文艺知识、写作技巧的需求催生了杂志编辑运用编辑方式实现对现代小说理论的传播。从效果上来说,中学生读者的小说理论知识与小说写作技巧均获得了有效提高。在《中学生文艺》和《中学生文艺季刊》这两本专门刊载读者稿件的衍生刊物中,大量的小说稿件即是数量上的证明。而在质量上,中学生的小说写作水平也获得了编辑的认可:“在这里发表的几篇东西,都还相当出色,不输于现在各种文艺刊物所载的作品。这是我们可以自慰的。尤其是那篇《角落里》,风格很新颖,描写简炼而有力,它超出于一般的水准,值得特别留意。”(20)《编辑后记》,《中学生》1937年第71号。

在撰稿人与中学生读者之间,也形成了一种互动交流的关系。《中学生》杂志上刊载的现代小说理论文章,从写作主体来看,既有当时在文坛已成名的作家、学者,也有中学生读者自己。知名作家、学者所撰述的现代小说理论文章,往往以他们各自对现代小说理论的研究为依托,体现了各自不同的专业性和鲜明的个性特点,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来说是一种单边正向的传播;而《中学生》杂志中刊载的中学生群体所撰写的文章,则与作家、学者的文章构成了一种对话行为:中学生读者研讨现代小说理论的文章,真实展现了他们的现代小说理论水平,而其投稿的小说创作则能够反映他们对现代小说理论相关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这些信息反过来会影响到作为教育传播方遴选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也就是所刊载的现代小说理论的内容以及重点。这是一个方面的互动。另一方面,刊物设置的作为读者园地的栏目,如“通讯·问答”、“青年论坛”、“读者之页”等,以及其两本衍生刊物《中学生文艺》和《中学生文艺季刊》,又让中学生读者在创作小说和研究小说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果真实呈现在同龄人面前,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传播中,构成了教育—内化—输出的互动循环的传播关系。

为了锻炼中学生群体切实运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知识以实现传播的效果,《中学生》杂志作为传播的媒介机关,为中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发表平台,以落实其“作便利的发表机关”的办刊目的。一方面,自《中学生》杂志创刊起,就设置了诸如“读者之页”、“青年文艺”、“青年论坛”等栏目,专门刊载中学生读者的投稿,以鼓励学生创作行为,锻炼小说写作技能。有学生统计1935年《中学生》杂志的“青年文艺”栏目后发现:“青年文艺统共八十七篇,其中以小说为最多。”(21)吴游龙:《评一九三五年〈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季刊》1936年第2卷第1号。作家舒芜在回忆自己文学道路曾受到的影响因素时,也提到自己对于《中学生》杂志的深刻印象:“《中学生》也办得好,上面有名家之作,也有‘中学生园地’,使读者有亲切之感。当时常见一位署名‘苏州建华女中彭雪珍’的女学生的作品,她就是后来的名记者子岗。”(22)舒芜:《楼上群书,楼下一指——母校桐城中学百年校庆献祝》,李季农主编:《桐城现代名家文选》,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184页。《中学生》杂志还刊载了许多研读中国现代小说作品的文章。仅1934—1935年间,在《中学生》杂志上讨论过的现代小说作品就包括《超人》、《往事》、《子夜》、《家》、《春雨》、《感同身受》等,其中涉及到小说的题材、技巧、人物、思想性等诸多理论内容。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鼓励和培养中学生读者的文艺创作和文艺学习的行为,在《中学生》杂志之外,还衍生了两本专门刊载中学生读者稿件的刊物——《中学生文艺》和《中学生文艺季刊》。这两本刊物的出现,直观原因是《中学生》杂志所能容纳的篇幅有限,而读者的稿件又过多,“有许多佳稿,都不能登入”。因此,为了弥补这“遗珠之憾”,杂志社先后推出了《中学生文艺》和《中学生文艺季刊》,乃是“《中学生》杂志投稿者的稿中选辑成的文艺集”(23)中学生杂志社编辑:《一九三○年中学生文艺》,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序”,第i页。。这种“一主二辅”的办刊方针,充分体现了《中学生》杂志对于中学生群体在小说创作、理论知识学习与研究上的关注和支持。作为衍生刊物,《中学生文艺》和《中学生文艺季刊》每一本的容量平均都在七八十篇之多,其中“小说”因为受到大多数中学生喜爱,占比最重。有学生在评价1936年的《中学生文艺季刊》时说:“‘小说’普通同学大多喜欢阅读和学习写作这一类的,因此在本刊也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24)黄灵圣:《一九三六年的中学生和本刊》,《中学生文艺季刊》1937年第3卷第1号。《中学生》杂志这种倾情鼓励和扶持中学生文艺创作的编辑行为,让无数的“小说家”获得了小说写作的锻炼。一名署名“乙中”的同学在读了一九三四年《中学生文艺》之后,指出:“将来的布加肯和托尔斯泰是谁?恐怕就是现在的中学生,说不定还是在《中学生文艺》上的投稿诸君。”(25)乙中:《读〈一九三四年中学生文艺〉以后》,《中学生文艺季刊》1935年第1卷第2期。发展地看,作为新兴知识群体的中学生,作为未来的小说创作者,其现代小说理论的习得行为,不仅切实提高了自己的现代小说理论素养和现代小说写作水平,同时通过他们的小说创作和学习交流,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传播和普及。

民国时期的中学生群体,受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接受了新文学的洗礼,作为读者群,他们跟随着当时建设新文学的一班开山大师,阅读并接受了新文学;作为新时代青年,他们见证并经历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风风雨雨,积攒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与写作素材;作为文艺爱好者,他们跃跃欲试,通过手中的笔表达他们对时代的关注与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中学生》杂志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创作和发表的平台,是他们实践所学知识的习作工厂。作家孙源曾经回忆说:

我的第一篇习作《罢课》就是发表在《中学生》上。这对某些作家来说,算不得什么,因为人人都是从第一篇的成功而开始的,但对我意义却很大。因为我与同时代的中学生所受的教育不同,我上的是一所天主教学校,底子薄。……所以我试写了一篇《罢课》投寄《中学生》后,心里直后悔,不该把如此幼稚的文章寄出去。不意经过编辑先生细心修改,竟然刊登出来了。……我受到如此巨大的鼓舞,就大大增强了自信和勇气,从此涂鸦了五十年光景。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开明书店的老前辈给我奠下了一生事业的基础,我就从这儿开始起步。(26)孙源:《我从这儿起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我与开明》,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第72页。

在这篇回忆文章的描述中,《中学生》杂志的编辑对于当时的青年学生的关怀与鼓励跃然纸上。《中学生》杂志这本综合性的学生刊物,结合中学生读者的需求与热望,始终致力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传播活动,激发学生们写作小说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学习现代小说理论知识、发表小说作品的重要平台。无数的文学青年如同作家孙源一样,从《中学生》起步,从此走上了新文学创作的道路(27)参见《我与开明》中孙源、徐盈等人的文章。。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借助这本学生刊物的媒介作用,实现了在特定群体中的传播,更在这些读者的文学实践活动中获得深化与发展。

三、传播特点:以“辅导”为宗旨

有学者指出,“现代文学编辑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有着非职业编辑身份,但却具有高尚的编辑职业素质。他们既激活了现代作家的创作活力,也规范着文学的发展走向”(28)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3页。。现代文学编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建构中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本学生刊物,《中学生》杂志是如何参与到现代小说理论的传播活动中来的呢?通过翻检215期《中学生》杂志我们发现,《中学生》杂志借助于刊物的定位和编辑的专长,运用丰富的编辑手段,通过“辅导”的方式与中学生读者直接对话,形成了这本学生刊物在传播中国现代小说理论上的特色。

《中学生》杂志的编辑大都有中学教学的经历,始终关注青年学生的培养与发展。以两位主编为例,第一任主编夏丏尊自日本留学归来后,先后在浙江一师、湖南一师、立达学园担任教职;第二位主编叶圣陶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先后在苏州中学、尚公小学、吴县第五高小、上海中国公学、浙江第一师范等学校担任国文教员。两位主编都非常热爱教育事业,关心青年学生的国文教育情况,两人还曾在《中学生》杂志上共同撰写“文心”专栏(连载完后出了单行本)、“文章偶话”专栏。茅盾在回忆中提到,“近年来,圣陶很少写小说了,然而他并没搁下笔;作为《中学生》杂志的主干,他在指导青年习作这一方面所倾注的心血,是朋友们都知道的”(29)茅盾:《祝圣陶五十寿》,刘增人、冯光廉编:《叶圣陶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38-139页。。除了两位主编之外,《中学生》杂志中的其他编者及执笔者也大都曾担任教师或是现任教师,大都持着相同的教育理念。叶圣陶曾总结过《中学生》杂志的编辑们所共同持有的编辑立场和编辑态度:以一种“辅导”的态度,“自然而然站到学生的旁边,安排好适宜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活动,他们忽略了什么的时候,给他们提醒一下,他们弄错了什么的时候,给他们纠正一下,他们遗漏了什么的时候,给他们补充一下,不过如此而已”(30)圣陶:《我们的宗旨与态度》,《中学生》1948年第200期。。这种以“辅导”为宗旨的编辑立场,本质上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它以学生所缺少的为关注重点,以学生所需要的为教育导向。在这种短板与呼应、问题与解答、激发活力与引导方向的“辅导”行为中,使得《中学生》杂志好似一扇窗口,既通过中学生读者的稿件、信件,探测出他们现代小说理论素养上的不足、知识结构上的欠缺以及文学创作上的问题;同时让《中学生》杂志编辑们有的放矢,通过引导方向、激发活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实施“辅导”,以弥补中学生读者的相关空白和短板。

出于“辅导”的编辑宗旨,《中学生》杂志的编辑们一方面要切实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更要“现身说法”,直接指出有关小说观念、写作技巧等现代小说理论的重点和要点,引导青年学子学习的方向与重心。从编辑手段上来说,主要是通过设置“卷头言”、“编辑的话”、“编辑室”等栏目,以“正面发声”的方式实现“辅导”的目的。以“卷头言”栏目为例,它主要由编者自撰(战时半月刊时期例外),是“编者发表主见的园地,是指示青年的南针”(31)吴游龙:《评一九三五年〈中学生〉》。。它的特点是以提纲挈领的短文,或告诉读者时下的热点,或提出该期的研究主题,或指出某一问题以引起读者的关注。通过“卷头言”读者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一期杂志的主题有哪些,编辑的期待在哪里。在审稿的过程中,编辑们会发现青年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主观色彩太强”、“常常被美丽的故事所诱惑而从事于写作”、“人物性格的储备不够”、“描写手法不够简练”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编辑们给出了具体的修正意见。比如在写作态度上,指出要“客观的去了解事物”,以避免“不能把握客观的真实性”,“我们所写作的东西,要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于生活的实况;或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于心情的自然。就文字内容说,是要充实的,深厚的,不是浮游无着的,不可征验的;就态度说,是要肯挚的,严肃的,不要浮薄的,逞一时之意气的”(32)逸文:《从写作的态度说到待人接物的态度》,《中学生战时半月刊》1941年第39期。,“从事任何事业,都要注重客观的实验,而不可凭信主观的幻想”(33)编者:《卷头言》,《中学生》1935年第52号。;在小说观念上,教导青年学生“好的故事并不一定是好的文艺作品,文艺作品的生命并不是寄托在故事的有趣或无趣身上,而是寄托在人物的性格上”(34)黄药眠:《青年与文艺(卷头言)》,《中学生战时半月刊》1940年第21期。,而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首先要有“储备”,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留意”,同时“必须扩大它的特点使他真正能够成为一个典型”(35)黄药眠:《青年与文艺(卷头言)》。;在描写手法上,要向名家名作学习。这些言论虽然短小,却为中学生读者指引了理解现代小说理论的正确方向,在传播中达到了教化的作用。

《中学生》杂志以“辅导”为宗旨的编辑特点,还体现在时刻关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主流导向的同时,兼顾教育的客观规律。在1934年第45号《中学生》杂志的“卷头言·写爱和写乡村的困苦”中,有一位一平先生提到他“翻阅了不少的文课,其中显然有两类很强烈的思想的流露,一类是写爱的,一类是写乡村困苦的”(36)《卷头言·写爱和写乡村的困苦》,《中学生》1934年第45号。,认为中学生的小说作品题材单一,缺乏社会责任感。对于这一质疑,《中学生》杂志编辑认为,“无论如何,总比作类似‘八股’的东西有意思得多”,“写爱,写乡村困苦,那就不能不本于自己的观感与体验。所以,这两类文字即使做得不怎么好,至少在说自己的话这一点上是值得赞许的”(37)《卷头言·写爱和写乡村的困苦》。。编辑们从思想解放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学生在思想与写作观念上已经脱离了封建八股的束缚,这是值得肯定和赞许的,而这种思想认识的解放是现代小说理论学习的基础。在《中学生战时半月刊》1940年第21期的“青年与文艺(卷头言)”中,编辑们则明确倡导:“应该选择一些比较更具有社会意义的东西,亦即是说比较更具有人间味的东西。”(38)黄药眠:《青年与文艺(卷头言)》。这种编辑立场的变化,一方面是受到时代局势的影响,文学被赋予了战斗的责任;另一方面也符合教育的规律——学生学习必然要经历由个人到社会、由狭窄到广大的过程。

《中学生》杂志的编辑对中学生现代小说理论的“辅导”,也通过刊载中学生投来的小说批评文章以“验证”其效果。作家孙犁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子夜》的回忆文章,其中有一段讲到:“当时,我正在念高中,多么想得到这本书。先在图书馆借来看了,然后把读书心得写成一篇文章,投稿给开明书店办的《中学生》杂志。文章被采用了,登在年终增刊上,给了我二元钱的书券,正好,我就用这钱,向开明书店买了一本《子夜》。”(39)孙犁:《装书小记——关于〈子夜〉的回忆》,《荷花淀》,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第182页。后经过考证,孙犁在回忆中所提到的发表于《中学生》杂志上的文章,所写的就是对于茅盾《子夜》的评论,笔名署为“芸夫”(40)马向阳:《孙犁先生与〈中国小说史略〉》,《明斋耕书录》,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年,第27-28页。。在这篇评论文章中,孙犁分别从取材、作家写作态度、小说功能等角度品评《子夜》,体现着鲜明的现实主义小说理论观。在衍生刊物《中学生文艺》和《中学生文艺季刊》中,编辑们更是专门设置论评栏目来激发中学生读者自主学习小说理论的积极性。《中学生文艺季刊》从1935年第一卷第二期起,就设置“文艺短谈”和“文艺之友”栏目,专门刊载中学生的文艺理论文章;从第一卷第三期起,还设置了“读书录”栏目。通过这些栏目,中学生锻炼了他们的理论表达和研究的能力,将所获得的小说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融会贯通、落于实处。

《中学生》杂志编辑对现代小说理论“辅导”的效果是惊人的。我们通过阅读中学生所写的小说评论、小说理论研究的文章,可以看到他们对现代小说理论的热情与理解的深度;看到当时的中学生们接受着怎样的小说观念,在小说理论观上又主要关注哪些内容。就现代作家来说,以鲁迅、茅盾、巴金、叶圣陶等为代表的作家因其暴露社会问题和忧国忧民的精神受到了中学生读者的喜爱,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小说观念。以鲁迅为例,他的小说成为中学生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鲁迅的小说观和小说写作技巧也在中学生中传播,影响着他们的小说写作。比如一名署名“仇晶”的学生在分析鲁迅的《离婚》时认为这篇小说是“冷酷地揭去这些‘知书识礼’者的面具的一篇小说”(41)仇晶:《读鲁迅的〈离婚〉》,《中学生》1947年第193期。。作者一方面关注到鲁迅小说的思想性,认为鲁迅在塑造小说人物时,既表现了对农民的同情,但却不无视农民的落后性;另一方面,学习鲁迅小说人物塑造的方法:“写七大人,作者始终是从爱姑的眼里看出来的,这个全文的权威人物,虽然‘知书识礼’这个漂亮考语装饰了他,虽然便是爱姑也觉得他‘其实是和蔼近人,并不如先前猜想的那样可怕’,而且相信他是‘讲公道话的’,但也便从这个角度,作者刻毒地深入了本质,表现这个把‘古人大殓的时候塞在屁股眼里的’东西在鼻子旁边摩擦的人是怎样的家伙。”(42)仇晶:《读鲁迅的〈离婚〉》。鲁迅这种使用“对照”的方式描写人物的方法被这名中学生准确地把握到。而在这篇评论文字的结尾,作者写道:“故事平淡得很,直到现在,还是许多乡村里常发生的事,封建的压迫继续着,农民的忍受也继续着。”(43)仇晶:《读鲁迅的〈离婚〉》。可见作者认识的准确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同样注意到鲁迅塑造小说人物技巧的,还有来自郑州扶轮中学的夏照滨,他指出要学习鲁迅塑造典型人物的观念及方法:“我们每天和许多阿Q接触,但我们只觉得他们很平常。这种人到了鲁迅的眼光下就完全暴露了原形,而成了鲁迅创造的典型人物。可是不能认定某一个人作模特儿,必须多观察一些人,在这些人中归纳他们共同的性格,放弃他们相异的性格:这结果才是我们创造的典型人物。只有这种典型人物才能代表某一阶层的人,也只有这种典型人物才能代表某一个时代。”(44)夏照滨:《表现观察和体验》,《中学生文艺季刊》1936年第2卷第1号。从这些学生的文字中,可见鲁迅对他们的影响,既有精神上的感染,也有现代小说理论观念及技巧上的启发,他们对于鲁迅的小说以及鲁迅精神的解读是十分准确和深入的,这充分说明了中学生对新文学接受的状态以及在现代小说理论掌握和表达方面的深度。

余论:知识普及与现代小说理论“共同体”的建构

《中学生》杂志在其近20年的办刊历史中,刊载了大量的小说理论文章,如作家作品评论、创作经验谈、对外国作家作品的译介、对中国古典小说作品的评介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中学生》杂志中所刊载的小说理论内容受到中国社会现实、文化环境、文学思潮等客观环境的影响,整体上呈现出发展与变迁的态势,且始终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主潮方向保持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本面向学生的刊物,基于刊物教育的立场与辅导的宗旨,《中学生》杂志对于所刊载现代小说理论的内容与呈现方式,会根据中学生群体的理论水平与实际需求,体现为基础性、通俗性与实用性的特点。这种有着清晰的刊物定位以及高度关注与符合受众群体特征的小说理论刊载行为,既提升了刊物的办刊水平,又实现了其销量及口碑保障,对于现代小说理论而言,更具有深远的意义——达到了现代小说理论的普及,促进了现代小说理论的深入发展。这是《中学生》杂志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传播上其重要的价值所在。

出于辅导现代小说理论的目的,《中学生》杂志通过向知名大家组稿的方式,形成理论指导的权威性。现代文学史上若干重要的学者、作家,曾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过现代小说理论研究文章。比如赵景深的《短篇小说的人物》、《小说的观察点》,茅盾的《创作与题材》、《谈我的研究》、《杂谈文学修养》等,叶圣陶的《读〈石榴树〉》、《读〈虹〉》、《读〈风波〉》等,艾芜的《怎样把平常的事件写得有趣味——一个文艺座谈会的纪录》、《西游记与儒林外史——论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论创造典型人物》、《关于波华荔夫人》,李广田的《事实与创造》、《在忍耐中工作》、《谈小说》等,张天翼的《学习的学习》、《一个故事的故事》,沈从文的《一封信》,萧乾的《感觉的记录》、《涉猎作品与探讨理论》,朱光潜的《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周振甫的《写作杂谈》、《文章的生命》、《文章和生活》、《怎样写集体活动》、《怎样发掘题材》等,邵荃麟的《从一个基本的观念着手》、《〈阴影和曙光〉译记》,何洛的《和艺术青年谈话——创作第一步》,宋云彬的《鲁迅》,朱自清的《中国散文的发展》,徐调孚的《鲁迅先生和他的遗产》等。这些文章的研究角度不一,或探讨小说创作的艺术形式,或提出某一种小说观念,或研究小说叙事理论;从观念上看,又可以大致分为写实主义小说观、浪漫抒情的小说观、现代主义的小说观;从研究重点上看,又可划分为对国内作家作品的研究、对国外作家作品的评介、对传统小说作品及形式的研究、小说理论专论研究等。这些文章都是以中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为旨归,呈现出重视基础、通俗易懂的特点。

《中学生》杂志十分重视对于域外小说作品以及理论内容的译介。中国现代小说从创作到理论,主要受到西方小说作品、小说论著的影响,茅盾就曾谈到第一个十年中创作界贫弱单调的原因之一在于“西洋文学名著被翻译介绍过来的,少到几乎等于零,因而所谓‘学习技巧’云者,除了能读原文,就简直谈不到”(45)茅盾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第11页。。因此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中,推介域外小说创作与理论信息,是推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与理论发展的重要工作,有助于拓展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学习的领域。以茅盾对于域外作家作品的译介为例,《中学生》杂志从1934年9月号第47期开始,到1935年12月号第60期止,系统刊载了茅盾介绍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连载文章,分别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吉诃德先生〉》、《雨果和〈哀史〉》、《〈神曲〉》、《十日谈》、《〈战争与和平〉》,每一篇文章都是分两期连载,事实上形成了一个专题。茅盾对西洋小说作品的介绍,首先是突出小说的史的意识。中国的小说早生晚成,虽然在先秦诸子时期已经出现了小说的萌芽,中国古代也有丰富的研究小说理论的文章,却始终没有成为系统,缺乏小说史的意识。但小说史反映了小说发展的历史,是认识小说的基础,也是小说理论的基础。尤其对于从西洋“移植”而来的现代小说理论,通过系统了解西洋小说的历史流变,有助于理解这些泊来的小说理论知识,也有助于弥补中国小说史意识的薄弱。其次,是有意识地构建现代小说理论的知识体系。茅盾通过“以点带面”、“分析对比”、“引入新视角”等手段,体现了其社会学批评的小说理论观,同时通过搭建知识关联的方式,建立起现代小说理论知识间的关系,有助于基础较为薄弱的中学生群体理解和吸收。以“对比”的手段为例,在评价《战争与和平》时,茅盾将其与其他的历史小说进行对比,提出《战争与和平》的三点新质:第一,不写历史中的人物,而写俄国历史中的“一代新人”;第二,写了俄罗斯的整个民族;第三,尊重历史事实。由此,茅盾评价说:“历史小说很多,然而在十九世纪《战争与和平》却以‘新形式’的历史小说出现,使从前的历史小说相形之下只能算作‘历史的小说化’。”(46)茅盾:《〈战争与和平〉》,《中学生》1935年第59号。茅盾的评论在总结出一般历史小说特点的基础上,透彻点明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既通俗易懂,又观点突出。

《中学生》杂志中所刊载的现代小说理论文章,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的主流相一致,主要集中于小说题材论、小说人物论及小说功能观三个核心领域,总体呈现为现实主义的倾向。以典型理论为例,《中学生》杂志中对于典型理论的讨论主要体现为一种观念上的指导:立足现实,关注社会。一方面,继承了五四以来的写实主义传统,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深刻地观察、广博地研究。同时,对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出现的新人物、产生的新环境,要“能够把这些活动组织起来,给以艺术的概括和表现”(47)何洛:《和艺术青年谈话——创作第一步》,《中学生》1935年第56号。。更重要的是,“要读者看了这个人物,皆要在读者身心方面,发生影响,起一番教育作用。……这种能尽着教育功用的人物,在文艺的术语上,一般称作典型人物”(48)艾芜:《论创造典型人物》,《中学生战时半月刊》1941年第49号。。对典型理论的讲解与讨论,既折射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变迁的过程,又以一种通俗、直白的方式,指导着中学生理解现代小说的意义,间接地塑造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人格。

以中学生读者最关注的“如何写作”的问题为导向,《中学生》杂志邀请众多来自一线的现代小说作家撰文,分享他们写作现代小说的经验,形成了以小说题材如何处理、小说人物如何描写为核心热点的小说创作技法理论研讨,具有鲜明的实用性。首先,在如何处理小说题材的问题上,最关键在于“选择”和“剪裁”。一方面要突出小说的艺术效力,“你必须割去那些和中心目标没有直接关系的枝节;你并且也要对于那中心目标的节目仔细选择,提出那最精采的一段来描写”(49)茅盾:《创作与题材》,《中学生》1933年第32号。,“你必须将这故事加以剪裁,使得它有最高的艺术的效力”(50)茅盾:《创作与题材》。;另一方面要突出小说题材的现实意义,“现实主义不仅是反映现实,同时还要影响现实的。而这反映现实,不是纯客观的,像摄影师把现实的一切一丝不漏地收入了镜头一样;而是要择取精采的一面做画面的。题材的缩短,也是很要紧的,这就是‘取精用宏’……”(51)何鹏:《鲁迅论写作》,《中学生战时半月刊》1939年第12期。而在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上,则强调要“恰如其分”:“第一个条件,是安排得‘对’。……把身分、性情、忧乐安排得恰当合理……”(52)沈从文:《一封信》,《中学生》1935年第56号。,“塑造人物,要求的是恰如其分,就是说,此人内面外面的生活是怎样,他就想怎样的念头,说怎样的语言,作怎样的行动。把握住这些,人物才是立体的,生动的”(53)圣陶:《读〈虹〉》,《中学生》1944年第72期。。其次,分享了人物描写中的一些技巧,比如可以通过描写“人物附加物”的方式,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使“一个本不为人所知的人物变成一个说话的活人”(54)赵景深:《短篇小说的人物》,《中学生》1930年第7号。。在人物描写的方法上,鲁迅的典型化理论影响颇深,在《中学生》杂志中常常出现对鲁迅小说人物创作方法的引用。诸如《答北斗杂志社问》:“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因为中途看了报纸上攻击情诗的文章,于是小说里就有一个小人物跑到女娲的两腿之间来了。这就是典型与他的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样中途的改变了典型的性格,并不是‘毁坏’,相反的,是把握了典型及其环境之有机的关系。因为典型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地在环境的影响之下变动着。只有把握着这个变动的过程,典型方可达到活跃与深刻的境地”(55)何鹏:《鲁迅论写作》。。鲁迅用这样的方法塑造出了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艺术典型,而这些小说人物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鲁迅的典型化理论也深入人心。

对于《中学生》杂志这种根据中学生读者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的特点,读者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学生》所载论述时事,介绍新思想学术的文字,它里边虽也谈学理,却不像一般的专家著述那样难读,但是又决不能说它是浅薄。此无他,因为这些作者能以深入浅出的方法,并多引具体的事例为之说明也。再者,该杂志的言论主张,如对于中学生的指导或对于与中学教育有关系的事件之批评等,皆无道学气,亦不浮夸,个人认为是很切实而有益的。……我认为这是国内所有的适合于中学生程度的最好的杂志。这不单是中学生值得阅读的课外读物,就是中学的教职员如能阅读,我想他在管理与教学上也当会有好些进步哩。我是多年便已在中学校毕业了,但是还很喜欢阅读《中学生》。”(56)陈远骢:《介绍一种中学生阅读的杂志——〈中学生〉》,《江西教育行政旬刊》1932年第1卷第8期。总之,《中学生》杂志始终关注着中学生群体在小说理论学习中的问题与需求。在稿件来源上,组建了强大的撰稿者阵容,其所刊载的现代小说理论文章都来自当时文坛的理论大家,形成了现代小说理论指导的权威,输送现代小说理论最新的知识与观点;在指导方法上,则尊重中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以平实、通俗的方式传授现代小说理论知识,教授小说理论观念;在指导内容上,则突出了小说的题材、人物、功能等核心领域,进行针对性和方向性的指导,体现为现实主义的理论观,符合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的主流导向。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发掘新人新作的问题常常被提及。鲁迅曾论及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前天收到《文学月报》第四期,看了一下。我所觉得不足的,并非因为它不及别种杂志的五花八门,乃是总还不能比先前充实。但这回提出了几位新的作家来,是极好的,作品的好坏我且不论,最近几年的刊物上,倘不是姓名曾经排印过了的作家,就很有不能登载的趋势,这么下去,新的作者要没有发表作品的机会了。(57)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文学月报》1932年第1卷第5、6期合刊。

在鼓励新人创作、推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普及以及发展的问题上,《中学生》杂志的工作显示出其更深远的意义:通过传播现代小说理论、发表现代小说作品,培养出在知识素质、思想认识以及方式技巧等方面有着“共同性”,与中国现代文学主潮同频共振的现代读者及现代作家。法国波尔多文学社会学派代表人物罗贝尔·埃斯卡皮指出:“把作家同可能的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文化修养上的共同性,认识上的共同性以及语言上的共同性。”(58)罗贝尔·埃斯卡皮著、于沛选编:《文学社会学——罗·埃斯卡皮文论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7页。从戊戌变法时期的“新小说”到1917年的文学革命,中国小说创作、小说理论完成了从古典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转变,现代小说理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寻找与自己有着“共同性”的“新读者”,也就是说,现代小说理论(包括现代小说创作实践)对于读者的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如果不能使大众接受新理论并得到理论水平的提升,那么现代小说理论将无法获得进一步生存的空间和深入发展的可能。如何解决这一“普及”的难题,中国现代学者很早就注意到教育之于文学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赏鉴力之高低和艺术本身,无大关系;和一般教育,却很有关系。赏鉴能力是要靠教育的力量来提高,不能使艺术本身降低了去适应。”(59)雁冰:《通信》,《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第1号。《中学生》杂志以“中等教育程度的男女青年”为对象,以现代小说理论的传播为重要工作,是抓住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的关键:“受过中等教育的男女青年”正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所要求的现代读者及现代作者。这是小说理论现代化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从古代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转型过程中,读者受众有一个接受与学习的过程,即使语言问题解决了,形式技巧这种理论色彩较强的内容却难以为大众所理解,“因为我的表现方式不是他们所习惯的,譬如我们的作品中写一个家庭发生了一件事,我们往往从半腰里叙述起,……而中国旧小说的写法,则是从年代,地点,家庭,房屋等等按序说起”(60)茅盾:《文艺大众化问题》,《新语周刊》1938年第1卷第2期。。面对新形式的现代小说,缺少现代小说理论学习与写作实践的读者,在现代小说理论的理解与运用上自然就比较困难。《中学生》杂志所提供的学习与发表平台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它积极充当起小说理论的传播媒介,为当时广大的青年学子提供了理论学习与创作实践的平台,使其在学习、交流和实践中掌握现代小说理论知识,提升理论素养、思想水平,好似一个纽带一般,将中学生群体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帮助形成了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同频共振的青年读者(作者)群体。这一“共同体”的构建正是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继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观《中学生》杂志以及两本衍生刊物《中学生文艺》和《中学生文艺季刊》,我们看到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和传播的生态一角,窥见了民国时期中学生小说创作、小说评论、小说研究的真实景象,这是一幅生机勃勃、朝气昂扬的画面。以《中学生》杂志为传播的媒介,中学生群体不仅获得了现代小说理论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将这些理论知识落实到自己的文艺实践中,在他们创作小说、批评小说、抒发小说理论观点的过程中无不折射出《中学生》杂志的传播成效。虽然小说理论是抽象的,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却在《中学生》这个刊物平台实现了长达20年传播、学习、实践、交流的生态循环。这本出刊215期的学生杂志,在关注新兴知识群体、培养文艺生力军的目标下,深耕细作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传播阵地,全面参与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传播活动,不仅培育了当时的中学生群体,更是具有普及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独特贡献。

猜你喜欢
文艺中学生杂志
1942,文艺之春
环球人物(2022年8期)2022-04-25 21:32:42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中国扶贫(2015年6期)2015-05-15 17:33:04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中学生(2015年34期)2015-03-01 03:44:42
我来“晒晒”《中学生》
中学生(2015年31期)2015-03-01 03: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