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霞
(湖北大学 哲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
美好生活是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能够获得更好满足的生活(1)参见江畅:《好生活的含义与意义》,《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1期。。社会主义中国一直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2页。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在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生存之“安”的基础上,致力于解决全体人民发展之“全”的问题,追求的就是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页。。要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满足其生存之“安”和发展之“全”两个基本层面的需要,为人民提供满足需要所需的各方面的条件。本文力图从“现实的个人”的需要及其为满足需要而展开的活动出发来考察生存之“安”与发展之“全”两个方面需要的构成要素及其在美好生活中的层次方位,以更好地把握美好生活需要的丰富内涵以及实现美好生活所需的条件和现实路径。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6-519页。。这些现实的个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人”,有着维持自身存在的需要,不得不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并不得不为了获得这些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1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第一个历史活动”指认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1页。,并认为这是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活动。简言之,物质生活、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活动(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客观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前提。
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离不开生产者、劳动资料(尤其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对于现实的个人来说,劳动资料尤其是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是其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个人的生活资料和进行物质生产、开展物质生活所需的条件,都是由自然和社会提供的,同时个人的生产生活活动乃至他自身的生命,也都深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哪怕是外部的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如战争等,都可能重创一个地区、民族或者国家,甚至使他们不得不一切从头开始(8)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59-560页。,更遑论给个人的生存和生活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对个人的生存和生产活动没有危害的自然、社会环境是其生产活动的必要条件。个人只能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利用一定的生活资料而生存或者通过利用一定的劳动资料生产出生活资料而生存。拥有生活资料或者一定的生产要素和条件,是个人生存所不可缺少的。拥有生活资料、具备一定的生产要素和条件、外部环境不危害人的生存及生产生活,成为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生存之“安”的条件,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
由于个人的生存及物质生产生活深受外部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通常会将外部环境无害于人的生存和物质生产生活当作生存之“安”的全部内容,甚至把生存之“安”就理解为外部自然和社会环境对人无危害,即“安全”。人们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视其为开展各项活动、追求各种目标的条件。密尔将安全视为人类生存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甚至是唯一一种对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的利益:“唯有安全,没有一个人能够缺少,我们要免除所有的祸患,要长久地获得一切善的价值,全靠安全。”(9)约翰·穆勒:《功利主义》,徐大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5页。在密尔等功利主义者看来,“肉体的存续”、“维持生命与繁荣的机会”等是各种其他利益的前提,人们关于未来的希冀与预期、对各种其他利益的追求,都以安全为基础(10)弗雷德里克·罗森:《古典功利主义:从休谟到密尔》,曹海军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年,第10页。。马斯洛则认为,处于安全状态是人类正常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一条件,即安全成为人的一种需要时,人就会致力于获得这一条件,尽力满足这一需要,甚至为此而诉诸宗教、一般科学或者哲学(11)参见A.H.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40、45-48页。。尽管密尔、马斯洛关于安全对于人的生存之作用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他们都把安全与外部环境威胁或伤害人的生存生活联系起来,充分揭示了安全的外部环境对于人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仅仅只是外部环境安全,也并不能实现生存之“安”。个人如果不拥有足够的生活资料,不具备一定的生产生活资料、开展物质生活的要素和条件,那他就无法维持作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无法维持生存,何谈安全,更遑论美好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渴望获得生存之“安”的条件,向往着实现生存之“安”。
在人类历史上,实现普遍生存之“安”的时代并不多,“不安全感和绝望感”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特征(12)麦金泰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48页。。人类长期遭受战争、饥馑、贫困、自然灾害等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威胁和伤害。“危则虑安”,人们将生存之“安”作为理想,向往着生存之“安”并进行种种构想。例如《诗经》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大雅》);老子的小国寡民构想“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孟子提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赫西俄德笔下由奥林波斯山的诸神创造的人类能够像神灵一样生活,“没有内心的悲伤,没有劳累和忧愁”、“和平轻松地生活在富有的土地上”(13)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5页。。这些构想都是以安定的生活为目标,围绕基本的生存需要及其所需的条件展开。这也表明,当时人们的生存需要未得到满足或者面临着严重威胁。
为了实现生存之“安”,传统儒家注重经邦济世平天下。孔子提出君子应“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在“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基础上“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以此安定百姓,保证社会稳定;孟子主张“制民恒产”,使百姓能“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生存无忧。古希腊思想家通过构建各种政治方案来力图解决城邦或个体面临的战争和争斗的威胁。柏拉图针对当时雅典城邦国家乃至整个希腊文明蒙受的内外争斗之苦,构想出“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将制止战争、避免内乱作为“哲学王”统治的重要方面(14)参见申林:《城邦安全与文明安全视角下的柏拉图哲学王统治理论》,《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近代西方思想家认为威胁或伤害人类生存的因素主要来自他人和社会,他们将人的自利本性作为普遍的永恒的人性,将追求自身利益作为个人的基本权利。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提出社会契约论,主张借助社会契约赋予政府权力,以保障人民群众免受他人威胁或伤害,从而确立个体的生命与权益之“安”(15)参见张国清:《利维坦、国家主权和人民福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面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饱受圈地运动之苦的英国农村群众,托马斯·莫尔严厉谴责新兴资产者公然侵夺广大农民生存的权利,导致他们陷入赤贫,甚至走投无路。莫尔认为这一切罪恶的根源在于私有制,他提出废除私有财产、实现人人为社会福利而劳作、实行按需分配。这些为了实现生存之“安”的方案,都以现实中危及人们生存和生产生活的因素为前提和否定对象,努力消除这些因素。
生存之“安”的具体内容是历史生成的,反映出特定时代人们的生活需要。人们渴望生存之“安”,源于他们在生存和生产生活过程中,生活资料有限以及开展生产生活的要素和条件不充分,难以较好地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同时,外部自然和社会环境对于人来说,还是一种支配甚至威胁力量。人们依据自己实现生存之“安”所需的条件来构想美好生活并设计实现方案和路径,不断追求实现生存之“安”的美好生活。然而,生存之“安”并不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全部内容。
人的生存与发展、生产生活和交往活动,无不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利用既有的条件而展开的。环境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是否有助于生产生活和交往的开展和深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得不关注的重大问题。向往并追求生存之“安”,是人对外部世界最基本的期待和要求。实现生存之“安”的生活,是人们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的起点。人们对生存之“安”的向往在于人的生存有所保障、生产生活不受外界伤害。美好生活的最低限度就是这种实现了生存之“安”的生活。只有以这种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为基础,人们才可能现实地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生存之“安”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会产生新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之“安”(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只是个人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前提和条件。马斯洛将人对安全等的多种需要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依次上升的等级体系,生存需要,即他所说的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只是这一体系的基础性部分,当其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人们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满足。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了个人生存需要的基础性地位和向更高层次需要发展的必然性,也看到了个人生存之“安”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但他并未意识到实现个人的生存之“安”是受到社会发展水平制约的,需要客观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制度保障。
马克思注重从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中来考察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在他看来,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存在物。人必须通过运用那些在他之外的现实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10页。,但是又不得不依靠食物、燃料、衣着、住房等客观物质资料而生活。对于人来说,这些客观物质资料不仅是他的“直接的生活资料”,而且是他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1页。。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工人没有表现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也就丧失了直接的生活资料,不得不为了获取直接的生活资料而劳动,从而把自己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维持自身肉体存在的手段。这意味着如果人还在为维持肉体生存而劳动,那他的基本生存需要还未得到满足,也没有生产生活资料的要素,更不可能作为一个不被生存及生存的需要支配的人来开展物质生活之外的生产生活。只有当人及其劳动活动不再只是维持肉体需要的手段,而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59页。时,他在劳动中才能“肯定自己”、“感到幸福”、感到自在和舒畅。所以,马克思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穿住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7页。在马克思看来,满足生存需要并拥有生产生活所需的条件,即实现生存之“安”,只是人类解放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基础。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人民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从贫困到解决温饱、从实现总体小康到实现全面小康(20)张太原:《政策与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之变化》,《河北学刊》2022第5期。。普遍生存之“安”的需要,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及其生产条件普遍有所保障,社会生产生活稳定有序,已经得到满足。人民群众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21)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7页。,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带领全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内容及其实现条件。
生存之“安”基础上的更加美好的生活,不仅要求生存之“安”的条件和要素更加丰富,更追求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是个人的活动和生产从追求生活资料和生产条件等物质性因素为主转向追求人自身——现实的个人和他的活动本身的发展为主。个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必要的资料和条件,其中部分是由个人自己生产出来的,而大部分则依赖社会提供。社会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发展资料和条件的数量与质量,制约着他的发展状况。因此,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即发展之“全”,不仅包括个人的全面发展,还涵盖社会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推动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个人更加美好的生活提供条件和保障。
首先,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更加美好生活的终极目标。“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0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这里,个人和个人的活动、客观活动条件是一致的,个人和个人的活动都取决于他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但是,个人、个人的活动、客观的条件各有侧重。“个人”侧重的是进行生产活动的主体及其能力、素质等本质性力量;“个人的活动”突出的是生产活动本身,是生产活动者的本质性力量的外化和发挥;“客观活动条件”侧重于活动得以展开的活动资料、条件等客体性要素。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现实的个人的活动要素,也是其追求美好生活的必备要素。这三个要素的全面发展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发展之“全”提供各方面条件。
具体来说,现实的个人的活动条件的全面发展是指自然和社会为人的生产生活提供全面的条件和保障,从而使个人能全面地发展自身并开展生产生活,为个人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客观物质性条件。现实的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自身的本质性力量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为个人追求美好生活准备了主体方面的条件。现实的个人的生产活动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能够全面运用各种条件充分展现并确证自己的本质性力量,是个人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方式。简言之,个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人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充分条件,也是个人的本质性力量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发挥。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美好生活才能得到普遍而全面的实现。
在马克思看来,人能够“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的时候,他“才进行真正的生产”(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2页。,才能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而自主地活动。此时,人能够“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可以“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能够“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4)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2-163页。。换言之,人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并通过劳动把外部世界“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3页。。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人不再仅仅受制于外部对象,而是按照自己的要求来改造对象世界,使其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要。人的需要不再只是出于自然肉体的支配,而是合乎人性的需要,人成为最具有个体性的存在。这种生产和生活,相较于人深受外部世界的制约和影响只能围绕满足生存需要而展开的生产和生活来说,充分体现了人以自身的发展为活动目的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个人需要的全面发展、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个人的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的全面发展。第一,个人的需要不仅包括受其肉体生存决定的需要,即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也包括受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决定的需要,即生产和再生产出活动工具和活动对象的需要,是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在内的活动资料和要素的需要。受肉体组织决定的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生产资料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引起的新的需要,不再受肉体组织决定,而主要受其活动方式——活动工具、活动对象和活动者之间的关系决定。“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1页。。随着人们活动方式的丰富和发展,他们的需要及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产生的新的需要也丰富起来,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是其需要系统在范围上的逐渐扩大、在内容上的日益丰富、在层次上的不断提升、在结构上的不断合理化。个人的需要的丰富和发展,体现的是他的活动方式的丰富和发展。第二,个人的能力不仅包括他本身所具有的自然能力,如体力和智力,也包括他在活动和生产中形成、获得和发展起来的能力,如生产能力、交往能力、认知能力、感受美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不仅关涉人的自然属性,也涉及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因此,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他的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也是他的各种属性的全面发展。随着个人能力的不断发展,他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多种能力和丰富属性的人。第三,个人的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不仅包括受肉体组织需要决定的活动,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活动,也包括不受肉体组织决定的活动,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2页。。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既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来构想理想的世界并通过对象性活动将之变为现实生活的活动,也是人认知和感受外部世界、自身以及自身活动,获得关于世界的丰富的知识和多样的感受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个人的能力得到发挥,个人的劳动活动成为其本质力量的体现和实现。由此,人的活动尤其是其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通过人并且为了人”来体现并实现自己全面的本质的活动。
其次,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是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就开始“创造历史”,开始进入自身的发展过程。在生产活动中,人不仅推动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而且改变着自身以及自己的思维和精神世界。通过生产活动,人与自身的生活条件一起发展起来。物质生活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历史,就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76页。。人要通过生产活动创造自己的历史,发展和展现自身的丰富性,这需要外部世界提供一定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要素,包括劳动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人只能在现有范围内运用现成的条件来创造历史,在改变原有环境的同时改变自身,实现外部环境与自身的同步发展。生产生活的条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发展的条件。个人发展所能达到的程度取决于他拥有的生产生活条件及对这些条件的利用程度。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充分性和交往交流的有限性,至今尚未具备满足每个人全面发展所需的条件,任何人都还没有获得全面发展和展现其丰富性的全部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把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作为当时社会发展的目标。他们认为,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提供全面而充分的条件,“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并“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89页。,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自由发展的社会,是代替资产阶级社会的共同体。他们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在以往的时代由于私有制的作用,本应属于全人类的发展条件成为少数人的垄断物,变成他们奴役广大群众的工具,造成少部分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条件的精致化与大多数人的需要的野蛮化、粗陋的简单化(30)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25页。。发展成了对发展资料和条件的直接占有,造成少部分人的发展和大多数人的不发展以及所有人的片面存在和局限状态。因此,应当大力发展生产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根除以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消除那些造成每个人的片面发展的因素,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全面发展其才能。这种为每个社会成员都提供全面的发展条件的社会,相较于只能满足部分人的需要和人的部分需要、为部分人的发展和人的部分发展提供条件的社会来说,不仅是能够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量”的增加,也是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质”的提高,体现了社会发展本身的全面性。
能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的社会应是:第一,社会生产力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的社会。其一,只有大力提升和发展生产力,才能生产出丰富的产品,为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发展资料。恩格斯明确提出,要“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89页。。其二,只有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才能建立起人们的普遍交往,从而一方面“使每一个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另一方面使片面的、狭隘地域性的个人转化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个人才能作为与全面的、普遍的世界历史直接联系的个人存在(3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8-539页。,把各个民族和地区发展起来的成果作为自己的发展资料和条件。这为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全面发展的权利、获得丰富的发展资料和条件奠定深厚的物质基础。第二,消灭了私有制,由“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驾驭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的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使个人的生活条件不再由其社会地位决定,从而个人的发展也不再由其阶级决定。将各个人作为个人联合起来的共同体,使得各个人联合起来“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73页。,使这些条件不再受偶然性的支配,也不再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与单个人对立。这样,个人才能在共同体中获得发展的条件,实现个人的自由;才有使每个人都能够从社会中获得充分发展其才能的条件和机会,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诞生之前,从没有一个阶级或者政党公开宣称自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无产阶级政党所要建立的社会,旨在“为所有的人创造生活条件,以便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他的人的本性”(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26页。,其目标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3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3页。。从此,广大民众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找到了实现的路径从而具有了现实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使人民群众追求全面发展的美好生活成为可能。
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且渴望创造美好生活的条件和机会,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制约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6页。。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在确保广大人民生存之“安”的基础上,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追求发展之“全”、共同享有美好生活创造充分的条件,“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收获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3页。。
首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根本制度保障。恩格斯曾指出,资产阶级仅仅把本阶级的利益当作一切秩序的主要基础,“整个立法首先就是为了保护有产者反对无产者”(3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481页。。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有制条件下,工业时代的工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劳动力,否则就无法生存。在这种境况中,工人只能局部地畸形地发展其才能,成为一种片面的甚至有缺陷的存在;而资产阶级在把工人当作工具的同时,也把自己降低为了工具,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40)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30页。。后工业时代的“新穷人”——失业工人,没有维持消费活动的资料,被消费社会抛弃,连作为生产者都不再可能(41)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郭楠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1年,第148-154页。。资本主义制度所维护的权利只是资产阶级的权利,没有也不会扩出资产阶级成员的范围(4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40-43页。。只有以新的社会形态代替资产阶级的社会,才能有无产阶级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才能有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其能力并“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4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83页。的权利和条件。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等根本问题,并致力于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党的带领下,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争得了民族独立,获得了人民解放,确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全体人民平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为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体现广大人民意志、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道路。社会主义公有制最大的优势在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他们的生存之“安”更有品质。“人生而平等”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现实地转化并落实在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之“安”和平等地享有全面发展的权利上。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只有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在普遍享有生存之“安”的基础上,广泛地追求自身的发展,并自由地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其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着力夯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我国现代化建设绝不重蹈西方现代化的覆辙。西方现代化以原子化的个人为前提,受资本逻辑的支配,追求资本利益的最大化,单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以财富至上为表征,陷入“只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困局,造成人的单向度、社会的两极分化与对抗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旨归,是我国广大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的综合发展,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和实现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我国人民在普遍享有生存之“安”的基础上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现实基础。第一,通过共同富裕解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的另一部分人的富裕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不能掉队”(44)习近平:《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6日,第2版。。共同富裕能够为人民在普遍实现生存之“安”后提供追求发展之“全”的条件,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第二,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解决重物质发展而轻精神发展、发展以自然和生态为代价所造成的人精神贫乏、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社会财富的全面丰富来确保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之“安”,为他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夯实物质基础;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使人民群众获得优秀的文化资源来增强精神力量、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为他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性条件;通过可持续发展,珍视自然,呵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人们发展审美的感官、提升审美能力、鉴赏美提供自然和生态方面的资料和对象,“只有绿色之美充分绽放的生活,才可能是美好生活”(45)张三元:《论美好生活的绿色之美》,《江汉论坛》2021年第1期。。第三,通过和平发展的道路,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使人民群众能够分享人类发展成果,使他们发展的条件更加全面、充分。因此,要全面推进并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通过高质量的发展全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生存之“安”的同时,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广泛而深厚的客观基础。
最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汇聚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磅礴力量。经过几十年的砥砺奋进,中华民族已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正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同时,群众在美好生活需要和美好生活体验两方面都存在差异,尤其是不同群体在安全感方面存在较大差异(46)参见王颖、董洪杰:《不同社会地位群体的美好生活调查报告》,王俊秀等主编:《美好生活蓝皮书:中国民众美好生活研究报告(202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81-96页。。究其原因,除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外,更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需要更充分地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美好生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落实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
第一,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强其责任意识。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人民。落实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各项民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自豪感;要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自治机制,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拓宽各类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空间和渠道,将民主实践落实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中;要进一步发挥工会、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使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心声能得到更好地传递和反馈,为人民群众深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提供更广泛的路径。通过全面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而平等地享有全面发展的权利,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责任感,使更多的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建设中发展自身并追求个人的美好生活。
第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激发其创业热情。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渴望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应当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为他们发挥创造精神和创业热情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要进一步完善分配机制,探索更多增加人民群众收入的渠道,加大在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保护个人的合法收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人民群众创业热情;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的保障机制,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和教育平台,解决人民群众创新创业后顾之忧;要努力破除影响平等创业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大力支持和规范灵活创业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通过辛勤劳动发展自身丰富性,发挥自身聪明才干,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第三,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提升其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47)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412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重视人民的生活体验和美好感受,使人民群众在创造和享有美好生活的同时,切实体验到生活美好的感受。要通过健全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筑牢人民群众生存之“安”的社会性防线;通过健全和完善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并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强其安全感。同时,围绕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来打造健全、均衡、可及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能力和质量,解决好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解除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后顾之忧,增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此外,及时掌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变化,发现美好生活的新问题,顺应新情况,提升回应人民的速度、效率、质量和温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