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探索和启示

2023-03-05 07:20周树辉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全党权威党中央

周树辉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其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1]48党的二十大认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并将“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摆在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的首位。[2]2、7、64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对党的政治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最终建立起党中央的高度权威、保证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而这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定海神针般的作用。毛泽东的探索,对当下全党深刻认识“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在实际斗争中逐渐成长为党的领袖

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毛泽东作为建党先驱,自他入党起,就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纵使很多次毛泽东处于少数但后来证明他是对的,他都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组织制度和纪律,而是在声明保留个人意见的基础上服从党的决定。大浪淘沙始见真金,中国革命伟大斗争最终锻炼并筛选出党和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百炼成钢,毛泽东从建党先驱成长为党的领袖,经过了异常艰难曲折的过程。毛泽东领袖地位的确立,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奠定了根本前提。

(一)遵义会议前愈挫愈奋,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主张逐渐被党内接受

毛泽东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共三大首次进入中央领导层,但中共五大只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27 年领导秋收起义,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3 年1 月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 年10 月参加长征。

从秋收起义到长征前,毛泽东屡遭打击,几落几起。1927 年11 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湖南省委在秋收起义指导上犯了“机会主义”的错误,并认为湖南省委的错误,毛泽东应负严重的责任,决定撤销其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湖南省委委员职务。1929 年6 月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毛泽东落选前委书记。1932 年10 月宁都会议毛泽东被迫让出红军总政治委员一职,离开军队到政府任职。1933 年1 月,临时中央一进入中央苏区,就组织批“罗明路线”,实则是要肃清毛泽东在党和军队的影响,把毛泽东“弄得臭得很,连个鬼都不上门”。毛泽东后来回忆,三次“左”倾路线时期遭受的各种处分、打击,“记得起来的有二十次”[3]105。

毛泽东没有气馁,没有消沉。逆境和磨难,反而锻炼了毛泽东坚强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和宽阔的胸襟。毛泽东曾说:“我是犯过错误的。……这些真错误他们不处罚,而那大约二十次左右的处罚和打击,都是没有确实根据的。”[3]106就是在毛泽东备受指责、排挤甚至是遭遇处分、撤职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和接受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开始有人相信: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红色政权可以长期存在;开始有人懂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开始有人明白:中国与西方国情不同,中国革命可能要走“农村中心”的道路;开始有人清醒:搞革命既不能贪生怕死,也不能逞能蛮干,而要有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开始有人领悟:搞革命不能照抄马列经典也不能照搬苏联经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4]。

事实胜于雄辩。是毛泽东主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带领军民逐渐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是毛泽东主持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解决了如何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把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性问题;是毛泽东制定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战术,领导中央苏区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三次“围剿”;是毛泽东在通道会议上极力主张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稍后的黎平会议最终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从而使红军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是毛泽东进行艰辛的理论创作,开始证明“山沟沟里也能出马列主义”……。所以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途中又经历了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中央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都认为,“这仗这样打看起来不行,还是要毛泽东同志出来,毛泽东同志打仗有办法,比我们有办法”。这就为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进入中央决策层奠定了基础。

(二)遵义会议后战胜张国焘分裂主义和王明宗派主义,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长为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

遵义会议是在没有共产国际的参与下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一次关键性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增补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5]。但是,并非遵义会议一开过,全党就深刻认识到维护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要性和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大意义了。遵义会议后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确立毛泽东的领袖地位,还经历了一系列重大考验。长征途中,张国焘仰仗一时人强马壮,“挟兵自重、另立中央,公然走上分裂党和红军的道路”[6]。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一次巨大的内部危机。之后又发生王明在党内拉帮结派、我行我素,不听党中央指挥的事件。正是在同张国焘、王明错误的斗争中,全党上下尤其是党内高层逐渐认识到维护党中央权威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维护毛泽东领袖地位的极端重要性。之后通过一系列组织制度建设,确立起党中央的高度权威和毛泽东当之无愧的全党领袖地位。

党中央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思考。1938 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在此前后,毛泽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造,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 年12 月)、《实践论》(1937 年7 月)、《矛盾论》(1937 年8 月)、《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年5 月)、《论持久战》(1938 年5 月)、《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 月)、《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1938 年11 月)、《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11 月)、《<共产党人>发刊词》 (1939 年10 月)、《新民主主义论》(1940 年1 月)等辉煌著作,深刻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这一时期,毛泽东主创的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并在1945 年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领袖地位的确立和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重要标志,极大地保证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其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1942 年元旦在中共中央举办的新年团拜会上,陈云同志满怀深情地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多年最大的成绩,“就是我们党培养出了一个领袖,我们选择了这个领袖,就是毛泽东同志”[7]。确立党的领袖,决不是个人的事情,更不能从庸俗的权力斗争的角度来理解。确立党的领袖,是党的事业的迫切需要,也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确立党的指导思想至关重要,拥有科学理论才拥有真理的力量,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光明前途!

二、提出一系列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针对党内政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党的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确立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一系列基本原则。

(一)首次提出“四个服从”,突出强调“全党服从中央”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严明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早在1922 年中共二大通过的首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就单列“纪律”一章,强调:“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8]然而由于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中心”的道路,共产党领导的各个局部执政的区域相距甚远,对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和执行上可能出现偏差,客观上也容易形成山头,这就导致中央权威得不到尊重、党的领导虚化弱化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也由于党内理论准备不足、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少数党员为了一己之私而违背初心使命,漠视中央权威,践踏党的纪律,破坏党的团结,酿成党的历史上触目惊心的悲剧。最典型的莫过于张国焘公开分裂党分裂红军,“破坏党的统一,破坏革命纪律,给中国革命以很多损失”[9]492。

鉴于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惨痛教训,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明确提出了“四个服从”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并着重指出“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10]528。“四个服从”随后被全会所确认,并突出强调“党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领导”[9]769。在中共七大上,“四个服从”又被写进了党章并延续至今。“四个服从”的提出,说明毛泽东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意义,有了高度的自觉。

(二)明确提出“看齐”意识,强调原则是“向中央基准看齐”

“服从”既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比较而言,“看齐”应当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行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但其党员的成分来源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党员家庭出身不同、地域不同、学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等,容易导致思想认识的分歧,影响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正如一个队伍里头,人们的思想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经常是不整齐的。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许多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但各根据地之间往往相距甚远,也曾出现政出多门的现象。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拿“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打比喻,明确提出“看齐是原则”。毛泽东号召“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11]297-298“向中央基准看齐”意味着对党中央权威的高度认同。党中央必须要有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这样才能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得胜利。向党中央看齐,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顺利实施,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鲜明指出“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强调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除了党的系统,还形成了军队、政府、工会、共青团、妇联、学联等系统,这就产生了一个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也一度出现各自为政、步调不一致的现象,严重妨碍了革命的顺利进行。要破解此种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党中央,加强党的领导。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极其尖锐复杂,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甚至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1938 年10 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要“在全国人民中形成一个坚强的核心”。1943 年10 月,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十大政策》中明确指出“实行一元化领导”的重要性,强调“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11]69。毛泽东还曾形象地比喻:“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不,只有一个核心。”[12]这里所讲的“领导核心”和“核心”,是指党和其他组织的关系,即党居于领导地位,党领导其他一切组织。就像今天的党章所规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国后,毛泽东又赋予党的一元化领导新的内涵。1962 年1 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指出:“党是领导一切的。”[13]305即党要领导“工、农、商、学、兵、政”。“党是领导一切的”标志着毛泽东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四)高度重视党内团结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性,强调团结的唯一中心是党中央

团结是党的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团结才能胜利。毛泽东高度重视党内团结,认为党内团结“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抗日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最基本的条件”[10]535。即首先得有党内团结,党才能团结全国人民。毛泽东进而指出,只有党内团结,党才能成为“坚强的核心”,去“争取抗日的胜利和建设一个新中国”。没有团结,党可能四分五裂,更谈不上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那么,团结在哪?党的团结的唯一中心是党的中央。毛泽东强调:“全党同志必须团结在中央的周围。”[11]22

团结并非人人都当好好先生,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党的团结必须是也只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在正确的政治原则和正确的组织原则的基础上的团结”[14]254-255。团结需要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有时甚至得“以斗争求团结”。一方面,毛泽东主张充分发展党内民主,运用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来增进党内团结,他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团结意识,不利于党的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党的团结的事不做,尤其是中央委员会“各委员不得破坏其他委员的威信”。另一方面,对于那种与党对抗,死不悔改,甚至在党内进行宗派活动、分裂活动或其他危害活动的分子,毛泽东主张进行坚决的斗争,给予严格的纪律处分,直至在必要时将他们驱除出党。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13]293。

团结既意味着权威的生成,也昭示着集中统一领导的实现。[15]毛泽东强调党内的团结是“绝对必要的”,其最终的指向在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三、领导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制度

毛泽东深知制度建设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一系列相关制度开始得以建立健全。

(一)建立党的一元化领导制度,确保党领导一切

张国焘公开分裂党分裂红军事件促使毛泽东开始思考如何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张国焘错误的本质,就是蔑视中央权威,破坏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最终导致另立中央制造分裂,给党和红军的事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恶果。1938 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对维护集中统一领导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其中明确强调中央委员不得擅自发表与党中央决定相违背的意见,没有得到授权“不得以中央名义向党内党外发表言论与文件”[9]761。这是从“关键少数”的角度做出硬性规定,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险恶环境和根据地党政军民系统之间存在的严重问题促使党中央和毛泽东高度重视加快建立党的一元化领导。1942 年9 月1 日,在毛泽东主持下,党中央作出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简称“九一决定”)。“九一决定”强调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党“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并指出“党的领导一元化”体现在“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16]427这就明确了党与军队、政府及其他组织的关系,确立了党领导一切的基本原则。“九一决定”还指出,“党的领导一元化”也体现在“上下级关系上”,并强调严格执行“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原则对于党的统一领导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16]433这就更明白无误地表明,党的一元化领导,不仅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纵向的也就是共产党各级组织之间,最根本的是全党服从中央,实行“中央集中领导”,这是最高原则并具有决定意义。总之,“九一决定”对党的一元化领导作出了完整规划,它的出台标志着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建立。[17]

(二)建立健全党内请示报告制度,把一切必须和可能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重视请示报告工作,并在建党初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做出过一些规定,但是,请示报告制度真正建立起来,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夺取全国胜利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各地党和军队的领导机关过去长期保持着很大“自治权”的状况,已不能适应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许多地方存在着的某些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18]138,而这“给予革命利益的损害,极为巨大”[19]1332。因此,必须改正对上级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不良习惯,克服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将权力统一于中央。毛泽东对此极为重视,认为这是“中心环节”,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才可以顺利解决。毛泽东指出,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由局部胜利过渡到全国胜利”[18]125。为此,1948年1 月,毛泽东发出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明确规定各中央局和分局书记、各野战军首长和军区首长,每两个月要向党中央和中央主席递交一次综合报告。[19]1264、1265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又密集地发出一系列补充指示和规定。1948 年9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正式建立起完整的请示报告制度。

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它对党中央及时了解与掌握全国的战争进程及各方面情况,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策略,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各种错误倾向,克服各种无纪律与无政府状态,起到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它维护了党中央的高度权威、强化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从而保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统一的全国性人民政权的建立。

(三)强化党性教育制度,夯实全党统一思想基础.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既要靠党中央和党的领袖的主动作为,也有赖于党员干部的自觉认知。前面所提及党内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党性问题。党性教育的缺失,会导致部分党员和党员干部“对于巩固和提高中央威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4]253。

毛泽东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1941 年7 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20 周年之际,毛泽东主持通过了《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该决定针对“政治上自由行动”“组织上自成系统”“思想意识上个人主义”几种缺乏党性的倾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六条纠正的措施。其中位列第一的就是“应当在党内更加强调全党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服从中央领导的重要性”[16]146。第四条提出“要在全党加强纪律的教育”,重申了“四个服从”,突出强调了“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原则”。《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后来被列入延安整风必读的二十二个文件。延安整风非常注重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在全党范围内掀起了开展党性教育的伟大开端。历史证明,加强党性教育是党员自觉形成维护党中央权威政治品质的主要途径。

(四)健全党委制,加强民主集中

党中央要有权威,正确的领导很重要。如何保证正确的领导?集体决策很重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应在集体领导的基础上进行。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党委制伴随着人民军队的诞生而诞生,经历了创建、中断、恢复、完善几个历史阶段。解放战争后期,有些领导机关对于一些重要问题,不是党委会议集体决定,“而是由个人做决定,党委委员等于虚设”[19]1340。集体领导一旦变成个人领导甚至是个人专断,势必损害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危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此,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强调党的各级委员会都必须建立健全的党委会议制度,一切重要问题“均须交委员会讨论”[19]1341。毛泽东还强调 “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两者要相结合,不可偏废。应该说,毛泽东代表党中央作出健全党委制的决定,是针对新的战争形势对原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其对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争取全国早日解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健全党委制有效防止了个人包办,保证了集体领导,“促使那些把集体领导变为有名无实的组织纠正自己的错误”[20]。

四、毛泽东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基本经验

考察毛泽东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历史过程,可以得出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一)关注现实与着眼长远相结合

纵观毛泽东针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原则主张,所领导建立健全的一系列重要制度,都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在这一方面党内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损害革命事业。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毛泽东致力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问题倒逼出来的。解决这些问题,是对现实的关切和回应,体现了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同时,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战略家,他的眼光不仅仅是关注当前,而是站得高看得远。毛泽东曾对全党发问,“我们要不要胜利,要不要在全国胜利?”,他进而回答,如果要的话,就要有一个“合乎统一的标准的党”[11]261,即集中统一、思想一致、行动一致的党。这充分说明,毛泽东是从党的长远发展、从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来看待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个重大问题的。这样,相关制度的设计、相关措施的推行,就可以避免近视和短期的功利性。

(二)思想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

毛泽东主张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认为它是增进团结从而“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10]35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毛泽东都非常注重思想建党,通过加强思想建设来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红军时期,毛泽东主持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其核心的内容是《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其中提到了必须纠正 “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主观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观点。抗战初期,毛泽东就写了《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列举了必须克服的自由主义的11 种表现,并强调共产党员应该“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10]361。抗战后期,毛泽东发起了延安整风运动,其目的就是“建立一个高度团结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强调:“我们一定要建设一个集中的统一的党。”[21]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进一步从思想层面让全党深入领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极端必要性和重要性。延安整风的产物《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全党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以达到进一步地养成正确的党风,彻底地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等项倾向之目的。”[22]

毛泽东指出,为保证健康正常的党内关系,必须制定相应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10]528。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具有全局性稳定性。前文提及的毛泽东领导建立的若干制度、主持通过的若干决定或决议,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对于巩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三)抓住重大事件教育全党

毛泽东抓住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事件,主持通过《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1937 年3 月),指出张国焘的错误是政治路线的错误,是“反党反中央的路线”,造成了“空前的罪恶行为”,着重强调“过去四方面军所犯的错误,应该由张国焘同志负最主要的责任。……四方面军的干部是中央的干部,不是张国焘个人的干部”,并号召“四方面军的及整个红军的全体同志在开展反对张国焘路线的斗争中象一个人一样,团结在中央的周围,来完成党当前的伟大任务”。[9]164-168这样就既纠正和清算了张国焘的错误,又提高了广大指战员的思想觉悟,增强了党和红军的团结,使党和红军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更加一致。毛泽东抓住皖南事变的惨剧剖析我军损失7000 余人的主观原因,主持通过《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强调必须建设“坚强统一的、集中的党”,要求全党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团结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下面”。[16]144毛泽东抓住“高饶事件”,建议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提出坚决反对“任何妨碍中央统一领导、损害中央的团结和威信的言论和行动”[14]254。历史证明,以一定事件为契机巩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十分高明而高效的方法。

(四)抓住关键少数带动全党

在推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历史过程中,毛泽东还善于抓住关键少数,以此带动全党。“关键少数”既可能是负面典型,其负面作用正如《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所指出,“干部中、特别是高级干部和军队干部中”存在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独立主义”等违反党性的倾向,如果任其发展,便会破坏党的团结统一,“一直到公开反党,使党与革命受到极大损害”。[16]145“关键少数”也可能是正面典型,其正面作用正如《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所强调,党的高级干部更应懂得增进党的团结的必要性也对党的团结负有更大的责任,“高级负责同志的团结,是全党团结的关键”,因此“本决议也以这些负责同志为主要对象”,并制定了全党高级干部应当遵守的六项规定。[14]255-256

在建立报告制度的过程中,邓小平是正面典型,林彪是负面典型。1948 年1 月《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发出后,深处大别山艰苦环境的中原局书记邓小平按中央规定,3月8 日给中央发了关于新解放区全般的策略与政策问题的报告,毛泽东阅后十分高兴,很快给邓小平回电说:“寅齐(3 月8 日)电悉,非常之好,立即转发各地仿照办理。”[23]295同时,毛泽东还把邓小平这个报告转发给各中央局、分局、前委负责同志。此后,邓小平每两个月给中央提交一份综合报告。而东北局书记林彪则以战事繁忙等理由为借口,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发出6 个月以来从未向中央提交综合性报告。对此,毛泽东三番五次催促,严厉批评林彪。毛泽东说:“你们的环境比大别山好得多,何以你们反不能做此项报告?”“在这件事上,在你们的心中存在着一种无纪律思想。”[24]在毛泽东的再三催促下,林彪终于向中央提交了综合报告,并做了检讨。毛泽东十分高兴,于8 月22日回电林彪说,“这次检讨是有益的”,因为这样“就可以脱出被动状态,取得主动”;而如果没有认真、严肃、有效的自我批评,“就不可能克服完全不适用于现在大规模战争的某种严重地存在着的经验主义、游击主义、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18]125毛泽东还于第二天,即8 月23 日,把东北局自我检讨的报告转发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及前委,指示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及前委依照东北局办法,就经验主义、游击主义、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等,“加以认真检讨,实行自我批评,规定克服办法”[23]338。毛泽东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关键少数”深受教育,进而带动全党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五、毛泽东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当代启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毛泽东的探索,闪耀着熠熠光辉,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特别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两个确立”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历史结论

党的核心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核心不会无缘无故产生,核心是一定历史背景下主客观条件的产物。就客观条件而言,核心是时代的召唤、历史的选择、实践的产物,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就这点来说,毛泽东是从实际斗争中产生出来的领袖。就主观条件而言,核心的产生跟核心本人的学识、能力、魄力、眼界、胸怀、品行等息息相关,正所谓英雄造时势。就这点来说,毛泽东的核心地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施舍或礼让给他的,而是由毛泽东自己正确的领导取得的,是毛泽东“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25]所争取到的。同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也是在伟大斗争中逐渐形成的。而习近平总书记能够成为核心,是因为他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恢弘气魄、雄韬伟略,具有深刻洞察能力、科学决策能力、高超驾驭能力,是由他的“政治智慧、战略定力、使命担当、为民情怀、领导艺术”等造就的。事实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有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领路人,是党和国家之幸、人民之幸、中华民族之幸。

确立和维护党的核心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极端重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26]党的核心则是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毛泽东核心地位的形成和巩固,极大地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党自身的发展壮大,对于党的事业的顺利发展,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百年党史告诉我们,确立和维护坚强的领导核心,创立和发展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原则,也是无产阶级政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百年党史启示我们,坚决维护核心是党团结统一、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同时,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而党的核心是党的指导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十分慎重和庄重地将“两个确立”写进了我党第三个历史决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正因为如此,党的二十大强调,“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应该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对强国复兴的决定性意义。

(二)“两个维护”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必须坚强有力,党中央必须要有权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党中央定于一尊的权威……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1]166-167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必须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全党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事业就不断取得胜利; 离开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就必然弱化,党的事业就必然遭受挫折。[27]因此,作为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党中央权威必须得到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得到强化。

确立和巩固党的领导核心,有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这一点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成为全党共识,然而这一过程充满艰辛,毛泽东为之作出重要贡献。[28]毛泽东成为党的领袖的过程,也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的过程。历史证明,没有坚强有力的党的核心,就谈不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核心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相辅相成。这样我们就能充分理解“两个维护”最重要的是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同时,确立和巩固党的核心又必须建立在高度的党中央权威之上。所以两者是内在一致、相互促进的。党的二十大强调了“两个维护”对于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极端重要性,全党应该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十分关键

毛泽东的探索过程中,制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许多制度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新时代,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进行战略前瞻,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比如严格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制度、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等等。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2]64的任务,中央有关部门应该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相关制度。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执行。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以铁的纪律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根。

总之,回顾毛泽东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艰辛探索,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历程,可以更深地理解“两个确立”是最重要的历史结论,可以清晰地把握“两个维护”提出的历史脉络和现实缘由。党的二十大号召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我们应当把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思想自觉,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时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创造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猜你喜欢
全党权威党中央
罗亦农——“中国共产党全党党员之楷模”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加强纪检 强化监察 全党监督 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伟大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全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四位资深理论工作者谈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