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教学:价值、挑战与路径

2023-03-05 06:18王铁利
关键词:外语教学中华文化外语

李 弢, 王铁利

(1.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外语与学前教育学院, 北京 100102;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248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宣部2021年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等文件都指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既是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要求,又是大国文化崛起的需要,这对高等教育的守正创新提出了新挑战。高校外语课程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课程[1],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华文化传播力的重要途径,而这两种能力是开展国际对话、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外语课程应有的时代担当。然而,在实践中,想要达到两者的契合式融入道阻且长。务实地把握两者融合的现实图景,有助于更切实地探索恰当的融入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是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要求

新时代,高等教育要立足于服务党和国家的人才战略、发展战略和治理需求。面向未来的战略安排,高等教育需要超前识变,担负起意识形态引领和民族价值观传承的重任,主动融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总体战略[2]。外语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要秉承使命,坚守“立德树人”和“学科素养”并重的课程理念,把握新时期高等教育新特征,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多元文化敏感性,服务于“对外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出海”等重要国家发展战略,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有的责任。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指出,外语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使之重新焕发时代生机与活力[1]。要通过增加学生相关知识储备,使其不仅能担负起传承中华文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任,还能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思想、放送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推动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最终在充满了断裂与增值的国际关系中,在日益激烈的异质文化冲突与交锋中,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在全球治理中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外语教学要从文化教育的价值导向视角,为高等教育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提供重要支撑。

(二)是外语教学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新使命

当今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创新。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阻挡中国崛起、稳固世界霸权、维护以他们利益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以各种手段大肆输出西方意识形态,妄图通过意识形态侵袭来瓦解我们的文化自信,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外语教学作为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主阵地,一直都处于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碰撞与交锋的前沿,必须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化解文化安全风险、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重任。

时代赋予外语教学的新目标是培养具有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和国际胜任力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在外语课程中,语言既是学习内容,亦是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媒介。通过学习语言,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可得到协同发展。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目的语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动摇,从而极大地增加国家文化安全隐患。在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明确语言学习的本质与目的,即外语能力的培养不应局限于对目的语知识掌握和文化的学习,更要从动机和态度出发,“生产性”地构建文化认同,实现文化的超越[3],正如徐光启所说“欲求超胜,必先会通”[4]374。在外语课堂中,学生要通过对中华文化的汲取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提高文化辨别力和批判力,养成独立的文化人格,树立文化自信,涵养出处理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智慧与胸怀。因此,外语教学必须坚守课程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同外语教育的时代特点有机结合,不负外语教学的时代使命。

(三)是青年学子滋养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5]青年学子作为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必须要“精神富有”,才能“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6],才能将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密相连,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李大钊曾在《晨钟报》上发文,“唯有号召中华青年勇敢担当,奉献祖国,才能改变中华民族遭苦难、受屈辱、被轻视的命运”,要“厚青年之修养,畅青年之精神,壮青年之意志,砺青年之气节”[7]。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外语课程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滋养青年学子精神文化生活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自媒体的疯狂涌现和电子产品的普及,文化新样态不断显现。“泛娱乐化”“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导向使得“娱乐至死”或成为一种新文化精神,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平庸化极为普遍,文化视域下价值失衡和行为失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是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的,因此,外语教学要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框架,来匡正学生的思想偏差,丰润其精神生活。

例如,在外语教学资源中融入中国历史,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无坚不摧的民族意志和锲而不舍的敦厚底色。又如,通过赏析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学习相关外文表达,能使学生感知中华文化中的诗意美学,增强文化认同。同时,根据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理念,“美育”的目标是“以图德育之完成”[8]68。因此,对中华文化的赏析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成就“真善美”。再如,通过研读中国政治、哲学经典著作外文译本,能使学生领会中华民族“协和万邦”“求同存异”“崇德尚义”的价值追求和道义精神。这些思想是中国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引领。通过在外语课堂探源中华文明、梳理文化精神,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哲思能力和中华文化传播力,还能让学生获得精神滋养,使其成长为怀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烙着中国印的中国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教学的现实挑战

(一)认识不足,导致“中华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缺位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1]由此可见,外语教学并不是单纯的语言与文字的教学,而是语言与文化同根共存的教学。在教学中,不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孤立的知识本体,而应将其纳入外语教学的全过程。要通过文化教学背景下的语言训练,传递“古今贯通,中西融会”的教育理念,通过将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进行融合、对比、批判与借鉴,树立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要在语言知识传授中深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在文化浸润中筑牢学生的中华文化根基,在语言实践中锻炼学生的中华文化表达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发展学生的国际传播力,从而实现文化育人、课程育人的目的。

然而,在现实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存在困难。首先,在顶层设计如教改理念、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上,缺乏中华文化传播力培养体系依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要求不够清晰、具体,导致外语教学在增大文化含量上仍然存在片面性,偏重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严重不足。其次,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缺失、零散,多为知识碎片,无法帮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形成深刻认知,制约了学生中华文化传播力的培养。再次,外语教师大多在外语教育环境和西方价值语境下成长、发展,自身中华文化知识储备匮乏,有些教师主观上缺乏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意识,影响了其用外语准确地向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最后,作为“隐形指挥棒”的考试和测验对语言技能外在形式的考核过于偏重,评估方式单一,使得教学实践中文化教学被漠视。这一系列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高校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主体性不能得到体现与保障,课程文化教学改革内生力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缺位。

(二)融合不够,导致“外语语境”与“本土语境”的脱节

语境指语言运用的场景与环境。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是基于具体的语境、通过学生自身的参与和真实互动学会的。语境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语言的社会功能及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不同文化语境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语言逻辑也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首先要理解对方语言表达的表层含义,再按照对方的文化语境对语言内涵进行深度理解,最后根据母语语境的表达习惯进行回应。这是一个语言与文化再生的过程。“外语语境”有助于学生进行语言意义和文化背景的深层理解,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养成有重要影响。“本土语境”则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和价值养成的原始场域,有利于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播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观点的表达、思想的交流、文化的传播等实践活动都不应在单一的学习情境和文化语境中进行。“本土语境”与“外语语境”的融合才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实基础。

然而,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存在“本土语境”和“外语语境”脱节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普遍更倾向于把语言材料放在“外语语境”下训练,以顺应外语的语言文化规则,却忽视了设置恰当的“本土语境”,将语言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起来。这就导致学生只能被动习得外语,盲目接受其文化输出,而对母语文化规则缺乏了解和认同,无法对中国文化的本我进行理解、追问和反思。这样学生文化自觉性就难以被激发,其文化素养也就无法得到提升,导致中华文化外语表达力薄弱、文化传播意愿较低。

《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新时代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要求: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9]463。因此,在高校外语教学中,要积极构建“外语+本土”的融合语境,将母语文化中的“中国”内容置于外语的“形态”之中,在为教学内容增加意义的同时,培养学生进行跨文化调适与合作的能力。

(三)方法不佳,导致“知识传授”与“素质养成”的割裂

外语课程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的课程,也是一门素质养成课。素质教育的内核是人文教育,这与外语课程的人文性是高度契合的。课程的人文性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协调发展,完成语言知识的掌握、交际技能的习得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不断开阔视野,培养思辨能力,深化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随着三教改革的深化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外语教学在理念上和技术上有了诸多革新。但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大多数外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的讲授和机械操练为主,无论是教学资源的选取、课堂活动的实施还是考试内容的设计都较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易使学生的文化素养显著落后于语言能力,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包容性较低。外语教学中的重文本、轻情境,重知识、轻素养直接导致了“教育政策”与“教学实施”之间的游离、“教学目标”与“课程实施”的脱节、“知识传授”与“素质养成”的割裂。这使得外语教育无法适应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政治交锋日益激烈的客观形势,也很难满足高等教育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时代新人的需求。

因此,外语教学除了关注语法、语篇、语用等基本语言知识外,更要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和文化意识。要通过着眼语言意义及其使用情境,增强语言的可理解输入,融入文化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提高学生对传播中华文化的现实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例如,通过学习外语中的新兴中国词汇,如英语中的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中国式现代化)等,让学生探索语言现象,认知语言规律,形成语言的主权意识与观念。要通过翻译中华经典文学作品和诗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其文化认同感。要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和理解,使学生构建健康的语言观、政治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用外语传播中国声音、维护国家主权、提升中国地位的能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重视顶层设计,系统性谋划行动框架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点提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0],将我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外交中的作用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高校外语教学必须超前识变,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意志,实现为国育才的目的。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教学,首先,必须做好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主要涉及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模式、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等。在顶层设计上,要建立顶层认知,确立中华文化与他国文化互融共生的课程观。在教学理念上,要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统一。要从知识、态度、技能三个课程培养维度,将中华文化相关内容嵌入外语教学的语言目标、文化目标和交际目标,丰富外语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构建多元文化融合的课程体系,搭建融入中华文化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与框架。要明确课程总体目标和子目标,制定长远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进行任务细分。在课程实施上,要符合外语教学规律和学生文化认知特点,注重挖掘单元内容中的精神内涵;编写适应教学的“中华文化外文读本”,注意内容的时代性和视野的开放性;培育和打造兼具汉语言修养和教学能力素养的外语教师队伍;实施混合式教学,拓宽学习场域、创新教学新范式;在测试内容中融入中华文化,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核。最终,要从课程特点、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师能力、评价机制等方面统筹规划,在保持全球视野的同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实践、进头脑,构建起中外文化平等对话的外语教学体系。

再次,搭建平台,打造良好课程育人生态。课程要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来构建育人生态,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智慧、改革开放成果、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等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增强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的恰适性。除了校内教学与实践,还要与社会组织和企业机构搭建合作平台,将课堂授课、网络联动、实践养成有机结合,开展文化主题活动,注重成果应用,形成育人合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主动推进国际合作,开展对外交流,协同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华文化外语传播力。要通过推动外语教学内涵式发展,帮助学生实现从母语文化内身份向跨文化身份的跨越[11]。同时,要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自身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主导地位,保护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完整性和继承性[12]。

(二)革新教学资源,整体性建构内容体系

语言教学是一种与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关联的社会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政治行为。因此,外语课程在基因上与意识形态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文化和政治属性。在课程资源建设上,要将课程内容与学科属性,以及国家政治文化建设相结合,凸显外语课程在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中的积极作用。

课程教学资源指在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资源,包括教材、工具书、学习软件、数字化资源、交互平台、学习网站等。教学资源在服务课程教学之外,还应反映国家政治决策、教育理念和文化面貌,隐性增强学生的文化与政治身份认同。因此,资源的建设除关注语言知识、交际技能外,还应在文化、价值观、思辨等维度服务课程德育目标。

在资源体系的构建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课程首先应完善学习资源和语料,关注知识的结构性、连接性和整合性,统筹构建内容体系。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在持续拓展课程文化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的同时,应使各学段目标清晰、内在逻辑一致,形成纵向的连贯呼应。文化内容与语言知识内容同向而行、同频共振,能体现高校外语教学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并重、育才与育德协同推进的课程精神。要通过多模态的资源融合,实现课程教育观和知识观的改变,促进教学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

在资源内容的选择上,要既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既扎根本土又放眼世界。一方面,应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纳入资源体系,尊重文化多样性,注重文化传承,使他国文化的输入与中国文化的输出同步互动。要紧密围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到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来设置资源[13],形成课程改革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以“互联网+”学习平台为抓手,将传统学习资源与新媒体资源创新性结合。要着力建设“精品在线课程学习平台”“MOOC平台”“中华文化交流实践应用平台”“文化思辨与研讨平台”等形式丰富的学习和实践平台,使课程资源立体化、直观化、交互化。除反映课程教学目标和价值的核心资源外,交互性辅助资源、自主学习配套资源、课程实践网络资源和学习成果资源都应包括进来。要在资源中设置“中华经典故事外语新说”“世界遗产在中国”“全球化与中国化”“中西文明比照”等板块,在语言训练的同时进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深层文化浸润,引导学生在当代价值体系下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力。

(三)优化教学模式,协同性打造活力课堂

要优化教学模式,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在线开放课程为依托,以混合式教学为手段,打造信息化的课程生态系统。要协同国学课、思政课等相关课程,深化外语课程内容建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内容的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和文化导向,实现课程育人目标。要提供多样化学习情境与资源,以便学生开展泛在化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打破育人空间局限,拓展学习路径,拓宽学习场域,为开展人机交互学习、移动学习和丰富的第二课堂、第三、第四课堂实践活动提供有效支撑,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将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相结合。要引入主题探究和传播协作项目,以项目学习为载体,丰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体验;通过“识、论、讲、播”等方式,锤炼学生语言技能,提高其人文素养,检验其外语表达的准确性、得体性和有效性。要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评价工具和评价指标来实现“以评促学”,既基于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和反思日志等来追踪数据,进行过程性评价,又重视在阶段性考核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有意识地将其纳入固有认知体系,完善认知结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华文化传播力。

实施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课前基于平台资源及学习清单,自主或协作完成语言的识记、理解以及对文化的初识。课上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提问、探究、交流、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和语言的创新性使用。课堂活动设计要符合语言教学规律,设计注重交际性、目标强调潜隐性、过程崇尚互动性、方式凸显探究性。要通过客观视角的文化对比,在训练批判性思维的同时,夯实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输出能力。要采用立体化教学手段,协同打造活力课堂,最终实现学生中华文化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打造“四个课堂”,通过第二、第三、第四课堂,构建立体化实践场域,全面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外语课堂。四个课堂按学习内容和时空分布划分,是语言能力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四类场所,其将课中课后、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国内国外进行一体化的有机衔接,系统实施外语教育教学活动。除第一课堂的教学课堂外,第二课堂以社团课程为抓手,如非遗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学习社团等,通过校内实践活动营造校园文化育人的氛围。第三课堂为社会实践平台,如去博物馆做外语讲解志愿者,参加外语戏剧节、演讲大赛等,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外语的融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第四课堂为国际交流平台,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全球思维、国际视野。要鼓励学生通过短视频、博客、微博等方式,在TikTok、Bilibili、Youtube等平台展示学习成果,输出中国文化。要通过构建多维度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德润身”的价值力量。

课程视域下,任何一门课都应体现价值取向,承载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外语课程由于教学内容游走于中外文化之间,承担的价值引领作用尤为突出。新时代背景下,外语课程政治站位要高、格局要大,要以培育书写“全新的世界史”的外语人才来重新定位中国外语教育使命[14]。要在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经历文化间的对话、冲突和交融,从而有能力以我为主,向世界展现真实、全面的中国,这是其践行使命的重要途径。但这种实践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难一蹴而就。我们应不断探索新方法和新理念,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路径日臻完善。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强调“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5]。回顾历史,在古代,先辈们通过“走出去”的本土文化传播和“请进来”的外域文化吸纳,既在文明互鉴与文化融合中保护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又促进了它远扬世界。新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外语教学,不仅是加强外语教学政治定力与价值塑造力的有效手段,还是将“外语人才培养实践”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传播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高等外语教学国际化发展的必要举措。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中华文化外语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