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振羽唯物史观及其精神实质探究

2023-03-05 06:18阳素云邹银凤杨爱玲
关键词:唯物史观史学马克思主义

阳素云, 邹银凤, 杨爱玲

(1. 邵阳学院 国际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2. 邵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逐步传入,中国新的史学体系研究深受唯物史观影响而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其间,吕振羽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逐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建立起对唯物史观的深刻认识。之后,在长期的革命活动中,他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觉联系革命实践,树立对唯物史观的高度认同,发挥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吕振羽对唯物史观的形成与运用过程,也是他与同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构筑与诠释党的精神的历史过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精神的力量,反复强调党的伟大精神的重要性,对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做出精辟概括和阐述,对传承弘扬党的伟大精神提出明确要求[1]。本文以吕振羽唯物史观及其精神实质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以期对我们科学把握唯物史观,以及如何在新时代弘扬党的伟大精神提供借鉴。

一、吕振羽唯物史观涵括的主要内容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吕振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相结合,对社会史、民族史等领域的问题有独特的见解。在吕振羽的学术研究中,始终贯穿着对唯物史观的深刻把握和理解。

(一)揭示社会规律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社会发展规律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固有的关系,它不以任何个人、阶级乃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并支配人们的活动,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史学家就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深入人心。吕振羽在研究史学发展时对唯物史观有过深入思考,认为历史唯物论是唯一的历史方法,必须把握住唯物史观来剖析中国社会发展过程,指出“体现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就是历史唯物论”[2]16。这种思想观点,充分体现在其言论及实践当中。20世纪30年代前后,围绕大革命兴起和失败的现实,社会各不同利益代表团体对中国社会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展开论战。不同利益阶级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不同的观点,各敌对阶级大肆宣扬反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革命斗争理论。1930年,郭沫若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运用唯物史观深入研究中国历史,在学界引起巨大反响。时任中国大学教授的吕振羽也在进行中国古代社会史的研究,他在其古史研究的第一部著作《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中展示出鲜明的唯物史观,对敌对理论进行了强力的反击。如,他认为商业资本并不能独自地代表何种生产力,也不能独自地创造出何种生产力,它是在最远的古代就已存在着。他指斥鼓吹“商业资本主义”的学者任意删改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来证明所谓的“商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是对马克思著作原意的歪曲[3]。1937年出版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吕振羽谈到关于人类思想之史的研究,认为“人类虽然能作用于社会、创造社会,但是人类的意识却还本源地受其规定”[2]33。吕振羽以当时的史前社会考古文物作为研究基础,以考古文化方法解决史前研究史料不足的问题,最早提出“西周封建论”的观点。在他的《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一书上半册,他通过考察当时的手工业、殷代的商业与交通,对殷商社会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分析,认为殷商时期国家已经出现,这一结论得到史学界众多学者的认同。在著作的下半册中,他描述了两周时期封建制的社会形态,指出封建统治阶级与奴隶被统治阶级是周代社会阶级的组成、农业灌溉制度组织符合当时庄园制的内容、孔丘的政治主张得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认可,等等。这些观点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可见,吕振羽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时,能够坚持按照唯物史观剖析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深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二)体现爱国思想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成的重要思想武器。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强大思想武器,站在人类整体历史演进的历史视域中,把握历史逻辑,形成对历史发展的科学结论。吕振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也是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爱国者。他的一生都在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和中国革命倾情付出,用生命书写热血和激情,在斗争中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验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性,表现出强大的爱国力量和爱国精神。他把自身的理想、命运与当时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自觉选择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利益,自觉服务于时代的发展和需求。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付出及斗争,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是他持之以恒的目标。

吕振羽的学术研究中,有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发展、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他通过分析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历程,来为国家走向和民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他始终在寻找国家走向富强民主之路,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把民族振兴作为自身责任。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吕振羽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以他的《简明中国通史》为例,他提出学习历史能培养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更大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将史学经世致用的传统推向了现代。他还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地大物博的优越条件是中华各民族经过数千年的斗争积累获得的。这些内容,都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无尽的赞美和热爱。吕振羽还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讴歌历史上农民革命与中华民族反抗压迫的斗争。他指出西周新政权产生后,积极进行了封建主义的建设;评价王安石变法是针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改良方案;成吉思汗领导了蒙古奴隶制度的变革。以阶级斗争为线索,他高度颂扬了农民起义的英勇斗争精神,如认为北魏各民族联合起义体现了历史上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团结抗敌的光荣传统,明末起义的农民是捍卫民族利益的主力军。他着重总结历史上劳动人民斗争的这些光荣业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吕振羽以浓厚的爱国情怀,借对历史事实的渲染,帮助人们对照现实社会、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变化,激发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这种将爱国精神融入中国革命实践,鼓励人们勇敢投身革命斗争、以求民族独立解放的做法,对全民族的爱国救国行动起到了号召和激励作用。

(三)展示为民立场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以往的历史都是由人所共同创造出来的,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有着巨大的力量和作用。吕振羽的史学研究坚守马克思主义主阵地,力求还原历史真相,再现人民群众的历史。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革命实践作为唯物主义研究的组成部分,站在人民的立场,对中国历史进行全面考量。他认为劳动人民的命运就是历史的命运,既要重视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研究,也要充分肯定劳动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而作为史学家,更需向群众学习。

吕振羽坚持认为史学研究者站在什么人的立场上,又在为谁服务,用什么样的要求来标榜历史人物,是区别史学家价值偏向的基本[4]。他提倡要从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以当时是否适应人民利益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标准,认为“立场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党性的问题”,作为人民的史学家应当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服务,要以“唯物史观”的理念为指导,来对历史进行研究。他在《怎样学习历史》中深刻指出,“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人民通过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来创造历史,阶级社会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只有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劳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正确地认识劳动人民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他们是怎样创造历史的,并从而揭发历代剥削阶级及其御用的文人学者对劳动人民的恶毒污蔑”[5]466。他还认为,史学研究者对历史上统治者的作用和统治者人物本身的评价,应该给予具体的分析和合乎事实的恰当评价;史学研究者对历史进程中人民的活动,也应当进行适当的褒扬和批判,做到既不浮夸又不掩饰。在吕振羽看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评价的原则只有一个,依据历史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应该肯定的就得肯定。标准只有一条,就是看他对历史起什么作用,起促进作用,又一定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就是应该肯定的;起促退作用,又一定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就是应该否定的,所以必须具体分析”[6]。

二、吕振羽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

吕振羽从不同角度对唯物史观进行阐述、评论,彰显了吕振羽对唯物史观的重视和科学把握。纵观吕振羽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可发现其有着丰富的精神实质,体现出坚持理想、直面真理,坚守初心、不懈探寻,敢于斗争、矢志报国,忠诚担当、为民发声的特点。

(一)坚持理想、直面真理的求真精神

唯物史观是对以往历史观的变革,它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及其普遍规律,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思想利器。吕振羽唯物史观是在其社会历练中辗转形成的,其青年时期唯物史观逐渐明晰、建立,中年时期唯物史观完善和发展,再到后来其始终以唯物史观作为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客观谨慎全面开展研究工作。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身的成长环境,在各自成长环境中的经历和认知,对人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吕振羽也不例外。童年时期的吕振羽,虽然是出身农家,却因先辈的操持累积,加上父母勤劳节俭,日子过得相对富足。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发生新的变化,如其所述:“吾父卅二岁后,吾乡适入于军阀统治下,筹饷派捐,年数十至。地方豪绅,复相为狼狈,悉嫁其重苛于小康。吾父乃弃其半耕半读生活,专事家务劳动,以应官家需索,精神物质同被剥削,致屡萌弃家远徙之念。”[7]其母“一力担任”全家的炊灶、园艺等劳动外,还“朝朝贪黑五更起,夜夜纺绩到三更”[7]。吕振羽的少年时期,尽管父辈还是同样克勤克俭,但家境已难掩贫寒。由此可见,吕振羽出身亦耕亦读的农村家庭,童年在较为有安全感的环境下成长,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他对祖辈的求索勇气和踏实求知有了切身感受,心间悄然洒下励志的种子。同时在成长过程中,外界的动荡带给这个农村家庭不少冲击,其家境也日趋贫寒。可也正是如此,他从小意识到社会存在与变迁会带来现实状况变化,于是他追求知识、挣脱出黑暗社会、求得生活安宁和社会稳定的意愿更加强烈,在求学立志之路上总是主动积极,不断进取,希望通过个人努力去实现救国安民的目标。这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精神上的进步矢志不渝的追求,为他日后的史学研究和革命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成长背景下,受童年和少年家庭成长经历的影响,青年时期的吕振羽沿袭了家庭成长环境带来的自立自强的精神气质。他一直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随着辗转的学习生涯逐步展开对社会走向和建设的思考,在摸索中继续前行。

(二)坚守初心、不懈探寻的务实精神

社会熔炉的千锤百炼,使吕振羽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坚守初心、不懈探寻,敢于正视和面对现实,造就出自身坚强的意志。在置身社会实践时,他追求真理的初心更加坚定,奔赴理想的决心更加坚定。

1928年,吕振羽与村治派代表人物王鸿一、米迪刚相识,参与筹办《村治月刊》。然而在革命战争期间,他的学术生活进行艰难。1929年年底,因办刊观点分歧,吕振羽离开《村治月刊》社。1930年,吕振羽与人创办《新东方》杂志,此间其学术论文转向中国经济等问题的研究,逐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解和阐述。之后他全面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国社会史和开展革命实践,完成了《中国政治思想史》《史前中国社会研究》等著作,参加南京谈判、南下抗日、组织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加入重庆文化界统战工作,等等。一系列的经历显示出,中年时期的吕振羽矢志不渝、意志坚定,积极参与学术研究、革命锻炼,他的唯物史观逐步建立和形成。他直面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不断总结思考,在回应现实中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继而将其运用到革命斗争过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吕振羽带着满腔热情参与新中国建设,继续在教育战线和史学研究中开拓新的领域。1947年,他到哈尔滨参加地方工作,并通过大连大众书馆出版了具有首创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民族史专著《中国民族简史》。1949年起,他先后任职大连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积极研究大学办学方针政策,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1963年,其赴长沙参加学术讨论会后返京时突遭隔离反省,被剥夺自由。其间他凭借每日报纸继续史学研究,三年多时间里,写下了20多万字的《史学评论》,集成了10卷《学吟集初草》。吕振羽将毕生的精力集中在对理想和真理的不懈追求中,拥有顽强的革命意志,在坚强的毅力推动之下,他的唯物史观也逐步得以全面完善,并日趋成熟。

(三)敢于斗争、矢志报国的爱国精神

历史是沃土,国家是根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吕振羽敢于斗争、矢志爱国的精神,在他的学术研究与社会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吕振羽始终站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把满腔爱国热情用于干事创业。从1930年开始,吕振羽深感经济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性,于是把研究深入经济领域,分析和论证中国走国家资本主义是否有可行性。1931年底,他为国家和民族面临的“九一八”事变后山河沦丧的危机深感担忧,撰写《中日问题批判》揭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本质。且在“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担任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下的自由职业者大同盟书记,鼓舞当时深处列强侵略中的中华民族,激励各民族团结一致投身于抗战救国斗争。随着国内抗战呼声日趋高涨,1936年,吕振羽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安排,将一封“为要求国民党实行停战,并组织两党的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信件转交给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并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七七事变爆发后,吕振羽南下抗日。1937年9月,他参与组织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全省性的抗日群众团体——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顽强、尖锐、复杂的斗争。抗战时期,为针对秋泽批判中所暴露出来的民族史学本身不足的问题,吕振羽决心宣传爱国主义,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先后撰写《本国史研究提纲》《简明中国通史》等著作,开辟出马克思主义民族史研究新领域。毋庸置疑,爱国主义是吕振羽投入事业的无穷动力,正是爱国主义精神使吕振羽有了“手持斧斤探垦深、穷荒原林路可寻”的勇气,敢于应对各类险境和各种斗争。

(三)忠诚担当、为民发声的为民精神

吕振羽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肯定,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入认识。从他对人民问题的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来看,他忠诚担当,敢于为民发声,是一名真正的人民史学家。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强调将辩证分析的历史发展进程视为基本的研究方法,吕振羽始终坚持此理论方法的运用。在研究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问题上,他同样强调历史学科学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如他在评价农民阶级问题时,赞扬了劳动人民的历史贡献,用唯物史观科学分析农民阶级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在叙述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时,摒弃以往历史学将历史视为帝王将相家谱与伟人传记史的做法,而是注重历史的现实,选择将人民群众活动放在历史研究的中心地位;在讲述人民革命的胜利时,结合人民民主革命的实践,坚信真理在人民这一边,只有无产阶级才能认识真理,也只有掌握了真理才能够胜利。着眼于人民主体观的吕振羽,围绕时代主题,对人民问题的研究有着坚定的立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将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这使他成了心系群众、为民奔走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史学家。

三、吕振羽唯物史观及其精神实质的时代思考

吕振羽唯物史观及其所透露出的丰富精神实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这种优秀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推动唯物史观的深入发展。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引,做好继承发扬

吕振羽是伟大的史学家、革命家,其毕生致力于史学研究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吕振羽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即使到了生命最后阶段仍不忘初心,不忘倾注于史学研究。吕振羽的诸多研究都运用了唯物史观进行分析探索,他留下了许多经典不朽的史学著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所创作的史学著作代表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前沿水平,契合了党和国家的需要,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深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唯物史观成为史学研究的基本指导理论。我们应继续学习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强烈的责任心,总结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紧密结合中国历史实际,努力开拓史学新领域。

(二)把握唯物史观要义,坚守人民中心

吕振羽的唯物史观来自对时代与现实社会的关注。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吕振羽紧扣时代发展主旋律,主动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要,把学术研究扎根在时代和社会的土壤之上。他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真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种紧贴国家现实、心怀人民群众的精神,产生了强大生命力,引起时代与现实社会的热烈回应。吕振羽坚持唯物史观,把握历史的基本规律与基本方向,紧紧依靠人民、深入人民,用坚持真理的理论底气和辩证思维的科学路径,打造出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坚韧的为民气质,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样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弘扬为民造福的宝贵精神[8]14。

(三)运用唯物史观武器,开辟时代新局面

新时代,我们要以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指导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持续深入分析中国历史问题。我们要探究吕振羽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学术历程,学习史学家身上体现的精神特质,紧密结合中国历史实际,努力开拓研究新领域,践行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余年奋斗史,包含着中华民族深层的历史意识,用宏大、高远的历史视角揭示历史存在的内在逻辑和历史运动的发展规律,是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特有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9]13可见,只有坚持大历史观,坚持执着探索真理的精神,不断增强时代责任感,才能在现实社会中发现新问题,寻到新方向,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建设有新时代气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史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唯物史观与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