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脱贫攻坚精神的基本内涵与弘扬路径

2023-03-05 03:58张利民
关键词:攻坚群众精神

陈 芳 张利民

论脱贫攻坚精神的基本内涵与弘扬路径

陈 芳 张利民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1756)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形成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实践基础与文化根基,其内涵蕴含着团结、科学、创造、奋斗和担当的精神品质。新时代,通过挖掘典型楷模、讲述脱贫攻坚故事、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及搭建实践平台,加大对脱贫攻坚精神的弘扬力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脱贫攻坚精神;基本内涵;弘扬路径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消除贫困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汇聚全国力量与贫困进行不懈斗争,最终取得了重大成就,极大改善和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脱贫攻坚精神在反贫困的艰难历程中凝结而成,彰显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质,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蕴含着中华民族反贫困斗争中的巨大智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一、脱贫攻坚精神的孕育形成

脱贫攻坚精神由诸多因素共同构筑而成,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是其形成的理论渊源,中国历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是其形成的实践基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其形成提供了丰厚养料。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任何新的理论或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1]382。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本原因,要求消除资本主义制度来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毛泽东强调反贫困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吃饭问题,根本手段和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实行“三步走”发展战略来提升国家整体实力。江泽民强调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西部大开发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胡锦涛强调贫困不仅包括物质贫困,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多种权利贫困,要求在多个方面带动人民群众发展。

习近平在总结已有经验基础上,创新扶贫思路与脱贫举措,形成了一系列反贫困思想,直接指导了我国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开展。习近平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精准施策和科学规划;强调内源性扶贫,重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调构建中央统筹,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体系;强调政府、市场、社会同向发力,形成全员动员、多方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具有开放性。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能够在历史长河中永葆生命力和先进性,成为推动人类减贫事业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与我国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为推动我国顺利完成脱贫攻坚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脱贫攻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根据。

(二)实践基础:中国特色扶贫开发实践

贫困是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难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便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踏上了反贫困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通过开展土地革命消除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社会救济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我国大规模减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进入到改革开放时期,农村经济体制经历了重大变革,以区域性开发的扶贫方式进行重点突破,极大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面对难度更大、时间紧迫的脱贫任务,党中央实时颁布各项扶贫政策,调整完善各类扶贫举措,科学部署和周密安排,派遣大量党员干部前往基层,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省市县级层面协作,深化对口帮扶和结对帮扶,利用各行各业突出优势,以多种方式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速发展。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立足于不同时期具体国情,把握各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实施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减贫策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脱贫成绩,推动了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进程。历年来的扶贫开发实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创新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为世界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扶贫开发实践凸显了我国反贫困道路的独特历程,为脱贫攻坚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文化根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脱贫攻坚精神积蕴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国古代就有了如保民、惠民、养民、富民等丰富的济贫思想,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历经革命斗争的征途中,培育出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源泉,能够凝聚各民族力量共同拼搏奋斗,形成全党全国全社会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提供精神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秉持顽强不屈的革命毅力,积极顺应时代变革,汇聚起强大合力,帮助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实现了跨越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出了巨大智慧,为脱贫攻坚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丰厚滋养。

二、脱贫攻坚精神的基本内涵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脱贫攻坚战锻造出了脱贫攻坚精神。习近平将其概括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精神是对脱贫攻坚实践的凝练和升华,是对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赓续传承,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意志品质和价值追求。

(一)上下同心的团结精神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指出:“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2]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脱贫攻坚的巨大胜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彰显。大量爱心人士主动捐款捐物,多地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帮扶活动,企业、组织和个人根据自身优势踊跃参与到反贫困进程中。我国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党带领中国人民多年的艰苦奋斗下,我国在反贫困事业中取得了巨大成绩。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累计建成集中安置区3.5万个、安置住房266万套,960多万人“挪穷窝”[3]。贫困群众改善了自身生活质量,物质和精神层面得到了双重提升,过上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和衷共济、合力攻坚,携手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凝聚起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的团结伟力。

(二)尽锐出战的冲刺精神

在这场时代大考中,我国实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在面临愈发棘手的脱贫任务时,我国投放了一大批精锐力量与有力骨干,累计选派数百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前往基层,与众多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合力奋战一线。鲜红的党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助推扶贫政策和扶贫举措发挥出最大实效。

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4]无数党员干部主动请缨驻村入户,快速适应当地环境,走家串户融入当地生活,实地调查拿到一手资料,将帮扶政策与具体情况相结合,为民办事不断增强群众信任。党员干部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倾尽全力投身扶贫工作,找“穷因”、挖“穷根”,夜以继日与贫困做坚决斗争,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奋进。正是因为有无数党员干部以尽锐出战的决心和全力以赴的行动,直面脱贫难题,最终打通了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三)精准务实的科学精神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5]面对新的贫困状况,我国坚定地实施了精准扶贫方略,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作了具体规划。精准扶贫的出台和落实,不同于以往的粗放型扶贫,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做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强调扶贫到村到户到人的贯彻落实。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找准致贫原因和把准贫困程度,力求掌握真实可靠的信息资料。针对具体症状开好“药方子”,治好“病根子”,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由“输血式”向“造血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在整个脱贫攻坚阶段,我国聚焦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扶贫政策和举措必须落实到位,坚决反对搞一切形式的“花拳绣腿”和“面子工程”。严格按照各项考核标准,加强对扶贫过程的有力监督和对扶贫效果的有效评估。建立周密的脱贫长效机制,开展“回头看”大排查活动,防止出现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不良现象,确保将一切工作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精准中务实,务实中精准,体现了新时代我国扶贫工作中蕴含的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四)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收集已有经验并根据发展需要,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扶贫政策,开展了多项民生工程和扶贫项目。同时我国充分结合市场实时需求,文旅扶贫、健康扶贫、家政扶贫、科技扶贫等陆续涌现,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找到了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6]143习近平明确提出扶贫要注重激发内生动力,高度重视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能力和发展潜力。多地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与就近择业,不断增强群众知识素养和致富能力。大批贫困群众摒弃了“等、靠、要”思想,由以往的“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成为摆脱贫困的重要主体。

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无论是扶贫政策的因时而变,还是扶贫方式和扶贫理念的适宜调整,皆体现了脱贫攻坚中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我国在反贫困征程中开拓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阻碍,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又合理科学的攻坚之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在脱贫攻坚伟大战役中获得了新的诠释,对推动我国脱贫事业贡献出巨大力量。

(五)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

面对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的特殊状况,全国上下聚集起来一同应对,啃最难啃的硬骨头,跨最险峻的山川峡谷。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国各地投入大量人才、资金和技术,使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在外力援助与自身努力下快速摆脱现状。如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带领乡亲们向绝壁挑战,抱着“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宽一丈”的信念,耗费7年凿出一条通向外界的“天路”,奋力谋求家乡的发展和村民的幸福。

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不惧外在环境的艰苦恶劣,充满了无尽的热情和力量。扶贫干部想尽办法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争取大量资源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众多企业、公司、机构在脱贫攻坚中贡献出了自身力量,投资建厂、合作收购、培训技术等都是贫困地区增收致富的有力法宝。在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了奋进奖、贡献奖、奉献奖、创新奖与组织创新奖五种类别的奖项。每位获奖者和获奖组织都是在脱贫攻坚中作出卓越贡献的代表,他们所获的荣誉,是无数个日日夜夜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和勇于创新的结果,展现了我国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不惧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六)不负人民的担当精神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7]“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曾担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年仅30岁因公殉职,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定格在了祖国的建设中。在她的带领下,全村103户贫困户大部分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极低状态。黄文秀真正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仰。脱贫攻坚战之所以取得重大胜利,正是由于无数党员干部像黄文秀一样舍身忘死、甘于奉献、勇于担当。

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新冠疫情笼罩的特殊时期。面对疫情引起的突发状况,我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并未放慢反贫困步伐,集全国之力迎接疫情带来的挑战。在疫情形势整体向好的时刻,我国快速调整相关政策,制定各项严格标准,实行有序复工复产,尽量减少对各领域正常运作的影响。面临诸多新情况,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用接续不断的奋斗践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不负人民的担当精神在脱贫攻坚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脱贫攻坚精神的弘扬路径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全国人民应该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奋进坚韧的姿态迎接各种挑战,创造出更多奇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更大胜利。

(一)挖掘典型楷模,增加脱贫攻坚精神的感染力

榜样是奋斗征途的前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脱贫攻坚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楷模,通过向他们学习让我们更易形成良好品德并树立远大理想。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可以借助挖掘典型楷模,发挥榜样模范的先锋带头作用,从身边人、身边事去了解反贫困路上的艰辛,感染更多群众真正理解脱贫攻坚精神。

其一,以党员干部为榜样。“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之后,要使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党员干部具有重要作用。党员干部对致贫原因把握得更加精准,对贫困对象更加熟悉,对当地特色资源和发展方向更加清晰,更有利于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寻找真正为群众做过实事的党员干部,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了解他们在脱贫任务中得到的成长收获,带动其他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做到不忘初心、不负人民。

其二,以脱贫群众为榜样。“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8]104,在反贫困过程中群众占有重要地位。消灭贫困不仅需要外力支持,更需要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众多不怕吃苦且敢于采用新思路的贫困群众,大规模地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不仅使自己实现了脱贫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开展先进典型座谈会,对他们进行表扬和奖励,让更多群众知道务实劳动和开拓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广大群众自我提升和自主脱贫。

其三,以社会组织为榜样。众多社会组织以各种方式支援贫困地区,如以购代捐、成立基金会、提供就业岗位等,结合乡村特色提供资源和平台带动产业发展。社会组织根据各自优势进行帮扶活动,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发展输送力量。社会组织在整个行业中具有较强影响力,对这些社会组织加以宣传报道,并给予相应表彰,凸显社会组织在扶贫治理中的突出作用,带动其他社会组织共同投入到我国伟大事业的建设中。

(二)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扩大脱贫攻坚精神的影响力

“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它通过记忆的形式传播特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9]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可以借助讲故事的形式,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广大群众能够更好地代入到情景中,加深对脱贫攻坚精神的认识。

首先,讲好脱贫攻坚故事,需要加强学术研究。脱贫攻坚历程中蕴藏着无数感人故事和人生哲理,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智慧成果与经验财富。学术界应该加强对各领域脱贫成绩的掌握,了解帮扶者和被帮扶者在脱贫中的感悟与变化,更要加强对脱贫攻坚精神的深层次挖掘,以便清晰深入地讲述脱贫故事。学术界应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加强对相关内容的研究,将研究成果发表到期刊杂志,加快出版相关题材的学术著作,以一种可传承的方式记录脱贫攻坚,让广大群众更易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其次,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借助新的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群众生活更为便利,很多时候都是依靠新兴媒体来获取信息与发表看法。脱攻坚精神的弘扬方式也应更新升级,采用较为新颖的传播方式,利用微博、微信、新闻网站等各大平台搭建知识传播专区,并及时更新相关数据资料,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鲜活性。借助新兴媒介资源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体现与时俱进发展理念,使广大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到相关信息,更为全面深刻地领悟脱贫攻坚精神。

最后,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可以制作相关影视作品。现实生活影视化极其普遍,以一种充满画面感的形式重新讲述脱贫攻坚故事,身临其境地见证整个脱贫攻坚过程,会给群众带来更多触动。在制作影视作品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作品质量和传达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以典型地区和脱贫群众的故事为脚本,深挖内在价值信念和民生情怀,让广大群众真正明白脱贫攻坚精神的时代底蕴和内在精髓。

(三)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增强脱贫攻坚精神的吸引力

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的一件大事,亦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多种多样的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增加对国史、党史的深入了解,增强对革命精神的深刻把握。

首先,举办文化专题展览活动。脱贫攻坚中包含大量感人事迹,既包括困难坎坷的经历,也有简单平常的事件,具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的资料。在举办专题展览活动时,可将脱贫攻坚分模块分系列地进行宣传普及,根据地方特色和独特的反贫困经历嵌入到展览内容中,利用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脱贫前后的对比变化,形成鲜明的视觉震撼。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同步推进,多渠道地将其引进到学校、社区、单位等各个领域,尽可能让各行各业人士增加对脱贫攻坚的了解。

其次,融入到党团组织活动中。党团活动是每一位党员、团员定期开展的活动,在党团活动中增加有关脱贫攻坚内容,不仅可以锻炼党员、团员的品行修养,还能增加其知识储备。进行党团活动时,以脱贫攻坚为主题开展读书分享会。参与者自觉阅读相关书籍,熟悉扶贫中的政策变化,了解贫困地区的脱贫经过,并对自我感悟进行分享交流。除了读书分享之外,举办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内容涉及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人物、时间节点、突出成绩等。在比赛中学习红色文化,在竞赛中读懂革命精神。

最后,自觉进行理论学习。广大群众可以通过去资料室、图书馆、档案馆等查阅相关资料,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增加对我国反贫困历程的认识。从历史中了解实事,从事迹中感受情怀,主动了解贫困地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的发展过程。在党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进程中,感受祖国的飞跃发展,从以前的一穷二白蜕变成现在的小康状态,从以前的温饱不足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充分感受完成脱贫攻坚这一历史伟业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四)搭建实践平台,增添脱贫攻坚精神的渗透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脱贫攻坚精神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艰难考验中形成的,是对多年脱贫攻坚历程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达。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必然要搭建各种实践平台,让广大群众在实践体验中感受精神的本质内涵。

其一,打造相关实践基地。脱贫攻坚中蕴含大量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建立具有强烈教育意义的红色基地。在基地选址方面,选择脱贫成效较为突出的地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在基地主旨方面,号召珍惜当下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各类难题。在基地建设方面,建立博物馆、纪念馆、主题公园等,利用红色基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和英雄故事。打造实践基地,让更多群众重温脱贫攻坚中的艰难险阻,体会脱贫攻坚的不易和伟大,从追寻红色足迹中传承好红色基因。

其二,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活动。脱贫攻坚精神具有丰厚的德育资源,在志愿服务中激发群众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也是进一步增强其责任感和锻炼才能的重要途径。号召大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为乡村送知识和送技术,帮助当地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同时举办爱心捐助、帮扶援助等活动,各行各业人士皆可参与其中,关注脱贫群众近况,进行持续性关心和关爱,预防因病、因灾等原因再次返贫。通过参与志愿活动,使广大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彼此的关怀和友善,练就过硬的实践本领,增强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服务他人与服务社会。

其三,实地参观走访脱贫地区。脱贫攻坚是一本长见识、悟思想、受教育的“活教材”,读懂脱贫攻坚精神必然要回归实际生活。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广大群众可以实地走访脱贫地区,参观当地特有资源和特色产业,目睹党员干部的真抓实干和一心为民行动,感受当地群众的积极热情和勤劳勇敢,见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广大群众可以在真实的场景中感悟革命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自身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将脱贫攻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社会发展和建设不断添砖加瓦。

结语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正是反贫困征程中下一步需要奋力推进的事业。脱贫攻坚精神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凝结成的革命精神,不仅为我国立德树人提供充沛精神养料,也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提供强大智力支持,成为新时代我国战胜各种风险考验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大脱贫攻坚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让精神的力量在广大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使广大群众敢于打破常规,勇于迎接挑战,为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九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 习近平.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J].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10): 5-7.

[3] 习近平.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02-26(02).

[4]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N]. 人民日报, 2020-06-11(01).

[5] 习近平. 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N]. 人民日报, 2015-06- 20(01).

[6]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7]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党建, 2017(11): 15-34.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7.

[9] 陈兰芝, 仇永民.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J]. 思想理论教育, 2019(05): 64-67.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Spiri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CHEN Fang, ZHANG Limin

(School of Marxism,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1756, Sichuan, Chin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China has achieved comprehensive victory i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completed the arduous task of eliminating absolute poverty, and formed a great spiri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piri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a profou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practical foundation and cultural foundation, and its connotation contains the spiritual qualities of unity, sprint, science, creation, endeavourand responsibility. In the new era, we will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the spiri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by excavating typical models, telling poverty alleviation stories, integrating Party history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nd building practical platforms, so as to provide a strong spiritual impetus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spirit, basic connotation, carry forward the path

D267

A

1672-4860(2023)03-0052-06

2022-07-28

2022-09-04

陈 芳(1999-),女,汉族,四川大竹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利民(1974-),女,汉族,河北平乡人,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汶川地震灾区群众返贫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YJA710059。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

猜你喜欢
攻坚群众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多让群众咧嘴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拿出精神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