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书昭
关键词:新工科;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多讲授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及常用办公软件使用方法。然而,同一门课程在面向不同专业时,一般都选用相同的教材,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从而忽略了专业之间的差别。同时,由于学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省份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也不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1.2教学模式
目前,多数地方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是采用“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理论课教学采用的是常规教学手段,主要以传统的幻灯片形式来讲解课程知识点。由于此类课程的课时较少,而课程大纲所安排的内容较多,因而决定了教师要把大量的课堂日寸间应用在讲授对应知识点上。这必然导致课堂提问很少,从而造成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的局面,严重影响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实验课教学是根据实验计划和安排,在计算机房独立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实验完成后,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实验计划里的实验以章节为单位,因此每个实验都是针对当前授课章节的综合性实验,即一个实验基本上囊括了本章节大部分知识点。这需要学生对本章节的所有知识点掌握得非常牢固,才能比较顺利地独立完成相应实验。由于有些学生无法按时、独立地完成实验,导致抄袭现象時有发生。
1.3课程定位
作为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基础课,“计算机基础”课程往往得不到其他各学科学生的专业认同,从而导致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自觉地调整了课程定位,或者内容过于简单而沦为“工具课”,甚至内容过于复杂而成为纯“理论课”[1]。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会导致学生认为此类课程就是技能培训,从而更加缺乏重视;而教学内容过于复杂则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因为理解不了而放弃学习课程。
1.4课程知识点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包含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常用办公软件使用方法及前沿热点技术,但是教学重点是介绍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和前沿热点技术只占整个课程的三分之一左右。显然,这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需求。由于课程重点在于程序的语法知识,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发展脱节。
2课程改革
“新工科”既要为高校的教育革新服务,又要为社会产业服务。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围绕“新工科”建设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要求,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要进行四个方面的探索:(1)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结合不同专业教学需求优化课程设置;(3)结合信息化资源创新教学手段以及考核形式;(4)依据教学大纲完善实验计划。
2.1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课前,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以及学习习惯等,将有基础的学生与基础薄弱及无基础的学生分开,如分为A班和B班。A班学生可以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技能教学。例如,可以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加入程序设计和算法的基础内容:在计算机软硬件模块加入Windows系统的安装教学和磁盘数据的优化处理及恢复方法等:在办公软件模块加入Office高级应用的部分内容,如Excel的复杂函数计算等。在实验教学阶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知识点的题目设计中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2.2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模式,混合式课程教学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学视频、PPT及习题资源,作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资源;线下授课通过重构课程知识体系,集中解决课程重难点知识内容,并通过启发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改革,并将思政教育融人课程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以“爱国”“诚信”“责任”“创新”为核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2]。
2.3大幅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将讲授环节和练习环节紧密地穿插其中,大量增加实验教学课日寸。每次实验授课中,教师先讲授知识点,然后立即安排学生在第二节课进行相关练习,巩同和掌握所讲的操作和技能要点。
2.4营造面向新工科的计算机文化氛围
从面向新工科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出发,探索因材施教、因专业施教的新方法、新模式。在统筹规划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前提下,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课程,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为学生选修计算机课程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3]。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宽口径、厚基础”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计算机文化氛围。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立一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课程供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选修,并举办计算机文化周活动以及计算机作品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物联网大赛等学科竞赛,将计算机教育引入第二课堂,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效“互补”。
3改进策略
3.1挖掘思政要素,将计算思维与育人有机融合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可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爱国敬业、敢于担当、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双创思维等思政内容融人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政育人有机结合。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时,通过介绍我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与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实现“从无到有”的艰苦创业历程,又如何通过艰辛努力成功研发银河、天河等超级计算机,在世界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中屡占鳌头,从而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及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在讲解Python语言网络爬虫知识点时,通过介绍互联网信息活动时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从而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规范,帮助学生树立信息保密意识,恪守职业道德,强化职业操守。
3.2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各大高校线下教学逐步恢复,疫情过后更需要总结经验,巩固并完善线上教学资源的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线上教学平台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常态化。不同于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线上教学更应注重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针对线上课堂难管理、教学互动困难等问题,教师可以在线上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内外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把学习的决定权转移给学生,增加学生自学部分比重。比如,在讲解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布尔数据类型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一个具体问题,如创建两个变量X、y,再创建一个变量W,使W=XandY,分析X、y为不同数据类型时,W的变化值,讨论并写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布置任务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和交流,课堂中让每个小组对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小组间可以进行辩论,最后根据讨论结果评出最优小组,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可以通过讨论引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
3.3改革教学与评价模式
结合慕课、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学习相互融合,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完本节课知识点的基础上还有空余日寸间将本节课的其他技巧以及学习方法一并传授给学生,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中的发帖区,与学生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这极大地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课程考核中,淡化结果强调过程。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投入精力的重要性。对于抽象的学习过程评价,因为有线上教学平台的支持,所以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拥有具体的评价方式。例如,在网络平台上学习10分钟计1分,额外完成练习计5分,完成1套测试题依据正确率可计2~10分,在发帖区提出1个问题计2分、回答1个问题计5分等。以此为基础的考核方式,充分考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精力,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因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3.4结合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分别为公共选修课和公共基础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基础水平和应用需求不同,以及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的理论和应用的快速变化,导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具有复杂性。这不仅需要激发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还要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来提升学科交叉的应用创新能力[5],即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合理编排并细化课程内容,实现与时俱进。
(1)层次化和模块化编排教学内容。开课前与各专业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机知识讲解,提高学生在学科专业层面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专业进行程序设计,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注重与不同专业的后续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
(2)开设应用型、趣味型计算机选修课程,实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只限于公共基础课的学习通常不能满足一些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开设选修课既能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拓宽知识面,还能培养计算思维。考试等应用型内容,如Office选修课程可選择计算机等级应用、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等,或选择学生较感兴趣的Ps图像处理软件,及Python的高级应用等。
4结束语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尽快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教育工作者紧随时代发展的趋势,从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化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