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1例

2023-03-05 03:04:34郭亚鹏李杨孙宁宁张利谢剑华张洪珍
癌症进展 2023年1期
关键词:比星肉瘤单抗

郭亚鹏,李杨,孙宁宁,张利,谢剑华,张洪珍

1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2河北省人民医院肿瘤五科,石家庄 050051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生发中心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FDC),FDCS多发生于颈区和腋窝淋巴结,约30%发生在甲状腺、腮腺、肺、肝、脾和胃肠道等淋巴结以外部位[1]。FDCS发生在纵隔的病例很少有报道,临床对FDCS的潜在认识不足,很容易被误诊,现报道1例纵隔原发性FDCS,结合相关文献探析纵隔巨大FDC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54岁,2018年8月由于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伴进食哽噎,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胸部CT显示后纵隔占位、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引流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显示:CD99(-)、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CD34(-)、Ki-67约40%、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CD117(-)、CK(-)、CD21(+)、CD23(+)、CD3(-)、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S100(-)、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结蛋白(desmin)(-)。结合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图1),2018年9月16日经皮穿刺活检(纵隔)诊断为纵隔FDCS。后由于不能进食1天,于2019年1月11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甲状腺囊肿5年余,甲功异常,阵发性房颤、室性早搏半年余。查体:甲状腺Ⅱ度肿大,右叶大小3.0 cm×4.5 cm,质软,左叶未触及肿大,未触及结节,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呼吸音低。入院检查增强CT显示中后纵隔较大占位,大小13.9 cm×9.9 cm×12.6 cm,左肺下叶少许炎症(可能性大),左肺尖磨玻璃密度结节,双肺多发索条,右侧胸腔积液,甲状腺右叶低密度影(图2A)。患者纵隔肿瘤压迫食管,影响进食,无放疗禁忌证,故给予局部姑息放疗,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在CT上所见纵隔肿瘤;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指GTV整体外扩5 mm并适当避开正常组织。放疗总剂量50 Gy,放疗后患者可进半流食,反酸、烧心较前明显减轻,考虑治疗有效。放疗21 f后,于2019年2月14日行缩野放疗,放疗总剂量为54 Gy,每次2 Gy,每周5次,共放疗27次,治疗结束后出院。2019年3月8日复查CT显示,放疗后中后纵隔较大占位,较原片(2019年1月14日,图2A)有所减小,大小12.3 cm×8.5 cm×12.3 cm,双侧胸腔积液。2019年8月22日至2020年9月9日行10个周期的多柔比星脂质体40 mg单药化疗。2020年9月29日复查胸部CT显示后纵隔占位,病变与食管及气管隆嵴、右主支气管分界不清,较前(2019年3月8日)缩小,大小3.3 cm×3.0 cm×8.0 cm,肝转移。患者于2020年12月10日出现食管纵隔瘘,行胃管置入术,后又出现反流性食管炎,为减少感染、促进窦口愈合,给予小肠营养管植入术。患者食管纵隔瘘、上消化道出血史,应用安罗替尼出血风险较高,考虑给予信迪利单抗治疗,于2020年10月3日、2020年10月28日、2020年11月18日分别给予信迪利单抗200 mg免疫治疗,辅以苯海拉明抗过敏治疗。2020年11月18日复查胸部增强CT显示,后纵隔占位,病变与食管及气管隆嵴、右主支气管分界不清,较前(2020年9月29日)未见明显变化,大小3.3 cm×3.0 cm×8.0 cm(图2B)。于2021年1月20日随访,患者已去世。

图1 FDCS镜下HE染色图

图2 胸部增强CT图像

2 讨论

FDCS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是起源于淋巴结及淋巴结外部位FDC的较少见的恶性肿瘤[2]。FDCS于1986年由Monda等[3]首次报道,病因尚不清楚,但一些研究表明,FDCS可能与Castleman病有关,Castleman病是一种不太常见的非肿瘤性淋巴增生性疾病,据报道,多个FDCS病例是由既往亚型透明血Castleman病的并发症引起[4]。FDCS较为罕见,但发病年龄较为广泛,多见于成年人,男女比例相当,患者一般表现为无痛缓慢生长的肿块,生物学行为呈惰性,低度恶性表现,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放化疗,约50%的患者可出现局部复发,2%~5%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FDC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可将加工后的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从而刺激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可与多肽(主要为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复合物)结合,被T淋巴细胞识别,参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FDC属于树突状细胞的一种,是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可参与机体的再次免疫应答[5]。FDCS发病部位以颈部多见,甲状腺、肺部、肝脏、胃肠道也均有文献报道[6-7]。

不同FDCS在肿瘤外观、大小及肿瘤细胞形状上相差甚大,发生在腹腔内的FDCS较其他部位的肿瘤大。本文肿瘤主体位于纵隔,伴有食管纵隔瘘,且合并肝转移。肿瘤细胞由梭形、椭圆形组成,排列呈席纹状、螺旋状分布,肿瘤细胞呈现饱满的嗜酸性细胞质,细胞与周围边界不清,细胞核小、核仁明显、呈椭圆形或圆形,染色质呈泡状,可观察到核多形性和散在的有丝分裂象,肿瘤细胞可与成熟的浆细胞和小淋巴细胞混合包围血管,形成袖套状结构。

FDCS是一种罕见的、容易误诊的恶性肿瘤,临床和影像学没有特殊的表现,诊断困难,病理检查是诊断FDCS的金标准[8]。免疫组织化学CD21和CD35是最具诊断价值的标志物[9],阳性表达率高达95%,可以提高诊断灵敏度;还有少数肿瘤细胞可表达CD23、CD68和S100蛋白。本例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21(+)、CD23(+),与文献报道一致[4]。FDCS发生于淋巴结内时,应与指突状细胞肉瘤、淋巴增殖性疾病及梭形细胞肿瘤等相鉴别;发生在淋巴结外时,应与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肉瘤样癌、恶性黑色素瘤、炎性假瘤、胃肠道间质肿瘤、外周神经鞘瘤、血管肉瘤、异位脑膜瘤等相鉴别[10],这些肿瘤均不表达CD21、CD23、CD35。

纵隔FDCS体积较大,多侵犯纵隔内结构,进而出现胸背部疼痛、呼吸困难、进食困难等症状,CT可表现为肿瘤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纵隔FDCS患者的预后较差,放化疗效果不佳,手术是治疗纵隔FDCS最主要的手段,但单纯手术的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风险较高。目前尚无针对FDCS的标准治疗方案,手术、放疗、化疗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即使化疗或放疗没有显示出总生存率或无病生存率的明显改善[11]。Lu等[12]报道了肿瘤体积大导致预后不良。Hu等[13]研究发现,术后联合放疗或化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本文患者的FDCS原发于纵隔,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给予放化疗后纵隔FDCS较前缩小,然后采用10个周期多柔比星脂质体单药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但发生了肝转移,接着给予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患者在放疗后出现食管纵隔瘘,这可能是因为患者纵隔瘤体较大,周围环绕着食管、心脏、气管、肺等,放疗会破坏食管壁,若正常组织不能及时修复,就容易发生食管瘘。纵隔FDCS患者放疗时应建议食管周围的剂量尽可能低,较高的剂量会增加穿孔风险。本文患者行胃管置入术,后又出现反流性食管炎,为减少感染、促进窦口愈合,给予小肠营养管植入术。晚期肉瘤患者,以表柔比星单药、异环磷酰胺、达卡巴嗪、含表柔比星的联合化疗方案为主,多柔比星脂质体一线治疗晚期FDCS的毒性小,疗效优于表柔比星,还可选择安罗替尼、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CD1,也称PD-1)抑制剂等治疗FDCS。信迪利单抗是一免疫球蛋白G4单克隆抗体,可与PD-1结合,从而阻断PD-1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CD1LG1,也称PD-L1)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14]。Laginestra等[15]提供了与FDCS细胞增殖相关的特殊免疫微环境的证据,并强调了PD-1和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2(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2,PDCD1LG2,也称PD-L2)通路在FDCS免疫环境调节中的潜在相关性。Tawbi等[16]的SARC028研究结果证实了抗PDL1疗法治疗肉瘤的可能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免疫治疗,PD-1/PD-L1免疫治疗已应用于肺癌、胃肠道肿瘤、淋巴瘤等,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FDCS的抗PD-1疗法仍有很大程度未被探索,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可能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策略。

综上所述,纵隔FDCS是一种罕见肿瘤,影像学检查对肿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目前对纵隔FDCS的临床症状、治疗及预后评估相关因素尚缺乏系统、大样本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深入了解其预后情况。提高对FDCS的认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为纵隔FDCS患者带来更多生存的可能。

猜你喜欢
比星肉瘤单抗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骨肉瘤和软组织肉瘤
肺动脉肉瘤:不仅罕见而且极易误诊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蛋氨酸脑啡肽与多柔比星联用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的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研究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
西妥昔单抗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