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
(福建省邵武市昭阳中心小学 354000)
小学学校要遵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创新课后延时服务形式,优化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为学生科学合理利用课后延时时间,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搭建有力平台,帮助学生及家长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对于创新小学教育教学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要结合双减政策背景,科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帮助学生强化校本作业完成情况,提升学生实践学习能力,促使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小学生抓住机会,珍惜时间的训练途径,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成效.课后延时服务要注重开展多样性引导,科学渗透多元化内容,帮助学生合理利用时间,提升实践能力,为学生高质量开展学习与拓展活动做好铺垫工作.
小学阶段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历练,也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在生活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能力上给予学生辅助,使小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全面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教师要根据双减政策背景,科学开展多元性作业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校本作业完成环节中,提升整体学习技能,强化学科探究动力,为学生高质量、全面性开展学习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在“双减战役”打响后,教师要改变传统题海战术的育人模式,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挖掘自身潜能,彰显自主学习作用,为学生在有效的课后服务时间内,创设优良的自我提升平台,促使学生的整体学习技能得到历练提升,为学生多元化开展答疑解惑活动提供教育支撑,从而增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练能力、拓视野、养习惯的关键期,教师要结合育人目标,合理创设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学生逐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教师要融合双减育人目标任务,合理创设多元化课后延时服务路径,使学生在丰富的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增强自主意识,提升合作能力,遵守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课后延时服务是要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和家长最大的支持,为学生和家长解决生活与教育两个方面的实际问题,全面凸显我国教育领域的育人决心,展现教育教学战略实施的优势作用,提高小学生整体学习质量与水平.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师生负担.首先,教师工作时间延长,工作任务相对繁重.在当前课后延时服务中,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给予学生应有的服务,使得教师的工作时间延长,大大缩减了教师的教研时间和休息时间,导致教师在结束课后延时服务任务后,身心疲惫,不利于教师舒展情绪,提升工作质量.其次,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增加了学业负担,使学生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导致延时服务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出来.教育部在提出课后延时服务理念时,致力于拓展延时服务内容在作业、体育、艺术、娱乐、德育等多个方面给予学生辅导和帮助.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将课后延时服务变成了集体教学活动,使得课后延时服务的概念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曲解,使得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压力较大,难以提升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效,降低了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育人作用,不利于学生全面性、多元化发展.
当前我国小学阶段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主要内容是教师监督学生完成作业.这种单一的活动内容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长期被动性、监督性的管理模式中,存在叛逆厌烦的情绪,使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惯,拓展综合能力的道路上遇到阻碍.教师不能结合减负体制理念,合理设计作业内容,使得学生的作业书写压力较大,难以开展高质量的探索实践活动,进而降低了整体学习技能,也降低了多元学习质量.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学校要对课后延时服务的具体政策进行研读,了解政策指导方向,明确开展多元化教学辅助活动,使教师、家长、学生对课后延时政策进行深入了解,全面提升课后延时服务的育人质量和水平.但是,在实际的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家长和学生对政策的认知都存在偏差,不能充分认识双减政策减负提质的育人作用.
小学学校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时,要通过拓展创新,通过不断实践摸索获得延时服务经验,提升延时服务质量与水平.首先,要注重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学校要通过统筹管理,优化整合,合理分配教师资源,使小学阶段延时服务取得良好成效,达到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目的,为教师提供优质、高效的教学服务保障,搭建有利平台.比如,学校方面要通过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开展校外人员进校园活动,共同为课后延时服务提供助力,有效缓解本校教师工作压力.学校可以返聘退休教师担任课后延时服务监督教师,结合学校教师职务内容合理制定管理机制,有效提升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帮助学校减轻师资压力.另外,学校可以招募社会志愿者,借助志愿者的力量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其次,贯彻落实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内容,提升学生综合发展成效,降低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压力,为学生综合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师要结合校本内容合理制定丰富多样的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保证学生在多元化教学活动中,提升综合素养,强化实践能力,为学生高质量,全面性开展拓展活动做好铺垫.
双减政策背景下,科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对于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科学开展创新性、多样性教学指导活动,为逐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强化综合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在课后延时活动内容中,教师要结合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活动内容,拓展学生认知意识,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做好充分准备.比如,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要结合课程体系科学创设艺术类、体育类、劳动类、德育类、益智类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实践学习技能,提高学生实践学习水平,优化探索学习兴趣,为学生高质量、全面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如带领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户外健身、户外拓展等游戏活动,借助“勤劳的小蜜蜂”“我是小小演说家”“体育足球游戏”等活动,带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教师对政策的认知偏差,会导致课后延时服务效果不明显,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一部分教师对具体教学任务不明,导致教师沦为学生的保姆,不利于体现教师政策执行能力;家长对政策认知偏差,直接造成课后延时服务形同虚设,使学校开展的多样性课后延时服务内容无法落实到位,不能全面提升小学生兴趣爱好,减轻学业压力,难以渗透减负提质的育人理念,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学生对课后延时服务的认知偏差,会造成学生整体学习兴趣不足,思想压力相对较大,难以结合自身缺点进行拓展提升,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水平降低.因此,教师、家长、学生要对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延时服务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全面提升理解能力,贯彻落实政策要求.
总而言之,教师、家长、学生要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践行双减政策背景下减负提质的育人理念,积极开展多样性教学、学习实践活动,为学生逐步增强学习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要充分凸显学校的育人宗旨,提升育人成效;科学提升学生实践学习技能,强化综合学习思想;解决家长实际育人问题,提升家长育人觉悟.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要切实解决学校、家庭的共育难题,拉近教师、家长、学生的联动关系,增强整体育人成效,彰显小学双减政策的价值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