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莉 樊雅梦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西安 710003)
所谓“编辑加工”,即编辑在审稿后对决定采用的书稿或对作者进行修改后宜于采用的书稿依照出版要求进行检查、修改、润饰、标注等流程的总称,其目的是提高学术期刊中书稿的总体质量水平以及可读性[3]。总体而言,编辑加工同时具备科学性、学术性、技术性以及思想性特征,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加工常常能够对书稿起到“化璞为瑅”的效果。新时期下学术期刊突破瓶颈,向高出版方向进发方为正途,而在这个过程中,编辑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必须得到同步提升,如此方可实现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的有效提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强化编辑加工能力也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针对这一实际状况,本文将对学术期刊编辑加工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学术期刊编辑加工的主要职能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强化编辑加工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以提高学术期刊出版质量。
谈及学术期刊编辑,就不得不提与其相关的两个词汇——“审稿人”“作者”,在学术期刊的论文发表以及出版中,这三者是不同的关系,皆是为了一个目的,即学术论文的最终发表与出版[4]。在这种奇妙的关联中,编辑加工可以视作一个“中转站”,一来需要对作者的投稿做出深入审核与加工,二来则需要在论文相关业界内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审稿,三来则还需要对接出版方向,对学术期刊的出版内容做出进一步“深加工”[5]。在这整个流程中,学术期刊的编辑加工能力是重中之重,以论文发表与出版为目的,编辑加工能力重要性必定是不可忽视的。那么,学术期刊编辑加工能力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正所谓“文章千古事”,对于文字性内容来说,其质量一向是评判其优劣的最重要依据,但在学术论文盛行的今日,高等教育在国内的飞速发展已经令学术性论文普及化,这让学术性论文的数量“如雨后春笋”,呈爆炸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稿件的可读性与质量水平是出版的根本,而编辑加工能力正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它不仅能够确保稿件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均与出版标准吻合,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掘出稿件的潜力与价值,令其能够以易读、严谨的方式形成最后的公示[6]。在这一方面,编辑加工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冗杂,其中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主要为消除稿件差错,同时对稿件进行润饰与规范,从根本上提高稿件的总质量水准。
与文学类作品的奇幻瑰丽不同,学术性作品在严谨性方面具有切实需求,在其出版过程中,对其规范化不仅能够为学术成果的收集、存储、处理、检索以及利用提供基础与便利,还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在此方面,可以将学术期刊的出版比作视频制作,而编辑加工的过程则可以视作对视频的“微处理”过程,首先需要消除“视频”中存在的瑕疵,随后再将“视频”以最优的“格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如果将上述例子中的“视频”换作“学术期刊”,那么编辑加工的作用也与其类似,它一方面能够令稿件内容更为清晰、更具逻辑性、语句更流畅,同时也能够满足学术规范性需求,达到双赢的结果。如此一来,编辑加工能力在学术期刊出版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就目前而言,国内学术期刊领域普遍存在“量大于质”问题,“学风中庸”问题、“学术不端”问题时有发生,而针对这些问题,编辑加工是重要的解决途径,也是唯一的解决途径,同时这也是编辑加工的重要性所在。这一点可以参考石峰先生的《且行且思——感悟新闻出版四十年》一书,在此书中,石峰先生详细地阐述了国内期刊领域的现状,即“期刊出版大国非强国”,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问题——目前国内学术期刊的平庸之风已经成为了学界面临的最大挑战[6]。要根治此问题,则必须发挥学术期刊“伯乐相马”的职能,从学术论文的质量出发,在“大浪”中“淘沙”,在“万千砂砾”中寻找“真金”,从根本上提高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而要实现这一点,也唯有拥有多年编辑加工经验的编辑方能做到,这无疑已经反映了编辑加工的重要性。除此之外,编辑加工还能够有效防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对原创知识产权形成有效保护。
学术期刊编辑加工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点——内容加工、文字加工以及技术加工。
学术期刊所收录的稿件均体现学术性,因此在选择以及编辑加工标准上与文学类稿件不同,内容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内容方面的加工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术期刊编辑加工的最重要职能[7]。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加工的内容主要囊括两大方面,一是政治加工,二是学术加工。其中在政治加工方面,政治立场是学术的基础,因此学术期刊的编辑必须时刻确保政治上的清醒,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彻底杜绝政治性的差错。而在学术加工方面,学术性稿件在学术水平以及实用价值方面的侧重程度实则要远远超过文字质量方面的内容,在此方面,学术期刊编辑一般需要立足于观点的大方向,做到拥有“慧眼识英“稿”的能力,找到稿件存在的内在价值。
前文已经提到,学术期刊的编辑加工工作要确保稿件能够以可读性较高的状态呈现在大众面前,而为了满足这一点,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字加工功底,这也是学术期刊编辑加工的重要职能之一。虽然文字内容在审稿之时的重要性远远不及观点类内容,但对于编辑来说,文字加工的重要性却与内容加工的重要性同等重要。在实际的文字加工中,编辑需要做的工作由大到小包括但并不仅仅限于标题修改、逻辑结构修改、章节修改、语法修改、字体修改、标点修改等等,其目的只有一个,即让文字成为作者表达自己观点与成果的有力工具,做到文字简练、精确,令稿件同时兼备科学性与可读性,为学术期刊出版质量提供切实保障。
技术加工是学术期刊能够出版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学术期刊编辑加工的重要职能之一。技术加工的内容包括两点,一是对文稿材料的加工,二是对文稿格式、版式的加工[8]。其中在文稿材料方面,学术性文稿通常需要引用相应材料或论据,而编辑需要做的则是对其引用的材料与论据进行印证、核对以及增删,对原文数据、原文做出一一核对等。而在格式、版式方面,编辑需要规范文稿的格式与版式,如图表、公式、注释等等,以此为后续的排版与校对工作奠定基础。
要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学术期刊出版物的可读性,而要增强可读性,实现规范化可谓是其根本。放眼全球,目前被冠以“优秀”二字的学术类期刊都不仅仅拥有水平超前的文章,规范化的编排同样也是其显著特征之一。这就辩证说明了内容与编排间的关系,正像是“视频内容”与“视频格式”一般,内容与编排正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都不可或缺。从目前来看,许多学术期刊编辑对于规范化的认知程度仍然不足,认为对于学术期刊来说,“文稿的内容是第一位的”,因此将编辑加工的精力全部放在约稿上,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规范化编排。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学术期刊的出版质量,首要策略就是提高学术期刊编辑对规范化的认知,改变过去编辑对组稿、约稿的单方面重视,将部分工作重心转移到文稿编排方面[9]。在此方面,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可以定期带领编辑学习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定并将其相关标准纳入至绩效考核体系内。同时,为了确保学术文稿达到规范化标准,期刊出版单位可以采取双编辑或多编辑抽查制,即由编辑相互抽查文稿的规范化编辑加工状况,以此保证文稿的规范化,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与知名度。
编辑的专业素养是编辑加工能力的来源及根本,同时也是编辑加工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是强化编辑加工能力的最有效策略。此方面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知识结构的强化,二是专业知识的提升,三是信息技术的掌握。其中在知识结构方面,由于学术期刊的编辑常常需要接触到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因此涉猎多个不同学科是编辑学习的重要内容[10]。但是,“稍有涉猎”也只是编辑加工工作开展的基础,如今的学术领域涉及的学科种类十分繁多,学科分支随着学术能力的增强而不断增多,因此许多学术问题常常具有一定的“交叉性”,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的发生,即某学科的学术研究在大部分时候会突破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的分支产生重合,且一旦这种研究深度较大,对编辑的知识结构便形成了更严峻的考验。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学术期刊编辑不仅需要对各个学科“稍有涉猎”,还需要以此为基础不断深化,做到“博中求专”。在此方面,除了编辑个人的自我学习与提升外,学术期刊的办刊单位也可组织编辑参与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学习与课题研究,跟上学术发展的潮流,走在各类学科学术发展的前端。在专业知识提升方面,学术期刊的编辑常常需要面对大批量的稿件,因此必须具有在短时间内加工修改大量稿件的能力,这就需要编辑自身具有强大的文字功底,同时为了确保文稿的规范化,编辑也同时需要掌握最先进的编排技能。在信息技术掌握方面,科技的发展令信息技术成为了当今时代的必备工具,同时信息技术已经与各行各业实现了深度融合,出版方面也并不例外。因此为了提高编辑的能力,学术期刊编辑应当熟练掌握各类新型信息技术,如新型的应用编辑软件、稿件编审系统以及各类新媒体工具等等,这些新型信息技术在提高编辑加工效率与质量方面都具有切实而深远的积极意义。
学术期刊编辑必须代替学术期刊发挥“伯乐相马”职能,这一职能的发挥从根本上来说需要依托于编辑本身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但对于许多学术类编辑来说,其需要面对的文稿常常是数以百计、千计,要从这千百篇文稿中发现“千里马”可谓难上加难,许多时候作者本身的态度模棱两可,编辑也拿不准其中自认为挖掘到的亮点是否是作者的“专长”,如此则又为后续的编辑加工工作增添了几分难度[11]。针对这一问题,学术期刊方面可以提高编辑与作者的互动性,可以开设相应的编辑加工工作平台,在平台中编辑将会实现“透明审稿”,在实际编辑加工的过程中,编辑能够随时通过平台与作者完成互动,而作者同样也可以通过平台向编辑陈述文稿亮点,以此实现编辑加工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编辑与编辑间的交互性,即便编辑在专业知识结构上不断学习,但“学海无涯”,任何编辑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而编辑与编辑间交互性的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意见交流的平台,以此实现编辑加工能力的整体提升,进而将这种提升转化为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的提升。
学术期刊编辑不仅仅是学术成果的评价者与规范者,还是学术研究中的导航者,而为了切实地扮演好这些角色并将自身的能力转化为学术期刊出版质量提升的动力,则必须强化自身、切实做好内容加工、文字加工以及技术加工方面的工作,一来提高对学术期刊规范化的认知,二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三来提高编辑与编辑、编辑与作者间的交互性,如此方可有效强化学术期刊编辑的加工能力,提升学术期刊出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