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宇
(合肥市水丽坊幼儿园 安徽合肥 230051)
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幼儿大多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还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教师的引导、周边环境等。在开展语言领域教学活动时,有些教师因为没有意识到幼儿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从而限制了幼儿语言能力进一步提升;也有一部分教师在实施学前领域教学活动时趣味性不足,影响了幼儿学习积极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则能改善上述问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是贯穿在各个领域中的,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同样也在发展同伴之间的交流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非常重要,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在学前语言领域教学活动中真正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将我国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思想及文化作为语言教学活动的内容,有效突破传统语言教学活动实施深度不够的现状,让幼儿在语言领域教学实践中感受到语言应用的乐趣及魅力,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提供良好保障,这对于幼儿今后学习以及与人交往而言意义重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其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也是因为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和精髓,若能将其有效渗透到幼儿语言教学实践中,就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就是历史洪流下的精华,蕴含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尤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我国拥有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正月前后有除夕、春节、元宵节,二月里有二月二龙抬头,四月里有清明节,五月里有端午节,八月里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里有九九重阳节……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特殊的节日文化与节日习俗。又如,传统节日中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大多数节日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饮食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这些都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印记,也是每个幼儿都应该了解、认识的习俗。在享受节日文化、了解节日由来的过程中,能够让幼儿充分体验中国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多样化的民族风情,也能够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认识不同时期人们文化生活的演进历程,从而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促进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认知。
幼儿阶段处于各项认知能力的养成阶段,这一阶段幼儿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有很重大的影响。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的时候,若能做好传统文化渗透工作,就能利用其中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独特的文学艺术、丰富的民俗文化,来拓展幼儿学习内容。这样幼儿不仅能够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积累常识性知识,认知水平也能得到提升,最大限度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发挥出来。
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把中华传统文化全方位地渗透于学校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环节,还要贯穿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领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积淀着丰富多样、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所以历久弥新,代代传承。比如求同存异但又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人文精神等,是中华儿女思想理念、生活风俗、道德情感、人文学术的集中表达,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对于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善向上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若将其渗透到学前语言领域教学中,幼儿就能联系文化有效感知其中蕴含的情感,在丰富幼儿语言教学的同时,强化幼儿人文情感感知,这对于幼儿全面发展和提升意义非常。
对于幼儿教学而言,环境一直都是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前语言领域教学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环境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精神源泉,传承文明、底蕴深厚,对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之前,利用充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气息的环境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
在幼儿园与班内环境设计中,可融入传统文化故事的元素及内容,尤其是在设置阅读角时,可放置有关传统文化故事的读物,在走廊上挂上传统文化小故事的海报与图画,在教室里可将与故事有关的文化元素张贴在墙上,使幼儿自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情境之中。这不仅能够推进语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能引发幼儿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兴趣,真正起到良好的渗透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语言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将一首《弟子规》儿歌以幼儿感兴趣的绘本、视频、音乐、图片、连环画等形式投放到活动区域,能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好奇心。在其后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带领幼儿读一读、背一背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从而让幼儿能获得语言表达的机会,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所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如书画、美食、服饰、节日等,传统文化具有多元化与丰富性,非常值得人们去探究和挖掘。教师在开展学前语言领域教学实践时,可以搜集和选择各种教育资源,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从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人民群众及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语言领域教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语言表达及交际,还可以运用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故事、童谣、诗歌来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这样就能在实现语言教学目标的同时,收到一定的德育效果,让幼儿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从小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认识及优秀品德。例如,教师在为幼儿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童谣时,可以将其作为语言教学活动实施点,毕竟传统节日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年龄、心理特征,为幼儿用心设计一个趣味化朗诵童谣的语言活动,结合节奏、音乐、律动,合理导入,精心组织,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想说、敢说、愿意说。这样幼儿就能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进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自身为主体的主动学习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有必要融合游戏元素,提高语言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其更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在此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充分的发挥空间,使其自主游戏,这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为幼儿创造轻松的语言环境。
幼儿年龄尚小,其认知能力、思维水平也都有限,所以教师在学前语言领域教学过程中,不能使用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来教学。这不仅无法起到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还会降低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加重幼儿学习抵触心理。在此期间,游戏与语言教学的结合就十分契合学前幼儿兴趣诉求,能为幼儿打造良好的语言教学氛围,提高幼儿语言活动参与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教于乐,教育效果非常显著,最大限度地优化学前语言领域教学。例如,教师在开展语言领域教学实践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节日词语接龙游戏”,将“传统节日”作为主题来让幼儿轮流说词语,要求幼儿只能说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关联的词语。以“端午”为例,可以说粽子、屈原、赛龙舟等;如果是“春节”,可以说春联、压岁钱、年夜饭等;如果是元宵节,可以说元宵、看花灯、舞狮子、猜灯谜等,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
生活化的教学能使幼儿感到自由放松,同时又生动有趣,充满生活气息。回归生活的教育方式已越来越被教育界认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开展,幼儿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丰富了社会经验,还学习到了生活的本领,给教学活动增加了新的活力,扩展了社会经验支持。
文化的形成本就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在学前语言领域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要做到“整体渗透,润物无声”,组织幼儿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为幼儿提供相应的社会化经验支持,让幼儿在语言实践活动体验中真正感知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升语言教学效果,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在中秋节到来之际,可组织幼儿开展“团团圆圆做月饼”主题活动,营造以团圆为主题的环境氛围,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月饼制作食材、烤箱,邀请家长来幼儿园进行亲子活动,欢度中秋佳节;活动过程中可以共同诵读古诗《静夜思》,讲述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提供适宜的幼儿绘本,讲述中秋节的习俗。这样幼儿就能在互动实践中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了解到民间有赏月、吃月饼、吃甜薯、舞龙等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寓意家人团聚,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语言领域教学中的渗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从而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进一步掌握一些简单的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语言本身就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人类交流与思维的工具,幼儿语言能力能否得到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思维、表达、交流等多项品质,同时会对幼儿其他领域能力有所改变。教师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时候,如果让书写成为幼儿另一种语言工具,将会让幼儿前书写兴趣及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期间可以借助多种手段来将“书写”和“语言”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关注幼儿表达来促进幼儿前书写能力得以发展,而且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丰富学前语言领域教学。
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涂鸦阶段,意识到前书写的价值,主动倾听幼儿的想法以及他们赋予涂鸦的表达意义。这样就能让幼儿在倾听支持中真正感受到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还可以借助传统文化元素来作为幼儿倾听及表达的素材。如可以将我国传统古诗词以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出来,以此促进幼儿书写从之前的图画逐渐过渡到符号,从而有效提高幼儿书写表达的欲望。多种形式的前书写活动,能够帮助孩子们持续建立经验,在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基础上,感受前书写表达的乐趣。
总之,倾听是表达的前提。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当借助倾听支持来点燃幼儿书写表达愿望,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幼儿倾听及表达的素材,增强幼儿理解和表达能力,从而实现渗透的教育目的。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学前语言领域教学也需要改变之前局限于语言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关注幼儿能力及素质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能促进素质教育目标实现,所以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渗透的意义,在语言领域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运用与学前幼儿身心发展诉求、兴趣爱好契合的手段来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在优化教学的同时起到良好的渗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