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精”策略建设现代化学校路径的实践

2023-03-05 06:00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学校课程学生

范 辉 李 梅

(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于建设“现代化学校”日益关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已经或正在进行相关研究。虽然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相关理论研究,但聚焦“路径”的实践研究比较少,“建设现代化学校”更多体现在办学者的“嘴中”和挂在学校的“墙上”,与“路径”相关可操作的、有策略的实践研究比较少。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后,为安徽加快学校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本校坐落合肥,作为与上海合作办学的学校,“四精”策略是办学者沪皖合作办学实践经验融合的结晶,致力于让校园环境内涵雅致,学校管理规范精细,学校课程丰富适宜,师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探究出适合本校的、可操作的建设现代化学校的路径。

一、打造“精致”的校园——建设现代化学校的文化提升路径

“精致”的内涵:精巧、雅致。根据本校面积不大的特点,文化环境建设在“精巧”上下功夫,彰显“美丽、雅致”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创建“美丽校园”。围绕“精巧、雅致”建设思路,学校拥有科学、劳技、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专用教室,配有录播教室、图书馆、餐厅、体育中心、大型报告厅等,所有的教室和专题教学功能区都进行了文化提升。通过建立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起大数据化的学校管理、教学、科研、评价体系等新标准、新模式,努力打造“智慧校园”。以创建市级“美丽校园”和“美丽环境”的主要工程为基础,以“四季常绿有花,景观错落有致”为宗旨,创建“花园学校”。学校户外花卉苗木超过100个种类,搭建了廊架、假山、水池等景观,每个走廊都有绿植盆栽,户外绿树掩映,假山流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人文风景在潜移默化中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校以“墙”“廊”“道”“角”“室”“场”为核心建设校园文化,并在主干道营造出一座座以中西学者为主体的汉白玉雕像。这一切都体现了浓厚、高雅的校园人文气息。

(二)创建“美丽班级”。在校训指导下,鼓励各班级凝聚班级所有成员的力量与智慧,建立班级格言、班徽标识、公约班训、班级园地、板报文化,形成全班成员共同认可的班级目标和价值观,为学生成长赋能。在班级中,发挥全体同学的作用,并实施班务制度和小岗位制度,使每个同学都能有分工协作、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强化班委组织,通过民主选举、全员监督、共同参与、团结协作,使学生在集体生活、班级活动中成为小主人。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班级文化的需求,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现他们的才能,丰富他们的经验,提高他们的自信,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班风积极向上。

(三)创建“美丽办公室”。在教职工中开展“美丽办公室”的创建工作,围绕师德规范、工作表现、劳动纪律、集体活动、室容室貌、物品管理、常规工作、安全防范八个方面制定标准,创建一个师德规范、工作勤奋、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教职工集体和舒适干净的办公场所,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

(四)打造“书香校园”。继续开展“书香护照”“为你诵读”等各类读书系列化活动,同时结合学校读书节、语文周等契机进一步丰富各种形式的阅读、写作、诵读活动,使广大师生热爱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提高学校师生的文化素质。倡导书香家庭,定期组织家庭亲子读书会,为终身学习提供“内驱力”。

二、实施“精细”的管理——建设现代化学校的治校管理路径

“精细”的内涵:精心、细致。增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管理上注意用心和精心;懂得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管理上注意细心和细致。打造“415精细化管理工程”,逐步建立科学、民主、规范的管理工作机制。

“4”具体指计划管理、责任管理、协作管理、制度管理等工作模式,其中“放权”与“担责”是核心内容。“放权”是指在对学校整体大局进行全面掌控的情况下,将“权力”按层级划分到各部门。在“担责”方面,建立职责明确的工作责任制,让学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推行“行政值日”的日常工作机制,由分管校长及中层干部一周一日担任“值日校长”,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全校,培养干部独立工作、处理问题的本领。四年来,学校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工作规范和师生行为准则。《学校管理手册》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编制完毕,包括各部门、各条线和教师的岗位责任,共计35个,着重布置、落实、检查、考核、反馈和改进。这一精细化的管理过程,基本建立起学校的科学、法治运行体系。

“1”指本校特色鲜明的《在校一日常规》。“精细化”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学校制定了《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师生在校一日常规》,将教师和学生的一日生活分为进校礼、晨读、大课间、课前2分钟、上课、下课、午餐及放心班、卫生清扫及放学等14项。每个项目都通过录像和文本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的各项工作进行规定,并与班级评优、教师月考、班主任月考相结合。

“5”指“教学五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和多维评价,以“备课、上课、作业、课外辅导和测试与考查”教学五环节以及目标三维度为抓手,加强教材的二次开发,课堂的适度开放,作业的有效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和立足之本,加强教学五环节的管理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又一重要体现,为此学校制定了教学工作管理条例、课程实施方案、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格式规范与批改的统一要求、课外辅导、质量检测与分析等十几项教学管理制度。并通过分管教学领导“推门听课”,定期检查教师备课及作业批改情况,期末学校统一命题质量检测,每月组织教学“月度考核”,定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会、研讨会等各项措施,使这些教学工作管理制度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落在实处。

三、建构“精美”的课程——建设现代化学校的课程建设路径

“精美”的内涵:精选、美感。围绕“五育并举”设计和开发丰富的课程,精选适宜的课程和陶冶孩子美的心灵、赋予孩子美的感受的课程。

上好国家课程。围绕学校发展规划,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以生为本的人文课堂,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制定《合肥市建平实验小学课程实施方案》,将“多元发展,人文见长”作为其核心理念,旨在为培养“身心健康,基础扎实,特长鲜明,思维创新,志向远大”的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教学中,坚持以“精选”“丰富”“适度”“美感”为原则,坚持以“校本”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下午安排20分钟的专题讲座,以道德教育课程为主,包括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卫生保健、安全与生命、传统文化与国际理解、少先队组织教育等。进行大课间操、室内操、集体舞、“绳彩飞扬”等运动项目。从三年级开始,以巴乌为主题项目开展“器乐进课堂”。在学校少年宫、课后服务方面,逐步组织开设精品班,打造学校特色班,把普及的兴趣班和张扬个性的特色班结合,打造二胡、合唱、舞蹈、美术、灵光创客、书香诵读坊、田径、啦啦操、软式棒垒球、羽毛球等精品。开发《我的课堂在路上》研学读本、《文明小游戏集锦》德育读本、《建平小苗苗快乐暑假(寒假)生活指南》的实践性读本,以及其他一些校本课程,部分已经相继出版并付诸实施。

形成系统性强、操作性强的活动课程是学校的一张“名牌”,是学科课程的扩展,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其特点是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趣味性和综合性。包括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语文周、数学周、英语周、德育课程周、少先队建队日、家长开放日等。

结合地域特点,挖掘地域资源,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的特点,突出了学生的差异化实践。通过案例调研、项目设计、专题研讨,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应用、小发明创造等,开展以“家在翡翠湖”为特色的自然探索实践活动。

四、成就“精彩”的师生——建设现代化学校的价值实现路径

“精彩”的内涵:求精、出彩。学校发展的目标在于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学校要创造条件,力争从教师和学生中涌现出一批教与学的佼佼者,让更多的师生在各个方面“出彩”。

(一)“出彩教师”培养机制。开设沪皖在线教学,以集中或分散的形式,通过电子白板、电脑、手机各端口进行实时放映或重播。有计划、分批次组织老师到上海观摩学习、跟岗培训。上海教育专家跟踪式的教学和科研指导也是一大亮点。上海名校长、知名专家,分单周、双周进行指导,有听评课、学术讲座、专题研讨、课题指导等,他们将上海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传授给青年教师。他们不在合肥的时候,也会在线上跟踪指导。学校每年都会举办“青蓝结对”活动,定期举办“建平好课堂”评比活动,邀请本地的骨干教师为老师做各种业务辅导,通过各类培训、观摩学习为教师参加各类业务竞赛、评比活动、课题研究服务,并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制定各级骨干教师的管理办法,明确“校园名师营”“名师种子营”的考核条件和程序,分层培养引领型、研究型、比赛型、综合型、潜力型、合作型教师。

(二)建立学生“行规”养成教育体系。“五字德育”是上海建平德育工作智慧的结晶。合肥建平在传承上海建平德育理念的基础上,围绕“爱、律、礼、勤、洁”五个方面,形成了“行规”教育的训练与评价体系,将行规教育进一步标准化、可视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同时梳理出细化的教育训练点,如学生每天进校见到老师,都会在校门口的“礼仪线”前90度弯腰行礼问好,美好的一天“从礼开始”;如每位学生在大课间出操行走时都会手臂伸直、大腿抬高,精神抖擞,“以走显神”。诸如此类,在实践中注重形象化、具体化、多样化,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学校以“五字德育”为抓手,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构建了立体化、网络化的德育工作体系。以“每学期一计划、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重点”的序列安排,把教育与训练、检查与考核、反馈与提升有机地融合起来,再通过各类激励机制,切实培养品德高尚、举止文明、内心丰盈、心理阳光的建平学子。

(三)细化学生培养目标并构建“学生综合发展项目达标评价”体系。在总的培养目标下,学校对每位学生以“合格+特长”“规范+创新”为目标要求,细化如下: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良好,学业成绩确保合格,力争优秀。综合素养体现在个性发展上,要有“一技之长”,要求在小学毕业时,各年级的体质健康项目均为达标及以上,掌握不少于3项的体育运动技能;学会一项乐器,掌握不少于2项的艺术技能;独立完成科技技能四个“一”,即一次规范精准的小实验,一份有科技内涵的小制作,一项有创意的小发明,一篇有一定思考的小课题探究报告;完成信息技能四个“一”:即制作一幅精美的电脑绘画,设计一份有创意的电子报刊,进行一次公开场合的PPT演示,独立设计一项小编程。阅读方面,要求每个学生小学六年阅读课外书籍的总量在300本以上。劳动方面,要求每个学生小学毕业时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掌握基本的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具备熟练或喜爱的劳动技能不少于10项。在此引领下,学校制定开展“学生综合发展项目达标评价”工作方案并已启动该项目的推进,多途径开设各类拓展性课程。同时每年开展与上述工作相配套的学校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以及“建平之星评选”等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和多元发展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基于“四精”策略,本校建设现代化学校路径的实践探索已经开展了五年。从效果来看,短短五年的办学,学校已经初步实现高起点发展,现代化学校的框架和内涵可见一斑。下一步,将在关注细节、注重过程、强化落实、凸显质量方面进一步深入实践,为办好“教育现代化2035背景下的现代化学校”继续求知、探索。

猜你喜欢
学校课程学生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赶不走的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
学校推介
聪明的学生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