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青林
小学期间的一次经历,让我终生难忘。上世纪80年代,露天电影非常流行,男女老少都乐此不疲。一天晚上,就在我就读的村小学搭台放映,可把村民们高兴坏了。我与哥哥商量,决定看完之后再回家。后来,散场了,观众各自回去。我们事先准备了一盒火柴,再在附近草垛里抓了些稻草,点着了往家走。半路上,稻草烧完了,火柴也用光了。天特别地黑,伸手不见五指。我们手牵着手,用脚探路,一点点往前挪。我的老家在湘南,属于丘陵地带,上下学走的都是窄窄的田埂路,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白天还好,可是在黑漆漆的夜晚,没走几步就踩到水田里去了。不知道摸索前行了多久,我们都快绝望了,沉没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不知所措。突然,远远地,一盏马灯慢慢过来了。等他走近了,我们发现是邻居大伯。他白天在探访亲戚,吃好晚饭,正往回赶呢。兄弟俩如同见了救星,高兴至极。大伯问了问情况,就挑灯照路,一行人顺顺当当地回去了。后来,好多次想起童年往事,我忍不住问自己:如果没有那盏马灯,我与哥哥能否在那个晚上摸爬到家?过往没有假设,也就找不到真正的答案。但那盏照亮我回家之路的灯,自此之后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亮起,温暖我一生的记忆。
近年来,我沉迷于历史文化研究,试着解开一个中国历史之谜:是什么力量让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年而生生不息?我想剥洋葱一样,层层除去外壳,直至发现精神内核。或许我会流泪,而我终将听从内心召唤,抵达文化生命中最坚硬的部分。经过长期的阅读与思考,我的眼前再次飘过那盏灯,在无以复加的黑夜里熠熠生辉。如果没有精神明灯,炎黄子孙怎么可能克服内心恐惧,走过如此漫长的历史旅程?怎么能够一次次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无数次跌倒又爬起?又怎么可能在经历高潮与低谷、荣幸与屈辱、繁华与荒芜之后,淡然一笑继续前行?中华文化成型于周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姬昌(周文王)为代表的姬氏家族,正是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仰慕的点灯人。
姬氏家族通过不懈努力,帮助我们系好了中华文化大衫的第一粒纽扣。《史记·周本纪第四》通过一个类似寓言故事,介绍了姬氏家族的始祖后稷。虽然后稷出身很高贵,由帝喾的元妃姜原所生,他的小名却很奇葩,叫作弃。姜原在野外看到巨人的脚印,心生欢喜,就上去踩了一下。结果踩出了问题,姜原怀孕了,之后生下了一个孩子。姜原觉得不吉利,想扔掉他。扔到巷子里,过往的牛马都绕开走;想把他扔到树林里,但林子里人多不方便;后来把他丢在水渠的冰面上,天上的飞鸟居然落下来保护他。姜原意识到这孩子很神奇,就把他抱回来好生抚养,给他取名为弃,意思是“想丢却又丢不掉的孩子”。对于这个故事,我更倾向于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试问一下:谁是你生命中最珍贵的人?可能就是你曾想丢下,但最终让你不离不弃的那个人。所以,“弃”的命名具有反讽意味。在文化发展史上也是如此,对于那些无论如何也放不下的价值与理念,我们约定俗成地尊奉其为圭臬。
从弃开始,经过了很长时间,姬氏家族文化才逐渐形成。弃的突出贡献,在于开创了家族事业,即种植业。相比于狩猎,种植收入更为稳定可靠,特别是在弃这种高手的打理下。弃天生就是种庄稼的好手,小时候玩游戏他就喜欢麻啊豆啊之类的,而且种得特别好。长大之后,他就精研这一行,成为专家级人物,大家纷纷向他学习取经。帝尧提拔他当农师,再根据业绩给了封地,还有封号(后稷)与姓(姬氏)。后稷作为农业始祖,奠定了姬氏后续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弃的后人继承了他的事业,并不断发扬光大。公刘居住在戎狄之中,致力于恢复后稷的农业。周围人民得到了实惠,多愿迁居投靠他。到古公亶父这一代,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古公亶父一方面发展后稷、公刘的旧业,建立起比较牢固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积德行义,通过仁义道德来影响远近之人。换个角度来看,大家之所以愿意追随古公亶父,主要也基于两点:一是跟他学习种庄稼,收成很不错,吃喝就有保证;二是有什么纠纷请他来调解或仲裁,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心情就很畅快。周边的一些戎狄部落(如薰育)还未开化,见到古公亶父族群比较富有,准备抢夺,古公亶父就给了他们财物。之后,戎狄部落得寸进尺,又想掠夺古公亶父的土地与人民。大部分人都怒了,准备与戎狄开战。古公亶父则表达了不同意见:我受拥戴当上君长,是为了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现在我需要牺牲他人来维护首领地位,我还不如不当这个君长。古公亶父言必行,行必果,于是带领一些亲近之人离开了豳这个地方,一路迁徙到岐山,重新定居下来。古公亶父迁走之后,豳地老百姓感到很不适应,就像一个人丢掉了魂一样,浑身都不自在。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决定举国搬迁到岐山去,坚决追随古公亶父。不仅豳国百姓如此,其他周边之人也有许多前来投奔。古公亶父开始扩大规模,建章立制,摒弃戎狄的一些陋习,慢慢巩固自身的风俗文化。
古公亶父对姬氏家族文化形成所作出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慧眼识珠选中姬昌作为接班人。当然,古公亶父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也有赖于其良好家风。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小儿子季历。通常来说,位子要传给大儿子即太伯,不太可能轮到最小的季历。但此时,家族里诞生了一位气度非凡的男孩,也就是季历之子姬昌。古公亶父当然会看相识人,于是宣称“家族中当有人成就大业,估计就是昌这个孩子了”。太伯、虞仲听闻之后,不仅没有提出异议,而且主动出逃到荆蛮地区,以便让老三季历顺利即位。为了表明心迹,太伯与虞仲还按照当地风俗,剪短了头发,刺上了纹身。言下之意,就是永远留在荆蛮了,不会再回去添乱。从太伯与虞仲的谦让行为,可以看出古公亶父家教之成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需要一些人挺身而出承担重任,也需要一些人默默无闻作出牺牲。在古公亶父的家族里,大家都以大局为重,很好地完成了分内的工作,最终促成了姬氏家族走向辉煌。后来,在其他国家也发生过类似之事,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互相谦让君位,一块儿出逃了。他们投奔的对象,正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
当姬昌从父亲季历那里接过权位,他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不仅仅是振兴姬氏家族,而且将点亮文明之火,在历史的天空中永远温煦地照耀着炎黄子孙。姬昌全方位地继承了家族文化:将后稷、公刘的种植业进一步发展,牢记祖父与父亲的做人原则,笃行仁义,尊老爱幼。姬昌还特别爱惜人才,每天忙着接待贤能,有时到了中午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当时贤德之人,如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纷纷慕名而来。姬昌的势力日益壮大,实乃顺理成章。商朝也相当重视姬昌,让他与九侯、鄂侯一起位列“三公”。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早期的姬昌身居高位,固然有自身努力的因素,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姬氏世代累积的结果。姬昌人生与精神境界的升华,还是在后期艰难困苦中磨砺出来的。姬昌借助其与纣王的对手戏,衍生出一整套东方智慧哲学,最后演化成为“六经之首”《周易》。
纣王年轻时太过耀眼,因此得以登上帝位。用文武双全来描绘商纣王,可能一点都不为过:他耳聪目明,力大过人,反应敏捷,乃至可以徒手搏猛兽;他能言善辩,哪怕是过错也能被他说成是对的。上位之后,商纣王没有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治国理政上,而是尽情放纵享乐,“酒池肉林”就是纣王荒淫生活的真实描绘。时间久了,百姓心里不满,诸侯也有叛离的。纣王没有去反思自己,而是加大了处罚与镇压力度,发明出令人咋舌的炮烙刑罚方法。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纣王连“三公”都不当回事,轮流将他们虐了个遍。事情源起于九侯,他将自己的女儿献给了纣王,因为纣王喜欢年轻漂亮的女性。后来,事情搞砸了。九侯的女儿不喜欢醉生梦死的生活,纣王一怒之下就将她给杀了,顺带将老丈人九侯也剁成肉酱。鄂侯确实很惊愕,就想与纣王理论一番,结果没好到哪里去,也被纣王结果了性命,变成了一具肉干。于是,“三公”只剩下“一公”了,姬昌忧愁叹息不已。事实上,在泥沙俱下的恶劣环境里,一个人想要独善其身也是不可能的。姬昌不想惹事,可事情还是找上来了。纣王近臣崇侯虎,想要把“三公”仅剩的独苗也拔掉。他添油加醋地告姬昌的恶状,并且诱导纣王:姬昌积德行善,诸侯们都倾心于他,长此以往将对天子不利。纣王听后,心里隐隐不安,于是将姬昌幽禁于羑里。
形势对姬昌相当不利。纣王沉迷于声色犬马,几乎听不进任何忠言劝谏,姬昌的性命危在旦夕。据说姬昌的长子伯邑考为了营救父亲,通过多种渠道去疏通关系,后来不仅没有如愿,反而惹怒了纣王,丢了性命。伯邑考也被剁成肉酱,之后被做成肉羹,送到了其父那里。姬昌知道那是儿子的肉,但他认为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肉体还需要存活一段时间,就吃下了君王“赏赐”的饭食。在七年牢狱生活中,姬昌痛定思痛,透彻思考了自然、社会、国家、家族与个人等一系列问题,对天、地、人等万事万物有了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考。他借用当时盛行的占卜方式,用隐晦的方式将所思所想写进了易经的卦辞,奠定了《周易》成书的基础。在姬昌看来,只要坚守正道,审时度势,方法得当,一个组织或个人就有可能从容面对各种问题,逢凶化吉,走出困境。对于自己以及姬氏所面临的窘境,姬昌坚信可以找到办法去应对,尤其是姬氏家族一向积善行德,宅心仁厚。后来,姬昌的下属闳夭等人投其所好,收集了美女、珍异与宝马等献给纣王。当面对这些东西时,纣王是没有抵抗力的,他赦免了姬昌。
逃出生天的姬昌,并没有像常人一样想着去报复,他只是更加坚定了内心信念:一切皆应遵循天理而行,唯有天时地利人和之际方可行动并取得成功。在姬昌的有生之年,他只是不断地积蓄力量。不过,对于崇侯虎这种小人,姬昌觉得不必再等,就亲自讨伐了他,清算了这笔账。其子姬发,即后来的周武王,全面接过了姬氏事业。为了试验姬氏的影响力,姬发组织了盟津大会,前来参会的诸侯达到八百之多。诸侯们纷纷建议可以伐纣了,姬发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就班师而回。之后,纣王变本加厉,不听劝告,随意杀人。箕子向纣王进谏无效,就装疯当了奴隶,被囚禁。之后是比干,他抱着必死的决心向纣王进言。不出所料,比干激怒了纣王,被挖了心。皇亲国戚一个接一个地惨死,老百姓也是敢怒不敢言,以至于“道路以目”。于是,姬发开始行动,一举消灭了纣王。姬发保留了殷的祭祀,表彰商朝忠臣,释放箕子并向他请教。总之,周朝的建立,既是姬氏文化的胜利,也标志着中华文化正统开始形成。
朝代有更替,肉体会消亡,而文明之光恒久地照耀和鼓励后来者。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却能一次又一次地顽强地站起,越是在苦难深重之际,越是大量涌现出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五千年文明之所以未曾断绝,我想大约是以姬昌为代表的文化精神从未死去,它会穿越千年,一次次照亮夜行者脚下的路。我觉得自己足够幸运:小时候陷入黑夜,能够得到邻家大伯的关照而顺利回家;长大后,又能从遥远的祖辈那里汲取精神力量,帮助我走过一山又一山,渡过一水又一水。
作为炎黄子孙,你一定要相信: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总有一盏灯温暖照亮你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