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资源创新的传统泥塑数字采集研究

2023-03-04 16:41孙磊刘正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文化资源创新

孙磊 刘正宏

摘要:该文以真实案例泥泥狗为基础,对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数字化再现进行深度探索。泥泥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演进。泥泥狗文化资源的保护贯穿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以保护的第一步是对其素材的收集和处理,包括泥泥狗的样例,图案及民间故事等。该文基于文化资源的创新设计,运用信息空间理论,对传统泥塑数字化再现路径展开研究,详细解析了传统泥塑数字化再现的实践研究,提出泥泥狗文化资源采集的方法和步骤,对泥泥狗文化资源的形状、样式、符号化、色彩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以期为传统泥塑数字化再现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中国传统泥塑;数字采集;泥泥狗;文化资源;创新;再现

中图分类号:J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3(a)-0107-05

Research on Digital Collection of Traditional Clay Sculpture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Taking the Cultural Resource of Ninigou as an Example

SUN Lei, LIU Zhenghong

(Beijing Polytechnic, Beijing, 100176,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al case of Ninigou, this paper deeply explores the digital re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ay sculpture art. Ninigou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resource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The protection of Ninigou cultural resources runs through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the resources, so the first step of protection is the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of materials, including Ninigou samples, patterns and folk stories. Based on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cultural resources, this paper uses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space to study the path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clay sculptures, analyzes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clay sculptures in detail, proposes the methods and steps of collecting Ninigou cultural resources, and discusses the shape, style, symbolization and color of Ninigou cultural resources from multiple aspects and perspective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digital re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clay sculpture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lay sculpture; Digital capture; Ninigou; Cultural resources; Innovation; Reproduce

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泥泥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保护和当前收藏有多个层面,很多作品和内容由个人和一些传承人进行收藏,另外很多传统文化学者和民俗学者也有收藏,除此以外,地方也加大力度进行保护,在淮阳县文化艺术馆收藏有大量的泥泥狗各时期的作品,很多学者对泥泥狗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泥泥狗文化资源的保护贯穿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以保护的第一步是对其素材的收集和处理,包括泥泥狗的样例,图案及民间故事等。资源的搜集和整理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进行活态化保护,在这个过程中强调作品要忠实于自然的形态和艺人的传承,不做任何的改动和发挥,保护原来的状态和历史的遗产; 二是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再造、文化创新,艺术设计、文旅应用[2]。

文化资源创新设计的材料是收集、整理的内容及可用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分类和数字处理,包括形状、样式、颜色和其他材料[3],为设计师和跨部门研究者提供与传统纹样和工艺相关的灵感和素材,成为设计的基础和源泉,在原始文化符号和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需要和审美思想来进行设计,从文化符号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一步理解和深入创作。本研究资源创新的数字收集主要包括:泥泥狗的形状、样式和纹样,以及量化颜色[4]。

1 形状和样式的概括

根据现有与泥泥狗相关的艺术和文化研究成果,可以获得相关的认识,从形态和可视资源的角度来看,泥泥狗模型可分为:原始型、神灵型、组合型、现代创意型;从文化现象和审美价值研究的角度,泥泥狗是以其形式为基础,以其形式造型特征所实现的文化内涵表达[5]。 因此,泥泥狗资源获取的过程,不仅要获取其外部特征,还要获取其内部所蕴含的无形的认识及文化意蕴[6]。

1.1 获取材料

根据已有的文化研究发现,泥泥狗的创造来源主要自然界存在的一些动物或造型符号,如猴子、狗、鸟、老虎、鱼、乌龟、昆虫等。在材料收集的早期阶段,可以染色体实地考察拍摄和图像数字化的方式,获取大量影像材料,然后对它们进行歸纳和分类[7]。

1.2 样式的概括

为了提取泥泥狗的外部形态,概括其形式特点,基于造型的分类和排序,使用Adobe Illustrator、Corel DRAW和其他软件,在收集的照片上获取造型的外部轮廓,以获得模型轮廓图。在本研究中,选择代表性的造型作品,来获取造型的外轮廓形态。

1.3 实现无形资源的系统化和概括造型特征

对造型线条进行分类和排序,然后用访谈记录材料对造型线条的想法和情感进行归纳、概括和表达。本研究通过对泥泥狗造型轮廓的聚类分析表明,其轮廓形状大部分处于正面形态优势地位,整体轮廓相对稳定,充满运动感、以及对稳定和动态的思考[8]。

2 纹饰特点的符号化研究

先是收集大量的泥泥狗形式,在获取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找出最有代表性的图案,运用计算机图形软件将位图转化为矢量图,然后从现有图案中抽象出除色彩因素的代表性图形符号。这样获取的矢量图形不仅可以用于资源创新,还可以用于泥泥狗的图像显示和传播。具体流程,如表1所示。

2.1 获取材料

获取材料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摄影,通过多角度拍摄产品的图片,在拍摄的过程中采用较为均匀的光线和中焦距镜头,例如100 mm或60 mm镜头,可以尽量避免图像的变形,在一些重要的位置和有一些遮挡的部分尝试多角度拍摄;除产品摄影外,对于很多带有字款的内容还可以采用拓片的方法,收集文字和凹刻图形,主要是对痕迹或表面并不是很平整的材料进行复制,用纸张和墨水制作样本或文本的清晰副本,这种方式不适用于泥塑这种平面物体,用于转印的纸张被紧紧地覆盖在物体、铅笔或木碳的表面上,将数字图案存储在计算机上,以进一步准备矢量化的纹样做好准备。

2.2 对获取图案材料进行矢量化

将拍摄或拷贝的照片导入计算机矢量处理软件,在软件中建立路径,可以采用底图的方式结合矢量绘制工具来完成路径绘制,由于早期艺术带有对称性的特征和造型语言,跟踪描边时,可以获取图的跟踪部分,然后复制和反转,这样就可以得到完整的图形,最后手动检查进行更改和进一步调整优化,从而获得一个平面的、通用的二维样本图样[9]。

2.3 图案的采用与造型概括

得到大量的图形后,在前面矢量图处理的基础上找出其共性特征,主要采用类型学的方法来对其进行特征分析,将典型特征提取出来,然后根据样本的文化特征标记名称、组成形式,。通过概括泥泥狗的采样,发现泥泥狗样本本质上是点和线,为了增强样本的装饰性,一般使用特定的位置,另外泥泥狗的造型也融合了古人浪漫主义艺术的创作思想,有很多突破常规的创作,例如更强的动势和造型特征(见表2)。

最后,通过图表的方式来对上面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完成类型学归纳,如表3所示。

3 颜色的获取和色彩测定

色彩是传统泥泥狗文化资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泥泥狗的色彩处理尤其具有自身强烈的特征,特别是对中国传统五行色彩淋漓尽致的表达。在色彩获取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用数字把所有的色彩生成特定颜色数据库,这比人眼识别颜色更准确。泥泥狗是一种纯粹的手工艺制品,因此颜色受艺术家主观的影响比较强烈,主要有红色、黄色、蓝色、白色、黑色,遵循中国传统的5种颜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使用的有色原料为一般的着色颜料“水粉色”或丙烯颜料。颜色提取的目的是记录传统泥泥狗使用颜色的独特概念,色彩运用特点也是泥泥狗文化资源创作和文化元素运用的重要一环。在处理颜色的过程中可以参考标准颜色卡进行分析。

在色彩取色的过程中,使用色卡和泥塑来获得最接近泥塑颜色的颜色,再用计算机识别相应的颜色数值,计算机进行拾取后,再进一步进行人工比对,避免产生较大的误差,泥泥狗的色彩以中国传统五行色为主,很多的颜色变化来自细微的材料差别,作者本身的色彩创作思路影响不大,存在一定的共性,因此纯粹比对的方式并不是最适合泥泥狗色彩分析的手法。

在产品摄影的过程中要考虑几种因素,一方面,要考虑环境色的影响。想要真实反映作品的颜色,需要环境或白平衡趋近于作品真实色彩。另一方面,要考虑有些泥泥狗作品表面上光漆的情况和影像,在取得色彩后,在计算机软件中对色彩进行归纳,最好采用256色,这样会让采集的效果有一定的变化又不至于过分细致。通过噪声去除自动吸收一些噪声和杂色,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颜色编号,每个颜色编号有其对应的颜色值,这种颜色去除可以实现大量的拍摄和采集。在取样的早期阶段,收集了大量泥塑图像,从早期的基础上获得颜色是泥泥狗色彩量化的最佳方法。

在图像处理软件中导入先前拍摄的图片内容,将图片大小进行一定的压缩,让图片在压缩中进行一层的概括,将颜色默认存储为256种颜色(见图1),整个图像的颜色趋势保持不变,以使颜色更清晰,运用无仿色,让画面更加纯净,色彩进一步概括。

经过研究发现,泥泥狗的颜色基本上是用5种颜色绘制的,基本上以色块绘制,当界面上可感知颜色变为16时,颜色更准确。对于其余的16种颜色,根据泥泥狗本身绘制的颜色类型,在颜色表(见图2)中手工筛选,因此,如果留下本身5到7种颜色,那么这些颜色就是最终要提取的颜色,可以将它们与彩色屏幕上的原始图像进行比较,选择没有噪声的效果,从颜色表中去除不需要的杂色,确保过滤后的颜色准确性,并最终获得用于记录的颜色值。

根据信息空间理论,信息的处理级别越高,信息就会越完整。在传统文化资源的采集过程中,对于不同的资源内容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即使收集的过程有先前的数字化,但它们只用于基于数字收集的先前处理,适用于原始备份数据[10]。为了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实用性,还需要关注所收集资源的大小、尺寸、分辨率等其他问题,增加信息的深度,让用户更容易通过远程网络等进行查看,同时还可以提供内容以创建更多的资源数据库。

4 结语

在泥泥狗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保护过程中,认识到系统性原则要求,对中国传统泥塑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与评估,从整体的角度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策划、规划与设计。原真性与生态性原则是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核心与基础。基于AR 技术集成视角的中国传统泥塑数字化开发模式,一方面,要求在尊重历史传统的基础上,采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传统泥塑内容进行真实性的可视化视觉表达与交互式的呈现,通过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现传统文化在物质载体形式上的传播创新,使传统文化内涵、精神内核等这种内在的“神”得到更加直观的体现。另一方面,该开发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以中国传统泥塑资源为基础,将文化数字化体验放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空间中进行,实行中国传统泥塑艺术的原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还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文化创意结合,将民族传统文化甚至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等以数字形态的方式进行可视化、交互式的重建、复原、再现,使中国传统泥塑艺术有形化、情境化,进行精神产品的生产。

中国传统泥塑资源的“非物质”属性,决定了在对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手段使该种文化资源被感知,才能升华公众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刻认知。文化数字化的认知体验原则提倡在提炼民族文化特色内核的基础上,一方面运用数字技术对文化特色内容进行情境化的多感官形式表达与交互式呈现,通过多种文化数字化形态表现遗产内容的主题;另一方面需强调在数字化的情境内容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各种文化符号进行细节刻画,形成直观的、全面的文化数字化感官刺激,从而帮助体验者构建对传统文化从宏观到微观、从形式到内容的较为全面的整体性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 倪宝诚,倪铭.民俗·淮阳泥泥狗[J].寻根,2022(3):145.

[2] 张昕冉.淮阳泥塑的信息可视化研究[J].大众文艺,2017(9):75.

[3] 王丽丹,朱烨.淮阳泥泥狗信息视觉设计探析[J].美与时代(上),2022(10):43-46.

[4] 王皓.淮阳“泥泥狗”数字化保护方案的构想[J].美与时代(上),2013(1):114-115.

[5] 刘佩云.淮阳泥泥狗艺术特色与价值探析[J].今古文创,2022(37):92-94.

[6] 李奕璇,龚鑫.凤翔泥塑造型艺术的数字化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8,32(4):409-413.

[7] 孙英丽,陈霄.凤翔泥塑的数字化保护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J].今古文创,2021(22):88-89.

[8] 李方.虎丘泥塑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91-93.

[9] 王文慧.论三维数字化技术在传统手工艺品设计应用中的策略研究——以“凤翔彩绘泥塑”为例[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2):122.

[10]刘正宏,张峻.数字技术视角下民间泥塑藝术的创新应用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1(18):137-139.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传统泥塑艺术的数字化再现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Z201910858027)。

作者简介:孙磊(1979,8-),男,北京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制作,数字艺术。

猜你喜欢
文化资源创新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大庆精神文化资源的内容及价值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