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成峰,孙智贤,徐丽娟
(1.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高等本科教育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山东省职业教育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山东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和扩大就业、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人力资源优化、加快新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方面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整体转变,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显现,在山东这个拥有320万在校大学生的教育大省,就业难问题则显得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在山东加速推进“十强产业”发展的时代机遇面前,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的被动就业体系就显得更加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如何改变山东就业难的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加强高职人才输送的实效性,成为山东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山东加速推进“十强产业”发展为契机,探索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可提升山东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价值[1]。
在山东省加快发展“十强产业”的背景下进行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分析,首先要明确界定两个基本概念。
一是“十强产业”。2022年3月27日,山东省政府同日印发了《“十大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十强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即山东省“三个十大”行动计划,明确对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现代海洋、现代轻工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文旅产业以及现代金融服务等十个重点产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行动规划[2]。以上“十强产业”同时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并全部涉及山东省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潜力产业,完整代表了山东省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既是山东省贯彻执行国家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山东省大力推进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其本质就是对新动能的培育和旧动能的改造[3]。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视角看,过去更多的是校企合作下的自主择业和零星自主创业,这种总体上十分被动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就是旧动能;而现在需要的是深化校企合作下强化“十强产业”引导的充分自主择业和帮扶自主创业,这种新时代更加主动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就是新动能。
二是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在2011年5月30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全面开展职业发展指导和创业就业教育,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建立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期间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和就业观念”。高职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就业和创业中去,使其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4]。其主要是以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职业意识、人生规划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的教育形式。其主要涵盖以下5个子体系:职业意识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就业能力适应体系、求职过程引导体系、创业教育体系。
2022年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规划期满之年,“十强产业”高速蓬勃发展,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激增。据山东省教育厅2021年底发布的信息显示,在山东省“十强”产业、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海洋强省等领域的新增岗位需求,超过70%需要由职业院校满足,但相应的职业院校的人才供给能力明显不足。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十强产业”中地位特殊,是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的主引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质升级,就必须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具备娴熟一线操作能力和实战经验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吸引他们在该领域就业创业。山东省2022年毕业的计算机大类相关专业高职学生8730人,而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企业2022年的一线应用型人才需求约2.7万人,人才缺口巨大。
山东省高端制造业历史悠久、规模大、门类全,自改革开放以来涌现了一大批包括潍柴集团、中车集团、济南二机床集团、康平纳集团、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公私企业为代表的龙头骨干企业。山东省装备制造业技能型人才5.64万人,如果仅从供需数字上看,基本可以满足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人才需求。但从人才分布现状看,山东省相关人才毕业后的主要流向是非十强产业的外资企业、中小型低端乡镇制造企业、汽修厂、4S店等个体工商企业。因此普遍存在着高端制造企业人才质量与企业要求有差距、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以及空间分布不均衡等方面的问题。
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工业和制造业大省,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有着传统的优势地位,但与江苏、广东等发达省份比起来,依然存在着研发型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产业的人才引领能力不强等问题。以燃料电池生产为例,山东省的氢燃料电池、石墨烯及相关领域的顶尖人才分布约占全国的17.2%,位居全国前列,但这部分拔尖人才总数稀少,且供给几乎全部依赖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院所人才培养、本科院校研究生院人才培养。截止2022年9月,山东全省高职院校范围内仅枣庄职业学院开设了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相关应用人才的缺口基本依靠其他关联专业人员培训转岗来填补。
山东省拥有雄厚的海洋产业基础,相关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二位,目前已经形成了涵盖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海洋化工、潮汐发电在内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目前,山东省相关产业的各层次人才、技工总量突破了20万人,远超其他沿海省份。但是我省海洋产业人才体系仍然存在着高端技术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方向脱节、开发利用效率较低等方面的问题。现代海洋企业中有操作技能专长的“工匠型”人才比例极低,总体年龄偏大,且基本聚集在海洋产业最发达的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涉现代海洋产业的优秀创业者和创业项目总体偏少。
近年来,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的门类逐步齐全,规模逐年扩大,已经逐步形成了以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健康管理、体育健身、中医药、医疗服务、养老护理以及保健食品等方面为主导的健康产业体系,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建成了一批包括医药研发平台、医药成果孵化基地、人体和生物工程研发中心等在内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但从实际的人才需求看,也依旧存在着结构性人才缺乏。首先是高端人才实力雄厚,山东省的医养健康顶尖人才占全国的12.8%,位居全国第三。其次是低端劳动力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监督管理,山东省的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养老护理、体育健身、保健品等产业的本土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低端和前端的护工、护理师、健身卡销售、保健品销售等岗位。从业人员成分复杂,专业素养不足,其中养老护理、保健品、体育健身的从业人员是2017-2022年全省被消费者投诉最多、涉及事故和纠纷最多的十强产业,业内严重缺乏具有专业背景的医养健康应用型管理人才。
山东省化工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连续26年位于全国首位和山东省工业首位,是中国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名副其实的化工大省。但这仅仅是从化工产业角度来看,从高端化工产业角度来看,而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2.7%,位于全国十二名以后。从人才供需角度来看,山东省内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石油化工领域而非新的高端化工产业,应用技能型人才供给与产业结构匹配性很弱。
山东省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就业教育缺乏与企业的合作教学,日常课程中,多对一些理论知识进行教授,实践课程多采用实验室教育的形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欠佳,很多教学与社会实际的工作内容脱节,导致学生缺乏职业意识,缺少职业规划,更忽视实操工作的重要意义[5]。另外,由于相关政策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少支持,学校也难以提供教学经费去聘请优秀企业家入校讲授课程。企业对于高职教育的支持也远远不足,对于已有的校企合作,部分企业没有将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而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另有企业愿意向学校提供一些实习或实训的场所,但是合作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难以维系。校企之间缺乏沟通桥梁,学生实操能力不强是影响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行业的发展规律,并且结合院校的自身发展情况和相关地区经济状况来确定,首先在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对市场的要求和地域情况缺乏调研和分析,对行业特点欠缺研究,很多课程照搬一些高校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的地域性。其次,一些高职院校对政策领悟不足,一是学校中的就业创业组织机构职责不清,二是对整个人才培养工作缺乏整体规划。目前山东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十强产业”建设步伐加快,各个院校缺乏自己健全的内部管理体制,对政策的把握存在欠缺,会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思想保守,在学生的教育监督、教育评价方面存在欠缺,首先,教育监督工作主要针对课程内容的评估,缺乏对学生校外实践的监督和管理,在教学方式上较为陈旧,难以适应目前互联网和高科技的高速发展。其次,在教育评价方面只是进行笔试评价,评测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缺乏对学生日常表现和实操能力的综合评价[6]。部分学生只是在考试之前突击复习理论知识,日常学习中缺少对实践环节的接触。
学费收入是目前高职院校维持运转的主要经费来源,由于高职院校侧重实践,教学所需经费较高,因此也会提高部分收费标准,久而久之也会造成学校的社会认同感降低,对学生的就业创业造成不良影响。调查发现,大多高职院校在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等方面缺乏资金支持,企业虽然直接享受教育成果,但是对高职教育的投入缺少积极性,学校也没有制定合理的制度吸引社会等各方面资金,教育思想保守,资金来源单一等因素也导致了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不足。
在山东加快推进“十强产业”发展背景下,山东开设了“十强产业”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应对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升级和重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十强产业”引领、强化校企合作企业的筛选,促进合作企业向“十强产业”方向转型升级,深化和创新校企合作方式等,从而形成校内外一体化的“十强产业”实践教学平台系统。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拓展平台功能,除实践教学功能外,开发职业意识教育功能、职业生涯规划功能、就业能力适应功能、求职过程引导功能、自主创业帮扶功能等新的功能模块[7]。
2017年以来,山东省加快“十强产业”建设步伐,引起山东本地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矛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应加强产业调研和跨学校专业协调,标靶“十强产业”进行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要以前瞻性思维、全球化视野以及长远发展的综合考量对人才培养方略和专业设置进行提前筹划设计,以便更好地打造符合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格局。在新一轮的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争夺战中,高端的师资力量既预示着重大项目的更好落地,也意味着人才培养的新制高点。因此,山东各高职院校要围绕“十强产业”“拉大师”“抢名师”“留能手”,以国际化的视野,通过引才入校,让高级别的教学和技能名师得以落户山东,以获得更多发展新机遇。同时,逐步构建梯次配备的人才体系也是发展的方向之一,既要注重应用型领军人才、应用型管理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等的培养,更要注重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此外,对农民经营管理人才及普通创业者等基层人才的培养也要加以重视,形成产业、地区、城乡间人才分布更趋于合理的人才结构,不断对各类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不同级别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进行优化,让山东独有的人才红利得以更快的形成[8]。
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从根源上来看就是人才培养的问题,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山东省“十强产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需要对以往以应试型为主的高职教育观念进行全面的更新。一是转变传统结果导向的应试教育,更新高职教学观念。专业技能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相互贯通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将专业技能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让高职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得以更好的培养,对于培养出“十强产业”真正需求的人才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能为新旧动能转换和“十强产业”培养提供创新动力。因此,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更新实践能力为主、注重学习过程的教育观念,更加有效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发展的理念。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提升,更需要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加以重视,培养出能够承担社会责任,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性人才。二是在继续加大高职教育投入的同时,更加明确教育投入的主要方向。进一步区分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在投入方向上的区别,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投入、操作投入、动手能力培养投入、创新创业投入。三是进一步优化教育投入主体,推动高职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过去普遍认为其投入只能以政府为主体,但如果仅靠政府投入,必然会导致投入效率和投入质量不足,因此,对于由政府牵头,行业协会、企业、职教集团、校友、社会公益组织等多主体参与下的市场化投入模式探索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将市场收费与政府财政支出进行合理的结合,通过多部门、多渠道对教育和科研经费进行筹措,是保障教育资源投入的一项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在加快发展“十强产业”背景下,山东省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既面临着许多挑战,又适逢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期。努力促进高职学生就业,科学引导高职学生创业,既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家庭幸福的大事,又是与高职学生终身发展息息相关的要事。但从人才需求实际看,“十强产业”中的“六强”都无法与当下山东高职就业创业教育体系相匹配。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家庭、学生要尽快转变观念,更新专业建设思路,建设与“十强产业”高度契合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此外,校企双方要积极重构和创新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平台系统,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机制,为高职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方略,全面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格局。全社会应当转变以传统结果为导向的应试教育观念,将专业技能的传授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贯通结合,同时,继续加大高职教育投入,明确教育投入方向,推动高职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形成“十强产业”引领合力,将山东经济战略的认知培养、职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新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中,以促进山东省高职学生充分就业,成功创业,为山东省“十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高职教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