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付
绘本是借助图画和文字的形式讲述故事,图画色彩鲜明、感染力较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内容选取上也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兴趣,具有童趣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向学生传授阅读知识,但忽视了学生的“读”和“思”,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不足,语文阅读课堂氛围会变得枯燥、烦闷,学生很容易对语文阅读课产生抵触、厌烦的情绪,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将绘本阅读融入语文课堂中,借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绘本进行相关活动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质效。本文围绕如何巧借绘本资源优化阅读教学,让绘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高效运用展开探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在新课改的顺利开展下,教学方法趋于多元化,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存在应试教育思想,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養,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这很容易导致学生阅读水平低下,学习效果较差,学生难以理解文章,无法引起情感共鸣。一成不变的阅读教学方式、缺乏师生互动、枯燥乏味的阅读环境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降低,阅读兴趣也会降低。
(二)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提出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体验”“阅读”的空间和机会,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绘本时进行自主探究,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既可以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还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分享对绘本的理解和观点。教师将学生置于绘本阅读的中心,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
二、绘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绘本通常包含丰富的插图和生动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绘本中的文字也简单明了,易于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到自信,使其进行独立阅读,并从中获得成就感。绘本内容往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与故事中的角色产生情感联系,引发情感共鸣,使他们更加深入地沉浸在阅读当中。通过绘本阅读,小学生能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提高对阅读文本的好奇心和兴趣,产生积极的阅读态度,愿意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把绘本作为必备的儿童读物,它逐渐成为早教的重要内容。绘本阅读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阅读,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讨论故事情节。这样的亲子互动不仅增强了家庭的联系,还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为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绘本涵盖了不同题材、风格和难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选择,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合适的绘本。随着绘本阅读的积累,学生从短篇阅读到长篇阅读,阅读耐力会增强,从而形成持续的阅读习惯。
(三)提升语言表达和阅读思维能力
绘本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潜能。通过绘本阅读,学生既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词汇,以此提高词汇量,并提高他们对语言的认知能力,还可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观察插图,推测故事情节,有助于发展自己的推理能力和推断能力。同时,绘本也提供了一定的上下文信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意思,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引导他们对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展开讨论,以促进他们对故事深入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三、绘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选择多样绘本,满足不同的需求
高效的绘本阅读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的绘本,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符合大众的绘本阅读材料。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也能激发所有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兴趣持久性较弱,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性进行选择,选择一些文字比较少、图画较多、故事情节较强、逻辑线比较清晰的绘本。在故事内容上,应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绘本,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例如,《大卫,不可以》绘本的生活场景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经历过的事情,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共鸣。故事中的大卫是一个很爱搞恶作剧的人,他经常闯祸,但是当大卫闯祸后,妈妈并没有批评他,反而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会感受到温暖的爱和亲情,懂得了为什么说“大卫,不可以”,并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知道自己在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在无形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一些文字多、图画少、叙事性强的绘本。例如,在《我们做朋友》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让学生明白友情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让学生明白应该主动、大胆一点,用心去寻找朋友,同样要珍惜自己的朋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使学生在绘本阅读中感受到友情的真谛。
(二)引导自主阅读,培养阅读好习惯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讲授课文阅读和理论知识,虽然能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难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阅读中引入绘本阅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内容,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使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独立阅读和思考的空间。首先,教师要知道每名学生的阅读喜好,然后根据不同喜好分成若干小组,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各个阅读小组提供不同的绘本素材,为学生制订不同的绘本阅读教学计划,逐渐提升学生的绘本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其阅读核心素养。在做好准备工作后,教师应让学生分小组开展自主阅读活动,读完后与其小组成员交流分享心得感悟。与此同时,教师要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给予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绘本阅读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并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来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掌握丰富的阅读技巧,从而增强学生阅读的主体意识。
例如,在阅读课堂上,教师为一组学生提供绘本《彩虹色的花》,要求学生概括绘本故事情节、厘清人物关系、挖掘文章主旨等。首先,学生需要自行阅读绘本内容,结合绘本中的图画和文字,总结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心得体会。其次,在小组内与其他组员展开讨论,进一步总结该绘本的主旨大意、故事情节以及重要人物等。在自主阅读或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阅读困难,要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最后,小组可以选择一名学生作为代表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自主阅读活动中理解了绘本中体现的道理,透过绘本内容,明白了主动与他人分享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并进一步理解心灵美才是真正美的道理。可见,绘本以图画形式展现阅读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绘本内容,找到阅读乐趣,还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创设互动活动,提高学生创造力
虽然把绘本融入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仅仅凭借学生的能力是难以挖掘出绘本的价值的。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常常出现读不懂、不理解、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因此需要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自己扫除阅读时出现的障碍,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绘本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师生共同阅读绘本、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能据此思考,明确教学目的并调整教学策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更好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论。
1.角色扮演。
在教授《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一课时,该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但包含有大量对话,篇幅较长,学生读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师先让学生熟读课文,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出现的动物角色,让学生在模仿动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比如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演和神态模仿,结合所扮演的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和语调等,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2.自主讲述。
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绘本故事,并鼓励学生根据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进行续写,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红气球男孩》绘本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表达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主要任务、文章主旨等,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3.创意续写。
有一些绘本的故事结尾是开放式结局,在讲述完绘本故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绘本故事进行續写。以《爱心树》为例,故事的结局描写了男孩坐在光秃秃的树墩上休息的场景,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续写男孩与大树之后可能发生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构思出各种有趣、富有情感的故事情节,丰富故事的延展性,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此外,续写故事也有助于学生对绘本中的主题和价值观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
(四)挖掘绘本情感,培养正确价值观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绘本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生动有趣而且具体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绘本内容蕴含的道理和价值观,还能够在生活中实际应用这些价值观。绘本的生动性和可视化特点使学生更容易与故事产生情感联系,并将其内化为自己思考和行为的准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套优秀的绘本往往能够传达出正确的价值观,贴近生活的绘本在培养学生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使学生在绘本阅读中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绘本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宝藏》绘本阅读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主人公艾萨克具有什么品质?卫兵队长又具有哪些品质?他们的行为有何不同,你更赞成哪一种行为?其次,让学生互相分享和讨论自己的观点,并回答这些问题。绘本讲述了一个因为对待梦想的不同态度,而使人生境遇截然不同的故事。主人公艾萨克因为相信梦想的真实性,一直苦苦追寻自己的梦想,最后发现宝藏近在咫尺,而卫兵队长因为不相信梦想可以实现,所以永远都固守在皇宫旁的桥上。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能够对文章的主旨形成明确的了解,懂得人要有梦想,并且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追求梦想,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绘本的故事情节通常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通过阅读理解绘本中的优良美德和行为规范,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态度和行为准则。教师要充分挖掘绘本中的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其蕴含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优良品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可以使学生通过绘本中形象化的图画内容,激活大脑思维活力,提高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视,把绘本阅读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心理发展不成熟,很难坚持阅读活动,因此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绘本,激发学生的兴趣,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绘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