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田
刚上高中时,图书馆是我吃完午饭后会去呆的小天地。那时,喜欢看时事杂文,再来就是看《中学生博览》。
我周围很多同学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往博览上投了很多稿——听说语文老师也是博览的作者。我对于写作这事向来不感兴趣,直到有一天翻到了在柜子上缺少封面的博览,在里面看到了一张击中我少女心的男孩照片。我问语文老师:“你认识他吗?”小妖寂寂、木各格、巫小诗……都是语文老师的QQ好友,唯独他不是。
他?笔名很特别,长得也好看,白衬衫,小平头,少年气,满足了我对文艺少年的幻想。
那会儿,私立学校封闭式管理,我摸不到手机,在图书馆看了很多博览的期刊,可是却再也找不到他的任何作品。他还写过哪些文章?我开始好奇起来。
一到周末,我就在家搜索关于他的信息,发现用那个笔名的是其他人,并不是我要找的那个少年。我想要付钱向图书馆王阿姨买下那本博览,王阿姨笑了笑递给我,还附送了我十几本博览旧刊,不仅没要我的钱,还让我写了一篇读后感,贴在图书馆的公告栏上。
我在公告栏上看到了语文老师写的文学回忆录,觉得挺有意思的,她写的是她看周国平的书,写哲学的意义……和我平时在试卷上凑字数的文字不同,从她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灵魂。我萌发了写作的念头。
晚自习第一节,英语老师戴着老花镜批改月考试卷,教室里时不时传来翻页的沙沙声,同桌和我坐在后排一人一只耳机听英语歌。等订完英语默写,完成所有作业后,我偷偷翻看着博览期刊,突然就看到了找寻多日的“他”。看着他的文字,一个温柔少年的形象在我心中跃然出现,他的文字温和而又有力量……
我一下晚自习就去操场跑步。刚好那晚月亮又圆又大,凉风中透着温柔,我跑完步躺在草坪上,感受夜晚带来的静谧,与此同时,写作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我写博览读后感时,看了下期刊发行时间,突然发现这是多年前的期刊。我因为博览的一张照片记住了他,搜索他在博览上的文字,却没想到他现在已经是个青年人。
一段还没来得及开始的少女心事,会觉得遗憾吗?好像也没想象中的小小伤感,当下被少年文字治愈的心情是如此珍贵,珍贵到想把它好好藏进青春美好回忆里。
语文老师推荐我参加市里的征文比赛,我拿了市三等奖,此后参加征文比赛,校内校外比赛获奖名单上都有我的名字。于是,在语文老师的建议下,我开始鼓起勇气给学校报刊投稿——报刊投稿第一次很顺利,第一次就看到自己的文字上了校内刊。再接着,我向当地的日报投稿,就像开挂似的,我第一次拿到200元稿费。
在单调的高中生活里,我开始喜欢上写作这件事:中午吃完饭,第一件事就是争分夺秒去图书馆读杂志积累写作素材;每读到有趣、有感触的句子就整齐地把它摘抄下来——这种类似寻找宝藏的心情让我感到愉快以及满足;每月回家一次,我会把摘抄本打开,找到那些句子,把它联想成一篇篇青春故事,尝试写下来,最后,再把写好的文稿整理下,把它放进书桌的抽屉里。
那会儿,我还没有想要投稿给青春类杂志,就只是这样利用每月回家一次的机会尽心地写着那些文字,不知不觉中书桌抽屉里积累了一篇篇故事……或许是缺乏自信,恰逢青春期的敏感,使我没有勇气用键盘输入自己的文字并打开邮箱发送给杂志编辑,直到高一期末结束,我抽屉里一篇篇故事已经溢出来了。
我打开抽屉里的那些故事,将它们一篇篇排列在书桌上。午后的阳光明媚,我内心开始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我会成为一个厉害的作者吗?我会在读书、写作上继续遇到并认识到温暖有趣的人吗?比如他。我和他之间没有交流过,我却能认识他的文字,这是何其有幸。
我打开邮箱,敲着键盘,发送第一篇与他有关的青春故事。我的故事里,他仍然自由自在地在书写着青春的故事,他仍然棲居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哪天有幸相遇,我想和他说:“你是散落在我青春故事里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