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不易
很喜爱现代生活的便捷,每每偶遇街边门面精致的店铺,打开某团就能立刻看见大致的价格,明确自己是否能坦然轻松地走进去。沉浸在美好氛圍中时,也会想,我错过了多少奇妙啊。
可能是好面子,我是个很容易露怯的人,面对昂贵或者被包装过的东西,甚至未知事物,都会心生出一种卑微的不配感。第一次体会这种坐立不安的惶恐,是和我妈去牛排店吃牛排。
这也是我第一次把餐巾歪斜地垫在衣领上。然后就迎来了最尴尬的时刻,服务生问我们:“牛排要几成熟?”我很想学着电视剧说一个听起来很优雅的夹生熟度,但具体是数字几又不知道,含糊地在我妈吐出“全熟”二字后,融化成不甘。
服务生强调“全熟可能吃起来会老”,但生肉在我妈眼里是大忌。十几分钟后,我在滋滋作响的香气中挥舞着刀叉,蹩脚地切不彻底一块肉。我偷瞄了一眼四周,低着头,用嘴“叼”起肉块。
浸满酱汁的牛排挺香的,但有点咸,也绝称不上惊艳,我一度归咎于它的“全熟”。
于是过了段时间,心心念念的我站在了一家据说很正宗的和牛三明治车前。这次,我看着牛肉被师傅卷起,用小锤子按摩,在煎锅上压出血水,边缘焦黄,再摊平,中间是水淋淋泛着灰的红色。
我几乎不敢用力地接过来,站在路边狠狠咬了一口,满口油香混着肉香的酥软面包,配上它昂贵的价格,我的呼吸都慢了。但嚼到最后,我总觉得牛肉有一点微臭,之后的每一口,微臭在嘴巴里蔓延,我只能囫囵吞下。
不太满意地离开时,我心想:这种汽车摊位还是不正宗或者不新鲜吧?
那之后,可能是觉得自己太low才选不好餐厅,我对牛排有了些排斥,直到很长久后,被朋友喊去那家据她说百吃不厌、正宗又新鲜的奢华西餐厅。我在菜单上的战斧、肋眼、菲力中很是纠结了一番,咬咬牙选了朋友推荐的,等餐盘端上来,才明白我误会了餐车,当牛片变成肉块,久违的肉腥味更浓烈地涌来了。
朋友却吃得津津有味,夸奖“这牛排真厉害”,我食不下咽,挑着配餐有一搭没一搭地吃,第一次发觉意面的美味,真情实感地想,鸡米花都比牛排让我吃得舒服。然后,先是觉得自己吃不了细糠、都体会不到高级食物的好,又突然意识到,牛排不就是一块牛肉吗?
彼时我的眼界略微开阔了些,想到西方许多地方是美食荒漠,对食物的名气、价格和包装突然有了思路,也许牛排在西方真算得上美食,也许昂贵是因为外来餐饮算是少数,也许牛排被店面高级的装潢抬了身价,也许是它单纯不符合我的口味。可食物的好坏标准简简单单——健康的和好吃的。
我在心里给牛排打了叉,觉得自己像换了新衣的皇帝,终于面红耳赤地意识到自己被心蒙骗了。
从那天起,我心里再涌出不配感或是舍不得吃穿用喜欢的事物,就会提醒自己:面包就是面包,它只是一种用来吃的食物。漂亮得怕穿坏的衣服和昂贵得怕用坏的包包也是,还有渴望而难以抵达的遥远风光,都是,它们全服务于我,唯一重要的,是我的感受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