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写作素材(一)

2023-03-03 13:29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29期
关键词:慎言解缙晏子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汉尼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论语》之中包罗万象,即使是在当今社会,孔子的言行仍能解开无数人的迷茫和内耗。

关于过往

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鲁哀公问宰我,做土地神的神位用什么材料。宰我回答说:“夏朝时用松树,殷商用柏树,周朝用栗树,目的是让百姓看到就吓得战栗发抖。”当时西周已然覆灭,宰我心里仍旧对它的残暴统治愤愤不已。孔子听闻此事,告诫宰我说:“已经完成的事不用解释了,已经成功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要再追究了。”

素材点拨:很多事情,不论好坏,一旦过去,就成了既定的事实。事后再去追究批评,全然无用不说,还会使得自己闷闷不乐。忘记过去的怨恨,释怀从前的遗憾,活在当下,这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素材链接

史铁生20岁双腿瘫痪,地坛成了他的慰藉。他执着于探寻生命的意义,最终参悟到,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他放下生命的疮疤,以笔开道,劈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运用示例:人生的长河浩浩荡荡,难免会遇到风浪和礁石,倘若对过往耿耿于怀,止步不前,又怎会欣赏到前方的波光粼粼呢?既然已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那么何不笑看过往,把握现在?无论过往的一切,得意也好,失意也罢,铭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便可书写生命华章。

关于说话

原文: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译文: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说话谨慎就是仁。”司马牛又问:“说话谨慎,这就是仁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素材点拨:《格言联璧》里说,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能说会道固然是好事,可一旦失去分寸,口不择言,就会酿成大祸。与其滔滔不绝,不如三思后言。

素材链接

明初文学家解缙天资聪颖,年纪轻轻便被提拔到翰林院。有一次,皇帝让他点评朝中各位大臣,可以畅所欲言。解缙闻言,话如泉涌,不经意间谈到了此前被皇帝处死的大臣李善长,言语之间尽是对李善长的惋惜。这番话惹怒皇帝,谈话结束不久,他就被贬回乡,断送了仕途。

运用示例:能说会道固然重要,但私以为谨言慎行才是王道。诚如《格言联璧》书中所言:“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明初文学家解缙虽然天资聪颖,却遭遇贬谪,正是他的言论让他断送锦绣前程。“仁者,其言也讱”,此言得之。人格魅力的塑造从来不只是与才华有关,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人尊重。君子慎言,平凡之人亦应慎言。

关于自省

原文: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司马牛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叫君子了吗?”孔子说:“内心反省而不内疚,那还有什么可忧虑和恐惧的呢?”

素材点拨:当一个人不断反省自己,就能审视得与失、功与过,从而准确找出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通过反省,才能更真切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修正自己。

素材链接

有一年,孔子路过齐国,按照礼仪规矩,应当先拜访国相晏子,再拜见齐景公。可孔子却认为晏子依附过三位国君,他为人不够正派。晏子知道后十分气愤:“孔子都没见过我的作为,就质疑我。人们都敬重他,我却觉得他不值一提。”孔子聽闻此言,没有责怪晏子不留情面,而是反省自己:如果我没有妄加评判晏子,他又怎么会以轻慢之言待我?他赶忙前往晏子府中道歉。正是凭借这种反躬自省的态度,孔子很快弥补过失,最终还和晏子结交为友。

运用示例:常言道:“自省吾身,常思己过,善修其身。”无论是行至朝雾里,还是坠入暮云间,我们都应在身边备一面明镜,只为反省自己。慎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当;明辨,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笃行,对症下药,修正自己。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文人志士都不乏反省的勇气。他们之所以为脊梁,正因为其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骨气,有“心事浩茫连广宇”的志气,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大气,最终实现“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人生目标与理想。

(指导教师:吴正兵/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慎言解缙晏子
慎思·慎言·慎行
晏子不辱使命
神童解缙
神童解缙
慎言
解缙化险
晏子使楚
解缙化险
——旧诗新作
长沙市慎言
晏子使楚